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柑橘纤维的益生菌水凝胶载体制备及其控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少杨 李子院 +4 位作者 覃黎娜 陈心怡 汪利琪 姜铁民 李海云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3-159,共7页
为提高益生菌在胃肠液中的存活率及释放率,本研究以柑橘纤维和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包埋材料,柠檬酸为交联剂制备水凝胶。通过吸附包埋植物乳植杆菌B5,测定包埋后水凝胶的包埋率、控释性能、胆盐耐受性及储藏稳定性。结果表明,不同配比的水... 为提高益生菌在胃肠液中的存活率及释放率,本研究以柑橘纤维和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包埋材料,柠檬酸为交联剂制备水凝胶。通过吸附包埋植物乳植杆菌B5,测定包埋后水凝胶的包埋率、控释性能、胆盐耐受性及储藏稳定性。结果表明,不同配比的水凝胶均具备良好的包埋效果,包埋率均高于79%;当柑橘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的配比为1:4时,水凝胶的控释性能最佳,在模拟肠液中的释放率达到89.25%;载菌水凝胶能明显提高植物乳植杆菌B5在胆盐溶液中的存活率,最高达到87.09%;在4℃下保藏30 d后,水凝胶包埋的植物乳植杆菌B5的存活率均高于60%,当柑橘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的配比为1:4时,水凝胶包埋的植物乳植杆菌B5存活率为70.66%,活菌数仍大于7 lg CFU/mL。研究表明柑橘纤维-羧甲基纤维素钠水凝胶能有效减少益生菌与外界环境中不利因素的接触,从而显著提高其在各种环境下的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纤维素 水凝胶 植物乳植杆菌 包埋 控释性能 储藏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投式发酵剂制备中乳酸菌增殖条件的探讨 被引量:15
2
作者 姜铁民 隋欣 +2 位作者 王建 陈历俊 周伟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12-114,共3页
为获得高浓度的乳酸菌细胞,对化学中和法培养乳酸菌的增殖条件进行了研究。主要采用菌落计数和显微镜检的方法,确定乳酸菌增殖的最佳温度、pH值及菌种中球菌与杆菌的比例。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即32℃、pH5.8及球菌与杆菌比例为1∶2... 为获得高浓度的乳酸菌细胞,对化学中和法培养乳酸菌的增殖条件进行了研究。主要采用菌落计数和显微镜检的方法,确定乳酸菌增殖的最佳温度、pH值及菌种中球菌与杆菌的比例。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即32℃、pH5.8及球菌与杆菌比例为1∶2的培养条件下,乳酸菌活菌数达3.2×1010cf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投式发酵剂 化学中和法 乳酸菌 增殖 增殖条件 发酵剂 直投式 制备 显微镜检 菌落计数 最佳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米酒凝乳酶的纯化及凝乳机制初探 被引量:10
3
作者 姜铁民 薛璐 +1 位作者 周伟明 陈历俊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24-27,共4页
江米酒凝乳酶是扣碗酪生产中起关键作用的凝乳因子。文中采用纤维素离子交换柱从江米酒中得到分子质量为36.4ku的单一蛋白酶,其凝乳活力与蛋白酶水解活力的比值从纯化前的3.1提高到16.0。对纯化酶的基本特性研究表明,该酶在30-55℃... 江米酒凝乳酶是扣碗酪生产中起关键作用的凝乳因子。文中采用纤维素离子交换柱从江米酒中得到分子质量为36.4ku的单一蛋白酶,其凝乳活力与蛋白酶水解活力的比值从纯化前的3.1提高到16.0。对纯化酶的基本特性研究表明,该酶在30-55℃,pH值3.0~7.0保持比较稳定的酶活性,而与胃蛋白酶、米黑毛霉凝乳酶及牛凝乳酶凝乳过程中的组织状态变化比较,初步认为江米酒凝乳酶的动力学或凝乳机制可能与牛凝乳酶等其他天冬氨酸蛋白酶不完全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米酒 凝乳酶 纯化 凝乳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毕赤酵母高效表达人乳铁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姜铁民 贾士乾 +3 位作者 陈历俊 吕加平 周伟明 张列兵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7,共4页
将人乳铁蛋白全长基因克隆至酵母表达载体pPIC9K中,并建立hLF/pPIC9K/SMD1168酵母表达系统,在细胞高密度发酵条件下,乳铁蛋白表达量约1000mg/L,并具有天然蛋白相似的糖基化结构。本研究为商业化生产人乳铁蛋白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人乳铁蛋白 毕赤酵母 细胞高密度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后无复流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赵季红 陈少伯 +3 位作者 杨宁 柴小红 姜铁民 李玉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8-49,共2页
将3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介入术后无复流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进行治疗,观察用药后两组心电图、血小板聚集率、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及冠脉造影(CAG)前向血流的情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心电图ST段明显改善,缺... 将3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介入术后无复流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进行治疗,观察用药后两组心电图、血小板聚集率、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及冠脉造影(CAG)前向血流的情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心电图ST段明显改善,缺血损伤导联减少;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CAG前向血流T IM I分级明显提高(P均<0.05)。提示替罗非班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微血管灌注,明显改善ACS患者介入术后无复流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替罗非班 冠脉综合征 介入疗法 无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质谱法快速检测4种乳源低聚糖 被引量:12
6
作者 魏京华 陈历俊 +5 位作者 赵军英 张毅 景萌娜 王品 姜铁民 乔为仓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86-91,共6页
建立一种乳样经简单预处理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检测4种重要的乳源低聚糖方法。牛乳及人乳经过脱脂、脱蛋白后经amide液相色谱柱用0.1%氨水-乙腈溶液梯度分离,采用质谱检测。2种唾液酸乳糖标准品的标准曲线在0.78~50.00 m... 建立一种乳样经简单预处理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检测4种重要的乳源低聚糖方法。牛乳及人乳经过脱脂、脱蛋白后经amide液相色谱柱用0.1%氨水-乙腈溶液梯度分离,采用质谱检测。2种唾液酸乳糖标准品的标准曲线在0.78~50.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0),2种岩藻糖乳糖标准品的标准曲线在1.56~100.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0)。加标回收率在80.00%~100.00%之间,重复性、精密度实验所得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低聚糖 牛乳 人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发冠心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hs-CRP、Hcy、UA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3
7
作者 曹振华 党群 +2 位作者 吴振军 姜铁民 李玉明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24期63-65,共3页
目的观察早发冠心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PCHDACS)患者血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尿酸(UA)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PCHDACS患者为观察组,3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非冠心病者为... 目的观察早发冠心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PCHDACS)患者血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尿酸(UA)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PCHDACS患者为观察组,3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非冠心病者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血UA、hs-CRP、Hcy。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外周血UA、hs-CRP、Hcy水平升高(P均<0.01);hs-CRP、男性为PCHDACS的独立危险因素;Hs-CRP以3 mg/L、Hcy以15μmmol/L为界值,UA女性以357μmmol/L、男性以416μmmol/L为界值,其诊断PCHDACS敏感度分别为81.2%、70.3%、21.9%,三者联合诊断敏感度为93.8%,高于单项诊断敏感度(P均<0.05);外周血hs-CRP、Hcy、U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均无关(r分别为-0.097、0.081、0.050,P均>0.05)。结论 PCHDACS患者血hs-CRP、Hcy、UA水平升高,其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无关,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PCHDACS的诊断敏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尿酸 高敏C反应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8
作者 刘继超 姜铁民 +1 位作者 陈历俊 赵长新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16-222,共7页
近年来,随着免疫测定技术与传感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发了以固定化抗体(抗原)为识别元件,基于特异性的免疫反应原理的免疫传感器。随着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在各方面的广泛应用,关于提高它的性能、优化其检测方法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电化学免疫... 近年来,随着免疫测定技术与传感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发了以固定化抗体(抗原)为识别元件,基于特异性的免疫反应原理的免疫传感器。随着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在各方面的广泛应用,关于提高它的性能、优化其检测方法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具有独特的优势,如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等,因此在食品安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分类及其基本原理,根据检测信号的不同,将其分为电位型、电流型、电导型免疫传感器。综述了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在食品安全检测(致病菌、毒素、农药残留、药物残留等)中的研究现状及应用进展,并对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应用前景进行概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食品安全 检测 致病菌 毒素 药物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乳中宏量营养成分含量与新生儿相关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继超 董学艳 +3 位作者 姜铁民 李建涛 王群 陈历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353-356,362,共5页
摘要:实验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华北地区和中南地区共四个城市乳母分娩后3-5d、12-14d、1月、2月、3月、4月和6月的母乳,测定中国现阶段健康乳母不同泌乳阶段母乳中脂肪、总蛋白质、乳糖、干物质、总能量和真蛋白质等宏量营养成... 摘要:实验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华北地区和中南地区共四个城市乳母分娩后3-5d、12-14d、1月、2月、3月、4月和6月的母乳,测定中国现阶段健康乳母不同泌乳阶段母乳中脂肪、总蛋白质、乳糖、干物质、总能量和真蛋白质等宏量营养成分的动态变化,同时研究分娩方式和婴儿性别与各宏量营养成分之间的关系。母乳中宏量营养成分含量的测定采用MIRISHMA母乳分析仪。结果表明初乳中顺产组的母乳中总蛋白质和真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剖宫产组的(P〈0.05),过渡乳中脂肪、总蛋白质、乳糖、干物质、总能量和真蛋白质等宏量营养成分含量在顺产、剖宫产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成熟乳(6月时)中剖宫产组的母乳中乳糖和干物质含量显著高于顺产组的(p〈0.05)。此外,初乳和过渡乳中脂肪、总蛋白质、乳糖、干物质、总能量和真蛋白质等宏量营养成分含量在男孩、女孩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成熟乳中女孩组3月时的母乳中脂肪和总能量含量,4月时的总蛋白质和真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男孩组的(p〈0.05)。不同分娩方式及婴儿性别对母乳中宏量营养成分的含量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 宏量成分 分娩方式 婴儿性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及乳制品中矿物质元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0
作者 陈丹瑾 牟光庆 +4 位作者 姜铁民 刘继超 赵军英 李鹤丹 陈历俊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6-250,共5页
乳及乳制品中矿物质元素的种类和含量是评价其营养质量的关键指标,选择出高效、灵敏、快捷的矿物质元素检测方法,在乳及乳制品的科研、生产、贸易等方面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首先讨论乳及乳制品中矿物质元素检测的前处理方法,然后比较乳... 乳及乳制品中矿物质元素的种类和含量是评价其营养质量的关键指标,选择出高效、灵敏、快捷的矿物质元素检测方法,在乳及乳制品的科研、生产、贸易等方面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首先讨论乳及乳制品中矿物质元素检测的前处理方法,然后比较乳及乳制品中矿物质元素的检测方法,包括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氢化物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免疫分析法、中子活化分析法、伏安溶出法、酶抑制法等方法,最后总结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旨在为乳及乳制品中矿物质元素检测方法的应用、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制品 矿物质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原料奶中5种环境雌激素残留量的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雪 牟光庆 +1 位作者 陈历俊 姜铁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93-297,共5页
建立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原料乳中环境雌激素(雌酮、雌二醇、雌三醇、己烯雌酚、双酚A)的方法。原料乳用NH2-SPE固相萃取小柱进行富集,旋转蒸发浓缩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各待测物在0.01~... 建立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原料乳中环境雌激素(雌酮、雌二醇、雌三醇、己烯雌酚、双酚A)的方法。原料乳用NH2-SPE固相萃取小柱进行富集,旋转蒸发浓缩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各待测物在0.01~0.5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78,加标回收率为68.5%~105.6%,RSD为2.56%~7.59%,最低检出限为0.22~0.56μg/L(S/N=3)。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适合于牛奶中痕量环境雌激素的残留分析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固相萃取 环境雌激素 原料奶 残留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斯克鲁维酵母对发酵乳中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范维 张咚咚 +2 位作者 张彧 姜铁民 陈历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28-134,共7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乳酸菌单独发酵和向其中添加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这两种发酵乳中乳糖代谢主要产物及关键酶活力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以确定添加酵母菌对乳糖无氧代谢产生乳酸途径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酵母菌后乳糖降解速率...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乳酸菌单独发酵和向其中添加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这两种发酵乳中乳糖代谢主要产物及关键酶活力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以确定添加酵母菌对乳糖无氧代谢产生乳酸途径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酵母菌后乳糖降解速率明显加快(P<0.05),贮藏期间马克斯克鲁维酵母可以对积累的半乳糖进行利用;发酵过程中,由于酵母菌的添加使β-半乳糖苷酶及乳酸脱氢酶活力有显著提高(P<0.05),糖酵解途径关键限速酶——己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活力增加(P<0.05);含有酵母菌的发酵乳p H值下降(滴定酸度上升)较乳酸菌单菌发酵快(P<0.05),这与添加酵母菌后发酵乳中乳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有关;丙酮酸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该研究揭示了马克斯克鲁维酵母的添加对乳糖酵解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糖代谢 马克斯克鲁维酵母 发酵乳 酶活力 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微导管注射维拉帕米对急诊PCI术中无复流现象的疗效 被引量:10
13
作者 赵鹏 姜铁民 +2 位作者 赵季红 岳继华 梁国庆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1期19-22,F0003,共5页
目的观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PCI)术中出现无复流现象后,经微导管向远端血管床注射钙离子拮抗剂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组为2007年3月至2008年4月连续急诊PCI术中出现无复流现象的患者22例。... 目的观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PCI)术中出现无复流现象后,经微导管向远端血管床注射钙离子拮抗剂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组为2007年3月至2008年4月连续急诊PCI术中出现无复流现象的患者22例。对照组为2006年5月至2007年2月连续急诊PCI无复流者22例。研究组出现无复流现象后,送微导管至无复流血管远端,经微导管团注维拉帕米200μg。对照组采取常规处理方法,经指引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射血管活性药物,观察注射药物后首次和手术结束前末次造影图像,评估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组织灌注分级(TIMI myocardial perfusion grades,TMPG)、PCI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术后1周左心室射血分数、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事件。结果研究组给药后首次造影TIMI-3级血流比例明显提高(21例vs 3例,P<0.01),手术结束前末次造影TIMI-3级血流比例仍较高(22例vs 9例,P<0.01)。首次和末次造影均显示研究组心肌组织灌注较对照组更佳,TMPG-3级的例数分别为19例vs 1例(P<0.01)和20例vs 6例(P<0.01)。研究组明显缩短介入手术时间(46.4±16.3)分钟vs(62.2±21.5)分钟(P<0.01),减少X线暴露时间(10.5±4.9)分钟vs(18.1±5.4)分钟(P<0.01),提高术后1周左心室射血分数(51.3±9.2)%vs(37.1±6.7)%(P<0.01),减少住院期间MACE事件(1例vs 6例,P<0.05)。结论经微导管向远端血管床注射维拉帕米,可以即刻提高靶血管血流灌注和心肌组织灌注,缩短手术时间,使急诊手术更加顺利,同时可以进一步改善心功能,减少MACE事件。临床实践中出现无复流现象后,该方法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提高血流灌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无复流 微导管 维拉帕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对发酵酸乳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药璐 闵伟红 +1 位作者 姜铁民 陈历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194-199,共6页
为了对比传统乳酸菌发酵酸乳与添加益生菌的发酵酸乳之间的蛋白、pH4.6可溶性氮、氨基氮与游离氨基酸等含量,考察益生菌对发酵酸乳蛋白的影响,主要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的方法进行研... 为了对比传统乳酸菌发酵酸乳与添加益生菌的发酵酸乳之间的蛋白、pH4.6可溶性氮、氨基氮与游离氨基酸等含量,考察益生菌对发酵酸乳蛋白的影响,主要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以响应面优化后的最优生产工艺条件下制备的益生菌发酵酸乳中,αs2-酪蛋白、αs1-酪蛋白和β-乳球蛋白条带比较浅,其中添加植物乳杆菌的发酵酸乳所形成的条带最浅;而pH4.6可溶性氮、氨基氮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均有所增加,其中添加干酪乳杆菌的发酵酸乳增加显著。造成这些结果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添加益生菌后其本身所含有的蛋白酶降解了更多的蛋白质所致,此外由于不同益生菌在酸乳发酵过程中代谢活性不同,导致不同发酵酸乳中蛋白质的降解程度也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乳杆菌 植物乳杆菌 蛋白 pH4 6可溶性氮 氨基氮 游离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灵菇乳中具有优良抗氧化活性乳酸菌的筛选鉴定 被引量:9
15
作者 罗章 陈历水 +2 位作者 陈历俊 刘继超 姜铁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9-113,共5页
为了得到具有抗氧化活性的乳酸菌,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法和抑制脂质过氧化法对11 株来源于西藏藏灵菇乳的乳酸菌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包括它们的完整细胞和无细胞提取物,发现HN05菌株有较... 为了得到具有抗氧化活性的乳酸菌,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法和抑制脂质过氧化法对11 株来源于西藏藏灵菇乳的乳酸菌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包括它们的完整细胞和无细胞提取物,发现HN05菌株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根据菌株的表型、生理生化特征和基因型的特性,初步将HN05菌株鉴定为清酒乳杆菌清酒亚种(Lactobacillus sakei subsp. sake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灵菇乳 抗氧化活性 乳酸菌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米酒凝乳酶酶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薛璐 陈历俊 +1 位作者 姜铁民 周伟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59-262,共4页
江米酒中的凝乳酶是引起我国传统乳制品米酒奶凝乳的原因。本实验对从江米酒中纯化得到的凝乳酶的酶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纯化凝乳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5℃,酶活力在45~55℃之间比较稳定。纯化凝乳酶的最适反应pH为5.5,酶活力在pH值3.0~... 江米酒中的凝乳酶是引起我国传统乳制品米酒奶凝乳的原因。本实验对从江米酒中纯化得到的凝乳酶的酶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纯化凝乳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5℃,酶活力在45~55℃之间比较稳定。纯化凝乳酶的最适反应pH为5.5,酶活力在pH值3.0~7.0之间比较稳定。Na^+、K^+、Ca^2+、Mg^2+、Zn^2+、Mn^2+、Fe^2+均对凝乳酶的凝乳活力有促进作用,其中Ca^2+对凝乳酶的凝乳活力有着显著地促进作用,Cu^2+对凝乳活力有抑制作用。凝乳酶特异性的水解酪蛋白,而对乳白蛋白和乳球蛋白不产生水解作用。凝乳酶的酶切主要位点在α-酪蛋白第95位M的N-端,同时还存在其他酶切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乳酶 酶学特性 江米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米酒凝乳机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薛璐 姜铁民 +1 位作者 任发政 陈历俊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37-38,共2页
研究了江米酒制作米酒奶的凝乳机理。试验结果证实,江米酒中的凝乳活性因子,即江米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是米酒奶凝乳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江米酒 凝乳机理 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投式酸奶发酵剂菌体浓缩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建 隋欣 +2 位作者 姜铁民 陈历俊 罗永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3-75,共3页
阐述了在直投式发酵剂的制备过程中对菌体浓缩过程的研究,分别讨论了离心浓缩和真空冷冻浓缩过程的最佳条件,最终确定离心浓缩时发酵液pH控制在7.5左右,离心速度控制在10000r/min;真空冷冻浓缩过程中,主要的控制因素为12%脱脂奶基础上... 阐述了在直投式发酵剂的制备过程中对菌体浓缩过程的研究,分别讨论了离心浓缩和真空冷冻浓缩过程的最佳条件,最终确定离心浓缩时发酵液pH控制在7.5左右,离心速度控制在10000r/min;真空冷冻浓缩过程中,主要的控制因素为12%脱脂奶基础上添加蔗糖、甘油、DMSO、β-甘油磷酸钠等抗冻保护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投式发酵剂 乳酸菌 菌体浓缩 冻干保护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微导管注射不同药物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无复流现象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赵季红 孙婧 +4 位作者 赵鹏 周欣 储毓舜 毕莹 姜铁民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4年第4期369-373,共5页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中出现无复流现象后,经微导管向远端血管床注射不同药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急诊PCI术中无复流现象的患者66例,其中男性44例,女性22例;年龄46~79岁,平均年龄60.5岁。随机平均分为A组(维拉...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中出现无复流现象后,经微导管向远端血管床注射不同药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急诊PCI术中无复流现象的患者66例,其中男性44例,女性22例;年龄46~79岁,平均年龄60.5岁。随机平均分为A组(维拉帕米)、B组(替罗非班)、C组(硝酸甘油)。分别记录3组PCI手术结束时血流达到心肌梗死溶栓(TIMI)-3级和心肌组织灌注分级(TMPG)-3级的例数、出现无复流到首次开始注射药物的时间、血流恢复TIMI-3级的时间、心肌组织灌注恢复TMPG-3级的时间、PCI手术时间、X射线暴露时间和术后1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组与B组血流达到TIMI-3级例数分别为16例、1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者明显高于C组8例(P〈0.05);A组TMPG-3级例数为16例,高于B组和C组(P〈0.05);A组出现无复流到恢复TIMI-3级和心肌组织灌注恢复TMPG-3级的时间分别为(6.6±2.5)min、(6.9±3.1)min,显著小于B组[(8.9±3.1)min、(13.4±4.5)min]和C组[(11.6±2.9)min、(17.1±4.2)min](P〈0.05);A组与B组PCI手术时间和X射线暴露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者明显短于C组(P〈0.05);A组与B组术后1周LVEF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9.3%±7.7%vs 43.2%±8.1%,P〉0.05),但二者明显优于C组(37.1%±6.7%,P〈0.05)。结论与替罗非班和硝酸甘油相比较,经微导管向远端血管床注射维拉帕米,可以即刻提高靶血管血流灌注和心肌组织灌注,缩短手术时间,改善心脏功能,是临床实践中改善无复流现象的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无复流现象 微导管注射 维拉帕米 替罗非班 硝酸甘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料乳中微生物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0
作者 刘潇忆 张彧 +1 位作者 陈历俊 姜铁民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9-174,共6页
牛乳是营养丰富的天然食品,被营养学家誉为"最完美的食品"、"白色血液",是自然界赐予我们最理想的天然食品之一。而原料乳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续加工乳制品,乳中微生物指标成为制约原料乳卫生指标的关键因素,所以... 牛乳是营养丰富的天然食品,被营养学家誉为"最完美的食品"、"白色血液",是自然界赐予我们最理想的天然食品之一。而原料乳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续加工乳制品,乳中微生物指标成为制约原料乳卫生指标的关键因素,所以该指标一直倍受乳品厂家及消费者的关注,如何快速检测出原料乳的微生物数量及来源问题则更加突出。文中主要讨论了与原料乳质量密切相关的几项微生物指标的鉴定方法,包括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多重PCR检测技术、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微生物荧光光电检测技术、DNA探针技术及生化反应快速检测试剂盒等,并提出了建立原料乳质量追溯体系,控制原料乳从被挤出到加工前各个环节上可能对原料乳造成微生物污染的因素,从根本上控制原料乳质量,保障原料乳质量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料乳 微生物指标 微生物检测 质量控制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