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砂质潮土水分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孔祥旋 寇长林 +2 位作者 孙克刚 杨占平 王恒宇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98-104,共7页
通过对黄泛平原砂质潮土水分特征曲线、比水容量、水分常数、渗透系数、孔隙状况及部分物理性质的测定,发现经验方程θ= AS- B在低、中吸力段(0.02×105 Pa~15.0×105Pa) 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有良好的模拟性。研究表明,砂质潮... 通过对黄泛平原砂质潮土水分特征曲线、比水容量、水分常数、渗透系数、孔隙状况及部分物理性质的测定,发现经验方程θ= AS- B在低、中吸力段(0.02×105 Pa~15.0×105Pa) 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有良好的模拟性。研究表明,砂质潮土有效水上限(田间持水量)为0.1×105Pa 吸力所对应的土壤湿度;易效水与难效水的吸力界点(毛管断裂湿度)以0.5×105Pa 为宜。研究发现并总结出砂质潮土水分特性为:持水量低,有效水少;渗透性强,释水量大;供水力小,耐旱性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质潮土 水分特征曲线 持水性 黄泛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质潮土农田土壤水分定位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孔祥旋 杨占平 王恒宇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76-82,共7页
根据土壤物理性质测定和水分定位观测结果 ,结合当地气候、作物生育特点 ,将黄泛平原青砂潮土土壤水分垂直性分布划分为 :速变层 ( 0 cm~ 1 0 cm) ,活跃层 ( 1 0 cm~ 30cm )和稳定层 ( 30 cm以下 ) ,将土壤水分季节性动态划分成 :强... 根据土壤物理性质测定和水分定位观测结果 ,结合当地气候、作物生育特点 ,将黄泛平原青砂潮土土壤水分垂直性分布划分为 :速变层 ( 0 cm~ 1 0 cm) ,活跃层 ( 1 0 cm~ 30cm )和稳定层 ( 30 cm以下 ) ,将土壤水分季节性动态划分成 :强烈腾发期 ( 4月 1日~ 7月 1 0日 ) ,补充下淋期 ( 7月 1 1日~ 9月 2 0日 ) ,缓慢消耗期 ( 9月 2 1日~ 1 1月 1 0日 )和相对稳定期 ( 1 1月 1 1日~翌年 3月 31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质潮土 土壤水分 定位研究 黄泛平原 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土水分物理特性研究和水分调控对策 被引量:8
3
作者 孔祥旋 任素坤 +2 位作者 王生厚 李素莲 王恒玉 《河南科技》 1993年第1期14-15,17,共3页
砂土是我国华北地区主要的低产土壤之一。河南省砂土面积1223万亩,占全省低产土壤的38.0%,占黄淮海平原砂土面积的40.1%。河南省沙区地势坦荡,交通便利,雨热同期,光、热、生物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但长期以来,由于旱、... 砂土是我国华北地区主要的低产土壤之一。河南省砂土面积1223万亩,占全省低产土壤的38.0%,占黄淮海平原砂土面积的40.1%。河南省沙区地势坦荡,交通便利,雨热同期,光、热、生物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但长期以来,由于旱、涝、风、沙、薄等因素制约,生态平衡失控,资源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农业产量低而不稳。1984-1991年,我们通过对河南省黄泛平原主要砂土部分物理指标、水分运动参数和水分定位的系统测定,研究总结了砂土水分物理特性,分析探讨了沙区水分途径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状况 低产土壤 凋萎湿度 农业产量 田间持水量 雨热同期 我国华北地区 最大吸湿水 黄泛平原 系统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沸石保肥增产效果研究
4
作者 孔祥旋 王生厚 +2 位作者 孙克刚 杨占平 李素莲 《河南科技》 1992年第12期7-8,共2页
沸石是一种含水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架状铝硅酸盐矿物,它具有较强的盐基交换和离子吸附作用。我国沸石产量居世界之首,我省信阳为主产区之一。近年来,沸石在农业上已有应用,将其作为土壤改良剂,保肥剂和肥料载体,均取得较好效果,但沸... 沸石是一种含水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架状铝硅酸盐矿物,它具有较强的盐基交换和离子吸附作用。我国沸石产量居世界之首,我省信阳为主产区之一。近年来,沸石在农业上已有应用,将其作为土壤改良剂,保肥剂和肥料载体,均取得较好效果,但沸石在黄淮海平原砂土上应用研究尚少见报道。河南省黄泛平原沙区,土壤质地粗松,保水保肥性能差,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为了增加花生单产和提高氮素化肥利用率,我们于1987年通过盆栽和田间试验对沸石和碳铵混施的保肥增产效果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开发我省沸石矿产资源和农业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 天然沸石 增产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质潮土小麦套作花生水分综合调控技术研究初报 被引量:1
5
作者 寇长林 孔祥旋 +2 位作者 武继承 任素坤 李新端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3-110,共8页
通过对粗沙潮土小麦套作花生轮作制施用有机肥、灌水和覆盖研究表明,三者均显著提高了小麦产量,有机肥与覆盖提高了花生产量,小麦产量与花生产量分别与它们成抛物线关系。以小麦为例,最高产量用量为有机肥5669.8kg/666... 通过对粗沙潮土小麦套作花生轮作制施用有机肥、灌水和覆盖研究表明,三者均显著提高了小麦产量,有机肥与覆盖提高了花生产量,小麦产量与花生产量分别与它们成抛物线关系。以小麦为例,最高产量用量为有机肥5669.8kg/666.7m2,灌水定额32.4m3/(666.7m2·次),覆盖333.4kg/666.7m2。最佳经济用量分别为2233.6kg/666.7m2,20.7m3/666.7m2和229.6kg/666.7m2。同时还分析了三因素对水量平衡和小麦、花生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灌水尽管在来水中不是最主要的,但渗漏量、蒸散量分别与之呈正相关,砂土小麦以每次灌20m3/666.7m2~30m3/666.7m2为宜。施用有机肥和覆盖均能提高土壤耕层蓄水能力,尤其有机肥能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但过量施用有机肥小麦成穗率和花生经济系数降低,有机肥用量宜在2300kg/666.7m2~5000kg/666.7m2,而覆盖宜在230kg/666.7m2~450kg/666.7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质潮土 小麦 花生 套作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封沙区农林牧复合生态经济系统特征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武继承 孔祥旋 +2 位作者 寇长林 王秋杰 王永歧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93-96,共4页
通过分析开封沙区农林牧复合生态经济系统的构建与调节措施,进而系统地探讨了系统功能的主要特征,结果表明系统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人均收入不断增加、农田物质投入不断改善,但K素亏缺和产业结构不平衡等问题依然存在。并总结了沙区农... 通过分析开封沙区农林牧复合生态经济系统的构建与调节措施,进而系统地探讨了系统功能的主要特征,结果表明系统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人均收入不断增加、农田物质投入不断改善,但K素亏缺和产业结构不平衡等问题依然存在。并总结了沙区农林牧复合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封沙区 农林牧复合生态经济系统 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封沙地试验区农林牧复合生态系统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武继承 寇长林 +2 位作者 孔祥旋 任素坤 王秋杰 《生态农业研究》 CSCD 1997年第2期37-41,共5页
通过分析开封沙地试验区农林牧复合生态系统基础资源、发展特点、组成与结构特征,论述了其生物生产、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三大功能。结果表明,生物生产性能不断提高,能量流动日趋优化。物质投入、产出比例尚待进一步调整,K素亏缺现象仍... 通过分析开封沙地试验区农林牧复合生态系统基础资源、发展特点、组成与结构特征,论述了其生物生产、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三大功能。结果表明,生物生产性能不断提高,能量流动日趋优化。物质投入、产出比例尚待进一步调整,K素亏缺现象仍然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地 试验区 农林牧 复合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质潮土小麦成穗规律及其增穗途径的研究
8
作者 寇长林 孔祥旋 +2 位作者 任素坤 汪始健 崔金梅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6-12,共7页
经过2年对砂质潮土小麦分蘖力、群体动态及成穗特点的研究表明,砂质潮土小麦具有较强的分蘖能力,可达到高产水平所需的群体头数,但其分蘖下降死亡快,成穗率低。在小麦生长前期施用较高水平氮肥也不能满足小麦后期生长需求,而加强... 经过2年对砂质潮土小麦分蘖力、群体动态及成穗特点的研究表明,砂质潮土小麦具有较强的分蘖能力,可达到高产水平所需的群体头数,但其分蘖下降死亡快,成穗率低。在小麦生长前期施用较高水平氮肥也不能满足小麦后期生长需求,而加强起身—拔节期的肥水管理是该区增加单位面积穗数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质潮土 小麦 分蘖力 群体动态 成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