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性介质中铜缓蚀剂的成膜过程 被引量:7
1
作者 甘复兴 戴忠旭 +1 位作者 汪的华 姚禄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5-48,共4页
使用光电化学与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联用(PECQCM)技术对中性介质铜缓蚀剂成膜过程进行了现场研究.结果表明,在中性Na2SO4溶液中钝化型缓蚀剂Na2OrO4对Cu成膜生长有抛物线规律,而由于Cl-的影响,在中性NaCl溶液中,该缓蚀剂膜生长... 使用光电化学与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联用(PECQCM)技术对中性介质铜缓蚀剂成膜过程进行了现场研究.结果表明,在中性Na2SO4溶液中钝化型缓蚀剂Na2OrO4对Cu成膜生长有抛物线规律,而由于Cl-的影响,在中性NaCl溶液中,该缓蚀剂膜生长曲线为折线型.沉淀型缓蚀剂Na2SiO3在Na2SO4溶液中的铜晶振电极上不成膜,而在NaCl溶液中可成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蚀剂 成膜过程 铜电极 铜缓蚀剂 PECQC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取代烷基异喹啉季铵盐的缓蚀性能 被引量:5
2
作者 毕刚 谷荧红 +2 位作者 牛菲 旷富贵 姚禄安 《材料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4-7,共4页
合成了四种N-取代烷基异喹啉季铵盐,并用极化电阻、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法研究了它们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N-取代烷基异喹啉季铵盐通过几何覆盖效应起缓蚀作用,具有较好的缓蚀效率,在铁表面上的吸附符合Brockis-Swinkel等温式。四种N... 合成了四种N-取代烷基异喹啉季铵盐,并用极化电阻、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法研究了它们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N-取代烷基异喹啉季铵盐通过几何覆盖效应起缓蚀作用,具有较好的缓蚀效率,在铁表面上的吸附符合Brockis-Swinkel等温式。四种N-取代烷基异喹啉季铵盐以平卧形式吸附于金属表面,每个分子在金属表面吸附时分别取代8、10、12、12个水分子。在低浓度时,缓蚀性能随链长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 缓蚀剂 异喹啉 季铵盐 取代烷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溶液中吡啶和I^-对铝协同缓蚀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颜肖慈 赵红 +1 位作者 罗明道 姚禄安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2-14,共3页
通过试验和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了I-与吡啶对纯铝缓蚀作用的影响。试验表明,在磷酸介质中,吡啶和I-对纯铝的缓蚀作用存在着协同效应,既可以抑制阳极溶解反应,又可以抑制阴极析氢反应。量子化学计算表明,净协同作用能可能是产生... 通过试验和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了I-与吡啶对纯铝缓蚀作用的影响。试验表明,在磷酸介质中,吡啶和I-对纯铝的缓蚀作用存在着协同效应,既可以抑制阳极溶解反应,又可以抑制阴极析氢反应。量子化学计算表明,净协同作用能可能是产生协同缓蚀效应的一个重要原因,协同缓蚀作用时,吡啶可能是以倾斜方式化学吸附于金属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缓蚀 失重法 缓蚀 磷酸溶液 吡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喹啉及其衍生物在银电极上吸附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赵文涛 旷富贵 +1 位作者 姚禄安 徐知三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1-3,共3页
借助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技术,研究了异喹啉及其衍生物在盐酸溶液中Ag电极上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异喹啉是通过N原子的作用垂直地吸附在Ag电极表面上;5-羟基异喹啉、1,5-二羟基异喹啉和甲基-3-异喹啉羧酸... 借助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技术,研究了异喹啉及其衍生物在盐酸溶液中Ag电极上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异喹啉是通过N原子的作用垂直地吸附在Ag电极表面上;5-羟基异喹啉、1,5-二羟基异喹啉和甲基-3-异喹啉羧酸脂是通过环上的π电子与金属作用,平躺地吸附在金属表面上,其中5-羟基异喹啉的π反键轨道能接受金属表面电子密度的反馈,形成"反馈π键",吸附作用较强;1-羟基异喹啉和1-羧基异喹啉分别通过O原子和COO-1的作用稍有倾斜地吸附在Ag电极表面上。文中还对异喹啉及其衍生物的吸附模型和缓蚀机制作了一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异喹 啉衍生物 银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在缓蚀剂作用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赵文涛 旷富贵 +1 位作者 姚禄安 徐知三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2期9-12,共4页
简要介绍了表面增强拉曼散射适于缓蚀剂研究的特点,全面概述了国内外应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研究缓蚀剂作用机理的情况和发展状况,并对其发展前景加以展望。
关键词 缓蚀剂 吸附 协同作用 喇曼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溶液中成膜型缓蚀剂对铁阳极行为的影响
6
作者 代忠旭 甘复兴 +1 位作者 高翠琴 姚禄安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1-3,共3页
用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工业循环今却水系统中常用的两种成膜型缓蚀剂(NaNO2和HEDP)对工业纯铁阳极行为的影响。实验表明,有无缓蚀剂铁的阳极膜均表现为N型半导体特性。根据1n(iph)与(U-Ufb)1/2的回归分析发现,阳极表面都为无定... 用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工业循环今却水系统中常用的两种成膜型缓蚀剂(NaNO2和HEDP)对工业纯铁阳极行为的影响。实验表明,有无缓蚀剂铁的阳极膜均表现为N型半导体特性。根据1n(iph)与(U-Ufb)1/2的回归分析发现,阳极表面都为无定形膜,NaNO2是通过改变阳极表面膜定域态的电离能来影响工业纯铁阳极行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蚀剂 阳极行为 光电化学 成膜型 中性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些含氮杂环化合物对20^#钢的缓蚀作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宝和 邹津耘 +1 位作者 旷富贵 姚禄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633-637,共5页
用失重法、交流阻抗和极化曲线法研究了1mol/L HCl溶液中吡啶、喹啉及其衍生物对20~#钢的缓蚀作用。根据吡啶和喹啉在20~#钢表面上的复盖度与浓度及温度的关系,探讨了它们在20~#钢上的吸附行为,并提出了吸附模式。结果表明,吡啶和喹啉... 用失重法、交流阻抗和极化曲线法研究了1mol/L HCl溶液中吡啶、喹啉及其衍生物对20~#钢的缓蚀作用。根据吡啶和喹啉在20~#钢表面上的复盖度与浓度及温度的关系,探讨了它们在20~#钢上的吸附行为,并提出了吸附模式。结果表明,吡啶和喹啉的吸附遵循Flory-Huggins吸附等温式。文中还估算了吡啶和喹啉吸附的热力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蚀剂 吡啶 喹啉 缓蚀作用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金铜合金腐蚀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袁中直 姚禄安 甘复兴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6-8,共3页
从10种仿金铜合金中优选出一种抗变色性及耐腐蚀性均较好的铜合金,对其进行了电化学和表面分析研究,结果认为合金中某些微量元素可在合金表面膜中富集,使表面氧化物膜保持钝性,从而抑制腐蚀。
关键词 铜合金 腐蚀 氧化膜 电化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HMO和CNDC法研究异喹啉类化合物的缓蚀作用
9
作者 毕刚 谷莹红 +3 位作者 牛菲 姚禄安 罗明道 旷富贵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6,共4页
用电化学方法测定了异喹啉及其衍生物的缓蚀效率,用HMO、CNDO法作量子化学计算表明:随着N原子负净电荷的减少,缓蚀效率提高;随异喹啉分子的吡啶环负净电荷增大,缓蚀效率也得以提高。根据实验和计算的结果,提出了这类缓蚀... 用电化学方法测定了异喹啉及其衍生物的缓蚀效率,用HMO、CNDO法作量子化学计算表明:随着N原子负净电荷的减少,缓蚀效率提高;随异喹啉分子的吡啶环负净电荷增大,缓蚀效率也得以提高。根据实验和计算的结果,提出了这类缓蚀剂在HCl溶液中以平卧方式吸附于金属表面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喹啉 量子化学 缓蚀作用 缓蚀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蚀剂吸附行为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45
10
作者 汪的华 甘复兴 姚禄安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9-32,共4页
综述了关于缓蚀剂吸附热力学、吸附动力学、吸附稳定性、吸附选择性及测试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讨论了缓蚀体系的非平衡非线性特征 ,强调了联合吸附缓蚀剂吸附诸方面性能的影响 ,对缓蚀剂理论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缓蚀剂 热力学 动力学 稳定性 吸附 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