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蛋白源解酒护肝水解物的筛选制备及功效评价
1
作者 冯杨梦晓 任青兮 +3 位作者 刘双平 周志磊 姬中伟 毛健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共11页
以8种海洋生物为原料,通过双酶酶解制备了336种样品,从中筛选出综合效果最好的目标酶解物,海参水解物(Stichopus japonicus peptides,SJPs),即海参先后经过碱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酶解的产物。SJPs拥有较高的体外乙醇脱氢酶激活率(118.8... 以8种海洋生物为原料,通过双酶酶解制备了336种样品,从中筛选出综合效果最好的目标酶解物,海参水解物(Stichopus japonicus peptides,SJPs),即海参先后经过碱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酶解的产物。SJPs拥有较高的体外乙醇脱氢酶激活率(118.86%)、疏水性氨基酸含量(45.97%)、小分子肽含量(81.04%)和胃肠道消化稳定性。建立小鼠急性酒精中毒模型和早期酒精肝病模型,分别评价SJPs解酒和护肝活性。结果表明,饮酒前口服SJPs显著延长小鼠醉酒潜伏期并缩短睡眠期,增强了对急性酒精毒性的耐受性;此外,SJPs通过激活酒精代谢酶系,加速酒精及其代谢物的清除,降低了肝脏氧化应激和脂肪堆积,对早期肝损伤具有显著保护作用。综上所述,SJPs可作为功能食品潜在成分发挥解酒护肝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参水解物 解酒护肝 双酶酶解 乙醇脱氢酶激活率 酒精性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酒肽的分离纯化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2
作者 方诗琪 任青兮 +4 位作者 周志磊 姬中伟 周建弟 徐岳正 毛健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41-350,共10页
黄酒广泛分布于我国各个地区,是肽含量最丰富的发酵酒之一。肽作为黄酒里重要的功能组分,赋予了其独特的风味特征和生物活性。该文综述了黄酒肽常用的分离纯化技术,并详细介绍了一些有潜力应用于黄酒肽分离纯化的新技术,如分子印迹膜、... 黄酒广泛分布于我国各个地区,是肽含量最丰富的发酵酒之一。肽作为黄酒里重要的功能组分,赋予了其独特的风味特征和生物活性。该文综述了黄酒肽常用的分离纯化技术,并详细介绍了一些有潜力应用于黄酒肽分离纯化的新技术,如分子印迹膜、磁性纳米颗粒等;此外,该文还从数据库比对和从头测序2方面对黄酒肽的鉴定进行了概述,并总结了黄酒肽的风味感官及生物活性功能,旨在为黄酒的保健机理和高品质开发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酒多肽 分离纯化 鉴定 感官活性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米时间对黄酒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2
3
作者 姬中伟 黄桂东 +1 位作者 毛健 傅健伟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9-52,共4页
以浸米浆水中总酸含量、乳酸含量及乳酸菌数为指标,探讨浸米时间对黄酒品质的影响。采用梯度稀释法与MRSA涂布平板计数法测定乳酸菌数;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法测定浸米浆水中乳酸含量。结果表明:在浸米过程中,糯米浸米浆水的酸度明显高于... 以浸米浆水中总酸含量、乳酸含量及乳酸菌数为指标,探讨浸米时间对黄酒品质的影响。采用梯度稀释法与MRSA涂布平板计数法测定乳酸菌数;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法测定浸米浆水中乳酸含量。结果表明:在浸米过程中,糯米浸米浆水的酸度明显高于籼米和粳米;各种大米浸米的时间控制在8~12d时,所得的浸米浆水对黄酒发酵比较合适。所制得的黄酒感官评定结果表明糯米是酿造优质黄酒的最佳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酒 浸米 浆水 总酸 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凝剂和超滤处理对黄酒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姬中伟 毛健 马俊孝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4-26,共3页
为研究助凝剂和超滤处理对黄酒非生物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测定处理前后黄酒的混浊度、酒精度、还原糖、总固形物、醇、酯、醚类等理化指标的变化,来评价助凝剂和超滤处理对提高黄酒稳定性的效果。结果显示:助凝剂和超滤处理可大幅度提高... 为研究助凝剂和超滤处理对黄酒非生物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测定处理前后黄酒的混浊度、酒精度、还原糖、总固形物、醇、酯、醚类等理化指标的变化,来评价助凝剂和超滤处理对提高黄酒稳定性的效果。结果显示:助凝剂和超滤处理可大幅度提高黄酒的非生物稳定性,对黄酒的生产、储存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酒 稳定性 超滤 助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辣椒酱对动物机体上火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姬中伟 毛健 +1 位作者 茅联生 王松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6-128,共3页
研究了几种辣椒酱中维生素B1、B2的含量,并通过动物实验测定了维生素含量与动物机体上火程度的关系。上海川湘生产的三种辣椒酱的维生素B1含量在7·053~12·167μg/g之间,维生素B2含量在21·300~33·783μg/g之间;对... 研究了几种辣椒酱中维生素B1、B2的含量,并通过动物实验测定了维生素含量与动物机体上火程度的关系。上海川湘生产的三种辣椒酱的维生素B1含量在7·053~12·167μg/g之间,维生素B2含量在21·300~33·783μg/g之间;对照样品中维生素B1的含量为3·000μg/g,维生素B2的含量为16·500μg/g。动物实验中灌喂三种川湘辣酱的实验组小白鼠的大便含水量较高于灌普通辣椒酱的实验组小白鼠,表明该辣酱比普通辣酱较不易使动物机体上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酱 上火 维生素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型枸杞黄酒生产工艺以及护色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姬中伟 毛健 陈正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4-77,共4页
研究了原料配比、发酵温度及时间对发酵型枸杞黄酒的生产工艺的影响,优化了枸杞黄酒的酿造工艺,即枸杞用量为19%,酵母用量为0.09%,发酵温度为29℃,发酵7 d;并且进一步探讨了枸杞黄酒的护色工艺,考察了2种护色剂——护色剂1和护色剂2,以... 研究了原料配比、发酵温度及时间对发酵型枸杞黄酒的生产工艺的影响,优化了枸杞黄酒的酿造工艺,即枸杞用量为19%,酵母用量为0.09%,发酵温度为29℃,发酵7 d;并且进一步探讨了枸杞黄酒的护色工艺,考察了2种护色剂——护色剂1和护色剂2,以及杀菌温度和时间对枸杞黄酒色泽的不同作用,优化后的护色条件为:护色剂1用量为0.6 g/L,护色剂2用量为4.0 g/L,杀菌温度为85℃,杀菌时间为1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杞黄酒 酿造工艺 护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米蛋白肽制备、分离纯化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姬中伟 毛健 刘双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275-280,共6页
该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小米蛋白肽的制备、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生物活性评价等研究进展,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小米蛋白经酶解或生物发酵制备的活性肽,具有抗氧化、抑菌、调节免疫、降血压等多种生理功效,在功能食品等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 该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小米蛋白肽的制备、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生物活性评价等研究进展,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小米蛋白经酶解或生物发酵制备的活性肽,具有抗氧化、抑菌、调节免疫、降血压等多种生理功效,在功能食品等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同时,该文指出了目前有关小米蛋白肽的研究存在以下不足:微生物发酵法制备小米活性肽研究不够深入,如利用多菌种共同发酵制备小米活性肽等方面有待开展;小米活性肽在动物机体内的活性评价及作用机理研究不足;小米活性肽的稳定性以及风味特征等需要进一步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米蛋白 制备 分离纯化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酒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30
8
作者 彭金龙 毛健 +3 位作者 黄桂东 姬中伟 冯浩 张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94-97,共4页
分别采用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等几种不同的体外抗氧化模型,并以抗坏血酸(VC)为阳性对照,研究了通过醇沉方法得到的黄酒多糖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黄酒粗多糖和精制黄酒多糖均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 分别采用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等几种不同的体外抗氧化模型,并以抗坏血酸(VC)为阳性对照,研究了通过醇沉方法得到的黄酒多糖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黄酒粗多糖和精制黄酒多糖均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其浓度与抗氧化活性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精制黄酒多糖的总抗氧化能力及其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强于黄酒粗多糖;而黄酒粗多糖清除超氧阴离子能力强于精制黄酒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酒 多糖 醇沉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酒发酵过程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冯浩 毛健 +2 位作者 黄桂东 姬中伟 张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224-227,244,共5页
为研究乳酸菌在黄酒发酵过程中的作用,从黄酒不同发酵时期的发酵醪液中分离得到三株乳酸菌,并对其进行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MJ0301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FH0201和HJ112为希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hilgard... 为研究乳酸菌在黄酒发酵过程中的作用,从黄酒不同发酵时期的发酵醪液中分离得到三株乳酸菌,并对其进行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MJ0301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FH0201和HJ112为希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hilgardii)。在产乳酸方面,MJ0301产乳酸能力最强,速度最快;HJ112次之,FH0201最弱。在耐酸性方面,三株菌在pH2.0的高酸性环境下均不能生存;在pH2.5的酸性环境下,三株菌虽然能够生存,但活菌数的数量级仅在104CFU/mL;在pH大于3.0的环境下,三株菌生长良好。在耐盐性方面,MJ0301在8%(w/v)的NaCl中依然表现出较强的耐受性,FH0201和HJ112在7%(w/v)的NaCl中虽然活菌数有所下降,但数量级依然在107CFU/mL。三株菌具有的良好产乳酸和耐酸能力对黄酒的顺利发酵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良好的耐盐性能为研究其潜在的益生功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分离 鉴定 生物学特性 黄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温瞬时杀菌对苏派黄酒风味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姬中伟 衡洋洋 +2 位作者 周志磊 王俊 毛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6-21,共6页
为探究超高温瞬时杀菌对黄酒中风味物质的影响,该研究以苏派黄酒(江苏地区黄酒)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条件的超高温瞬时杀菌处理后黄酒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以及非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超高温瞬时杀菌处理后,2种黄酒... 为探究超高温瞬时杀菌对黄酒中风味物质的影响,该研究以苏派黄酒(江苏地区黄酒)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条件的超高温瞬时杀菌处理后黄酒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以及非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超高温瞬时杀菌处理后,2种黄酒的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在135℃5 s处理条件下,甜黄酒挥发性风味化合物总量降低了17.5%;半干黄酒挥发性风味化合物总量降低了49.4%;(2)甜黄酒的有机酸总量较对照组有所增加,其中135℃5 s处理后有机酸总量显著性增加(相比对照增加了101.5%)(P<0.05);半干黄酒分别在120、130、135℃处理5 s后,有机酸总量均出现增加,其中120℃处理后显著性增加(相比对照组增加了39.9%)(P<0.05);(3)甜黄酒中17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而半干黄酒的氨基酸总量显著性下降(P<0.05),其中在125℃5 s处理条件下,氨基酸含量下降幅度最大(相比对照组降低了17.6%)。说明超高温瞬时杀菌对苏派黄酒中的风味物质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会改变黄酒中的原有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酒 超高温瞬时杀菌 风味 有机酸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酒酿酒酵母酒精耐受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1
作者 张敏 毛健 +3 位作者 黄桂东 姬中伟 冯浩 彭金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342-345,350,共5页
清酒酿酒酵母是清酒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微生物,发酵过程中逐渐积累的酒精会对酵母细胞产生毒害作用,从而抑制了细胞的生长代谢和更高浓度酒精的形成。因此,对酵母细胞酒精耐受机理的研究,为筛选、构造高产酒精和高酒精耐受性酵母菌种提供... 清酒酿酒酵母是清酒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微生物,发酵过程中逐渐积累的酒精会对酵母细胞产生毒害作用,从而抑制了细胞的生长代谢和更高浓度酒精的形成。因此,对酵母细胞酒精耐受机理的研究,为筛选、构造高产酒精和高酒精耐受性酵母菌种提供理论基础。本文从细胞壁、细胞膜、热休克蛋白、贮藏性糖类、氨基酸等方面阐述酵母细胞酒精耐受机理,并在细胞生理学的基础上分析清酒酵母具有较高的酒精产率和相对较差的酒精耐受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 酿酒酵母 酒精耐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米谷蛋白及醇溶蛋白结构特征 被引量:7
12
作者 姬中伟 戴甜甜 毛健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共4页
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小米谷蛋白,乙醇浸提小米醇溶蛋白,对2种蛋白的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米醇溶蛋白的组成较为简单,且分子量较小,而小米谷蛋白在高分子量和低分子量都有分布。XRD分析发现二者皆为无定型结构。圆二色光谱测定... 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小米谷蛋白,乙醇浸提小米醇溶蛋白,对2种蛋白的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米醇溶蛋白的组成较为简单,且分子量较小,而小米谷蛋白在高分子量和低分子量都有分布。XRD分析发现二者皆为无定型结构。圆二色光谱测定结果表明,小米醇溶蛋白属于全α型结构,有序性优于小米谷蛋白。另外,通过原子力显微镜观测发现,小米醇溶蛋白呈球状结构,分散状态,而小米谷蛋白分布较为密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米 谷蛋白 醇溶蛋白 结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滁菊挥发性成分的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韩婷 毛健 +1 位作者 姬中伟 黄桂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9-164,共6页
建立滁菊挥发性成分的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检测方法。通过使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以非极性柱Rxi-5MS(30m×0.25mm,0.2μm)作为第一维柱,中等极性柱Rxi-17(1.75m×0.1mm,0.1μm)作为第二维柱,对滁菊的挥发油... 建立滁菊挥发性成分的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检测方法。通过使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以非极性柱Rxi-5MS(30m×0.25mm,0.2μm)作为第一维柱,中等极性柱Rxi-17(1.75m×0.1mm,0.1μm)作为第二维柱,对滁菊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结合飞行时间质谱谱图库检索与全二维特有的包含结构信息的二维谱图,鉴定出滁菊的挥发性成分中相似度大于850的156种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滁菊 挥发油 全二维气相色谱 飞行时间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产γ-氨基丁酸植物乳杆菌MJ0301培养基的优化 被引量:15
14
作者 黄桂东 毛健 +2 位作者 姬中伟 傅健伟 邹慧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65-170,共6页
对一株具有产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能力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MJ0301)进行发酵培养基成分优化,以提高该菌产GABA能力。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碳源、氮源、K2HPO4、吐温-80和L-谷氨酸钠(monosodiumL-gluta... 对一株具有产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能力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MJ0301)进行发酵培养基成分优化,以提高该菌产GABA能力。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碳源、氮源、K2HPO4、吐温-80和L-谷氨酸钠(monosodiumL-glutamate,L-MSG)对L.plantarumMJ0301生长及GABA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氮源(胰蛋白胨和酵母膏)和L-谷氨酸钠3个因素对L.plantarumMJ0301生长和GABA产量影响较大。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选定葡萄糖、复合氮源(胰蛋白胨和酵母膏)和L-谷氨酸钠为三因素三水平进行响应面试验,以GABA产量为响应值,在分析各个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后,确定L.plantarumMJ0301产GABA的最佳培养基成分,即葡萄糖16.0g/L、氮源10g/L、L-谷氨酸钠30g/L、柠檬酸三胺2g/L、K2HPO42g/L、乙酸钠5g/L、硫酸镁0.1g/L、硫酸锰0.05g/L、吐温-801mL/L。此时,L.plantarumMJ0301产GABA的量由原来的143mg/L增加到1.59g/L,提高了10.1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MJ0301 Γ-氨基丁酸 响应面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木对黄酒陈化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阳志锐 毛健 +2 位作者 孟祥勇 姬中伟 郭燕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23-127,共5页
研究橡木片对黄酒陈化效果的影响。选用2012年产的黄酒原酒,分别按0、3、6、9 g/L的添加量向其中加入橡木片。4个月后对黄酒样品中的风味物质和游离氨基酸进行检测,并进行感官分析。结果表明:添加橡木片处理后,黄酒中高级醇类风味物质... 研究橡木片对黄酒陈化效果的影响。选用2012年产的黄酒原酒,分别按0、3、6、9 g/L的添加量向其中加入橡木片。4个月后对黄酒样品中的风味物质和游离氨基酸进行检测,并进行感官分析。结果表明:添加橡木片处理后,黄酒中高级醇类风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均显著减少,醛类风味物质的含量显著增加而种类呈现减少的趋势,酯类风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说明橡木可促进黄酒的陈化,加快了醇成醛、醇醛成缩醛、醇酸成酯、醛成酸等反应;苦味氨基酸中的苯丙氨酸、苏氨酸、精氨酸、组氨酸和涩味氨基酸中的酪氨酸、缬氨酸的含量均减少;综合黄酒中的风味物质、游离氨基酸变化以及感官评定的结果,表明当橡木片添加量为6 g/L时,贮存4个月后的黄酒样品已具有较好的陈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酒 陈化 橡木片 风味物质 游离氨基酸 感官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酒酿造用大米品种的模式识别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黄桂东 毛健 +2 位作者 姬中伟 傅健伟 邹慧君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284-287,共4页
以黄酒酿造用大米(粳米、糯米、籼米)为对象,运用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DR-FTIR)与软独立模式分类(SIMCA)相结合的方法,对粳米、糯米、籼米进行模式识别研究,并建立相应的识别模型。结果显示,以1000~1750cm-1为特征波长,经Savitzky... 以黄酒酿造用大米(粳米、糯米、籼米)为对象,运用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DR-FTIR)与软独立模式分类(SIMCA)相结合的方法,对粳米、糯米、籼米进行模式识别研究,并建立相应的识别模型。结果显示,以1000~1750cm-1为特征波长,经Savitzky-Golay平滑、自动基线校正及标准矢量归一化(SNV)预处理后,采用交互留一验证法建立的3种大米的SIMCA识别模型,在α=0.05显著水平下,对预测集样本的识别率和拒绝率均可达100%。表明DR-FTIR与SIMCA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成为黄酒酿造用大米品种模式识别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酒 大米 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软独立模式分类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FTIR结合SIMCA识别不同种类原料米酿造的黄酒 被引量:5
17
作者 黄桂东 毛健 +2 位作者 姬中伟 傅健伟 邹慧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285-288,共4页
利用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DR-FTIR)技术采集黄酒的红外光谱图,利用软独立模式分类(SIMCA)识别法对其进行模式识别研究,以期将黄酒按照原料米的种类进行识别。结果表明,选取波数975~1165cm-1和1250~1500cm-1作为特征向量,进行Savi... 利用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DR-FTIR)技术采集黄酒的红外光谱图,利用软独立模式分类(SIMCA)识别法对其进行模式识别研究,以期将黄酒按照原料米的种类进行识别。结果表明,选取波数975~1165cm-1和1250~1500cm-1作为特征向量,进行Savitzky-Golay 9点平滑、自动基线校正和标准矢量归一化处理后,建立以大米品种为分类标准的SIMCA识别模型,在5%显著水平下,识别率达100%,除糯米黄酒的拒绝率为75%外,其余黄酒的拒绝率均达100%。表明大米品种对黄酒的最终品质有影响,而SIMCA模式识别能恰当地反应这种影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酒 稻米 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软独立模式分类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酒发酵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彭金龙 毛健 +3 位作者 姬中伟 黄桂东 谢广发 邹慧君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15,共4页
通过探讨黄酒发酵过程中菌体浓度、底物浓度、产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对黄酒发酵动力学进行研究。应用Logistic方程与Luedeking R经验方程,分别建立黄酒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底物消耗、产物(酒精)生成的动力学模型,并对模型结果加以... 通过探讨黄酒发酵过程中菌体浓度、底物浓度、产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对黄酒发酵动力学进行研究。应用Logistic方程与Luedeking R经验方程,分别建立黄酒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底物消耗、产物(酒精)生成的动力学模型,并对模型结果加以验证,这为主动控制黄酒发酵工艺条件、发酵过程以及从分批发酵过渡到连续发酵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酒 发酵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T-IR结合SIMCA法识别糯米产地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文海 姬中伟 +1 位作者 艾斯卡尔.艾拉提 毛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25-228,共4页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结合软独立模式分类法,在3000~2800cm-1和1760~1700cm-1波长范围内,经Savitzky-Golay平滑、基线校正和标准矢量归一化预处理,利用留一交互验证法建立主成分分析模型,以识别率和拒绝率为指标对7个产地的糯米...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结合软独立模式分类法,在3000~2800cm-1和1760~1700cm-1波长范围内,经Savitzky-Golay平滑、基线校正和标准矢量归一化预处理,利用留一交互验证法建立主成分分析模型,以识别率和拒绝率为指标对7个产地的糯米进行识别。结果显示,在α=0.05显著水平下,陕西省汉中市糯米的识别率为80%,湖北省武穴市和浙江省杭州市糯米的拒绝率分别为83%和97%,其余产地糯米的识别率和拒绝率均为100%,表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结合软独立模式分类法可成为快速识别糯米产地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米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软独立模式分类法 产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热功率和出酒温度对绍兴黄酒蒸馏酒风味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彬 周志磊 +3 位作者 姬中伟 周建弟 徐岳正 毛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10-116,共7页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产业发展需要,通过蒸馏技术将黄酒开发成高度烈酒,是黄酒产品多样化和新产品开发的重要方向。该研究以工业级壶式蒸馏器制备黄酒蒸馏酒,采用感官定量描述法和GC-MS技术,并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研究了加热功率...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产业发展需要,通过蒸馏技术将黄酒开发成高度烈酒,是黄酒产品多样化和新产品开发的重要方向。该研究以工业级壶式蒸馏器制备黄酒蒸馏酒,采用感官定量描述法和GC-MS技术,并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研究了加热功率和出酒温度对绍兴黄酒蒸馏酒风味的影响规律。不同加热功率对32种风味物质含量有较大影响。低加热功率下香气强度偏低,花香、果香、青草最为明显,总酯和高级醇含量显著低于其他条件。中等加热功率下的果香、甜香、青草较强,乙酸乙酯、异戊醛等含量较高。而随着加热功率提升,药香、烟熏被进一步释放,酒体产生轻微的焦糊和汗臭味,4-乙基苯酚、二甲基二硫、己酸含量升高。不同出酒温度对33种风味物质含量有较大影响。低温出酒下的果香、青草香、蘑菇香、汗臭强度显著高于其他条件,对应着的乳酸乙酯、异戊醛、1-辛烯-3醇、己酸等含量偏高。中温出酒下焦糖香突出,5-甲基糠醛、正己醇等含量较高。随着出酒温度升高,4-乙基苯酚含量明显提高,烟薰香随之增强。此外,出酒率随加热功率的提高而增加,随出酒温度的升高而减少。研究结果为黄酒蒸馏工艺的精确控制及产品开发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酒 壶式蒸馏器 工艺优化 感官定量描述 香气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