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三峡库区支流小江回水区鱼类早期资源状况
被引量:
4
1
作者
胡莲
姚金忠
+4 位作者
杨志
史方
彭建华
丁庆秋
陈小娟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8-84,共7页
研究三峡库区回水区江段鱼类早期资源状况,为鱼类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2019年3-6月在三峡水库支流小江回水区用2种网具开展鱼类早期资源调查,以了解该区域仔稚鱼的种类组成、仔稚鱼密度的时间动态,并分析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调查共...
研究三峡库区回水区江段鱼类早期资源状况,为鱼类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2019年3-6月在三峡水库支流小江回水区用2种网具开展鱼类早期资源调查,以了解该区域仔稚鱼的种类组成、仔稚鱼密度的时间动态,并分析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调查共采集到仔稚鱼9 499尾,12种,以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中华鳑鲏(Rhodeus sinensis)、子陵吻虾虎鱼(Rhinogobius giurinus)、鲤(Cyprinus carpio)和鲫(Carassius auratus)仔稚鱼的数量较多;其中产黏沉性卵鱼类5种,产沉性卵鱼类4种,产漂流性卵鱼类2种,产浮性卵鱼类1种。4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仔稚鱼采集的高峰期,其中4月为鲤仔稚鱼密度出现的高峰期,4-5月上、中旬为鲫仔稚鱼密度出现的高峰期;底质类型、透明度和水温是影响所有种类、鲤和鲫仔稚鱼密度空间变动的最重要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3-6月三峡水库水位的快速消落很可能是影响黏草产卵鱼类产卵孵化的关键影响因素,建议通过三峡水库的水位调度以及在库区支流回水区放置人工鱼巢来缓解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资源
底质类型
水温
生态调度
三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华鲟保育车间噪声频谱特性分析及降噪措施应用
被引量:
1
2
作者
姚金忠
曹继学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2-195,214,共5页
中华鲟保育车间属于大型水产养殖厂房,曝气增氧系统是养殖工艺中的必要环节。曝气增氧系统运行过程中,室内噪声高达83 dB(A),造成严重的环境噪声污染。对该噪声频谱分析表明:曝气风机机械振动及管道空气动力性噪声特征明显,噪声频率较低...
中华鲟保育车间属于大型水产养殖厂房,曝气增氧系统是养殖工艺中的必要环节。曝气增氧系统运行过程中,室内噪声高达83 dB(A),造成严重的环境噪声污染。对该噪声频谱分析表明:曝气风机机械振动及管道空气动力性噪声特征明显,噪声频率较低,是噪声主要来源。由此提出相应的隔声消声措施,实施后效果良好,噪声降幅达15 dB(A),中华鲟摄食量与呼吸频率均恢复正常。同时对保育车间背景噪声进行理论分析,提出一种全新的降噪网和曝气降噪栅技术,为大型水产养殖厂房降噪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环境工程
频谱分析
隔消声治理
养殖车间
背景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慢性亚硝酸盐胁迫对子二代中华鲟生长、抗氧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
5
3
作者
管敏
姚金忠
+2 位作者
张德志
唐大明
张厚本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08-617,共10页
以子二代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为实验对象,研究不同亚硝酸盐浓度(0.01、0.20、0.40、0.80、1.60 mg·L-1)慢性胁迫(60 d)对鱼体生长、抗氧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浓度组子二代中华鲟发生死亡现象,死亡率为33.33%,其...
以子二代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为实验对象,研究不同亚硝酸盐浓度(0.01、0.20、0.40、0.80、1.60 mg·L-1)慢性胁迫(60 d)对鱼体生长、抗氧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浓度组子二代中华鲟发生死亡现象,死亡率为33.33%,其他各组存活率均为100%;试验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随亚硝酸盐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P<0.05),而脏体比、肝体比和肥满度无显著变化(P>0.05)。在抗氧化指标中,血清和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及谷胱甘肽(GSH)含量随亚硝酸盐浓度的升高而下降,而丙二醛(MDA)含量随亚硝酸盐浓度的升高而上升。免疫指标中,随着亚硝酸盐浓度的升高,血清、肝脏溶菌酶(LZM)活性和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结果表明,慢性亚硝酸盐胁迫显著抑制了子二代中华鲟的生长,降低了鱼体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能力,这对了解中华鲟亚硝酸盐胁迫反应以及其健康养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二代中华鲟
慢性亚硝酸盐胁迫
生长
抗氧化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鲈鲤苗种培育及苗种生长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张建明
姚金忠
+1 位作者
姜伟
郭文涛
《水产科技情报》
2021年第1期7-13,共7页
为研究鲈鲤(Percocypris pingi)苗种的生长特性,开发鲈鲤育苗技术,采用水泥池流水单养模式,在自然水温条件下,开展了10日龄至110日龄鲈鲤苗种培育试验。经过100 d的培育,鲈鲤鱼苗体质量从(46.45±4.03)mg增加到(2600.09±105.18...
为研究鲈鲤(Percocypris pingi)苗种的生长特性,开发鲈鲤育苗技术,采用水泥池流水单养模式,在自然水温条件下,开展了10日龄至110日龄鲈鲤苗种培育试验。经过100 d的培育,鲈鲤鱼苗体质量从(46.45±4.03)mg增加到(2600.09±105.18)mg,平均体长从(16.22±0.46)mm增长到(50.78±2.97)mm,平均成活率为82.00%;体质量变异系数在4.05%~24.80%,体长变异系数在2.49%~7.32%,体质量变异系数大于体长变异系数;体质量变异系数整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体长变异系数整体变化较为平缓,在整个培育阶段,鲈鲤种群生长离散呈现从加剧到减弱的变化规律;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在(0.91±0.49)%/d~(7.75±2.18)%/d,体长特定生长率在(0.47±0.29)%/d~(1.94±1.46)%/d,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大于体长特定生长率;在水温16.8~23.0℃条件下,鲈鲤生长状况良好,特定生长率相对较高,当水温高于23.0℃之后,特定生长率呈降低趋势,表明16.8~23.0℃是鲈鲤鱼苗适宜的生长水温范围;肥满度变化范围在(1.09±0.10)~(2.85±0.18)g/cm^3,肥满度变化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体长(x)和体质量(y)的拟合方程为y=0.0015x^3.7566(R^2=0.9806),b值为3.7566;全长(y)和体长(x)的拟合方程为y=1.223x-0.5055(R^2=0.9908)。试验结果表明,鲈鲤苗种在水泥池流水单养模式及自然水温条件下生长状况良好,16.8~23.0℃是鲈鲤苗种的适宜生长水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鲈鲤
苗种培育
生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峡库区支流小江回水区鱼类早期资源状况
被引量:
4
1
作者
胡莲
姚金忠
杨志
史方
彭建华
丁庆秋
陈小娟
机构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流域枢纽运行管理中心
出处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8-84,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79153)
三峡集团公司项目《三峡库区典型支流产黏沉性卵鱼类资源及自然繁殖现状调查》
财政项目《三峡水库重点支流水质监测站》。
文摘
研究三峡库区回水区江段鱼类早期资源状况,为鱼类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2019年3-6月在三峡水库支流小江回水区用2种网具开展鱼类早期资源调查,以了解该区域仔稚鱼的种类组成、仔稚鱼密度的时间动态,并分析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调查共采集到仔稚鱼9 499尾,12种,以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中华鳑鲏(Rhodeus sinensis)、子陵吻虾虎鱼(Rhinogobius giurinus)、鲤(Cyprinus carpio)和鲫(Carassius auratus)仔稚鱼的数量较多;其中产黏沉性卵鱼类5种,产沉性卵鱼类4种,产漂流性卵鱼类2种,产浮性卵鱼类1种。4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仔稚鱼采集的高峰期,其中4月为鲤仔稚鱼密度出现的高峰期,4-5月上、中旬为鲫仔稚鱼密度出现的高峰期;底质类型、透明度和水温是影响所有种类、鲤和鲫仔稚鱼密度空间变动的最重要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3-6月三峡水库水位的快速消落很可能是影响黏草产卵鱼类产卵孵化的关键影响因素,建议通过三峡水库的水位调度以及在库区支流回水区放置人工鱼巢来缓解该影响。
关键词
早期资源
底质类型
水温
生态调度
三峡水库
Keywords
early stage fish resource
substrate type
water temperature
ecological regulation
Three Gorges Reservoir
分类号
S932.4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华鲟保育车间噪声频谱特性分析及降噪措施应用
被引量:
1
2
作者
姚金忠
曹继学
机构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2-195,214,共5页
文摘
中华鲟保育车间属于大型水产养殖厂房,曝气增氧系统是养殖工艺中的必要环节。曝气增氧系统运行过程中,室内噪声高达83 dB(A),造成严重的环境噪声污染。对该噪声频谱分析表明:曝气风机机械振动及管道空气动力性噪声特征明显,噪声频率较低,是噪声主要来源。由此提出相应的隔声消声措施,实施后效果良好,噪声降幅达15 dB(A),中华鲟摄食量与呼吸频率均恢复正常。同时对保育车间背景噪声进行理论分析,提出一种全新的降噪网和曝气降噪栅技术,为大型水产养殖厂房降噪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声学
环境工程
频谱分析
隔消声治理
养殖车间
背景噪声
Keywords
acoustics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pectrum analysis
sound insulation and elimination treatment
conserving and breeding workshop
background noise
分类号
TB53 [理学—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慢性亚硝酸盐胁迫对子二代中华鲟生长、抗氧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
5
3
作者
管敏
姚金忠
张德志
唐大明
张厚本
机构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华鲟研究所
出处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08-617,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51309204)。
文摘
以子二代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为实验对象,研究不同亚硝酸盐浓度(0.01、0.20、0.40、0.80、1.60 mg·L-1)慢性胁迫(60 d)对鱼体生长、抗氧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浓度组子二代中华鲟发生死亡现象,死亡率为33.33%,其他各组存活率均为100%;试验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随亚硝酸盐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P<0.05),而脏体比、肝体比和肥满度无显著变化(P>0.05)。在抗氧化指标中,血清和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及谷胱甘肽(GSH)含量随亚硝酸盐浓度的升高而下降,而丙二醛(MDA)含量随亚硝酸盐浓度的升高而上升。免疫指标中,随着亚硝酸盐浓度的升高,血清、肝脏溶菌酶(LZM)活性和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结果表明,慢性亚硝酸盐胁迫显著抑制了子二代中华鲟的生长,降低了鱼体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能力,这对了解中华鲟亚硝酸盐胁迫反应以及其健康养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子二代中华鲟
慢性亚硝酸盐胁迫
生长
抗氧化
免疫
Keywords
Acipenser sinensis
chronic nitrite stress
growth
antoxidant
immunity
分类号
S968.1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鲈鲤苗种培育及苗种生长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张建明
姚金忠
姜伟
郭文涛
机构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华鲟研究所
三峡工程鱼类资源保护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流域枢纽运行管理中心
出处
《水产科技情报》
2021年第1期7-13,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16YFC0502210)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项目(ZHX2017025,JG/18001B)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79016)。
文摘
为研究鲈鲤(Percocypris pingi)苗种的生长特性,开发鲈鲤育苗技术,采用水泥池流水单养模式,在自然水温条件下,开展了10日龄至110日龄鲈鲤苗种培育试验。经过100 d的培育,鲈鲤鱼苗体质量从(46.45±4.03)mg增加到(2600.09±105.18)mg,平均体长从(16.22±0.46)mm增长到(50.78±2.97)mm,平均成活率为82.00%;体质量变异系数在4.05%~24.80%,体长变异系数在2.49%~7.32%,体质量变异系数大于体长变异系数;体质量变异系数整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体长变异系数整体变化较为平缓,在整个培育阶段,鲈鲤种群生长离散呈现从加剧到减弱的变化规律;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在(0.91±0.49)%/d~(7.75±2.18)%/d,体长特定生长率在(0.47±0.29)%/d~(1.94±1.46)%/d,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大于体长特定生长率;在水温16.8~23.0℃条件下,鲈鲤生长状况良好,特定生长率相对较高,当水温高于23.0℃之后,特定生长率呈降低趋势,表明16.8~23.0℃是鲈鲤鱼苗适宜的生长水温范围;肥满度变化范围在(1.09±0.10)~(2.85±0.18)g/cm^3,肥满度变化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体长(x)和体质量(y)的拟合方程为y=0.0015x^3.7566(R^2=0.9806),b值为3.7566;全长(y)和体长(x)的拟合方程为y=1.223x-0.5055(R^2=0.9908)。试验结果表明,鲈鲤苗种在水泥池流水单养模式及自然水温条件下生长状况良好,16.8~23.0℃是鲈鲤苗种的适宜生长水温。
关键词
鲈鲤
苗种培育
生长特性
Keywords
Percocypris pingi
larvae rearing
growth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S91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三峡库区支流小江回水区鱼类早期资源状况
胡莲
姚金忠
杨志
史方
彭建华
丁庆秋
陈小娟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华鲟保育车间噪声频谱特性分析及降噪措施应用
姚金忠
曹继学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慢性亚硝酸盐胁迫对子二代中华鲟生长、抗氧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管敏
姚金忠
张德志
唐大明
张厚本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鲈鲤苗种培育及苗种生长特性的研究
张建明
姚金忠
姜伟
郭文涛
《水产科技情报》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