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rnet上纺织信息的检索 被引量:3
1
作者 周爱珠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117-121,共5页
在介绍Internet的连接与应用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www上14个纺织节点,最后提出三点建议,呼吁我国纺织企业、院校尽快上网,在Internet上设自己的节点,以便获取更多的纺织科技信息,开拓新产品;宣传推销自己,夺取市场,再创辉煌.
关键词 INTERNET 纺织信息 纺织节点 检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健脾泄浊化瘀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高尿酸血症肾病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2
作者 周爱珠 周俊杰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年第3期121-123,共3页
[目的]观察益肾健脾泄浊化瘀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高尿酸血症肾病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0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基础西药治疗;嘌呤醇,0.1~0.2g/次,3次/d,口服;至血尿酸降至360umol/L时改为... [目的]观察益肾健脾泄浊化瘀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高尿酸血症肾病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0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基础西药治疗;嘌呤醇,0.1~0.2g/次,3次/d,口服;至血尿酸降至360umol/L时改为维持量:0.1g/次,1次/d,口服。治疗组20例益肾健脾泄浊化瘀方(山茱萸12g,山药、伏苓各20g,薏苡仁30g,土茯苓、川牛膝、制大黄各15g,丹参30g,萆薢15g,益母草、黄芪、威灵仙各20g),1剂/d,水煎450mL,3次/d,口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28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临床表现积分、肾损害指标、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9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显效2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生化指标、临床表现积分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表现积分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肾损害指标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健脾泄浊化瘀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高尿酸血症肾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高尿酸血症肾病 益肾健脾泄浊化瘀方 嘌呤醇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展望汽车用纺织品市场
3
作者 周爱珠 《中国纺织》 1996年第2期41-43,共3页
一、国内外汽车工业的现状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994年国务院颁布了第一个专项产业政策《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标志着我国汽车工业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关键词 纺织工业 汽车用纺织品 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耳双翅目虫害调查及杀虫剂筛选
4
作者 程萱 曲绍轩 +4 位作者 林金盛 李辉平 周爱珠 顾鲁同 马林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9-126,共8页
为调查我国木耳(Auricularia spp.)主产区栽培中双翅目虫害种类,筛选适宜的高效低毒杀虫剂,对8个不同地区黑木耳(A.auricula)、毛木耳(A.cornea)和玉木耳(A.cornea,white variety)的虫样进行采集,采用形态特征与线粒体CO I基因片段序列... 为调查我国木耳(Auricularia spp.)主产区栽培中双翅目虫害种类,筛选适宜的高效低毒杀虫剂,对8个不同地区黑木耳(A.auricula)、毛木耳(A.cornea)和玉木耳(A.cornea,white variety)的虫样进行采集,采用形态特征与线粒体CO I基因片段序列比对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类鉴定。从采集的14种双翅目虫样中,鉴定出5科9种危害木耳的昆虫,其中眼蕈蚊科种类最多,为害范围最广;异迟眼蕈蚊是木耳栽培中需要重点关注和防治的种群。采用药液浸渍法测定8种杀虫剂对异迟眼蕈蚊的室内毒力,25%噻虫嗪可湿性粉剂对异迟眼蕈蚊的杀虫效果最好,LC_(50)为15.122 mg·L^(-1);其次为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和10%烯啶虫胺水剂,其LC_(50)分别为28.488、29.131 mg·L^(-1)。采用喷雾法测定8种杀虫剂对毛木耳产量的影响,从前三潮总产量比较发现,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1/500:(2096.00±29.26)g,1/1000:(1878.00±4.36)g]产量最高且显著高于所有处理,其次为25%噻虫嗪可湿性粉剂和0.5%苦参碱水剂。建议在毛木耳栽培中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和苦参碱三类杀虫剂轮换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耳 双翅目虫害 调查 眼蕈蚊 杀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方式下采收时间对白及块茎综合性状的影响
5
作者 周爱珠 程萱 +5 位作者 金昌盛 虞文慧 舒慧云 郑雪玉 张春 舒畅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10期127-130,共4页
本研究以不同种植方式和不同采收时间的白及块茎为研究对象,分析白及母块茎与子块茎的生物学性状、鲜重、干重、折干率、亩产量及水分和活性成分含量,确定白及块茎最佳采收时间和种植方式。结果表明,林下和大棚种植的白及以11月采收的... 本研究以不同种植方式和不同采收时间的白及块茎为研究对象,分析白及母块茎与子块茎的生物学性状、鲜重、干重、折干率、亩产量及水分和活性成分含量,确定白及块茎最佳采收时间和种植方式。结果表明,林下和大棚种植的白及以11月采收的块茎生物学性状、亩产量、有效成分含量和商品性为最优,是最理想的采收时间;大棚种植的白及亩产量优于林下种植,但有效成分含量较低。2种种植方式各有其优势,种植方式的选择要根据种植户对白及的特定需求而综合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 块茎 种植方式 采收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连作早稻产量差异及其成因的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张玉屏 金武昌 +2 位作者 吴树业 周爱珠 朱德峰 《浙江农业科学》 2009年第4期705-707,共3页
2008年在浙江省余姚市、瑞安市和衢州市衢江区3个市(区)选取282个样点,调查和分析了当地主栽品种采用抛秧、机插和直播栽培方式的产量差异及其成因。结果表明,连作早稻产量差异主要来源于穗数。当早稻产量<6 t.hm-2时,产量的高低主... 2008年在浙江省余姚市、瑞安市和衢州市衢江区3个市(区)选取282个样点,调查和分析了当地主栽品种采用抛秧、机插和直播栽培方式的产量差异及其成因。结果表明,连作早稻产量差异主要来源于穗数。当早稻产量<6 t.hm-2时,产量的高低主要决定于有效穗数;当早稻产量>6 t.hm-2时,产量的高低不仅与有效穗数有关,而且与每穗实粒数也呈极显著正相关。轻型栽培提高有效穗数与每穗实粒数是高产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早稻 产量 产量构成因子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稻机插叠盘出苗育秧效果试验 被引量:3
7
作者 周爱珠 朱德峰 +1 位作者 金昌盛 徐刚勇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7期104-106,共3页
通过比较早稻机插叠盘出苗育秧与常规小拱棚育秧(对照)的模式表明,叠盘出苗育秧较对照出苗期提早3~4 d,出苗率提高8.5%,秧苗重量提高40%左右;机插后秧苗早发早长,成熟期提早2 d;产量提高5.2%,亩增效益78元。水稻叠盘出苗育秧表现出苗快... 通过比较早稻机插叠盘出苗育秧与常规小拱棚育秧(对照)的模式表明,叠盘出苗育秧较对照出苗期提早3~4 d,出苗率提高8.5%,秧苗重量提高40%左右;机插后秧苗早发早长,成熟期提早2 d;产量提高5.2%,亩增效益78元。水稻叠盘出苗育秧表现出苗快而整齐,秧苗素质好,提高早稻机插效果;促进早稻早发早长提早成熟,为晚稻生产留出种植时间,可缓解季节矛盾,确保连作晚稻安全齐穗成熟;增产增效明显。该机插育秧模式的应用可促进水稻规模化生产和社会化服务,稳定早稻种植面积,提高种植产量和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机插 育秧 叠盘出苗 成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元素在水稻平衡施肥上的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周爱珠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23期167-167,共1页
从硅元素的营养原理和水稻需肥特点出发,介绍硅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和使用技术,为水稻优化平衡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硅肥 水稻 平衡施肥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稻直播和乳苗抛栽比较试验
9
作者 周爱珠 周正春 +2 位作者 张玉屏 朱德峰 毛国娟 《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11期1485-1486,1498,共3页
水稻乳苗抛栽和直播相比,生育期有一定提早,有效穗和成穗率较高,具有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的经济效益优势;同时也可以避开低温不利天气,选择晴好温暖天气抛栽,提高出苗率和成苗率,容易控制基本苗数。乳苗抛栽能使早稻稳产、高产,... 水稻乳苗抛栽和直播相比,生育期有一定提早,有效穗和成穗率较高,具有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的经济效益优势;同时也可以避开低温不利天气,选择晴好温暖天气抛栽,提高出苗率和成苗率,容易控制基本苗数。乳苗抛栽能使早稻稳产、高产,也便于后茬作物的搭配,缓解晚稻生产的季节,有利于双季稻的平衡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直播 乳苗抛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种期对籼粳杂交水稻甬优12和浙优18颖花量及产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爱珠 徐刚勇 +2 位作者 程萱 叶海龙 李建辉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8期74-77,共4页
为了探索杂交水稻在不同播种期的生育期、颖花数、有效分蘖数、千粒重等因子和产量变化关系,我们进行了杂交水稻甬优12和浙优18的不同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期的推迟,甬优12和浙优18的各个主要生育时期出现不同程度推迟;7月、8... 为了探索杂交水稻在不同播种期的生育期、颖花数、有效分蘖数、千粒重等因子和产量变化关系,我们进行了杂交水稻甬优12和浙优18的不同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期的推迟,甬优12和浙优18的各个主要生育时期出现不同程度推迟;7月、8月和9月份的高温干旱天气,对处于孕穗和抽穗期的甬优12和浙优18影响很大,造成大量的颖花退化;不同播种期处理影响水稻的生育期及颖花退化,对有效分蘖数、千粒重等产量构成因子亦产生影响,并最终引起产量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播种期 气温 颖花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空气袋的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爱珠 《产业用纺织品》 1995年第4期5-10,共6页
回顾了空气袋的发展过程,介绍了空气袋织物的特性及其技术开发,指出了空气袋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空气袋 织物 特性 技术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蔬菜产业化要有新思路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爱珠 程萱 +2 位作者 李朝森 马生良 兰琴仙 《中国农村科技》 2006年第5期13-13,共1页
关键词 高山蔬菜 产业化 高脂肪食品 无公害蔬菜 农民收入 副作用 特色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根菇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3
作者 陈建飞 程萱 +4 位作者 周爱珠 童文彬 胡玉梅 吕国英 张作法 《食药用菌》 2018年第4期222-224,共3页
综述长根菇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其主要含有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糖类、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真菌多糖、三萜类、朴菇素、生物碱、牛磺酸、叶酸等多种营养成分。长根菇具有抗肿瘤、降血压、降血脂、改善肠道、抗菌和抗... 综述长根菇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其主要含有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糖类、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真菌多糖、三萜类、朴菇素、生物碱、牛磺酸、叶酸等多种营养成分。长根菇具有抗肿瘤、降血压、降血脂、改善肠道、抗菌和抗氧化等药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根菇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衢州沼液早稻浸种试验结果
14
作者 周爱珠 毛正荣 +2 位作者 詹志钧 桂兴龙 何琼 《中国沼气》 2006年第4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沼液浸种 浸种试验 早稻 衢州 病虫害发生 秧苗生长 稻谷产量 对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芝、紫芝和鹿角灵芝醇提物的活性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建飞 周爱珠 +8 位作者 程萱 童文彬 刘玉柱 张海燕 胡玉梅 练明姿 周晶 吕国英 张作法 《食药用菌》 2019年第4期264-267,共4页
赤芝、紫芝和鹿角灵芝是三种常见的灵芝。对这三种灵芝的乙醇提取物所作的抗氧化活性比较结果,鹿角灵芝提取物中多酚含量最高,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在提取液0.5~2.0 mg/mL的浓度范围内,赤芝、紫芝和鹿角灵芝的醇提物显示出一定的α-... 赤芝、紫芝和鹿角灵芝是三种常见的灵芝。对这三种灵芝的乙醇提取物所作的抗氧化活性比较结果,鹿角灵芝提取物中多酚含量最高,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在提取液0.5~2.0 mg/mL的浓度范围内,赤芝、紫芝和鹿角灵芝的醇提物显示出一定的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且未显现浓度的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种类 活性成分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育秧无纺布覆盖对早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超仁 周爱珠 +4 位作者 周正春 张玉屏 朱德峰 郑雪林 朱志康 《浙江农业科学》 2009年第4期717-719,共3页
观察早稻无纺布旱育秧与早稻早播早栽对早稻生长和产量影响,探讨浙西地区早稻早播早栽技术。结果表明,无纺布覆盖能为早稻秧苗生长提供相对适宜的光照、温度和空气等环境条件,促进秧苗良好生长,从而提高水稻产量。无纺布培育的秧苗矮壮... 观察早稻无纺布旱育秧与早稻早播早栽对早稻生长和产量影响,探讨浙西地区早稻早播早栽技术。结果表明,无纺布覆盖能为早稻秧苗生长提供相对适宜的光照、温度和空气等环境条件,促进秧苗良好生长,从而提高水稻产量。无纺布培育的秧苗矮壮,根系发达,能更好地适应移栽时低温多雨的不利环境,从而为早稻的早播早栽提供良好基础。生产实践中根据旱育秧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可提高成穗率,增加有效穗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无纺布 覆盖 旱育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鳖共生效益试验 被引量:20
17
作者 刘才高 周爱珠 徐刚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7期157-157,159,共2页
在衢州市衢江区选择适宜的稻田,经过3年的试验发现稻鳖共生是一种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生态型种养方式,是一条生态循环的新路子。利用共生系统,不仅能提高了农田的利用率,使农民增产增收,而且能有效减轻农业面源污... 在衢州市衢江区选择适宜的稻田,经过3年的试验发现稻鳖共生是一种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生态型种养方式,是一条生态循环的新路子。利用共生系统,不仅能提高了农田的利用率,使农民增产增收,而且能有效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对环境的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养殖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沼液在早稻浸种上的应用
18
作者 周爱珠 毛正荣 +2 位作者 詹志钧 李朝森 马生良 《中国农村科技》 2006年第3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沼液浸种 浸种技术 早稻 病虫害发生 应用 生理活性物质 秧苗生长 相对稳定 营养组分 科学依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木屑替代部分棉籽壳栽培茶树菇的研究
19
作者 周爱珠 王琦 +3 位作者 陈青 程萱 林晓军 毛金富 《农业科技通讯》 2019年第7期125-127,共3页
为筛选合适棉籽壳与杂木屑配比的茶树菇培养料配方,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以棉籽壳和杂木屑为变量,以麦麸和石灰为定量组合成6个试验配方。结果表明:茶树菇发菌速度随着杂木屑含量的增加,先加快,后减慢。茶树菇产量随着棉籽壳含量的增加... 为筛选合适棉籽壳与杂木屑配比的茶树菇培养料配方,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以棉籽壳和杂木屑为变量,以麦麸和石灰为定量组合成6个试验配方。结果表明:茶树菇发菌速度随着杂木屑含量的增加,先加快,后减慢。茶树菇产量随着棉籽壳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棉籽壳75%、杂木屑10%的配方发菌速度快、产量高、利润高、投产比高、经济效益最佳,是茶树菇栽培的优选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菇 杂木屑 配方 栽培 发菌速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季晚稻机插密度试验研究
20
作者 周爱珠 占志福 王海良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21期185-186,共2页
通过单季晚稻机插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杂交晚稻的最适机插规格为行株距30cm×22cm,每丛插1.5株左右;粳稻的最适机插规格为行株距30cm×16cm,每丛插4.0株左右。
关键词 单季晚稻 机插密度 生育期 苗期 经济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