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分解高铅铁矾锌浸渣中银的浮选试验 被引量:5
1
作者 杨志超 葛英勇 +2 位作者 罗衡 周勤勤 邬建春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8-160,共3页
某铅锌冶炼厂锌浸渣化学成分复杂,各金属矿物相互交代,嵌布关系极为密切,主要有用元素银含量为267.00 g/t,存在形态复杂,65.43%的银以铅铁矾的形式存在,难以直接浮选回收。将该渣热分解预处理后进行银的浮选试验,结果表明,热分解产物经1... 某铅锌冶炼厂锌浸渣化学成分复杂,各金属矿物相互交代,嵌布关系极为密切,主要有用元素银含量为267.00 g/t,存在形态复杂,65.43%的银以铅铁矾的形式存在,难以直接浮选回收。将该渣热分解预处理后进行银的浮选试验,结果表明,热分解产物经1粗1精1扫、中矿集中再选后返回流程处理,可以获得银品位为5 434.00g/t、回收率为72.59%的银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浸渣 铅铁矾 热分解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Eu^3+、Si^4+和Li^+共掺杂红色荧光粉的制备
2
作者 周勤勤 王梦霞 +1 位作者 伍月娜 王忆 《微纳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41-848,共8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种Ca0.5Mo0.96O4∶0.25Eu^3+、0.04Si^4+、0.25Li^+红色荧光粉,并使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荧光光谱仪对其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和研究。结果表明Ca0.5Mo0.96O4∶0.25Eu^3+,0.04Si^4...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种Ca0.5Mo0.96O4∶0.25Eu^3+、0.04Si^4+、0.25Li^+红色荧光粉,并使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荧光光谱仪对其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和研究。结果表明Ca0.5Mo0.96O4∶0.25Eu^3+,0.04Si^4+,0.25Li^+红色荧光粉可以在395、466和537 nm处同步激发,最佳的激发波长为绿光537 nm,主要的红色发射峰位于618 nm。红色荧光粉最佳的退火温度和Eu3+掺杂量分别为800℃和0.25 mol,相较于未掺杂Si^4+和Li^+的红色荧光粉,发射强度可以提高8倍。这种红色荧光粉可以应用到白光发光二极管(LED)中,因为它分别在近紫外光、蓝光和绿光或它们的混合光的激发下都发出强烈的红光。在白光LED中(红绿蓝三色荧光粉混合),可以通过近紫外光有效激发蓝色荧光粉发出蓝光,蓝光可以激发绿色荧光粉发出绿光,绿光可以有效激发Ca0.5Mo0.96O4∶0.25Eu^3+,0.04Si^4+,0.25Li^+荧光粉产生红光。相信这种红色荧光粉可以很好地用于商业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荧光粉 溶胶-凝胶法 光致发光 离子共掺杂 退火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粉沉淀对LED封装灯珠光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梦霞 区国权 +3 位作者 周勤勤 杨涛 王振兴 王忆 《微纳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31-938,共8页
着重研究了荧光粉沉淀、添加抗沉淀粉、胶水黏度以及离心工艺对封装灯珠光色性能的影响,设计出一种提高发光二极管(LED)光源光色一致性的可行性工艺方案。通过静置实验分析荧光粉预沉淀对光色性能的影响,发现其变化规律,然后利用更换高... 着重研究了荧光粉沉淀、添加抗沉淀粉、胶水黏度以及离心工艺对封装灯珠光色性能的影响,设计出一种提高发光二极管(LED)光源光色一致性的可行性工艺方案。通过静置实验分析荧光粉预沉淀对光色性能的影响,发现其变化规律,然后利用更换高黏度胶水、加入抗沉淀粉和离心工艺等方法对光色一致性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使用高黏度的胶水以及加入抗沉淀粉都可有效降低荧光粉沉淀的速率,提高产品光色一致性。添加抗沉淀粉可以使样品的光通量提升4%左右,显色指数降低2%左右。对样品进行离心处理后,灯珠内的粉胶密度更加稳定,荧光粉沉降现象减少,因此光色一致性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光发光二极管(LED) 发光二极管(LED)封装 荧光粉沉淀 光色一致性 离心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浮选泡沫状态分类器设计
4
作者 杨驰 周勤勤 《现代矿业》 CAS 2020年第10期132-133,共2页
浮选过程中,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有可能导致泡沫层厚度及作业刮出量异常,产生2种极端现象——“沉槽”和“跑槽”。出现以上2种极端情况会导致浮选流程振荡,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对于泡沫刮出量的状态,传统控制一般采用人工观察法,这种方... 浮选过程中,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有可能导致泡沫层厚度及作业刮出量异常,产生2种极端现象——“沉槽”和“跑槽”。出现以上2种极端情况会导致浮选流程振荡,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对于泡沫刮出量的状态,传统控制一般采用人工观察法,这种方式不能及时发现异常并施以调控,可能错失最佳调控时机。因此,利用工业摄像机实时监测,并结合神经网络的分类功能完成泡沫刮出量状态的识别,可以及时给予恰当的控制,有效地降低经济损失,提高浮选流程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过程 神经网络 泡沫状态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