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磨砂玻璃作为细菌载体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的方法 被引量:6
1
作者 孙会忠 宋月芹 +2 位作者 王小东 朱金峰 侯小改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5年第4期355-358,共4页
通过对多种细菌材料的超微形态观察实验,优化出一种以磨砂玻璃作为黏附载体对细菌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的新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收集菌体、二重漂洗、加压黏附、固定、脱水、置换、临界点干燥、粘台、离子溅射和观察等步骤,创新点集中体现... 通过对多种细菌材料的超微形态观察实验,优化出一种以磨砂玻璃作为黏附载体对细菌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的新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收集菌体、二重漂洗、加压黏附、固定、脱水、置换、临界点干燥、粘台、离子溅射和观察等步骤,创新点集中体现在采用磨砂玻璃作为黏附菌体的载体,同时,通过离心加压的方法提高菌体对玻璃表面黏附的牢固性。该方法可操作性强,实际观察效果优良,稳定性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砂玻璃 细菌 制样方法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绢蒿属植物种质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 被引量:11
2
作者 孙会忠 贺学礼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67-70,78,共5页
绢蒿属植物为菊科蒿自然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料记载中国有31种3变种,新疆为其分布中心;对其化学成分、药用、饲用及生物学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绢蒿属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
关键词 绢蒿属植物 种质资源 开发利用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柏的大田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孙会忠 宋月芹 《陕西农业科学》 2006年第3期134-136,共3页
分析了影响刺柏J un ip erus f orm osana H ayata大田扦插育苗成活率和长势的因素,从扦插时期、插穗质量、插穗处理、大田选择等方面总结归纳了刺柏大田扦插的育苗技术要领,其中一些技术要点注重从花农的实际出发,在实际生产中,操作起... 分析了影响刺柏J un ip erus f orm osana H ayata大田扦插育苗成活率和长势的因素,从扦插时期、插穗质量、插穗处理、大田选择等方面总结归纳了刺柏大田扦插的育苗技术要领,其中一些技术要点注重从花农的实际出发,在实际生产中,操作起来切实、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柏 扦插育苗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鄢陵县合欢干枯病的发生危害与综合防治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孙会忠 宋月芹 《陕西农业科学》 2006年第2期135-136,共2页
通过2004年3月至2005年8月的连续观察和一些基本实验,对鄢陵县合欢干枯病进行了初步的研究。阐述了该病的发生症状和病原的一般生物学特性以及鄢陵县合欢干枯病发生危害的一般规律,并分析了一些关键的影响条件。结合该病病原的生物学特... 通过2004年3月至2005年8月的连续观察和一些基本实验,对鄢陵县合欢干枯病进行了初步的研究。阐述了该病的发生症状和病原的一般生物学特性以及鄢陵县合欢干枯病发生危害的一般规律,并分析了一些关键的影响条件。结合该病病原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危害的一般规律,提出了相应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欢 干桔病 发生危害 综合防治 鄢陵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鄢陵县女贞白绢病的发生危害与综合防治 被引量:1
5
作者 孙会忠 赵春玲 宋月芹 《陕西农业科学》 2008年第6期204-205,共2页
河南省鄢陵县近几年女贞树上的白绢病发生严重,损失巨大。笔者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大田试验,对女贞白绢病的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及成因进行了报道,并结合实际生产,从育苗期和大田繁育期两个生长阶段提出了系统性的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鄢陵县 女贞 白绢病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氮条件下水稻根系超微结构及根系活力差异 被引量:34
6
作者 徐国伟 孙会忠 +2 位作者 陆大克 王贺正 李友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11-820,共10页
【目的】探讨不同水氮耦合对水稻根系超微结构及根系代谢特性的影响,从根尖细胞超微结构及根系活力方面阐明不同水氮组合处理在根际环境间的差异。【方法】以新稻20号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设置浅水层灌溉、轻度水分胁迫(灌1~2 cm水层,... 【目的】探讨不同水氮耦合对水稻根系超微结构及根系代谢特性的影响,从根尖细胞超微结构及根系活力方面阐明不同水氮组合处理在根际环境间的差异。【方法】以新稻20号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设置浅水层灌溉、轻度水分胁迫(灌1~2 cm水层,至土壤水势降到–20 k Pa再灌浅水层,如此反复)和重度水分胁迫(灌1~2 cm水层,至土壤水势降到–40 k Pa再灌浅水层,如此反复)3种灌溉方式及不施氮肥,适量氮(N 240kg/hm2)和高量氮(N 360 kg/hm2)3种氮肥水平,测定了不同处理水稻根系氧化力、根系伤流量及根系分泌有机酸总量,并观测了根系细胞超微结构。【结果】随着生育进程,根系氧化力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幼穗分化期达到峰值,根系伤流液及根系分泌物中有机酸总量先增加后降低,在抽穗期达到峰值。在同一氮肥水平下,轻度水分胁迫后根系细胞完整,核膜界限清晰,结构特征典型;与保持水层相比,根系氧化力及根系伤流量在分蘖盛期分别增加25.6%~32.0%及9.1%~18.8%,根系分泌有机酸总量在抽穗期前平均增加16.4%。重度水分胁迫后嗜锇体和淀粉体较多,后期细胞完全扭曲变形,细胞间隙明显增多增大、细胞器出现断裂降解,细胞基质中仅存细胞器碎片,细胞壁较完整,未出现断裂情况;与保持水层相比较,根系氧化力及根系伤流量在幼穗分化始期平均降低8.8%及25.6%,根系分泌有机酸总量平均降低22.8%。在同一灌溉方式下,适量氮处理根系细胞结构较完整,核膜较清楚,有利于根系活力的提高及根系有机酸的分泌;重施氮处理根系细胞壁和核膜降解加速。与适量氮相比,高氮处理下根系氧化力及根系伤流量在分蘖盛期至幼穗分化始期分别降低了6.6%~9.8%及7.7%~15.4%,根系分泌物中有机酸总量在抽穗前平均降低11.6%,整体上根系活力降低、有机酸的分泌量显著减少。【结论】轻度水分胁迫耦合适量氮处理的水稻根系超微结构最优,细胞结构特征典型,核膜最为清晰,细胞完整,根系代谢能力最强。表明通过适宜的水氮耦合调控,能够提高根尖细胞的生理功能,增强根系活力、促进根系有机酸的分泌,能为水稻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根际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水氮耦合 根系超微结构 根系活力 有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虫抗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种群的交互抗性与生化抗性机制 被引量:8
7
作者 宋月芹 王海涛 +2 位作者 陈玉国 王圣印 孙会忠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24,共7页
为指导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下称甲维盐)在粘虫Mythimna separate Walker防治上的合理使用,测定了粘虫抗甲维盐种群对5种常用杀虫剂的交互抗性及其生化抗性机制。结果表明:粘虫抗甲维盐种群对阿维菌素(抗性倍数RR_(50)=21.80)、毒死... 为指导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下称甲维盐)在粘虫Mythimna separate Walker防治上的合理使用,测定了粘虫抗甲维盐种群对5种常用杀虫剂的交互抗性及其生化抗性机制。结果表明:粘虫抗甲维盐种群对阿维菌素(抗性倍数RR_(50)=21.80)、毒死蜱(RR_(50)=17.68)和灭多威(RR_(50)=10.85)均具有中等水平的交互抗性,与辛硫磷(RR_(50)=6.00)和氟氯氰菊酯(RR_(50)=5.65)之间交互抗性水平较低。酶抑制剂胡椒基丁醚(PBO)、马来酸二乙酯(DEM)、三丁基三硫磷酸酯(DEF)和磷酸三苯酯(TPP)在粘虫敏感种群和抗性种群生物测定中对甲维盐毒力均有显著的增效作用。粘虫抗甲维盐种群细胞色素P450和b_5含量及O-脱甲基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羧酸酯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敏感种群,分别为敏感种群的3.23、3.65、3.63、1.64和2.66倍。研究表明,体内解毒代谢酶活性提高可能是粘虫对甲维盐产生抗性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虫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交互抗性 生化抗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教学法及其在植物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8
作者 张亚冰 侯小改 +3 位作者 乔琦 孙会忠 薛娴 段春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269-3270,共2页
介绍了比较教学法的概念及几种形式,阐述了比较教学法在植物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并分析了所取得的效果。
关键词 比较教学法 植物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委夜蛾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15
9
作者 宋月芹 董钧锋 孙会忠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7-83,共7页
本研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技术,对双委夜蛾Athetis dissimilis成虫触角及感器类型进行详细观察。结果表明:双委夜蛾雌雄成虫触角感器类型和特征差异不显著,二者均为丝状,分布有8种类型的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栓锥形... 本研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技术,对双委夜蛾Athetis dissimilis成虫触角及感器类型进行详细观察。结果表明:双委夜蛾雌雄成虫触角感器类型和特征差异不显著,二者均为丝状,分布有8种类型的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栓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鳞形感器、耳形感器和B9hm氏鬃毛。其中6种类型的感器(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栓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耳形感器)表面具有单孔和多孔,表明它们的主要功能是嗅觉。锥形感器和栓锥形感器又分为不同的亚型,锥形感器分为两个亚型(SbaⅠ和Ⅱ),栓锥形感器分为三个亚型(SstⅠ,Ⅱ和Ⅲ)。栓锥形感器Ⅰ和Ⅱ在数量上较少。在雌雄蛾触角上毛形感器数量最多,而且雄蛾毛形感器数量明显多于而且长于雌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委夜蛾 触角 感器 形态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委夜蛾幼虫触角、口器感器的类型与分布 被引量:12
10
作者 宋月芹 董钧锋 孙会忠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2-128,共7页
双委夜蛾是近年在中国新发现的一种重要农业害虫。本研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双委夜蛾幼虫口器上的感器类型与分布特征进行观察,并做了详细描述。双委夜蛾幼虫触角感器主要分布在梗节和鞭节。梗节包括3个锥形感器和2个刺形感器。鞭节包... 双委夜蛾是近年在中国新发现的一种重要农业害虫。本研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双委夜蛾幼虫口器上的感器类型与分布特征进行观察,并做了详细描述。双委夜蛾幼虫触角感器主要分布在梗节和鞭节。梗节包括3个锥形感器和2个刺形感器。鞭节包括3个锥形感器和1个栓锥形感器。双委夜蛾幼虫口器由上唇、上颚、下颚、舌、下唇五部分组成。上唇有6对刺形感器;内唇有3对刺形感器、1对指形感器和1对内唇感器;每个具齿的上颚外侧表面具有2个刺形感器;下颚的感器主要密布在外颚叶和下颚须上,每个外颚叶具有3个刺形感器、3个锥形感器和2个栓锥形感器;下颚须具有8个锥形感器、1个指形感器和2个板形感器。下唇须具有1个栓锥形感器和1个锥形感器。另外,通过与其他鳞翅目幼虫感器比较,对这些感器的功能进行了分析。本研究将为进一步探讨昆虫的取食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委夜蛾 幼虫 感器 形态 扫描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粉虱触角超微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宋月芹 董钧锋 +1 位作者 林克剑 孙会忠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4-126,共3页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柑橘粉虱(Dialeurodes citri Ashm)雌雄成虫触角进行了观察,研究其触角的超微形态特征。结果表明,雌雄柑橘粉虱触角均为线状,共7节,由柄节、梗节和鞭节(5亚节)组成;触角表面形态变化多样;触角感受器有5种类型,分别...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柑橘粉虱(Dialeurodes citri Ashm)雌雄成虫触角进行了观察,研究其触角的超微形态特征。结果表明,雌雄柑橘粉虱触角均为线状,共7节,由柄节、梗节和鞭节(5亚节)组成;触角表面形态变化多样;触角感受器有5种类型,分别为毛形感受器、刚毛感受器、钟形感受器、栓锥感受器和板形感受器,其中毛形感受器最为丰富,约占总数的80%;雌、雄成虫触角上各种感受器类型及数量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粉虱 触角 超微结构 扫描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气候箱饲养甜菜夜蛾技术 被引量:5
12
作者 宋月芹 仵均祥 孙会忠 《陕西农业科学》 2009年第3期228-228,239,共2页
通过试验,研究了利用人工气候培养箱继代饲养甜菜夜蛾的关键技术环节。摸索出了良好的饲养条件要求、完善了人工饲料配方、制定了一套饲养过程中行之有效的病毒防治措施;并对饲养过程的关键细节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关键词 甜菜夜蛾 人工饲养 实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化烟叶附生细菌筛选鉴定及其对烟叶发酵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梁伟 刘鸿 +6 位作者 邹克兴 陈义昌 蔡联合 苏赞 胡逸超 王小东 孙会忠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12期193-196,199,共5页
本文以K326(B2F)醇化烟叶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附生菌筛选鉴定,并分析附生菌对烟叶发酵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平板分离技术分离培养出46株活体纯培养物,依次编号为CHJ1~CHJ46,纯化菌株通过蛋白酶筛选鉴别培养基和淀粉酶筛选鉴别培养... 本文以K326(B2F)醇化烟叶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附生菌筛选鉴定,并分析附生菌对烟叶发酵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平板分离技术分离培养出46株活体纯培养物,依次编号为CHJ1~CHJ46,纯化菌株通过蛋白酶筛选鉴别培养基和淀粉酶筛选鉴别培养基筛选培养,鉴别筛选出CHJ3、CHJ9菌株具有淀粉酶水解活性,CHJ5、CHJ28、CHJ36菌株具有蛋白酶水解活性;在上述5种菌株中,CHJ5菌株促进烟叶的发酵效果最好,发酵后的烟叶化学成分更加合理,评吸得分达到91.0分,与其他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CHJ5菌株隶属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暂命名为Microbacterium sp. CHJ5,可作为烟叶发酵微生物制剂开发的备用菌株,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发酵 附生菌 筛选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大黑鳃金龟成虫消化道组织形态学研究
14
作者 宋月芹 董钧锋 +1 位作者 孙会忠 刘顺通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1-514,共4页
运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华北大黑鳃金龟(Holitrica oblita Fald.)雌、雄成虫消化道进行了解剖观察。结果表明:华北大黑鳃金龟雌、雄成虫消化道组织形态学特征无明显差异,消化道前肠包括口、咽喉、食道、嗉囊和前胃,其中嗉囊... 运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华北大黑鳃金龟(Holitrica oblita Fald.)雌、雄成虫消化道进行了解剖观察。结果表明:华北大黑鳃金龟雌、雄成虫消化道组织形态学特征无明显差异,消化道前肠包括口、咽喉、食道、嗉囊和前胃,其中嗉囊分化发达,圆柱状,内表面皱褶状,前胃内膜特化形成毛状结构;中肠较长,内表面具有发达的微绒毛和圆球形微型突起,另外还有少量杯状细胞分布;后肠包括回肠、结肠和直肠三部分,直肠具有发达的直肠垫,华北大黑鳃金龟消化道组织形态学特征与其消化、取食、栖居等生理特征和生活习性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大黑鳃金龟 消化道 结构 电镜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黑胫病生防菌的筛选鉴定及其防效 被引量:8
15
作者 贾孟媛 王越洋 +4 位作者 唐培培 周权 吴俊林 王小东 孙会忠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9-334,共6页
从毒鹅膏菌(Amanita phalloides)栖生土壤中分离筛选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 nicotianae)拮抗菌株,通过盆栽试验考察拮抗菌株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效。结果表明:从毒鹅膏菌栖生土壤中分离筛选的DE4–5菌株对烟草疫霉的抑菌率... 从毒鹅膏菌(Amanita phalloides)栖生土壤中分离筛选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 nicotianae)拮抗菌株,通过盆栽试验考察拮抗菌株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效。结果表明:从毒鹅膏菌栖生土壤中分离筛选的DE4–5菌株对烟草疫霉的抑菌率达78.22%;DE4–5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依据DE4–5的形态和生化特征初步判断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结合16S rDNA保守序列及辅助gyrA基因片段序列分析,确定DE4–5为亚麻假单胞菌,定名为Pseudomonas lini DE4–5;生物活性测定显示,菌株DE4–5具有解磷和解钾能力,产IAA、蛋白酶、纤维素酶和脲酶;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DE4–5预防组与治疗组的烟草黑胫病发病率分别为24.79%和39.24%,病情指数分别为26.31%和29.37%,防效分别达到69.14%和63.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鹅膏菌 栖生土壤 烟草黑胫病 亚麻假单胞菌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生防菌的筛选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16
作者 顾会战 史洪涛 +4 位作者 何佶弦 母明新 尹振华 孙会忠 王小东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18期66-68,79,共4页
从烟草根际土壤中分离培养出19株细菌活体纯培养物,以黑曲霉为指示菌株筛选出GHZ05、GHZ09和GHZ12等3株具有抑菌作用的菌株,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3 mm、11 mm和28 mm,其中GHZ12的抑菌率最强,达到60.39%;GHZ12的多相鉴定结果为假单胞菌属Pse... 从烟草根际土壤中分离培养出19株细菌活体纯培养物,以黑曲霉为指示菌株筛选出GHZ05、GHZ09和GHZ12等3株具有抑菌作用的菌株,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3 mm、11 mm和28 mm,其中GHZ12的抑菌率最强,达到60.39%;GHZ12的多相鉴定结果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菌株,暂定名Pseudomonas sp. GHZ12;盆栽试验证实,GHZ12菌悬液的灌根+叶面喷雾混合处理在烟草白粉病不同发病阶段均表现出比叶面喷雾和灌根单一处理要好的防治效果,15 d时的防治效果达到了56.50%。综上所述,GHZ12菌株是开发烟草白粉病生防制剂的良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根际土壤 生防菌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赤星病生防菌的分离与鉴定
17
作者 郝浩浩 李翔 +3 位作者 周权 吕浩秋 余立业 孙会忠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1期71-74,共4页
从连作障碍较严重的烟草根际土壤中分离出49株细菌活体纯培养物,依次编号为HHHB1~HHHB49,并筛选出对烟草赤星病病原菌(Alternaria alternate)具有拮抗活性的菌株HHHB7和HHHB19,二者抑菌圈直径分别为5、23 mm。二者初步定性为具有生防活... 从连作障碍较严重的烟草根际土壤中分离出49株细菌活体纯培养物,依次编号为HHHB1~HHHB49,并筛选出对烟草赤星病病原菌(Alternaria alternate)具有拮抗活性的菌株HHHB7和HHHB19,二者抑菌圈直径分别为5、23 mm。二者初步定性为具有生防活性。多相鉴定结果表明,活性最强的菌株HHHB19隶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暂定名Pseudomonas sp. HHHB19。盆栽试验证实,HHHB19菌株悬液叶面喷雾混合处理对烟草赤星病不同发病阶段均表现出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喷施14 d后防治效果达61.83%。菌株HHHB19可作为良好的生防菌备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赤星病 生防菌 分离鉴定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钾菌ZMD02的解钾活性及生长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俊林 郭传滨 +4 位作者 贾真 郝浩浩 许晓敬 杨立均 孙会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7期170-171,175,共3页
采用火焰分光光度法对从烟草根际土壤中分离到细菌ZMD02的解钾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28℃、180 r/min条件下发酵培养7 d后,菌株ZMD02发酵液中水溶性速效钾含量达1.5μg/mL,故将ZMD02定性为硅酸盐菌株。对ZMD02的生长特性研究表明,Z... 采用火焰分光光度法对从烟草根际土壤中分离到细菌ZMD02的解钾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28℃、180 r/min条件下发酵培养7 d后,菌株ZMD02发酵液中水溶性速效钾含量达1.5μg/mL,故将ZMD02定性为硅酸盐菌株。对ZMD02的生长特性研究表明,ZMD02对不同糖源的发酵产气能力表现为葡萄糖>麦芽糖>乳糖>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对碳同化能力表现为麦芽糖>葡萄糖>乳糖>直链淀粉>支链淀粉;ZMD02对不同氮源的同化能力表现为酵母膏>蛋白胨>硫酸铵>硝酸钾>尿素;ZMD02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pH为7。ZMD02菌株可作为烟草生物钾肥开发的备用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解钾菌 生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菌的聚酮合成酶基因验证及其鉴定
19
作者 唐培培 贾真 +3 位作者 郭传滨 杨立均 孙会忠 许晓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7期160-162,181,共4页
采用土壤微生物稀释平板法分离技术,从烟草根际土壤分离到一株活体纯培养物,将其编号为ZMD1。ZMD1菌株与2种病原的拮抗试验均显示出一定的抗菌活性;通过聚酮合成酶(PKS)基因的兼并引物对ZMD1进行了克隆验证,测序结果与其他物种的PKS基... 采用土壤微生物稀释平板法分离技术,从烟草根际土壤分离到一株活体纯培养物,将其编号为ZMD1。ZMD1菌株与2种病原的拮抗试验均显示出一定的抗菌活性;通过聚酮合成酶(PKS)基因的兼并引物对ZMD1进行了克隆验证,测序结果与其他物种的PKS基因序列具有较高的相似性,故将ZMD1初步定性为产聚酮合成酶活性菌株。综合ZMD1菌株的一般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菌株的16S rDNA保守序列特征分析,初步将ZMD1确定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菌株,暂命名为Streptomyces sp.ZMD1。ZMD1可作为烟草病害生防菌剂、土壤保育菌剂和专用菌肥等开发的良好备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根际土壤 生防菌 分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烟土壤菌株XXJ15的分离及活性评估
20
作者 许晓敬 唐培培 +3 位作者 禹宝成 郭传滨 杨立均 孙会忠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2期174-174,181,共2页
采用平板分离技术从烟草根际土壤中分离到一个菌株,编号为XXJ15,并对该菌株的几种活性功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XXJ15在魔芋粉液体鉴别培养基经过48 h发酵后,发酵液中的β-甘露聚糖酶活性达到4.6 U/mL;在解磷液体鉴别培养基中培养72 h... 采用平板分离技术从烟草根际土壤中分离到一个菌株,编号为XXJ15,并对该菌株的几种活性功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XXJ15在魔芋粉液体鉴别培养基经过48 h发酵后,发酵液中的β-甘露聚糖酶活性达到4.6 U/mL;在解磷液体鉴别培养基中培养72 h后,培养基上清液中游离态磷含量达到102μg/mL;XXJ15不具备解钾活性。因此,菌株XXJ15可作为后期诱变育种、烟草专用菌肥和土壤保育剂开发等研究的备用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烟土壤 酶活性 解磷菌 分离 活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