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五当召及其在内蒙古历史上的地位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姚桂轩
翟文
-
机构
包头市文物管理处
<阴山学刊>编辑部
-
出处
《阴山学刊》
1988年第1期120-125,共6页
-
文摘
出包头市区向东北方向行约五十公里,在连绵起伏的阴山深处,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全藏式喇嘛庙宇,这就是五当召。它名播海内外,是内蒙西部最大的喇嘛寺,与西藏的布达拉宫、青海的塔尔寺并称喇嘛教三大名寺。五当召庞大的古建筑群座落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之中“层峦耸翠,溪涧传声,背阴向阳,川达西东,地常湿润。草木茵蕴,麋鹿逐水草而悠然,牛羊随山川而得所,入其中者,恍若世外桃园”。历来受徒众朝拜而香火旺盛。蒙民对五当召的信仰程度不亚于藏民对布达拉宫的虔诚。在宗教派别上。
-
关键词
五当召
内蒙西部
连绵起伏
宗教派别
蒙民
东北方向
世外桃园
文化古迹
席力图召
宗喀巴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金朝铜禁政策小议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姚桂轩
-
出处
《内蒙古金融研究》
2003年第S2期260-261,共2页
-
文摘
铜是铸币重要原料,在制造器物上耗量也很大,全国缺铜,故屡颁铜禁。纸币的创用,金朝人作出了重要贡献,由于后来物资匮乏,军费开支增大,一旦滥印失驭,便不可收拾,官府曾铸每铤五十两(值铜钱一百贯)令其在市面流通,由于私铸伪造者将假银币混入市场,致使已发行的"承安宝货"废止。除政治因素外,缺铜亦可谓重要原因。有关铜禁政令如:正隆二年(1157年)冬十月,初禁铜越外界,悬罪赏格。征集民间铜器,陕西(鄜郎延路治所延安府)、南京(南京路治所开封府)者输京兆(府治今西安市),他路悉输中都(中都路治所今北京市)。大定八年(1168年),关于民有犯铜禁者,世宗说:"销钱作铜,然民间犹有铸镜者,非销钱而何?"于是颁布了销钱作铜和有关铸镜的政令,十一年二月,"禁私铸铜镜,旧有铜器悉送官,给其值之半。惟神佛像、钟、磐、钹、钴、腰束带,鱼袋之属,则存之。"泰和四年(1204年),甚至宰臣想出办法:铜冶听民煎炼,由官家收买,不及十人的寺观,不许蓄法器,民间铜器限两月送官给价,隐藏者以私法坐,官吏以知而不纠坐其官。明昌二年,为防止销钱铸器,令减卖镜价。官营作坊生产的铜镜。
-
关键词
金朝
重要贡献
政治因素
铜钱
民间
承安宝货
铜器
治所
制造器
军费开支
-
分类号
K246.4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旧包头社会文化简论
- 3
-
-
作者
姚桂轩
-
出处
《阴山学刊》
1990年第4期89-93,共5页
-
文摘
包头建城至今不足三百年,开发于清代,和古代城市没有直接沿袭关系,社会文化基础非常蒲弱,商业是这座城市的命脉,直接影响居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蒙汉回各民族互相往来,相互影响,来自各方的居民带来了不同的喜好和对文化生活的追求,对开发这一地区作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
-
关键词
包头地区
文化生活
古代城市
包头日报
社会文化基础
精神生活
建城
包头镇
坐腔
萨拉齐厅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美岱召遗存之我见
被引量:2
- 4
-
-
作者
王磊义
姚桂轩
-
机构
包头市博物馆
包头市文物管理处
-
出处
《阴山学刊》
2003年第5期75-79,共5页
-
文摘
美岱召是一座"城寺"结合的寺院。明代蒙古土默特部首领、成吉思汗第17代孙阿勒坦汗(俺答)曾在此居住,经历了蒙明战争、"隆庆和议"、"俺答封贡",以及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广泛传播等许多重大历史事件。
-
关键词
美岱召
城寺
明代
蒙古
藏传佛教
-
Keywords
Meidai Zhao
Ming Dynasty
Mongolia
Zang Buddhism
-
分类号
K871.4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包头伊斯兰教社会的形态及特征
- 5
-
-
作者
房建昌
姚桂轩
-
出处
《阴山学刊》
1989年第1期107-117,共11页
-
文摘
学术界对包头的穆斯林与清真寺一直缺乏认真的研究,从而成为回族史及中国伊斯兰史撰述中的薄弱点,幸好包头市的民族宗教志史工作者已经初步做了大量的有益工作。本文拟就勾稽中外史料,以社会学的角度对包头的伊斯兰教社会作一初步分析,这对于内蒙古地区宗教史和民族史的研究或有裨益。
-
关键词
包头地区
宗教史
宗教志
圣纪
民族史
白拉特夜
掌教制
穆圣
清真言
天课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