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防护工程内部设备监控系统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周森林 董娴 缪小平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10年第5期87-90,共4页
随着计算机分布式控制系统在防护工程内越来越多的使用,系统的RAS特性(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性)也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关注。分析了影响防护工程内部设备监控系统可靠性的主要因素,根据系统的可靠性原理,建立了防护工程内部设备监控系统可... 随着计算机分布式控制系统在防护工程内越来越多的使用,系统的RAS特性(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性)也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关注。分析了影响防护工程内部设备监控系统可靠性的主要因素,根据系统的可靠性原理,建立了防护工程内部设备监控系统可靠性的数学模型。提出了提高监控系统自身可靠性的关键工艺和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控系统可靠性 控制环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典型地下空间的空气污染特征及其净化对策 被引量:27
2
作者 韩宗伟 王嘉 +3 位作者 邵晓亮 周森林 韩旭 石文星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1-30,共10页
以现场测试数据和对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空气质量的相关文献分析为基础,总结了地下商场、地铁车站、地下车库3类典型地下空间内部的空气污染状况,并以图表的形式给出了目前我国典型地下空间中的CO2,CO,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菌,甲醛,氡等特... 以现场测试数据和对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空气质量的相关文献分析为基础,总结了地下商场、地铁车站、地下车库3类典型地下空间内部的空气污染状况,并以图表的形式给出了目前我国典型地下空间中的CO2,CO,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菌,甲醛,氡等特征污染物的浓度分布数据,并分析其成因。根据目前通风、常用空气净化技术现状以及各类地下空间的污染特征,分析指出去除地下商场和地铁车站内部污染物宜采用控制污染源、通风稀释和复合净化有机结合的技术路线,并指出研发方便、高效的复合净化技术是今后解决城市地下空间污染物净化问题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下空间 空气质量 污染物 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柚子柠檬葛根复合果醋的研制及其工艺优化
3
作者 周森林 周文月 +2 位作者 杨明龙 张雅洁 时政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3-101,共9页
文章研究了柚子柠檬葛根复合果醋的研制及其工艺优化。首先,通过对柚子、柠檬和葛根进行混菌发酵,得到了具有特殊风味的复合果醋。在研制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发酵菌种和发酵温度,发现不同菌种对柚子柠檬葛根复合果醋的苦味物质含量有较大... 文章研究了柚子柠檬葛根复合果醋的研制及其工艺优化。首先,通过对柚子、柠檬和葛根进行混菌发酵,得到了具有特殊风味的复合果醋。在研制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发酵菌种和发酵温度,发现不同菌种对柚子柠檬葛根复合果醋的苦味物质含量有较大的影响,为了优化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分析对酵母菌接种量、植物乳杆菌接种量和初始糖度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酵母菌接种量为0.4%、植物乳杆菌接种量为0.3%、初始糖度为17°Bx、发酵时间为3 d时,酒精度为6.8%,最终经过醋酸发酵得到总酸(以醋酸计)含量为9.89 g/L的柚子柠檬葛根复合果醋。再添加白砂糖8.69%、原醋11.65%、葛根汁15.11%、柠檬汁5.79%,得到柚子柠檬葛根复合果醋饮料,感官评分预测值为86.91分,可以得到具有最佳口感、色泽和风味的柚子柠檬葛根复合果醋饮料。最后对柚子柠檬葛根复合果醋进行了基础的理化指标检验,柚子柠檬葛根复合果醋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7.7 g/100 mL,总酸(以醋酸计)含量为9.89 g/L。成功研制出一种具有特殊风味的柚子柠檬葛根复合果醋饮料,并对其工艺进行了优化,为后续复合果醋风味饮品的研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果醋 柚子 葛根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发冷却在我国不同区域地下工程中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郭学森 韩旭 +3 位作者 周森林 张华 窦文平 王瑞海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2-56,共5页
以送风状态点的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及含湿量为基准,建立了蒸发冷却适用区域的6区模型,并以室内状态点的上限值作为送风状态点,分别以夏季空调室外设计参数、地下工程夏季空调设计参数、夏季空调干球温度及不满足200 h含湿量作为室外状... 以送风状态点的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及含湿量为基准,建立了蒸发冷却适用区域的6区模型,并以室内状态点的上限值作为送风状态点,分别以夏季空调室外设计参数、地下工程夏季空调设计参数、夏季空调干球温度及不满足200 h含湿量作为室外状态设计参数,计算并分析了各种形式的蒸发冷却系统在我国不同区域地下工程中的适用性,为蒸发冷却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基本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蒸发冷却 间接蒸发冷却 地下工程 气象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锂-活性炭纤维材料的制备和性能试验 被引量:12
5
作者 茅靳丰 韩旭 +1 位作者 张华 周森林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2006年第1期55-58,共4页
为防止高浓度CO2对人体的伤害,研制了一种氢氧化锂-活性炭纤维复合材料,来对CO2进行化学吸附,观察了通风工况和多级吸附方式对材料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进风温度或降低进风速度使材料吸附率升高;而相对湿度对材料吸附率没有影... 为防止高浓度CO2对人体的伤害,研制了一种氢氧化锂-活性炭纤维复合材料,来对CO2进行化学吸附,观察了通风工况和多级吸附方式对材料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进风温度或降低进风速度使材料吸附率升高;而相对湿度对材料吸附率没有影响。在分别进行的3、6、10级吸附试验中,材料吸附率最大变化幅值为1.8%。该材料吸附二氧化碳的性能稳定,适合在地下工程、潜艇等湿度较高的密闭环境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氢氧化锂 活性炭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球面齐明透镜的设计 被引量:5
6
作者 袁立银 郝沛明 周森林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9-163,共5页
鉴于过去文献只对非球面消球差透镜做了分析,根据初级像差理论给出了非球面齐明透镜(同时消球差和彗差)初始结构的求解方法,包括非球面齐明单透镜和非球面齐明双透镜的求解方法;并利用Zemax光学设计软件验证了这种求解方法的正确性。通... 鉴于过去文献只对非球面消球差透镜做了分析,根据初级像差理论给出了非球面齐明透镜(同时消球差和彗差)初始结构的求解方法,包括非球面齐明单透镜和非球面齐明双透镜的求解方法;并利用Zemax光学设计软件验证了这种求解方法的正确性。通过大量的计算给出了各种关系曲线,并分析了相对口径与透镜球差的变化关系,这些分析对光学系统的设计都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光学 非球面设计 齐明透镜 像差理论 赛德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径哈特曼扩束系统的设计和研制 被引量:3
7
作者 郝沛明 李玮玮 +2 位作者 李红光 潘宝珠 周森林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88-793,共6页
论述了用于哈特曼波前探测系统的透射式光学扩束器的研制。以三级像差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传统扩束器没能很好校正轴外像差的原因,在推导计算出初始结构参数后,通过ZEMAX光学设计软件,设计出轴上和轴外傢差都得到很好校正的、大口径、大... 论述了用于哈特曼波前探测系统的透射式光学扩束器的研制。以三级像差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传统扩束器没能很好校正轴外像差的原因,在推导计算出初始结构参数后,通过ZEMAX光学设计软件,设计出轴上和轴外傢差都得到很好校正的、大口径、大相对孔径、视场可增大的新型扩束器。并根据此哈特曼扩束系统的实际使用要求,考虑支撑受力与热变形等因素,为光学元件配以相应的结构设计,给出了具体的设计实例。介绍了加工过程与调整方法,提供了检验方式。最终验收得到波前PV值为λ/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光学 哈特曼扩束器 非球面光学 像差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装修办公室内空气污染的消除试验 被引量:3
8
作者 韩旭 吴宏宇 +2 位作者 窦文平 周森林 张华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6-110,共5页
以一个新装修的办公室为研究对象,对室内的污染状况进行了检测。从控制污染源和消除室内空气污染两方面进行了净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有紫外线灯照射时,用臭氧水对空间和人造板表面进行喷雾,同时保持室内高臭氧浓度的方法对降低人造... 以一个新装修的办公室为研究对象,对室内的污染状况进行了检测。从控制污染源和消除室内空气污染两方面进行了净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有紫外线灯照射时,用臭氧水对空间和人造板表面进行喷雾,同时保持室内高臭氧浓度的方法对降低人造板的甲醛散发量有明显效果;利用夜间产生高浓度臭氧、白天产生低浓度臭氧结合活性炭吸附的方法能有效消除室内空气中的甲醛和氨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空气污染 甲醛 氨气 臭氧 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光焦度校正板的在主镜前牛顿光学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2
9
作者 郝沛明 肖光辉 +1 位作者 李可新 周森林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34-539,共6页
详细描述了光阑在主反射镜前的无光焦度校正板-牛顿光学系统的设计方法。通过移动光阑位置,改变主镜偏心率,选择校正板光焦度,进行光学系统的光线计算,求解出光学系统的最佳选择,并给出各种设计曲线和设计结果,对光学系统进行合理的评... 详细描述了光阑在主反射镜前的无光焦度校正板-牛顿光学系统的设计方法。通过移动光阑位置,改变主镜偏心率,选择校正板光焦度,进行光学系统的光线计算,求解出光学系统的最佳选择,并给出各种设计曲线和设计结果,对光学系统进行合理的评价。并以通光口径Φ=300,相对孔径A=1/2,视场角θ=±5°,校正板光焦度φ_(11)=5的牛顿光学系统为例,分析得到系统优化后的像差系数S_1=0.000002λ,S_2=0.000025λ,0°视场时的波像差为0.3174λ,±5°视场时的波像差为90.9861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光学 光学设计 牛顿光学系统 无光焦度校正板 三级像差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竹叶多酚的提取纯化工艺优化、组分分析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周文月 文语佳 +2 位作者 周森林 杨明龙 时政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254-263,共10页
目的确定淡竹叶多酚提取纯化工艺,分析主要成分及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淡竹叶多酚,通过响应面实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选取适合淡竹叶多酚纯化的大孔树脂,对纯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high perform... 目的确定淡竹叶多酚提取纯化工艺,分析主要成分及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淡竹叶多酚,通过响应面实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选取适合淡竹叶多酚纯化的大孔树脂,对纯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PLC-MS)鉴定淡竹叶多酚的主要成分,并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淡竹叶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60%、超声功率500 W、料液比1:25(g/mL)、超声时间24 min及超声温度59℃,该条件下淡竹叶多酚提取量为8.01 mg/g。淡竹叶多酚纯化工艺参数为:上样质量浓度6 mg/mL、pH 4、流速2 mL/min、解吸液为70%乙醇、解吸体积90 mL,纯化后的淡竹叶多酚纯度由12.86%提高到76.18%。通过HPLC-MS鉴定出16种酚类成分,且纯化后多酚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结论本研究得到了淡竹叶多酚提取纯化工艺,得到的多酚纯化物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竹叶 多酚 响应面法 纯化工艺 抗氧化活性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材漂白试验 被引量:2
11
作者 喻新平 周森林 伍令宇 《岳阳大学学报》 CAS 1993年第2期32-34,31,共4页
本文论述了竹材漂白的机理,对用H_2O_2漂白竹材的工艺进行了探讨;用实验所示方法可获得白度高、色泽均匀稳定,机械强度好的竹材。
关键词 竹材 漂白 双氧水 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Φ300非球面激光平行光管的研制
12
作者 郝沛明 袁立银 +2 位作者 李可新 周森林 蒋世磊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6-49,共4页
此激光平行光管具有以前平行光管的优点,且可以与数字相移干涉仪对接,直接进行波前误差的高精度测量。分别用于三种波长,主波长λ=0.6328μm,另有λ=0.532μm和λ=1.06μm两种波长。基于三级像差理论,得出了采用非球面单透镜的平行光管... 此激光平行光管具有以前平行光管的优点,且可以与数字相移干涉仪对接,直接进行波前误差的高精度测量。分别用于三种波长,主波长λ=0.6328μm,另有λ=0.532μm和λ=1.06μm两种波长。基于三级像差理论,得出了采用非球面单透镜的平行光管的光学设计初始参数。以通光口径为Φ300mm、后截距为4616mm物镜为例,分析了不同波长下的波差、球差和有效焦距的变化情况。在其设计、加工、检验和装调上解决了诸多关键技术研制出了此规格的平行光管。最终物镜的波前误差达到0.11λ(λ=0.6328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光学 三级像差理论 非球面透镜 波前误差 激光平行光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型调温除湿机制冷剂流量三通比例调节阀动作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崔建宁 韩旭 +1 位作者 贾永杰 周森林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1-36,共6页
地下工程的大量涌现,使得节能效果好、效率高的并联型调温除湿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三通比例调节阀是并联型调温除湿机的关键部件,其动作特性对机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在构建双冷凝器并联型调温除湿系统的基础上,测试了制冷剂流量三通比... 地下工程的大量涌现,使得节能效果好、效率高的并联型调温除湿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三通比例调节阀是并联型调温除湿机的关键部件,其动作特性对机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在构建双冷凝器并联型调温除湿系统的基础上,测试了制冷剂流量三通比例调节阀开度变化对机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可以通过调节三通比例调节阀的开度实现送风温度的连续调节,三通阀作用区域为开度30%~80%;2)三通阀开度变化对系统除湿量有影响。阀门开度在50%~65%时,系统除湿量最大,输入功率最小,具有最高的单位功率除湿量;3)通过调节阀门开度,可以实现制冷剂流量的调节,制冷剂流量最大值出现在阀门开度为50%~70%区间内。这些调节方法对提高并联型调温除湿机效率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学 调温除湿机 制冷剂流量 三通比例调节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空间空气质量检测仪的现场标定与校准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程涛 韩旭 +1 位作者 周森林 刘永华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10年第5期11-14,共4页
针对目前传感器类空气质量现场检测仪表在地下建筑空间长期使用中产生的数据误差问题,研制了便携式仪表校准箱,通过对传统的仪表标定与校准方法的比较和优化选取,将二标准值实时自校法与标准气体瓶的方法相结合,设计了新的仪表标定和校... 针对目前传感器类空气质量现场检测仪表在地下建筑空间长期使用中产生的数据误差问题,研制了便携式仪表校准箱,通过对传统的仪表标定与校准方法的比较和优化选取,将二标准值实时自校法与标准气体瓶的方法相结合,设计了新的仪表标定和校准方法。提出现场标定与校准新方法,为使用单位解决检测仪长期使用的准确性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对地下空间中空气质量检测仪的推广使用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检测仪 标定 校准 现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美系猪的生长肥育和肉用性状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何俊 贺长青 +2 位作者 刘正祥 周森林 柳小春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5-198,共4页
试验在湖南新五丰股份有限公司湘潭原种猪场进行,共设杜洛克(D)、长白(L)、大白(Y)猪和长×大(LY)、大×长(YL)、杜×长大(DLY)6个组,每组选取健康、体重25 kg左右的猪12头,公母各半,饲养至组平均体重约100 kg... 试验在湖南新五丰股份有限公司湘潭原种猪场进行,共设杜洛克(D)、长白(L)、大白(Y)猪和长×大(LY)、大×长(YL)、杜×长大(DLY)6个组,每组选取健康、体重25 kg左右的猪12头,公母各半,饲养至组平均体重约100 kg时,每组选取4头(公母各半)进行屠宰测定和肉质分析。结果表明,美系猪选育群各品种猪的日增重达830 g以上,料肉比2.53以下,瘦肉率高达67.61%~71.79%;DLY组猪生长最快,平均日增重达977 g,料肉比为2.34。屠宰和肉质性状间呈显著相关关系,料肉比与皮厚、料肉比与pH值(背)、背膘厚与脂率、皮厚与pH值(背)呈正相关,指标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49 3、0.960 4、0.927 3和0.983 6;后腿比例与贮存损失间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51 8。对DLY商品猪背最长肌肉样的氨基酸分析表明,鲜味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分别为77.94、44.13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肥育 胴体品质 肉用性能 杂交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包衣尿素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16
作者 周文运 高艾兰 周森林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6期300-301,共2页
研究硫包衣尿素对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投氮水平300 kg/hm2的处理SCU1W1、SCU2W1,与施用普通尿素相比,都表现出穗数减少、实粒数增加、千粒重增加、单产增加、收益增加的特点,理论单产分别比普通尿素高342、296 kg/hm2,增... 研究硫包衣尿素对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投氮水平300 kg/hm2的处理SCU1W1、SCU2W1,与施用普通尿素相比,都表现出穗数减少、实粒数增加、千粒重增加、单产增加、收益增加的特点,理论单产分别比普通尿素高342、296 kg/hm2,增幅3.46%、2.99%;实收单产分别高254、221 kg/hm2,增幅2.60%、2.26%;收益分别多736.7、420.7元/hm2,增幅5.4%、3.1%。硫包衣尿素的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可在生产中适量施用并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包衣尿素 水稻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森林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23期284-284,共1页
农业机械化水平与农村经济发展呈正比关系,农业机械化依托于农机推广工作。阐述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概述了实施措施,提出了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建议。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发展现状 实施措施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体外实验探讨人参-甘草对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文月 文艺儒 +4 位作者 周森林 王梦琪 童宇 许光亚 时政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25-33,共9页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网络药理学及体外实验验证,探讨人参-甘草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潜在机制及初步药效作用。方法:首先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出人参-甘草的活性成分和潜在靶点。通过数据库TTD(Therapeutic ...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网络药理学及体外实验验证,探讨人参-甘草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潜在机制及初步药效作用。方法:首先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出人参-甘草的活性成分和潜在靶点。通过数据库TTD(Therapeutic Target Database)、CTD(Comparative Toxicogenomics Database)和Gene Cards(The Human Gene Database)获得NSCLC的靶点,进而获取疾病-药物的交集靶点。利用数据库STRING和Cytoscape 3.7.1软件建立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PI)。通过基因本体(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确定人参-甘草治疗NSCLC的主要通路与关键靶点。最后利用MTT比色法及流式细胞术验证人参-甘草抗肿瘤作用。结果:通过TTD、CTD和Gene Cards筛选,得到人参-甘草作用于NSCLC的交集靶点122个。从STRING数据库构建的PPI网络中可以得出,其中的苏氨酸蛋白激酶(AKT1)、细胞性肿瘤抗体P53(TP53)、半胱天冬酶3(CASP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可能成为治疗NSCLC的关键靶点。通过PPI、GO和KEGG综合分析,确定人参-甘草作用NSCLC的关键靶点为AKT1、TP53、IL、AMPK、TNF。体外实验结果显示人参-甘草能显著抑制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并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结论:本研究初步探讨了人参-甘草活性成分对NSCLC的潜在机制及初步药效作用,为临床上应用人参-甘草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非小细胞肺癌 人参 甘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塑性弹性体的柔性定形相变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敬瑶阁 张楠 +1 位作者 周森林 袁艳平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2年第2期176-181,202,共7页
定形相变材料是解决固-液相变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液体泄漏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随着柔性设备控温技术的快速发展,具备一定柔软度和柔韧性,可伸缩、弯曲、扭转变形而不失去其性能的柔性定形相变材料应运而生。热塑性弹性体因其低成本和强相... 定形相变材料是解决固-液相变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液体泄漏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随着柔性设备控温技术的快速发展,具备一定柔软度和柔韧性,可伸缩、弯曲、扭转变形而不失去其性能的柔性定形相变材料应运而生。热塑性弹性体因其低成本和强相容性常被用作制备柔性定形相变材料的定形基体。综述了以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EBS)和烯烃嵌段共聚物(OBC)等热塑性弹性体为基体的柔性定形相变材料在材料选择、制备工艺、相变性能和柔性性能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总结柔性定形相变材料在电子器件热管理与温控热疗/冷疗等领域的应用。最后,对未来柔性定形相变材料发展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形相变材料 柔性 热塑性弹性体 潜热存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TI技术在早期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与肌力功能相关性研究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梁永勤 黄恩善 +6 位作者 麦乃全 李瑞雄 高文蓝 周森林 王天照 熊结丽 陈鹏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9年第5期539-544,共6页
目的评价MRI扩散张量成像(DTI)在脑梗死后早期皮质脊髓束(CST)Wallerian变性(WD)与肌力功能相关性研究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0例单侧大脑CST分布区早期脑梗死伴肌力功能障碍患者,其中男性41例,女性19例;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65岁;体质量... 目的评价MRI扩散张量成像(DTI)在脑梗死后早期皮质脊髓束(CST)Wallerian变性(WD)与肌力功能相关性研究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0例单侧大脑CST分布区早期脑梗死伴肌力功能障碍患者,其中男性41例,女性19例;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65岁;体质量36~80 kg,平均体质量63 kg;病程1~7 d,平均病程5 d。采用GE 1.5 T超导型MRI,在起病后第7天行MRI DTI检查,测量两侧CST下行区平均扩散率(DCavg)、容积比率(1-VR)及分数各向异性系数(FA)。以患侧为观察组、健侧镜面区为对照组,比较两侧DCavg、1-VR及FA值差异。按起病初期患侧肌力受损程度分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按治疗后患侧肌力恢复程度分明显恢复组、部分恢复组及无明显恢复组,比较各组患侧CST的DCavg、1-VR及FA值差异。结果健侧FA值0.800±0.030,1-VR值0.743±0.053,DCavg值7.601±0.630;患侧FA值0.632±0.149,1-VR值0.522±0.164,DCavg值7.407±0.800;肌力受损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FA值分别为0.757±0.043、0.647±0.059、0.415±0.100,1-VR值分别为0.663±0.060、0.517±0.095、0.312±0.119,DCavg值分别为7.428±0.627、7.411±0.993、7.367±0.774;肌力明显恢复组、部分恢复组及无明显恢复组FA值分别为0.742±0.053、0.653±0.083、0.425±0.110,1-VR值分别为0.649±0.071、0.526±0.106、0.313±0.121,DCavg值分别为7.579±0.643、7.342±0.934、7.221±0.824。患侧与健侧DCavg值及各组患侧DCavg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患侧与健侧1-VR及FA值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患侧肌力受损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1-VR、FA值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且1-VR及FA值与早期肌力受损严重程度呈负相关。治疗后肌力明显恢复组、部分恢复组及无明显恢复组1-VR、FA值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且1-VR及FA值与肌力恢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脑梗死后早期CST变性的1-VR、FA值变化与患侧肌力受损程度及所能恢复程度存在相关性,早期DTI可为患者治疗后肌力所能恢复程度的预判提供较为直接有效的量化性指标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脑梗死 皮质脊髓束 WALLERIAN变性 MRI 扩散张量成像 肌力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