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凉粉草多糖提取、结构及功效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唐雅园 韦珍 +4 位作者 邓中霖 戴涛涛 梁朋光 孙健 何雪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9-388,共10页
凉粉草是中国特色的药食同源食品,在我国有着丰富的产量和广大的受众人群。多糖类是凉粉草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在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凉粉草多糖目前广泛应用在清热解毒类中成药、凉茶、凉粉等方面,但存在产品开发深... 凉粉草是中国特色的药食同源食品,在我国有着丰富的产量和广大的受众人群。多糖类是凉粉草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在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凉粉草多糖目前广泛应用在清热解毒类中成药、凉茶、凉粉等方面,但存在产品开发深度不够等问题。本文检索了近年来的相关国内外文献,全面综述凉粉草多糖的提取与分离纯化技术、结构与流变凝胶特性,并对凉粉草多糖的抗氧化、调节肠道菌群、降血糖、降血脂、保肝护肝、免疫调节等功能活性及相关作用机制进行分析,以期为凉粉草高值化加工利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粉草多糖 提取 结构 功能活性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采后处理对恭城月柿褐变、活性氧代谢及糖类的影响
2
作者 盛金凤 王雪峰 +5 位作者 雷雅雯 易萍 李丽 唐雅园 叶冬青 严彩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60-269,共10页
本文分析了有氧、真空和真空+1-MCP三种采后处理方式对脱涩后柿子贮藏过程中果实褐变、活性氧代谢和糖类的影响,并对褐变与各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真空和真空+1-MCP组柿子贮藏过程中的褐变指数BI低于有氧组,其中真空+1-MCP组褐变程度... 本文分析了有氧、真空和真空+1-MCP三种采后处理方式对脱涩后柿子贮藏过程中果实褐变、活性氧代谢和糖类的影响,并对褐变与各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真空和真空+1-MCP组柿子贮藏过程中的褐变指数BI低于有氧组,其中真空+1-MCP组褐变程度最低;三种采后处理柿子贮藏过程中SOD、APX活性分别呈下降和上升的趋势,真空组柿子SOD活性最低,真空和真空+1-MCP条件下柿子APX活性高于有氧组;真空和真空+1-MCP抑制柿子CAT活性的增加,减少H2O2积累,同时抑制羟自由基的能力和抗坏血酸含量较低。真空和真空+1-MCP组柿子还原糖含量低于有氧组,其中真空+1-MCP组增加最慢,从贮藏开始时的14.10%增加至12 d时的14.87%;真空+1-MCP组柿子果胶含量下降缓慢。相关性分析可知,不同采后处理柿子贮藏过程中柿子褐变与各指标的相关性并不相同,但柿子褐变指数BI均与果胶呈负相关,与还原糖呈正相关。综合可知真空和真空+1-MCP条件更有利于抑制脱涩后月柿的褐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恭城月柿 不同采后处理 褐变 活性氧代谢 糖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花多糖抗氧化活性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唐雅园 王雪峰 +5 位作者 韦珍 吴梦柯 杨兆杏 向昱 何雪梅 孙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0-107,共8页
目的:以香蕉花多糖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抗氧化活性及稳定性。方法:采用热水提醇沉法从香蕉花中制备活性多糖,首先分析香蕉花多糖的化学组成成分,并以总抗氧化能力和DPPH、羟基、超氧阴离子等自由基清除能力为评价指标,探索香蕉花多糖的抗... 目的:以香蕉花多糖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抗氧化活性及稳定性。方法:采用热水提醇沉法从香蕉花中制备活性多糖,首先分析香蕉花多糖的化学组成成分,并以总抗氧化能力和DPPH、羟基、超氧阴离子等自由基清除能力为评价指标,探索香蕉花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以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为评价指标,通过模拟光照、pH、温度、金属离子、食品配料以及灭菌方式等常见食品加工条件,系统地研究香蕉花多糖的抗氧化稳定性。结果:香蕉花多糖的得率为14.56%,多糖中总糖、糖醛酸、蛋白、多酚和黄酮含量依次为515.61、287.88、53.46、2.23和7.94 mg/g。香蕉花多糖具有较强的还原铁离子能力和自由基清除活性。光照条件会快速降低香蕉花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而强酸性和碱性条件对香蕉花多糖的抗氧化稳定性影响较小。香蕉花多糖耐热性较好,尤其是温度在60~80℃、加热时间2~3.5 h的条件下,其抗氧化稳定性较强。金属钠离子的添加几乎不影响香蕉花多糖的抗氧化活性,但随着金属钾离子、铁离子、铜离子浓度的增大,香蕉花多糖的抗氧化活性会明显下降。此外,添加柠檬酸、苯甲酸钠有利于提高香蕉花多糖的抗氧化活性,但蔗糖、葡萄糖的添加对香蕉花多糖的抗氧化稳定性影响较大。灭菌方式对香蕉花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对香蕉花加工产品进行灭菌时可优先选择高压杀菌。结论:香蕉花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长期光照、金属铁离子和铜离子、食品配料蔗糖和葡萄糖会影响其抗氧化稳定性,在香蕉花的加工贮藏中应避免与此类条件或物质直接接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花多糖 组成成分 抗氧化活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龙果茎多糖组成及抗氧化稳定性分析
4
作者 韦珍 向昱 +6 位作者 杨兆杏 戴涛涛 李宝深 帅希祥 林泽松 唐雅园 何雪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63-271,共9页
目的:以火龙果茎中提取的多糖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理化特性和抗氧化活性,并进一步探讨不同储存条件与食品加工方式对其抗氧化稳定性的影响。方法:热水浸提醇沉法制备火龙果茎多糖,分别采用苯酚硫酸法、NaNO_(2)-Al(NO_(3))_(3)-NaOH显色... 目的:以火龙果茎中提取的多糖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理化特性和抗氧化活性,并进一步探讨不同储存条件与食品加工方式对其抗氧化稳定性的影响。方法:热水浸提醇沉法制备火龙果茎多糖,分别采用苯酚硫酸法、NaNO_(2)-Al(NO_(3))_(3)-NaOH显色法、福林酚法和离子色谱法分析多糖的总糖、黄酮和酚类含量以及单糖组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多糖微观形态,并以抑制羟基自由基能力为抗氧化指标,通过模拟不同食品储存和加工条件,系统地研究火龙果茎多糖的抗氧化稳定性。结果:热水提取法得到的火龙果茎多糖的得率为7.22%,总糖含量为334.63 mg/g,黄酮和酚类残留量分别为5.91 mg/g和5.05 mg/g,进一步分析其主要由葡萄糖、半乳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阿拉伯糖和甘露糖等组成,单糖摩尔比为5.27:2.77:0.77:0.71:0.32:0.17;在SEM下,火龙果茎多糖呈现紧密、多孔的不规则形状;火龙果茎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随着多糖质量浓度的增加,其抑制羟基自由基的能力增强(P<0.05)。温度、pH、部分金属离子(钙、钾和钠离子)、部分食品添加剂(柠檬酸、苯甲酸钠和葡萄糖)和杀菌方式对火龙果茎多糖抗氧化稳定性的影响较小;光照对火龙果茎多糖抗氧化稳定性影响较大,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火龙果茎多糖对羟基自由基的抑制能力逐渐降低,故耐光性较差;而增加金属铁、铜离子和蔗糖溶液的质量浓度也会显著(P<0.05)降低火龙果茎多糖抗氧化活性。结论:火龙果茎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稳定性,但是在火龙果茎的储存和食品加工中应避免长期光照、直接接触金属铁离子和铜离子以及高浓度的蔗糖溶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茎 多糖 理化特性 抗氧化活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香果贮藏过程中香气合成前体物质变化及其与香气成分的关系
5
作者 辛明 冯锦清 +9 位作者 李昌宝 孙宇 李天宇 易萍 唐雅园 李杰民 潘达省 何雪梅 李丽 李静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87-195,共9页
为阐明采后百香果香气合成前体物质变化及其与香气成分的关系,该文研究了常温(25℃)、低温(6℃)贮藏期间百香果亚油酸、亚麻酸、油酸、氨基酸、葡萄糖、果糖、蔗糖及香气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低温贮藏条件下,亚麻酸、亚油酸、油酸... 为阐明采后百香果香气合成前体物质变化及其与香气成分的关系,该文研究了常温(25℃)、低温(6℃)贮藏期间百香果亚油酸、亚麻酸、油酸、氨基酸、葡萄糖、果糖、蔗糖及香气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低温贮藏条件下,亚麻酸、亚油酸、油酸、葡萄糖、果糖含量低于常温组,峰值较常温组分别延迟4、2、6、4 d;赖氨酸、组氨酸、脯氨酸、甲硫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含量的峰值较常温组分别延迟2、6、8、2、6、8、8、2 d,说明低温条件对亚麻酸、亚油酸、油酸、葡萄糖、果糖、赖氨酸、组氨酸、脯氨酸、甲硫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蔗糖含量在常温贮藏期间呈快速下降趋势(0~14 d降幅为73.21%),而低温贮藏较好维持了蔗糖含量(0~20 d降幅为8.70%)。百香果香气物质以酯类为主,低温贮藏可以维持较高的酯类物质相对含量,低温条件第20天出现峰值(69.27%)、整个贮藏期内保持在54.62%~69.27%。另外,经百香果香气合成前体物质与其香气成分的相关性分析显示,亚油酸、油酸、蔗糖、谷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缬氨酸、色氨酸对香气成分有显著的正相关,且主要与酯类、醇类香气物质关系较强。该研究为百香果采后香气品质保持及代谢机制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香果 香气 前体物质 相关性 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贮藏温度对香蕉糖酸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昌宝 孙健 +7 位作者 李丽 零东宁 何雪梅 李杰民 刘国明 郑凤锦 唐雅园 盛金凤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05-310,共6页
以"桂蕉6号"香蕉果实为对象,研究两种贮藏温度对其糖酸组分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香蕉在室温(25℃)与低温(15℃)两种贮藏温度条件下糖酸组分含量的差异性。结果表明:贮藏温度显著影响(p<0.05)香蕉果实的蔗... 以"桂蕉6号"香蕉果实为对象,研究两种贮藏温度对其糖酸组分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香蕉在室温(25℃)与低温(15℃)两种贮藏温度条件下糖酸组分含量的差异性。结果表明:贮藏温度显著影响(p<0.05)香蕉果实的蔗糖、葡萄糖、果糖、总糖、柠檬酸、总酸含量;在室温和低温贮藏条件下,其糖组分含量变化幅度较大,蔗糖增长幅度分别为74.66%、35.952%,葡萄糖增长幅度分别为62.30%、36.54%,果糖增长幅度分别为83.22%、57.65%,总糖增长幅度分别为73.731%、39.440%,而其有机酸组分及含量的变化相对缓和;在不同贮藏温度下,香蕉果实的糖酸组分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与室温贮藏相比,低温贮藏能有效抑制糖组分的增长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糖酸 组分 含量 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葚全果粉与果渣粉对曲奇饼干品质和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盛金凤 何雪梅 +5 位作者 唐雅园 雷雅雯 李丽 李昌宝 辛明 孙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7,共7页
桑葚资源丰富,加工副产物桑果渣开发利用较少。本文对比分析桑葚果渣粉与全果粉营养品质及两种桑葚粉不同添加量(1%、3%、5%、7%、9%)对曲奇饼干品质及其抗氧化特性的影响,得出桑葚果渣粉添加量对曲奇色泽、硬度、断裂形变、抗氧化特性... 桑葚资源丰富,加工副产物桑果渣开发利用较少。本文对比分析桑葚果渣粉与全果粉营养品质及两种桑葚粉不同添加量(1%、3%、5%、7%、9%)对曲奇饼干品质及其抗氧化特性的影响,得出桑葚果渣粉添加量对曲奇色泽、硬度、断裂形变、抗氧化特性与感官评分都有显著的影响(P<0.05);桑葚全果粉添加量对曲奇色泽、硬度、抗氧化特性有显著性影响(P<0.05),对曲奇断裂形变和感官评分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L、a~*和b~*都随着两种果粉添加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与果渣粉组相比,添加全果粉曲奇L、a*和b*下降幅度更快;添加两种桑葚果粉的曲奇硬度呈现先增加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曲奇抗氧化能力与两种果粉添加量成正比,且全果粉对曲奇总抗氧化能力、抑制产生超氧阴离子能力更强。综合感官评价结果得出添加3%的桑葚果渣粉或7%的全果粉制作的桑葚曲奇品质和口感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葚全果粉 桑葚果渣粉 曲奇 品质 抗氧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脆剂对番木瓜酱菜理化品质及质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李昌宝 辛明 +9 位作者 林波 孙健 李丽 何雪梅 李杰民 零东宁 刘国明 郑凤锦 盛金凤 唐雅园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18-322,共5页
以番木瓜为原料,研究了不同保脆剂及浓度对番木瓜腌制前后亚硝酸盐、氨基酸态氮含量和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氯化钙处理番木瓜酱菜其亚硝酸盐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乳酸钙、碳酸钙和复合保脆剂(海藻酸钠∶氯化钙=1∶1)处理组(p&l... 以番木瓜为原料,研究了不同保脆剂及浓度对番木瓜腌制前后亚硝酸盐、氨基酸态氮含量和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氯化钙处理番木瓜酱菜其亚硝酸盐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乳酸钙、碳酸钙和复合保脆剂(海藻酸钠∶氯化钙=1∶1)处理组(p<0.05),氨基酸态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脆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碳酸钙(p<0.05),咀嚼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乳酸钙、碳酸钙和复合保脆剂处理组(p<0.05);采用0.15%氯化钙保脆剂处理番木瓜酱菜其亚硝酸盐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0.05%、0.1%氯化钙处理组(p<0.05),氨基酸态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脆性、弹性、咀嚼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及0.05%、0.1%氯化钙处理组(p<0.05);通过化学成分含量与质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脆性与亚硝酸盐含量呈负相关性(R=-0.955*),与氨基酸态氮含量成正相关性(R=0.892*),亚硝酸盐与氨基酸态氮含量与弹性、内聚性、咀嚼性等质构指标的相关性不高。在番木瓜酱菜中添加0.15%氯化钙,可以改善产品的品质及质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 保脆剂 质构 理化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式对杨梅果干营养品质及抗氧化性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李丽 何雪梅 +9 位作者 李昌宝 孙健 零东宁 盛金凤 饶川艳 肖占仕 李杰民 郑凤锦 刘国明 唐雅园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1-5,共5页
探讨新鲜杨梅果实在不同干燥过程中的特性,分析不同工艺条件对杨梅的营养物质、色泽、产品品质及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鼓风干燥方式相比,采用热泵方式杨梅的干燥时间为16.5 h,比鼓风干燥缩短2.5 h,干燥速率较高,时间较短,并且热... 探讨新鲜杨梅果实在不同干燥过程中的特性,分析不同工艺条件对杨梅的营养物质、色泽、产品品质及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鼓风干燥方式相比,采用热泵方式杨梅的干燥时间为16.5 h,比鼓风干燥缩短2.5 h,干燥速率较高,时间较短,并且热泵干燥后杨梅果实中总糖含量及多酚、花色苷、VC等营养成分含量较高。而采用不同干燥方式的杨梅干总酸含量无显著差异,鼓风干燥后杨梅的色泽变化较热泵干燥明显,复水比低于热泵干燥。测定杨梅干对羟基自由基(·OH)及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的清除作用来检验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采用热泵干燥的杨梅干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鼓风干燥。综合比较,不同干燥方式对杨梅营养与品质特性的影响差异较大,热泵干燥杨梅营养成分与抗氧化活性损失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 热泵干燥 营养成分 复水比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热风联合干燥茉莉花干燥特性及品质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盛金凤 陈坤 +5 位作者 雷雅雯 王雪峰 唐雅园 叶冬青 陈茜 孙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6-135,共10页
本文对比分析了3种微波(MVD,1.5、2.0、2.5 min)时间与热风(HAD)60℃联合干燥对茉莉花干燥特性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干燥阶段茉莉花水分下降较快,从而加速了茉莉花热风干燥阶段水分下降。微波-热风联合干燥茉莉花水溶性浸出物、... 本文对比分析了3种微波(MVD,1.5、2.0、2.5 min)时间与热风(HAD)60℃联合干燥对茉莉花干燥特性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干燥阶段茉莉花水分下降较快,从而加速了茉莉花热风干燥阶段水分下降。微波-热风联合干燥茉莉花水溶性浸出物、羟自由基抑制能力、氨基酸总量和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均高于HAD组;MVD2.0+HAD和MVD2.5+HAD组茉莉花的色泽、总挥发性成分以及典型性香气成分苄醇、α-法尼烯峰面积均高于HAD对照组,说明MVD1.5+HAD和MVD2.0+HAD 2种干燥方式能较好的保留茉莉花典型性香气;电子鼻分析中LDA分析可很好地区分微波-热风联合干燥茉莉花挥发性成分的差异。综合分析MVD2.0+HAD干燥的茉莉花品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花 微波-热风联合干燥 干燥特性 品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硒大米中不同溶解性硒蛋白理化特性和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0
11
作者 唐雅园 何雪梅 +10 位作者 孙健 游向荣 李昌宝 刘国明 盛金凤 李丽 周葵 易萍 韦珍 零东宁 唐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4-50,共7页
目的:以富硒大米中不同溶解性的硒蛋白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理化特性和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Osborne分级分离法从富硒大米中制备水溶性硒蛋白(WSP)、盐溶性硒蛋白(SSP)、醇溶性硒蛋白(ESP)和碱溶性硒蛋白(ASP),对比其蛋白含量、总硒含... 目的:以富硒大米中不同溶解性的硒蛋白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理化特性和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Osborne分级分离法从富硒大米中制备水溶性硒蛋白(WSP)、盐溶性硒蛋白(SSP)、醇溶性硒蛋白(ESP)和碱溶性硒蛋白(ASP),对比其蛋白含量、总硒含量和硒蛋白的亚基分子量分布,通过紫外、红外光谱分析确定其特征官能团,并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其硒代氨基酸组成等理化特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各类大米硒蛋白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在4种不同溶解性的大米硒蛋白中,ASP具有最高的蛋白含量和硒含量(P<0.05),且以小分子蛋白为主。ASP中存在3种硒代氨基酸,包括硒代半胱氨酸(300.22±6.88μg/kg)、甲基硒代半胱氨酸(170.19±2.87μg/kg)及少量硒代甲硫氨酸。大米硒蛋白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与样品浓度呈良好的量效关系;在相同浓度下,不同大米硒蛋白的T-AOC、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强弱顺序均为ASP>WSP>SSP。通过抗氧化活性与硒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两者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结论:ASP是进一步纯化和研究较为理想的富硒大米提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大米 硒蛋白 理化特性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茉莉花非挥发性成分及其功能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唐雅园 何雪梅 +11 位作者 孙健 盛金凤 刘国民 周主贵 李昌宝 李丽 陈嘉莉 零东宁 韦珍 易萍 唐杰 胡瑶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89-195,共7页
茉莉花是中国特色植物资源,富含多糖类、黄酮类等非挥发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糖尿病、抗菌、抗肿瘤、抗炎等多种功能活性。该文综述茉莉花主要非挥发性成分(多糖类、黄酮类)的制备工艺、化学结构及功能活性,旨在为茉莉花活性成分的理... 茉莉花是中国特色植物资源,富含多糖类、黄酮类等非挥发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糖尿病、抗菌、抗肿瘤、抗炎等多种功能活性。该文综述茉莉花主要非挥发性成分(多糖类、黄酮类)的制备工艺、化学结构及功能活性,旨在为茉莉花活性成分的理论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花 非挥发性成分 提取 结构 功能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地区13个主栽桑品种的桑椹营养与药用品质综合评价 被引量:32
13
作者 何雪梅 孙健 +8 位作者 梁贵秋 邱长玉 李杰民 李丽 李昌宝 盛金凤 刘国明 零东宁 唐雅园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50-256,共7页
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广西地区13?个主栽果桑品种的桑椹中主要营养成分、功能成分进行分析,评价其综合营养品质和药用品质,筛选桑椹食、药用开发的专用桑品种。营养品质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从15?项指标提取的5?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6.32%... 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广西地区13?个主栽果桑品种的桑椹中主要营养成分、功能成分进行分析,评价其综合营养品质和药用品质,筛选桑椹食、药用开发的专用桑品种。营养品质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从15?项指标提取的5?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6.32%,能较好地解释自变量信息,维生素含量、微量元素含量、氨基酸含量和膳食纤维含量是影响桑椹营养品质的最主要的指标。综合得分排列前3位的品种是大10、桑特优2号和桂诱M161,这3个品种可作为桑椹食品开发的专用桑树品种。药用品质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从9?项指标提取的4?个公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8.02%,较好地反映桑椹药用品质的综合信息,影响桑椹药用品质最主要的指标为多酚、绿原酸、芦丁和花青素。综合得分排列前3位的品种是桂诱M257、桂桑优62和大10,这3个品种可作为桑椹药品、保健品开发的专用果桑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椹 营养品质 药用品质 因子分析法 专用桑树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圣女果百香果复合发酵饮料工艺及品质分析 被引量:18
14
作者 李昌宝 辛明 +6 位作者 孙宇 唐雅园 李杰民 盛金凤 李丽 李志春 孙健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0-145,共6页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圣女果百香果复合发酵饮料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发酵后的品质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圣女果百香果复合发酵饮料中感官评分影响大小依次为果汁配比>发酵时间>菌种添加量>发酵温...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圣女果百香果复合发酵饮料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发酵后的品质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圣女果百香果复合发酵饮料中感官评分影响大小依次为果汁配比>发酵时间>菌种添加量>发酵温度;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为:圣女果:百香果汁配比6∶1、发酵时间31 h、菌种添加量3%、发酵温度37℃。在此优化条件下,圣女果百香果复合发酵饮料感官评分达82分,酸甜宜口、风味独特,发酵后复合发酵饮料的pH、可溶性固形物、总酸、还原糖、总酚、总黄酮、番茄红素、维生素C、乳酸菌总数分别为3.30、11.50%、5.95 g/100 ml、6.68 g/100 g、40.03 mg/100 g、6.83 mg/g、32.83 mg/100 g、23.31 mg/100 g、5.2×10^6 CF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女果 百香果 乳酸菌 工艺优化 品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柠檬酸提取百香果果皮高酯果胶及其理化性质分析 被引量:18
15
作者 辛明 李昌宝 +10 位作者 李杰民 黄音如 孙宇 唐雅园 盛金凤 孙健 李丽 邓军 何雪梅 刘国明 零东宁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5-120,共6页
为开发优质果胶资源,利用超声辅助柠檬酸法从百香果果皮中提取高酯果胶,采用单因素实验探讨了料液比、pH、提取时间、超声功率对果胶得率的影响,应用正交试验确定果胶的最优提取工艺,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提取过程中... 为开发优质果胶资源,利用超声辅助柠檬酸法从百香果果皮中提取高酯果胶,采用单因素实验探讨了料液比、pH、提取时间、超声功率对果胶得率的影响,应用正交试验确定果胶的最优提取工艺,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提取过程中各因素对果胶得率的影响大小为:提取时间>料液比>pH>超声功率;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40(g/mL)、pH2.00、提取时间60 min、超声功率为180 W。该条件下百香果果皮果胶得率为13.07%。经理化性质测定,果胶干燥失重为5.92%、灰分含量为4.18%、酸不溶物含量为0.27%、pH为3.55、酯化度为72.32%,属于高酯化果胶。本研究结果可为百香果果皮果胶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香果果皮 高酯果胶 超声波 提取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保鲜处理对豇豆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昌宝 辛明 +6 位作者 孙宇 孙健 李丽 何雪梅 盛金凤 李杰民 唐雅园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48-254,共7页
以广西柳州地区所产的豇豆为原料,分别进行以下处理:茉莉酸甲酯熏蒸处理(MeJA处理组),乙醇熏蒸处理(ET处理组),1-甲基环丙烯熏蒸处理(1-MCP处理组)。对比分析不同保鲜处理对豇豆贮藏期间生理和营养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CK)... 以广西柳州地区所产的豇豆为原料,分别进行以下处理:茉莉酸甲酯熏蒸处理(MeJA处理组),乙醇熏蒸处理(ET处理组),1-甲基环丙烯熏蒸处理(1-MCP处理组)。对比分析不同保鲜处理对豇豆贮藏期间生理和营养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CK)组、ET处理组和1-MCP处理组相比,MeJA处理组显著降低豇豆的锈斑指数、呼吸强度、水溶性果胶含量、细胞膜相对渗透率和丙二醛含量,维持较高的原果胶含量。MeJA处理组的失重率、L^*值、a^*值、纤维素含量与1-MCP处理组无显著性差异,但显著高于CK组、ET处理组。故MeJA熏蒸是豇豆最佳保鲜方式,可以有效维持豇豆的贮藏品质,在豇豆采后保鲜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 茉莉酸甲酯 乙醇 1-甲基环丙烯 贮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超高压微射流辅助提取对滇黄精多糖结构和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何雪梅 岳健 +5 位作者 邱福荣 唐雅园 苏娟 赵艳娟 管世超 孙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95-101,共7页
为评价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技术对滇黄精多糖提取的适用性,通过比较动态超高压微射流辅助提取与常规热水浸提所得滇黄精多糖的得率、结构特征(分子质量、黏度、单糖组成、红外光谱)、功能活性(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 为评价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技术对滇黄精多糖提取的适用性,通过比较动态超高压微射流辅助提取与常规热水浸提所得滇黄精多糖的得率、结构特征(分子质量、黏度、单糖组成、红外光谱)、功能活性(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α-糖苷酶抑制活性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明确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提取对滇黄精多糖结构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动态超高压微射流辅助提取滇黄精多糖得率为热水浸提得率的1.63倍;与热水浸提相比,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提取技术降低了滇黄精多糖的分子质量(27.90%)和黏度(29.04%),改变了滇黄精多糖的单糖组成,提高了滇黄精多糖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α-糖苷酶抑制活性,但对滇黄精多糖主要结构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无明显影响。综上,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技术在提高滇黄精多糖得率、增强其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方面均有明显优势,是一种具有前景的滇黄精多糖提取方法,本研究可为滇黄精多糖的高效提取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超高压微射流 滇黄精多糖 提取率 结构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质构品质变化的芒果果粒加工工艺优化 被引量:6
18
作者 辛明 李昌宝 +10 位作者 孙健 何雪梅 李丽 周主贵 郑凤锦 李志春 唐雅园 零东宁 盛金凤 李杰民 刘国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7-142,共6页
以质构品质为评价指标,研究了不同芒果品种、成熟度、硬化剂、硬化剂浓度、硬化时间、果粒大小对芒果果粒硬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芒果果粒加工工艺优化参数。结果表明:台农芒果粒的硬度、咀嚼性显著高于贵妃芒、玉芒,弹性显... 以质构品质为评价指标,研究了不同芒果品种、成熟度、硬化剂、硬化剂浓度、硬化时间、果粒大小对芒果果粒硬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芒果果粒加工工艺优化参数。结果表明:台农芒果粒的硬度、咀嚼性显著高于贵妃芒、玉芒,弹性显著高于贵妃芒、玉芒、金煌芒。青熟、完熟芒果果粒硬度显著高于过熟芒果。乳酸钙处理组的芒果果粒硬度显著高于氯化钙、海藻酸钠处理组。正交实验结果表明,以完熟台农芒为原料,以乳酸钙为硬化剂,影响果粒硬度的主要因素是果粒大小与硬化剂浓度,适宜芒果果粒加工的优化工艺为:果粒大小为1.5 cm×1.5 cm×1.5 cm,硬化剂浓度为0.04 g/m L,硬化时间为2 h。在该条件下,芒果果粒的硬度为525.17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果粒 质构品质 硬化 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菌方式对低盐腌渍黄瓜的品质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昌宝 辛明 +6 位作者 孙宇 孙健 唐雅园 李杰民 杨莹 何雪梅 李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20,共7页
为了探讨不同杀菌方式对低盐腌渍黄瓜保脆效果及品质的影响,以广西地区所产的低盐腌渍黄瓜为原料,对比分析巴氏杀菌、微波杀菌和臭氧杀菌3种杀菌方式对低盐腌渍黄瓜的菌落总数、硬度、色差、亚硝酸盐、氯化钠、总酸、总糖、V_C及感官评... 为了探讨不同杀菌方式对低盐腌渍黄瓜保脆效果及品质的影响,以广西地区所产的低盐腌渍黄瓜为原料,对比分析巴氏杀菌、微波杀菌和臭氧杀菌3种杀菌方式对低盐腌渍黄瓜的菌落总数、硬度、色差、亚硝酸盐、氯化钠、总酸、总糖、V_C及感官评价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保证低盐腌渍黄瓜在90 d内不胀袋且硬度较好的最佳杀菌条件为巴氏杀菌85℃15 min,微波杀菌650 W 150 s,臭氧杀菌50 mg/m^3 40 min。其中臭氧杀菌对低盐腌渍黄瓜的硬度、色泽、总酸和总糖影响较小;其硬度为295.75 g,亚硝酸盐含量最低,为0.31 mg/kg;V_C含量、感官评分最高,分别为0.11 g/100 g、90.45分。因此,臭氧技术不仅有良好的杀菌效果,而且能保持低盐腌渍黄瓜的品质,在工业化杀菌上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杀菌 巴氏杀菌 微波杀菌 低盐腌渍黄瓜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种酵母菌对冬瓜酒品质及抗氧化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昌宝 辛明 +7 位作者 孙健 周主贵 孙宇 唐雅园 何雪梅 李丽 盛金凤 李杰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4-119,共6页
为筛选冬瓜酒专用商业酵母,促进冬瓜酒产业发展,以冬瓜为原料,采用11种酵母发酵冬瓜酒,通过对品质指标、抗氧化性能力及感官评分等指标进行比较,筛选出适合冬瓜酒发酵的最优酵母。结果表明:BV818酵母发酵的冬瓜酒酒精度(12.70%vol)、感... 为筛选冬瓜酒专用商业酵母,促进冬瓜酒产业发展,以冬瓜为原料,采用11种酵母发酵冬瓜酒,通过对品质指标、抗氧化性能力及感官评分等指标进行比较,筛选出适合冬瓜酒发酵的最优酵母。结果表明:BV818酵母发酵的冬瓜酒酒精度(12.70%vol)、感官得分最高(90分),残糖最低(6.59 g/L),VC含量、澄清度较高,酸度、色度适中,具有良好的·OH、O^-2·、DPPH·清除能力,其清除率分别为6.70%、43.25%、45.73%。所得产品口感良好、颜色淡黄、澄清透明,具有冬瓜的清香和酒的醇香。因此,BV818酵母是最适合冬瓜酒发酵的酵母,为冬瓜的加工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瓜酒 酵母 品质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