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然是人名还是书名?——关于《史记·货殖列传》一处断句争论之我见 被引量:5
1
作者 孙开泰 《管子学刊》 CSSCI 2005年第2期104-108,共5页
我在1983年1月27日<北京晚报>上写过一篇小文<范蠡的老师计然>,今天看来也还很有意思.这里涉及关于<史记·货殖列传>:"范蠡计然"如何断句的问题.中华书局<史记>标点本是这样断句的:"昔者越... 我在1983年1月27日<北京晚报>上写过一篇小文<范蠡的老师计然>,今天看来也还很有意思.这里涉及关于<史记·货殖列传>:"范蠡计然"如何断句的问题.中华书局<史记>标点本是这样断句的:"昔者越王句践困于会稽之上,乃用范蠡、计然."而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则是另一种断句:"昔者越王句践困于会稽之上,乃用范蠡<计然>."两种不同的断句方法,对于文义就有完全不同的解释.前者认为计然是人名,是范蠡的老师.而后者则以为计然是书名,是范蠡的著作.其实这是个历史上早就有争论的问题.我想就此问题再谈谈个人的看法,以求教于专家、学者和同志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殖列传 书名 人名 争论 《先秦诸子系年》 《北京晚报》 1983年 《史记》 中华书局 断句方法 范蠡 标点本 老师 会稽 越王 学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阳家邹衍的“天人合一”思想——“阴阳”是开启“五行”的钥匙 被引量:9
2
作者 孙开泰 《管子学刊》 CSSCI 2006年第2期22-26,共5页
邹衍在稷下学宫创建了阴阳五行学派,邹衍的主要思想,反映了阴阳家试图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作为一个统一体而做出解释。
关键词 词邹衍 阴阳五行学说 天人合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邹衍年谱 被引量:6
3
作者 孙开泰 《管子学刊》 1990年第2期56-,55,共2页
公元前324年周显王45年,齐威王33年。邹衍约在此年生于齐。公元前320年周慎靓王元年,齐宣王元年,魏惠王改元15年。邹衍约4岁,在齐。孟子到大梁(开封)见梁惠王。邹衍不可能与孟子同时适梁见梁惠王。公元前319年周慎靓王2年,齐宣王2年,魏... 公元前324年周显王45年,齐威王33年。邹衍约在此年生于齐。公元前320年周慎靓王元年,齐宣王元年,魏惠王改元15年。邹衍约4岁,在齐。孟子到大梁(开封)见梁惠王。邹衍不可能与孟子同时适梁见梁惠王。公元前319年周慎靓王2年,齐宣王2年,魏惠王改元16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邹衍 公元前 燕昭王 魏惠王 孟子 宣王 改元 平原君 大梁 秦昭襄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孔子对弟子的评价看其教育思想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开泰 李超英 《贵州文史丛刊》 1988年第4期62-66,共5页
孔子的教育思想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尤其是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更为论者所肯定。孔门弟子人数众多,出身不同,经历有别,秉性各异,若以一种方法教育他们,当然行不通。因材施教。
关键词 教育思想 子贡 孔门弟子 启发诱导 仲尼弟子列传 闻斯 颜渊 冉伯牛 知其不可而为之 公西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邹衍事迹考辨 被引量:2
5
作者 孙开泰 《管子学刊》 1989年第3期44-50,共7页
邹衍是战国时期阴阳家的代表人物。因为他的著作没有流传下来,而有关他的文献记载又多有矛盾,所以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看法,也是众说纷纭。关于邹衍的生平事迹,《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是记载最详细的文献。我们将它抄录于后: 齐有三邹... 邹衍是战国时期阴阳家的代表人物。因为他的著作没有流传下来,而有关他的文献记载又多有矛盾,所以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看法,也是众说纷纭。关于邹衍的生平事迹,《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是记载最详细的文献。我们将它抄录于后: 齐有三邹子,其前邹忌,……先孟子。其次邹衍,后孟子。邹衍睹有国者益淫侈,不能尚德,若《大雅》整之于身,施及黎庶矣。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邹衍 燕昭王 平原君 公孙龙 司马迁 孟子 公元前 史记 考辨 生卒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稷下学宫的百家争鸣与相互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孙开泰 《管子学刊》 1987年第1期53-58,共6页
齐国都城临淄的稷下学宫,是战国诸子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那里的论争可以说是战国百家争鸣的缩影。但是,我认为学术界对稷下学宫的百家争鸣研究还不够,尤其对争鸣过程中所出现的百家相互影响和融合几乎缺乏研究。本文想就这些问题提出一... 齐国都城临淄的稷下学宫,是战国诸子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那里的论争可以说是战国百家争鸣的缩影。但是,我认为学术界对稷下学宫的百家争鸣研究还不够,尤其对争鸣过程中所出现的百家相互影响和融合几乎缺乏研究。本文想就这些问题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见,以就教于学术界的老前辈和同志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家争鸣 相互影响 孟子 诸子百家 稷下学宫 黄老之学 法家 荀子 汉书·艺文志 儒家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子与五经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开泰 《管子学刊》 1998年第4期50-59,共10页
孟子与五经,这里所论述的是指孟子与《诗》、《书》、《礼》、《乐》、《春秋》五经的关系,从中看出在孟子所处时代五经的面貌和他对五经的贡献。孟子为儒家大师,被后世称为亚圣,对五经是有相当贡献的。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 孟子与五经,这里所论述的是指孟子与《诗》、《书》、《礼》、《乐》、《春秋》五经的关系,从中看出在孟子所处时代五经的面貌和他对五经的贡献。孟子为儒家大师,被后世称为亚圣,对五经是有相当贡献的。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通《五经》,尤长于《诗》、《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 《孟子》 《书》 《尚书》 赵岐 《春秋》 滕文公 梁惠王 以意逆志 周文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纪念《管子学刊》创刊10周年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开泰 《管子学刊》 1997年第3期5-6,共2页
纪念《管子学刊》创刊10周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孙开泰随着全国改革开放胜利的步伐,《管子学刊》已经走过了10年的历程。她经过了艰难的创业阶段,现在已经发展壮大,就好象一珠小小的幼苗,经过园丁们辛勤的浇灌,已... 纪念《管子学刊》创刊10周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孙开泰随着全国改革开放胜利的步伐,《管子学刊》已经走过了10年的历程。她经过了艰难的创业阶段,现在已经发展壮大,就好象一珠小小的幼苗,经过园丁们辛勤的浇灌,已经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一样,成为一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子》 齐文化 10周年 稷下学 学术争鸣 子学 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 历史研究 郭沫若 中国哲学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评孟子的认识论 被引量:1
9
作者 孙开泰 《管子学刊》 1991年第1期44-49,共6页
关于孟子认识论的评价问题,学术界还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对此,我们应该作深入分析,不能简单地下结论。本文想就这个问题作一尝试,以求教于学术界的同志们。一、“良知”、“良能”的先验论人的认识是从何而来的?孟子认为是人先天就具有... 关于孟子认识论的评价问题,学术界还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对此,我们应该作深入分析,不能简单地下结论。本文想就这个问题作一尝试,以求教于学术界的同志们。一、“良知”、“良能”的先验论人的认识是从何而来的?孟子认为是人先天就具有的。他说: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认识论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唯理论 感性认识 先验论 学术界 理性认识 孔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子·轻重》成书当在战国时代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开泰 《管子学刊》 CSSCI 2007年第2期5-8,共4页
通观《轻重》各篇内容,无论从时代背景、从封君与“乡州”地方政府、郡县制度、从战国田齐政权“王天下”与春秋齐桓公时“尊王攘夷”的政治形势不同、从田齐货币、从田齐“釜、钟”等量具、从租金形式等方面来看,《管子.轻重》著作年... 通观《轻重》各篇内容,无论从时代背景、从封君与“乡州”地方政府、郡县制度、从战国田齐政权“王天下”与春秋齐桓公时“尊王攘夷”的政治形势不同、从田齐货币、从田齐“釜、钟”等量具、从租金形式等方面来看,《管子.轻重》著作年代在田齐威、宣王或稍后的战国时代,而并非春秋齐桓公、管仲的时代,也非汉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子·轻重》 著作年代 战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起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开泰 《孙子研究》 2017年第4期87-97,共11页
一、吴起的生平事迹(一)青少年时代吴起大约出生于周考王元年(公元前440年)卫国左氏(今山东定陶县西)一个“家累千金”的富有家庭。卫国在春秋时期已成为小国,到战国时更为微弱,但其都城濮阳(今河南濮阳)地处中原水陆交通枢纽,有著名商... 一、吴起的生平事迹(一)青少年时代吴起大约出生于周考王元年(公元前440年)卫国左氏(今山东定陶县西)一个“家累千金”的富有家庭。卫国在春秋时期已成为小国,到战国时更为微弱,但其都城濮阳(今河南濮阳)地处中原水陆交通枢纽,有著名商埠,商业比较发达。吴起就出生于新兴商人之家。其父是商人,即“富而不贵”者,政治上无地位。吴起还未成年父亲就已去世,由母亲抚养成长。因此他有机会接近下层平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起 军事思想 战略战术思想 军事理论 武卒 正规军 军队 常备军 世界观 战争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稷下学宫创建于齐威王初年考辨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开泰 《管子学刊》 1994年第1期26-28,共3页
稷下学宫创建于齐威王初年考辨孙开泰稷下学宫创建于何时,学术界多根据徐干《中论·亡国》篇,认为创建于田齐桓公之时。我认为徐干之说不符合历史事实,是不可信的。稷下学宫当创建于齐威王初年。现考辨如下,请学术界同志们批评... 稷下学宫创建于齐威王初年考辨孙开泰稷下学宫创建于何时,学术界多根据徐干《中论·亡国》篇,认为创建于田齐桓公之时。我认为徐干之说不符合历史事实,是不可信的。稷下学宫当创建于齐威王初年。现考辨如下,请学术界同志们批评指正。周安三十六年(前386年)"田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稷下先生 齐桓公 孟子 淳于髡 学宫 《史记》 吕氏春秋 司马迁 公元前 开放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禹治水形成中国的科学论证——评周光华《远古华夏族群的融合——〈禹贡〉新解》
13
作者 孙开泰 《管子学刊》 CSSCI 2013年第1期127-128,共2页
2013年2月,海天出版社出版周光华先生的《远古华夏族群的融合——〈禹贡〉新解》。该书引证准确,实地考察提供证据,论述精到,新意颇多,提供宝贵的科学研究资料,是近年难得的好书。
关键词 周光华 科学论证 夏禹 族群 华夏 远古 海天出版社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陈书仪《管子大传》——兼就若干学术意见与作者商榷
14
作者 孙开泰 《管子学刊》 CSSCI 2008年第3期126-128,共3页
关键词 《管子》 书仪 作者 学术 青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子与五经(续)
15
作者 孙开泰 《管子学刊》 1999年第1期22-32,43,共12页
三、孟子与礼“礼”字在《孟子》中出现65次,孟子引《礼》二次。《孟子》引《礼》2次:1、“《礼》曰:‘诸侯耕助以供粢盛;夫人蚕缫,以为衣服。牺牲不成,粢盛不洁,衣服不备,不敢以祭。惟士无田,则亦不祭。’牲杀、器皿、衣... 三、孟子与礼“礼”字在《孟子》中出现65次,孟子引《礼》二次。《孟子》引《礼》2次:1、“《礼》曰:‘诸侯耕助以供粢盛;夫人蚕缫,以为衣服。牺牲不成,粢盛不洁,衣服不备,不敢以祭。惟士无田,则亦不祭。’牲杀、器皿、衣服不备,不敢以祭,则不敢以晏,亦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作《春秋》 孟子 诸侯 三年之丧 子曰 《孟子正义》 “集大成” 滕文公 道德精神 《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董仲舒的哲学思想
16
作者 孙开泰 《管子学刊》 1993年第2期63-67,共5页
董仲舒,生于汉文帝元年(前179年),卒于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据苏舆《董子年表》),广川(今河北省枣强县)人。他少年时治《公羊春秋》,与公孙弘同学于胡母生。汉景帝元年(前156年)与胡母生一起立为博士。他授徒著书,十分用功,有“三... 董仲舒,生于汉文帝元年(前179年),卒于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据苏舆《董子年表》),广川(今河北省枣强县)人。他少年时治《公羊春秋》,与公孙弘同学于胡母生。汉景帝元年(前156年)与胡母生一起立为博士。他授徒著书,十分用功,有“三年不窥园”之说(《汉书·董仲舒传》)。曾向汉武帝上“天人三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哲学思想 汉武帝 天人感应 统治者 目的论 中央集权 汉王朝 春秋公羊学 认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对三大思潮的态度看20世纪郭沫若与中国思想文化
17
作者 孙开泰 《郭沫若学刊》 2001年第1期17-23,共7页
从对保守主义思潮、自由主义思潮、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态度的分析 ,看出郭沫若在 2 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和成就。郭沫若之所以能建树起一座座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丰碑 ,正是由于他对三大思潮的正确态度。并通过上述分析进一步阐述... 从对保守主义思潮、自由主义思潮、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态度的分析 ,看出郭沫若在 2 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和成就。郭沫若之所以能建树起一座座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丰碑 ,正是由于他对三大思潮的正确态度。并通过上述分析进一步阐述了郭沫若宏观整体文化观。这对于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三大思潮 文化多元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孔子闻《韶》乐
18
作者 孙开泰 《管子学刊》 1995年第3期80-83,共4页
关于孔子闻《韶》乐孙开泰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这是人所共知的,不仅如此,他还是个音乐家。这里我来谈一谈《关于孔子闻(韶)乐》的一些看法,希望专家和同志们批评指正。孙子闻《韶》乐,是在他学有所成,已经有许... 关于孔子闻《韶》乐孙开泰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这是人所共知的,不仅如此,他还是个音乐家。这里我来谈一谈《关于孔子闻(韶)乐》的一些看法,希望专家和同志们批评指正。孙子闻《韶》乐,是在他学有所成,已经有许多弟子的中年时代。他很想在政治上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韶》乐 齐景公 《史记》 齐国 季氏 诸侯国 秦穆公 政治活动 晏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三晋古文化对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争鸣的影响
19
作者 孙开泰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7-11,共5页
晋国公室内乱频繁,造成卿大夫中大批非姬姓的新贵族或军功贵族出现。“三家分晋”之后魏、赵、韩所受传统的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的影响较少,他们对旧制度有强烈的冲击力,容易滋生法治的萌芽。在春秋时即有“铸刑书”、“铸刑鼎”的重大举... 晋国公室内乱频繁,造成卿大夫中大批非姬姓的新贵族或军功贵族出现。“三家分晋”之后魏、赵、韩所受传统的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的影响较少,他们对旧制度有强烈的冲击力,容易滋生法治的萌芽。在春秋时即有“铸刑书”、“铸刑鼎”的重大举措,战国初魏文侯的礼贤变法,更为法家产生创造子条件,是促使儒家向法家完成转化的楔机。孔子的弟子子夏在西河讲学,成为西河之学的首领,是儒家向法家转化的过渡性人物,子夏的弟子李悝则是法家的始祖。三晋不仅是法家的摇篮,而且也是名家和纵横家产生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史 三晋 法家 百家争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牙本传与其传说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开泰 陈阵 吕华侨 《管子学刊》 2001年第3期71-76,共6页
易牙是春秋齐国人,是当时的名厨。他曾“杀子以适君”,并参与发动政变。然易牙为祸齐国.阴谋作乱,虽是他被后人唾弃的罪状,但是这在当时却是一件很平常的事,这与齐桓公晚年的昏聩有直接关系。易牙作为厨艺的化身,已深深融入了中... 易牙是春秋齐国人,是当时的名厨。他曾“杀子以适君”,并参与发动政变。然易牙为祸齐国.阴谋作乱,虽是他被后人唾弃的罪状,但是这在当时却是一件很平常的事,这与齐桓公晚年的昏聩有直接关系。易牙作为厨艺的化身,已深深融入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牙 本传 传说 饮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