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气候情景下环县柠条锦鸡儿分布及土壤碳储量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吴双梅 周冬梅 +4 位作者 马静 朱小燕 张军 江晶 DONG Qinghan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12-824,共13页
全球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会对生态系统碳储量产生显著影响。造林可以增汇减排、改善生态环境,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作为中国西北地区大量栽植的灌木树种之一,预测其潜在适生区对造林区域的确定及固碳潜力评估具有重... 全球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会对生态系统碳储量产生显著影响。造林可以增汇减排、改善生态环境,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作为中国西北地区大量栽植的灌木树种之一,预测其潜在适生区对造林区域的确定及固碳潜力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甘肃省庆阳市环县104条柠条锦鸡儿分布点数据和环境因子,运用优化后的MaxEnt模型预测了当代(2000s)及未来(2030s、2050s、2070s)其在环县的潜在分布格局,分析了影响其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并结合土地利用数据划分了优先且稳定的造林区域,估算了未来时期环县柠条锦鸡儿的土壤碳储量。结果表明:(1)影响柠条锦鸡儿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生长季月均辐射、气温季节性变动系数、高程、最暖季度平均气温和等温性。(2)柠条锦鸡儿当代潜在适生区主要分布在环县西部及北部地区,总适生区面积约占环县面积的16.59%。(3)未来气候情景中,低等排放情景(SSP126)下柠条锦鸡儿潜在适生区增长较快,而高等排放情景(SSP585)下涨幅较慢。(4)未来气候情景中,柠条锦鸡儿潜在分布的保留区保持较稳定,为连续且集中的面状,增加区域从西部和北部向中部延伸,丧失区域破碎化、分布零散,增加区与丧失区的分布格局表现为交替收缩和扩张趋势。(5)中等排放情景(SSP370)下,柠条锦鸡儿土壤碳储量增加较快,至2070s增加1.017×10^(6)t,增长2.1倍,而低等排放情景(SSP126)和高等排放情景(SSP585)下增加速度较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情景 最大熵模型 潜在适生区 土壤碳储量 柠条锦鸡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创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陈雪琳 周冬梅 鲁若愚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101,共10页
数字创业企业不再拘泥于技术创新,通过商业模式创新获取竞争优势已成为其主要追求。基于CPSED II数据库中760家企业数据,探讨数字创业企业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和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技术创新性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 数字创业企业不再拘泥于技术创新,通过商业模式创新获取竞争优势已成为其主要追求。基于CPSED II数据库中760家企业数据,探讨数字创业企业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和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技术创新性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数字创业企业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绩效具有负向影响,技术创新性负向调节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结论对数字创业企业开展与技术创新相契合的商业模式创新,进而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具有实践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创业企业 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 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 技术创新性 企业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年限柠条林对沙化土壤有机碳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3
作者 于航 海龙 +3 位作者 周冬梅 朱小燕 马静 张军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4期118-126,共9页
为探究柠条不同种植年限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沙化土壤生态恢复的影响,以甘肃环县甜水镇不同种植年限(0、3、7、15、21 a)的柠条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0~20 cm、20~40 cm、40~60 cm深度的土壤样本,研究土壤有机碳、养分含量、微生物... 为探究柠条不同种植年限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沙化土壤生态恢复的影响,以甘肃环县甜水镇不同种植年限(0、3、7、15、21 a)的柠条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0~20 cm、20~40 cm、40~60 cm深度的土壤样本,研究土壤有机碳、养分含量、微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黄土丘陵沟壑区沙化土壤中长期种植柠条,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未种植柠条样地相比,种植年限21 a的人工柠条可提升0~20 cm、20~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升高423%和20%,土壤全氮、硝态氮、铵态氮、速效磷以及速效钾含量较CK处理分别显著升高269%、311%、303%、272%和119%。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在土层深度0~20 cm和20~40 cm,均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显著提升,其中在种植年限21 a,土壤酶活性较对照升高77%~217%,而在更深层(40~60 cm)土壤中,土壤酶活性无显著变化。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随着人工柠条林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以及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以期为黄土丘陵沟壑区沙化土壤养分恢复和生态环境改善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条 种植年限 沙化土壤 土壤有机碳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食玉米辽科糯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4
作者 张泽东 赵兴彦 +11 位作者 孙艳 周冬梅 张睿 腾跃 郝巧艳 马英豪 杨琢玉 姜丽艳 姜付俊 于洋 王诗雯 邢悦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6期181-183,190,共4页
辽科糯1是辽源市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LTNB01为母本、LTNB02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的糯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口感好等特点。2023年通过吉林省审定,适宜在吉林省中熟至晚熟地区种植。2021-2022年在吉林省特用玉米区域试验中... 辽科糯1是辽源市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LTNB01为母本、LTNB02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的糯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口感好等特点。2023年通过吉林省审定,适宜在吉林省中熟至晚熟地区种植。2021-2022年在吉林省特用玉米区域试验中2年平均产量为13385.6 kg/hm^(2),较对照春糯1号增产2.8%;2022年生产试验中产量为13437.4 kg/hm^(2),较对照春糯1号增产6.4%。辽科糯1感大斑病、灰斑病、丝黑穗病、禾谷镰孢穗腐病,中抗镰孢茎腐病。粗淀粉含量56.6%,直链淀粉/粗淀粉含量2.16%,皮渣率(鲜重)5.72%,专家品鉴87.7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辽科糯1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典型梭形细胞脂肪瘤样肿瘤8例临床病理特征
5
作者 周冬梅 卢建平 +2 位作者 张静 何时 杨世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24-827,共4页
目的 探讨非典型梭形细胞脂肪瘤样肿瘤(atypical spindle cell lipomatous tumour, ASL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ASLT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及分子特征,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和FISH对8例ASLT进行检测,并复习相关文... 目的 探讨非典型梭形细胞脂肪瘤样肿瘤(atypical spindle cell lipomatous tumour, ASL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ASLT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及分子特征,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和FISH对8例ASLT进行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8例均可见不同比例的梭形细胞、脂肪细胞混杂分布,细胞无或轻度异型,无坏死。免疫表型:8例肿瘤细胞CD34、S-100不同程度阳性,RB均表达缺失,MDM2、CDK4阴性或灶阳性,Ki67增殖指数低。FISH检测示6例MDM2无扩增。结论 ASLT是新近命名的良性脂肪源性肿瘤亚型,具有独特的形态学、免疫表型及分子特征,预后好,正确诊断可避免临床过度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源性肿瘤 梭形细胞脂肪瘤样肿瘤 RB MDM2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的煤矿智慧物资配送系统
6
作者 周冬梅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239-241,共3页
针对煤矿物资管理配送效率和安全性较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的煤矿智慧物资配送系统。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煤矿物资配送模式——传统配送、智能化配送、多式联运配送和精细化管理等模式的特点。介绍了煤矿智慧物资配送系统组成和功能,... 针对煤矿物资管理配送效率和安全性较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的煤矿智慧物资配送系统。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煤矿物资配送模式——传统配送、智能化配送、多式联运配送和精细化管理等模式的特点。介绍了煤矿智慧物资配送系统组成和功能,该系统集RFID标签、BDS定位及传感器等于一体,利用RFID技术精确记录货物属性,实时数据通过无线网络自动汇总至中央平台,实现对煤矿物资的实时追踪、智能调度和精准配送,提升煤矿物资管理配送的智能化水平。指出了煤矿智慧物资配送未来发展趋势,即与数字化及智能化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多式联运与物流网络优化、服务创新与个性化定制、绿色化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物资配送 煤矿物资管理 物联网 智慧物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玉米大田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7
作者 周冬梅 《山东农机化》 2025年第3期56-57,共2页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地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保护性耕作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病虫害的发生概率不断增...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地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保护性耕作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病虫害的发生概率不断增加。不仅影响到玉米的产量,而且会降低玉米的品质,因此,需要加强保护性耕作玉米大田病虫害的防治,为玉米的健康生长创造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可持续发展 作物秸秆 防治技术 土壤肥力 土地风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若干思考
8
作者 周冬梅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2期246-249,252,共5页
耕地占补平衡是国土空间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和确保国家粮食的重要途径。为厘清新时期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改革方向,梳理和总结了我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发展历程,分析了耕地保护情况,并针对占补平衡工作中遇到的历史遗... 耕地占补平衡是国土空间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和确保国家粮食的重要途径。为厘清新时期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改革方向,梳理和总结了我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发展历程,分析了耕地保护情况,并针对占补平衡工作中遇到的历史遗留问题多、空间和功能错配、协同治理不顺畅、配套政策不全等困境,提出了空间统筹、创新补充模式、利益平衡、政策配套等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占补平衡 耕地保护 补充耕地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WEQ模型的疏勒河流域防风固沙功能价值评估 被引量:8
9
作者 蔺阿荣 周冬梅 +3 位作者 马静 朱小燕 江晶 张军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7,共10页
疏勒河流域地处西北内陆,是“一带一路”的关键节点。近年来随着全球变化与经济社会活动强度增加,导致建设用地快速扩张、土地沙化等问题,影响区域生态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疏勒河流域处于北方防沙带中心,开展其防风固沙价值评估对... 疏勒河流域地处西北内陆,是“一带一路”的关键节点。近年来随着全球变化与经济社会活动强度增加,导致建设用地快速扩张、土地沙化等问题,影响区域生态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疏勒河流域处于北方防沙带中心,开展其防风固沙价值评估对于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和保障流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生态意义。基于修正风蚀方程模型(RWEQ)对2008—2018年疏勒河流域防风固沙功能及其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2008—2018年疏勒河流域防风固沙总量为43.927×10^(4)~129.530×10^(4)t·km^(-2),防风固沙量呈上升趋势。(2)2008—2018年疏勒河流域防风固沙价值快速增加,其多年平均价值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减少土地损失价值(99.46%)、保持土壤肥力价值(0.47%)、保持土壤有机质价值(0.04%)、减少交通运输经济损失价值(0.03%)。(3)流域防风固沙功能与土地利用密切相关,防风固沙能力较强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草地、耕地等植被覆盖率较高区域;低值区主要分布在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为未利用地区域。(4)相较社会因素,自然指标因子对流域防风固沙功能价值影响更大。研究结果可为确定流域生态补偿主客体及补偿标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风固沙服务 修正的土壤风蚀方程(RWEQ) 价值评估 疏勒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卟吩铁调控辣椒对高温胁迫的耐性及相关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萌楠 乐秀虎 +4 位作者 周阳 季英华 魏利辉 周冬梅 谢加飞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70-1077,共8页
为评估高温胁迫下二氢卟吩铁(Iron chlorine e6,ICE6)缓解辣椒幼苗高温伤害效应及对耐高温胁迫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本研究以艳椒465为供试品种,探究高温胁迫下,二氢卟吩铁对辣椒幼苗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抗氧化酶活性、脯氨酸... 为评估高温胁迫下二氢卟吩铁(Iron chlorine e6,ICE6)缓解辣椒幼苗高温伤害效应及对耐高温胁迫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本研究以艳椒465为供试品种,探究高温胁迫下,二氢卟吩铁对辣椒幼苗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抗氧化酶活性、脯氨酸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和耐高温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与清水对照比,喷施0.2μg/ml二氢卟吩铁可提高辣椒叶片中可溶性糖、脯氨酸、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二氢卟吩铁能提高CaWRKY19、CaWRKY55和CaWRKY40耐高温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由此可见,用0.2μg/ml二氢卟吩铁处理可显著提高辣椒耐高温胁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二氢卟吩铁 高温胁迫 耐高温胁迫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唑膦和吡虫啉二元复配剂防治水稻干尖线虫效果评价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一桐 杨行州 +4 位作者 周冬梅 魏利辉 顾爱国 乐秀虎 冯辉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1-136,共6页
水稻干尖线虫(Aphelenchoides besseyi)是水稻上的重要病原之一,主要通过种子传播,因此浸种剂的开发与应用对该线虫的防治十分重要。基于浸渍法,室内测定和评价了噻唑膦和吡虫啉及其混配剂对水稻干尖线虫杀灭活性的效果,计算混剂的共毒... 水稻干尖线虫(Aphelenchoides besseyi)是水稻上的重要病原之一,主要通过种子传播,因此浸种剂的开发与应用对该线虫的防治十分重要。基于浸渍法,室内测定和评价了噻唑膦和吡虫啉及其混配剂对水稻干尖线虫杀灭活性的效果,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并将杀虫活性最高配比组合加工成农药制剂用于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噻唑膦和吡虫啉单剂对水稻干尖线虫致死中浓度LC_(50)值分别为71.96 mg/L和317.07 mg/L;噻唑膦和吡虫啉按质量比1∶2至1∶8的比例混配后均对水稻干尖线虫杀灭活性具有相加作用,其中1∶3配比的杀虫活性最高;按此配比加工的10%和40%噻唑膦·吡虫啉可分散油悬浮剂按1∶1000倍液浸种对水稻干尖线虫的田间防效分别为94.48%和96.26%,线虫减退率分别为97.01%和96.28%,同时显著提高水稻百粒重以及降低籽粒受损率。综上,噻唑膦和吡虫啉二元复配剂可用于水稻干尖线虫的有效防治,进一步开发和应用对保障水稻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唑膦 吡虫啉 杀线虫剂 水稻干尖线虫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对气候因素的响应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得梅 周冬梅 方书敏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6-244,共9页
【目的】植被是衡量生态环境优劣的重要部分,通过研究宁夏植被覆盖的大小以期为区域的生态改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2001~2021年MODIS-NDVI数据集、气象数据,用最大值合成法、均值法、趋势分析法、相关分析法等分析宁夏植被覆盖... 【目的】植被是衡量生态环境优劣的重要部分,通过研究宁夏植被覆盖的大小以期为区域的生态改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2001~2021年MODIS-NDVI数据集、气象数据,用最大值合成法、均值法、趋势分析法、相关分析法等分析宁夏植被覆盖时空演变特征,探讨植被时空变化与气候因素的关系。【结果】2001~2021年宁夏植被覆盖呈波动增加趋势,增长速率为0.001 4,夏季NDVI的变化速率为0.002 4,植被改善较明显。从空间上看,2001~2021年南部地区植被显著增加,占总面积的27.75%,在中部地区植被覆盖基本不变,占总面积的39.21%,而北部地区植被覆盖显著减少,面积占比较小。南部地区植被覆盖与气温呈负相关、与降水呈正相关。北部地区植被覆盖与气温呈正相关、与降水呈负相关。【结论】2001~2021年间宁夏植被覆盖状况呈现逐步变好的趋势,生态环境逐步改善,这与研究区域近20 a气温升高和降水增加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回族自治区 植被归一化指数 植被变化 气候因子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D中子源的乏燃料组件钚含量测量装置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田园 李少伟 +5 位作者 何高魁 刘国荣 周冬梅 李井怀 周浩 梁庆雷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0-207,共8页
为了满足国际社会上对于乏燃料组件内特种可裂变材料钚的保障监督需求,以持续提供核材料信息,研究乏燃料组件内钚含量测量的非破坏性分析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主动法,以压水堆乏燃料组件作为测量对象,D-D中子作为质询中子源,开展... 为了满足国际社会上对于乏燃料组件内特种可裂变材料钚的保障监督需求,以持续提供核材料信息,研究乏燃料组件内钚含量测量的非破坏性分析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主动法,以压水堆乏燃料组件作为测量对象,D-D中子作为质询中子源,开展了乏燃料组件钚含量测量装置的设计研究。采用MCNPX软件,基于最大化探测器计数率和使各探测器计数率尽量一致的目的,对测量装置中的中子管与探测器组件距离、中子管慢化材料及其厚度、探测器组件与中子管高度差、探测器组件中慢化体厚度等关键参数进行了模拟计算。此研究为中子质询乏燃料组件钚含量测量技术研究及实验验证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保障 乏燃料 钚含量 中子质询 模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生态足迹的渭河流域甘肃段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吕啸 赵双红 +4 位作者 周冬梅 高雅娟 陈建坤 马静 朱小燕 《农学学报》 2024年第7期36-46,共11页
渭河流域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是实现黄河流域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关键。本研究以渭河流域甘肃段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足迹理论和改进的三维生态足迹模型,评估了2005—2020年期间该区域的生态安全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基于此,对... 渭河流域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是实现黄河流域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关键。本研究以渭河流域甘肃段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足迹理论和改进的三维生态足迹模型,评估了2005—2020年期间该区域的生态安全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基于此,对渭河流域的生态可持续性以及资源供需平衡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时段内,渭河流域甘肃段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赤字均呈增长趋势,其中生态足迹的增速超过了生态承载力的增速,导致生态赤字持续增加,反映出该地区资源供给不足以满足需求。生态足迹分析的广度与深度均有所增加,反映出该区域存量资本被过度利用,且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对资源流量的占用水平上升,而水域和草地的占用水平下降。此外,生态足迹的变化受多种因素驱动,包括自然环境、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等,其中建成区面积、城镇化率、人均GDP和各产业产值与之正相关。研究还发现,区域土地的生态可持续性已从基本平衡转变为轻度不可持续状态,并且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适度人口比例实际人口的比例下降,人口增长空间减小,使得生态可持续性难以稳定保障。本研究为黄河流域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省公顷 渭河流域甘肃段 生态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生态赤字 三维生态足迹模型 资源供需 环境经济 社会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河流域甘肃段生态安全评价 被引量:2
15
作者 韩娇 周冬梅 +2 位作者 陈宗敏 金银丽 张秋建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6-244,共9页
【目的】渭河流域甘肃段在黄河的整治开发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测算其生态安全指数和等级,可为该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PSR模型,从压力、状态和响应准则层中选取了20个评价指标,构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 【目的】渭河流域甘肃段在黄河的整治开发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测算其生态安全指数和等级,可为该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PSR模型,从压力、状态和响应准则层中选取了20个评价指标,构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计算各项指标权重,根据综合指数法计算渭河流域2005、2010、2015、2020年的生态安全指数,最后运用障碍度诊断模型计算障碍因子。【结果】渭河流域甘肃段平均生态安全指数由2005年的0.4252上升到2020年的0.4486,生态安全均处于临界安全级,生态安全总体状况有所提升,研究区域生态安全状况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东北部高,西南部较低的特点,研究区域生态安全的主要障碍因子为经济密度、人均GDP、城市化率、有效灌溉面积、当年造林面积。【结论】2005~2020年渭河流域甘肃段地区的生态安全整体呈现变好趋势,但存在空间差异,其中,东北部生态安全状况有明显提升,西部地区生态安全状况改善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流域 PSR模型 熵权法 生态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河流域甘肃段生态脆弱性时空演变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宗敏 周冬梅 +2 位作者 张军 韩娇 吕啸 《热带农业工程》 2024年第1期148-156,共9页
为及时了解渭河流域生态环境状况并客观掌握其时空变化特征,本研究以渭河流域甘肃段为研究区域,选取生态敏感性-生态适应性-生态暴露度(VSD)概念模型,构建渭河流域甘肃段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以栅格为基础评价单元,结合空间主成分分... 为及时了解渭河流域生态环境状况并客观掌握其时空变化特征,本研究以渭河流域甘肃段为研究区域,选取生态敏感性-生态适应性-生态暴露度(VSD)概念模型,构建渭河流域甘肃段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以栅格为基础评价单元,结合空间主成分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2005~2020年渭河流域甘肃段生态脆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渭河流域甘肃段生态脆弱性以中度脆弱性为主,脆弱性程度由东南地区向西北地区逐渐增加;(2) 2005~2020年生态脆弱性综合指数分别为2.83、2.75、2.62、2.51,呈逐渐减小的趋势;(3)微度脆弱区以林地为主,轻度脆弱区以林地、草地和耕地为主,中度脆弱区和重度脆弱区以耕地和草地为主,极度脆弱区逐渐转为以城市居民点和工矿用地、未利用地为主。总体上,2005~2020年渭河流域甘肃段生态脆弱程度有所下降,生态环境质量朝好转趋势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D模型 渭河流域甘肃段 生态脆弱性 空间主成分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水堆乏燃料组件中主要同位素含量分析计算
17
作者 田园 刘国荣 +4 位作者 何高魁 周冬梅 李井怀 周浩 梁庆雷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5-522,共8页
绝大多数的特种可裂变材料钚均存在于商用乏燃料组件中,在核保障领域,对于乏燃料组件中钚含量的核实显得尤为重要。为分析计算乏燃料组件中易裂变核素钚的含量,以31组AFA-2G典型压水堆乏燃料组件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核燃料在反应堆运行... 绝大多数的特种可裂变材料钚均存在于商用乏燃料组件中,在核保障领域,对于乏燃料组件中钚含量的核实显得尤为重要。为分析计算乏燃料组件中易裂变核素钚的含量,以31组AFA-2G典型压水堆乏燃料组件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核燃料在反应堆运行过程中的U-Pu循环燃耗链的特点,分析计算了乏燃料组件中主要同位素的含量和固有中子本底,同时利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计算了239Pu等效质量的等效系数。本文工作为中子质询乏燃料组件易裂变核素含量非破坏性测量的方法研究及测量装置的设计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保障 乏燃料组件 同位素含量 239Pu等效质量 中子本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北海竹林盐场烟曲霉GXIMD 00544的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18
作者 张耿思 李海艳 +5 位作者 傅春青 苏志维 周冬梅 高程海 刘永宏 徐新亚 《广西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2-329,共8页
为研究一株广西北海竹林盐场来源真菌烟曲霉(Asperigillus fumigatus) GXIMD 00544中的次级代谢产物并考察其抗菌活性,本研究采用多种柱色谱分离并结合波谱数据,分析确定次级代谢产物的化合结构,再进一步采用96孔板法测定其抗菌活性。... 为研究一株广西北海竹林盐场来源真菌烟曲霉(Asperigillus fumigatus) GXIMD 00544中的次级代谢产物并考察其抗菌活性,本研究采用多种柱色谱分离并结合波谱数据,分析确定次级代谢产物的化合结构,再进一步采用96孔板法测定其抗菌活性。结果表明,该菌株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分离后可得到11个化合物,包括4个烟曲霉酸类化合物(1-4)和7个酚酸类化合物(5-11),分别鉴定为maunakeanolic acid A (1)、6-deacytyl-1,2-dihydrohelvolic acid (2)、helvolic acid (烟曲霉酸,3)、helvolinic acid (4)、8′-O-methylasterric acid (5)、methylated asterric acid (6)、dimethyl 2,3′-dimethylosoate (7)、dimethylsoluchrin (8)、sulochrin (9)、monomethylsulochrin (10)、trypacidin (11)。其中,化合物1、3、4对人类致病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分别为5.12、5.68、2.63μg·mL^(-1);对海洋污损细菌轮虫弧菌(Vibrio rotiferianus)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6.40、7.10、13.15μg·mL^(-1);对海洋污损细菌海弧菌(V.pelagius)表现出抑制作用。烟曲霉酸类化合物1-4均具有较强的广谱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场来源真菌 烟曲霉 烟曲霉酸 酚酸衍生物 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冬油菜种植适宜性及影响因子评价 被引量:18
19
作者 周冬梅 张仁陟 +2 位作者 孙万仓 张军 王鹤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97-704,共8页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随着气候变化、油菜栽培技术的进步和油菜新品种的育成推广,我国传统油菜生产格局和种植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甘肃省冬油菜的种植地带也随之向北扩展,种植的海拔高度抬升,种植面积和产量显著增加。研究甘肃省冬油菜种...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随着气候变化、油菜栽培技术的进步和油菜新品种的育成推广,我国传统油菜生产格局和种植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甘肃省冬油菜的种植地带也随之向北扩展,种植的海拔高度抬升,种植面积和产量显著增加。研究甘肃省冬油菜种植适宜性,对改进甘肃省油菜生产布局,合理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获取多年田间试验数据,初步筛选9个影响冬油菜种植分布的潜在气候因子,采用基于DEM的小网格法建立9个影响冬油菜种植分布的潜在气象因子空间分布图层,在此基础上利用最大熵模型和GIS空间分布技术,构建冬油菜潜在分布模型,分析影响甘肃省冬油菜种植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及其特征,评价甘肃省冬油菜种植适宜性。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冬油菜种植分布概率为0~0.89,按其分布概率可将甘肃省冬油菜种植区域划分为不适宜种植区域、次适宜种植区域、适宜种植区域和最适宜种植区域,可以种植冬油菜的区域占甘肃省总面积的60%,大于实际冬油菜种植面积,冬油菜在甘肃省种植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按照9个潜在气象因子对冬油菜种植分布贡献率的大小,确定影响甘肃省冬油菜种植分布的6个主导气象因子及其阈值为:负积温≥-800℃,最冷月最低温度≥-20℃,最冷月平均温度≥-15℃,年平均温度≥4℃,极端低温≥-28℃,50 mm≤生育期降水量≤200 mm。并以此指导甘肃省冬油菜种植布局,调整甘肃省农作物种植结构,引导农民优化种植模式,提高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冬油菜 种植适宜性 适宜种植区域 气象因子 最大熵模型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A高效亲和膜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免疫球蛋白G的含量 被引量:14
20
作者 周冬梅 邹汉法 +2 位作者 杨利 贾凌云 张玉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95-197,共3页
研究了蛋白A高效亲和膜色谱对水溶液及人血浆中人免疫球蛋白G(HIgG)的特异性吸附和定量测定。方法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较好的重复性:HIgG标样5次重复进样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5%,人血浆样品3次重复进样的相对标准偏差... 研究了蛋白A高效亲和膜色谱对水溶液及人血浆中人免疫球蛋白G(HIgG)的特异性吸附和定量测定。方法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较好的重复性:HIgG标样5次重复进样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5%,人血浆样品3次重复进样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6%;所测得的定量标定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达到0.9993;不含己二胺间隔臂的亲和介质的非特异性吸附极低,基本检测不出来。快速实验中,一次分析可在0.5min内完成。实验表明,利用所建立的方法对人血浆中的HIgG进行定量测定可以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亲和膜色谱 蛋白A 人免疫球蛋白G HIgG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