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六倍体小黑麦萌发期抗旱性分析 被引量:32
1
作者 王曙光 孙黛珍 +3 位作者 周福平 李瑞 李晓燕 杨海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403-1408,共6页
利用20%PEG-6000(-0.975 MPa)为渗透介质室内模拟干旱,分析六倍体小黑麦萌发期发芽率、发芽势、胚芽鞘长、根长、根数的变化,采用模糊隶属函数与抗旱系数相结合的方法对品种萌发期的抗旱性进行综合分析,并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各个形... 利用20%PEG-6000(-0.975 MPa)为渗透介质室内模拟干旱,分析六倍体小黑麦萌发期发芽率、发芽势、胚芽鞘长、根长、根数的变化,采用模糊隶属函数与抗旱系数相结合的方法对品种萌发期的抗旱性进行综合分析,并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各个形态指标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小黑麦各品种的发芽率、发芽势、胚芽鞘长、根长都比对照不同程度地降低或缩短,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但根数却增减不一,表明根数对水分胁迫的反应方向不一致;品种"Tornado"(S9)萌发期综合抗旱性强,为小麦抗旱育种提供了种质资源;发芽率与六倍体小黑麦萌发期抗旱性的关联度最大,可作为形态指标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倍体小黑麦 萌发期 抗旱性 渗透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醇溶蛋白亚基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曙光 杨海峰 +4 位作者 孙黛珍 李中青 史雨刚 范华 曹亚萍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1-35,共5页
利用A-PAGE技术,分析了20个小麦品种(系)醇溶蛋白的等位变异,共检测出51条迁移率不同的谱带,其中带Gli-16.5,Gli-19.1,Gli-23.2,Gli-31.4,Gli-34.8,Gli-36.6,Gli-46.2,Gli-55.3,Gli-58.6,Gli-63.0,Gli-69.4出现频率高于50%。结合凝胶成... 利用A-PAGE技术,分析了20个小麦品种(系)醇溶蛋白的等位变异,共检测出51条迁移率不同的谱带,其中带Gli-16.5,Gli-19.1,Gli-23.2,Gli-31.4,Gli-34.8,Gli-36.6,Gli-46.2,Gli-55.3,Gli-58.6,Gli-63.0,Gli-69.4出现频率高于50%。结合凝胶成像系统,对这些谱带与小麦品质性状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Gli-19.1与湿面筋和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Gli-63.0与湿面筋呈极显著正相关,Gli-16.5、Gli-58.6、Gli-69.4与沉降值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但Gli-31.4与蛋白含量和湿面筋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Gli-34.8与沉降值显著负相关,Gli-36.6与蛋白质含量、湿面筋、沉降值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因此Gli-19.1、Gli-63.0、Gli-16.5、Gli-58.6、Gli-69.4可以作为生化标记用于强筋小麦的辅助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醇溶蛋白 等位变异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子根系生长发育规律及环境条件对其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2
3
作者 刘为红 孙黛珍 +1 位作者 卢布 白丽仙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0-25,共6页
以大田挖根和挖坑用水冲根的方法研究了谷子根系生长发育规律,并以磷肥试验、地膜覆盖栽培、分用播种栽培等方法研究了环境条件对谷子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株成熟的谷子有须根40~80条,6~8轮;谷子根系入土深达1... 以大田挖根和挖坑用水冲根的方法研究了谷子根系生长发育规律,并以磷肥试验、地膜覆盖栽培、分用播种栽培等方法研究了环境条件对谷子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株成熟的谷子有须根40~80条,6~8轮;谷子根系入土深达155cm,扩展直径为90cm,主要分布在60cm土层中,占总根量的97.51%;根系发生,拔节前较慢,拔节至抽穗发生快,抽穗后又慢,灌浆时停止发生;根系干物质积累遵循一元三次方程变化;增施磷肥,地膜覆盖,适期晚播能促进谷子根系生长发育,并提出了促进谷子根系生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根系 生长发育 磷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倍体小黑麦品种资源Glu-1位点的多态性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曙光 孙黛珍 +2 位作者 李瑞 李晓燕 杨武德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9-183,共5页
利用SDS-PAGE技术分析了我国新疆101份和波兰11份六倍体小黑麦品种资源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共检测到17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其中Glu-A1位点编码的HMW-GS有3种变异类型,即1(a)、2*(b)和Null(c),Glu-B1位点编码的HMW-GS有8... 利用SDS-PAGE技术分析了我国新疆101份和波兰11份六倍体小黑麦品种资源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共检测到17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其中Glu-A1位点编码的HMW-GS有3种变异类型,即1(a)、2*(b)和Null(c),Glu-B1位点编码的HMW-GS有8种变异类型,即7(a)、7+8(b)、7+9(c)、6+8(d)、20(e)、13+19(g)、7+18(r)和6.8+20y(s),Glu-R1位点编码的HMW-GS有6种变异类型,即1r+4r(a)、2r+6.5r(b)、6r+13r(c)、2r+9r(d)、6.5r(e)和0.8r+6r(f)。这些小黑麦品种的HMW-GS组成以Null(c)、7+18(r)和6r+13r(c)为主,分别占58.93%、67.90%和58.00%。在112份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到30种HMW-GS组合变异类型,其中[Null,7+18,6r+13r(c,r,c)]和[2*,7+18,6r+13r(b,r,c)]出现频率较高,分别为16.91%和16.02%,其他类型组合出现频率较低,个别材料具有少见的特殊亚基组合,如[2*,7+18,2r+9r(b,r,d)]、[2*,6.8+20y,2r+6.5r(b,s,b)]等类型。分析2个地域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发现新疆品种的遗传变异范围小于波兰品种,波兰品种在Glu-1位点上的遗传变异更丰富。结果还显示,在六倍体小黑麦的人工进化过程中Glu-B1位点发生了很大变异,产生了小黑麦特有的7+18(r)和6.8+20y(s)亚基,而且频率很高,为小麦品质改良提供了丰富的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倍体小黑麦 GLU-1位点 等位变异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功能叶对籽粒灌浆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史华伟 孙黛珍 +4 位作者 王曙光 史雨刚 杨进文 闫雪 范华 《农学学报》 2017年第5期1-5,共5页
分析小麦功能叶与主要灌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为山西地区小麦的高产育种提供参考依据。以51个山西小麦品种为试材,用Logistic方程拟合花后籽粒干重变化规律,分析叶片与主要灌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W_(t1)、W_(t2)、W_(t3)、W_2、W_3、V_3... 分析小麦功能叶与主要灌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为山西地区小麦的高产育种提供参考依据。以51个山西小麦品种为试材,用Logistic方程拟合花后籽粒干重变化规律,分析叶片与主要灌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W_(t1)、W_(t2)、W_(t3)、W_2、W_3、V_3、V_m、V_2、V_a等为主要灌浆参数;旗叶倾角与。W_(t1)、W_(t2)、W_(t3)、W_2之间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旗叶面积与W_(t1)、W_(t2)、W_2显著相关;倒2叶面积与W_(t1)、W_(t2)、W_2、V_a之间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粒重叶比(穗粒重/旗叶面积)与W_(t2)、W_2、V_a显著相关。在小麦的高产育种中,应注重对旗叶倾角、旗叶面积、倒2叶面积以及粒重叶比的考察与选择,以获得最佳的灌浆效果,为高产育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灌浆参数 功能叶 相关性 粒重叶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育成小麦品种Wxay蛋白缺失体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曙光 孙黛珍 +4 位作者 王慧慧 曹亚萍 贾寿山 史雨刚 彭锁堂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11,共6页
Wx蛋白即颗粒结合型淀粉合酶,由Wx-A1、Wx-B1和Wx-D1三个亚基组成,其中任意一个亚基的缺失都影响着小麦籽粒中直链淀粉的含量,为了解山西育成小麦品种Wx蛋白缺失类型,用SDS-PAGE和分子标记技术分别在蛋白质和DNA水平上对175份山西育成... Wx蛋白即颗粒结合型淀粉合酶,由Wx-A1、Wx-B1和Wx-D1三个亚基组成,其中任意一个亚基的缺失都影响着小麦籽粒中直链淀粉的含量,为了解山西育成小麦品种Wx蛋白缺失类型,用SDS-PAGE和分子标记技术分别在蛋白质和DNA水平上对175份山西育成的小麦品种资源进行了分析,共检测到1份Wx-A1亚基缺失材料临优2018,6份Wx-B1亚基缺失材料——临汾98-1017、晋麦54、晋农76、长6154、太麦703和太麦8003,没有发现缺失Wx-D1亚基、同时缺失两个亚基和三个亚基全缺失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Wxay蛋白 SDS—PAGE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结实小穗数QTL分析
7
作者 马昊翔 董凡凡 +4 位作者 梁增浩 王曙光 王绘艳 景蕊莲 孙黛珍 《农学学报》 2014年第4期5-8,13,共5页
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选育抗旱高产小麦品种提供基础,以小麦‘旱选10号’/‘鲁麦14'DH群体为材料,在干旱胁迫及正常灌溉两种水分条件下于2010年和2011年考察小麦主茎结实小穗数,通过采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分析其Q... 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选育抗旱高产小麦品种提供基础,以小麦‘旱选10号’/‘鲁麦14'DH群体为材料,在干旱胁迫及正常灌溉两种水分条件下于2010年和2011年考察小麦主茎结实小穗数,通过采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分析其QTL,研究控制小麦结实小穗数的数量性状基因.共检测到7个加性QTLs和2对上位性QTLs.加性QTL的LOD值介于2.56~5.08之间,分别位于2D、4A、6A和6B染色体上,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为7.19%~13.65%;上位性QTL的LOD值分别为5.24和5.47,分别位于3A和6B与4B和5B染色体上,对表型贡献率分别为13.71%和17.93%.其中QFns-6A-2于2010年正常灌溉和2011年2种水分条件下均被检测到,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结实小穗数 DH群体 Q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氮胁迫对谷子苗期性状的影响和耐低氮品种的筛选 被引量:29
8
作者 连盈 卢娟 +6 位作者 胡成梅 牛胤全 史雨刚 杨进文 王曙光 张文俊 孙黛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23-534,共12页
筛选和培育耐低氮能力强的作物品种,是提高作物氮素利用效率,减少氮肥施用量,降低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本研究以45份谷子品种为试材,采用水培的方法,在低氮(0.1 mmol·L^–1)和正常氮(5 mmol·L^–1)条件下,测定苗高、根长和根... 筛选和培育耐低氮能力强的作物品种,是提高作物氮素利用效率,减少氮肥施用量,降低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本研究以45份谷子品种为试材,采用水培的方法,在低氮(0.1 mmol·L^–1)和正常氮(5 mmol·L^–1)条件下,测定苗高、根长和根数等22个氮效率相关指标,采用综合耐低氮系数法以及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隶属函数法评价参试谷子品种的耐低氮性。结果表明,与正常氮条件相比,低氮胁迫下,谷子苗期根长、根冠比、地上部氮素生理效率、地下部氮素生理效率、单株氮素生理效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余17个指标都有不同程度降低。两种评价方法均根据45个谷子品种的耐低氮能力将其划分为强耐低氮型、耐低氮型、中间型、较敏感型和敏感型5类。筛选出耐低氮性较强的品种5份,编号分别为11、14、17、35和39。利用GGE双标图对品种-耐低氮相关指标的分析表明,编号39和14的耐低氮品种主要耐低氮性状为地下部干重、地下部鲜重、根长;编号为11、35和17的耐低氮品种主要耐低氮性状为地上部鲜重、叶片数、叶宽、叶长、单株氮累积量、地上部氮累积量、单株干质量、地上部干重、地下部氮累积量、根数、苗高和SPAD。可见不同谷子品种的耐低氮机制存在一定差异,研究结果可为谷子耐低氮品种的选育提供材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低氮胁迫 综合耐低氮系数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法 GGE双标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植物复合叶肥对小麦灌浆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淑能 史雨刚 +3 位作者 范建荣 王曙光 孙黛珍 闵柯 《农学学报》 2015年第12期1-4,共4页
了解喷施植物复合叶肥"绿荣追施宝"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喷施的最佳时期,为小麦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以‘晋麦84’为试材,小麦起身后不同时期喷施,进而分析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因素。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抽穗期+灌浆期&... 了解喷施植物复合叶肥"绿荣追施宝"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喷施的最佳时期,为小麦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以‘晋麦84’为试材,小麦起身后不同时期喷施,进而分析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因素。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抽穗期+灌浆期"和"常规施肥+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喷施"绿荣追施宝"皆能显著延长小麦的灌浆持续时间,获得较大的穗粒数、单株成穗数、千粒重,进而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尤其在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各喷施一次效果更好。建议小麦生产中,除常规施肥外,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各喷施一次"绿荣追施宝",喷施浓度为800倍稀释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植物复合叶肥 灌浆特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