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化腐植酸–尿素施用对小麦–玉米轮作土壤氮肥利用率及其控制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30
1
作者 刘艳丽 丁方军 +4 位作者 张娟 戚兴超 谷端银 吴钦泉 李成亮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10-1319,共10页
腐植酸-尿素是近年来的一种新型有机无机复合肥料,其增产效应显著,但是在小麦-玉米轮作中该肥料的利用率和环境调控因素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田间定位与室内培养试验,以不施肥处理(Control)和单施尿素处理(Urea)为对照,研究腐植酸-... 腐植酸-尿素是近年来的一种新型有机无机复合肥料,其增产效应显著,但是在小麦-玉米轮作中该肥料的利用率和环境调控因素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田间定位与室内培养试验,以不施肥处理(Control)和单施尿素处理(Urea)为对照,研究腐植酸-尿素直接掺混处理(U+HA1)、腐植酸-尿素活化处理(U+HA2)和腐植酸-尿素活化催化处理(U+HA3)对小麦和玉米生长、土壤理化性质、氮肥利用率和土壤氮转化及土壤脲酶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活化腐植酸-尿素处理的小麦、玉米籽粒产量分别较Urea处理增产15%~28%和8%~10%。活化腐植酸-尿素施用显著地降低土壤容重、p H和土壤颗粒粒径的中位粒径,提高了土壤的比表面积、电导率、有机碳含量和矿质态氮含量。小麦季活化腐植酸-尿素处理下氮肥回收利用率较Urea处理显著增加,增加幅度为37%~91%,玉米季的增加幅度为78%~93%。活化腐植酸-尿素处理下小麦和玉米的氮肥农艺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均较Urea处理高。此外,回归分析表明活化腐植酸-尿素的氮肥当季回收利用率随土壤硝化比率、有机氮的矿化量及脲酶含量的增加而降低,而随土壤颗粒比表面积的增大而提高。本研究结果明确了腐植酸-尿素活化处理对小麦、玉米的增产效果较好,可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其中腐植酸-尿素活化催化处理(U+HA3)的效果最好。研究结果为活化腐植酸-尿素肥料的深入研发与推广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腐植酸–尿素 小麦 玉米 产量 土壤理化性质 氮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活化处理腐植酸–尿素对褐土小麦–玉米产量及有机碳氮矿化的影响 被引量:26
2
作者 刘艳丽 丁方军 +3 位作者 谷端银 吴钦泉 张民 李成亮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2-48,共7页
腐植酸–尿素是一种新型有机无机肥料,不同活化方式对其肥效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田间定位试验和室内培养试验,设计不施肥处理(CK)、无机肥处理(U)、腐植酸–尿素直接掺混处理(U+HA1)、腐植酸–尿素硫化活化处理(U+HA2)、腐... 腐植酸–尿素是一种新型有机无机肥料,不同活化方式对其肥效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田间定位试验和室内培养试验,设计不施肥处理(CK)、无机肥处理(U)、腐植酸–尿素直接掺混处理(U+HA1)、腐植酸–尿素硫化活化处理(U+HA2)、腐植酸–尿素硫化加超声波处理(U+HA3),在褐土上研究不同活化处理腐植酸–尿素肥料对小麦–玉米产量和土壤有机碳氮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腐植酸–尿素显著提高小麦–玉米产量,小麦、玉米产量分别比U处理增产15%~28%、8%~10%,比CK处理增产63%~81%、55%~57%。U+HA3处理比U+HA1和U+HA2处理具有更强的增产效果。土壤养分在不同施肥处理间存在差异,土壤NO3–-N含量的变化趋势为U+HA1、U+HA3>U+HA2>U>CK。土壤NH4+-N含量在不同处理间与NO3–-N含量具有相似的趋势,其中U+HA1处理土壤NH4+-N含量较其他两种腐植酸–尿素处理有显著的降低。施肥处理提高了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但是腐殖酸–尿素处理与U处理的影响未见差异。腐殖酸-尿素处理对土壤有机碳含量未产生显著影响,但提高了土壤有机碳的矿化速率与累积矿化量,其中U+HA3处理比U+HA1和U+HA2处理效果明显。土壤有机碳的累积矿化量与作物总产量、土壤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CK处理相比,腐植酸的添加对土壤有机氮矿化比率影响不显著,但U处理土壤有机氮矿化比率显著提高。通过本研究验证腐植酸-尿素肥料比无机肥料具有更强的提高土壤生产力和肥力的作用,硫化超声波活化处理效果比其他两种活化处理效果显著。硫化超声波活化处理腐植酸-尿素肥料是值得推广的新型肥料,对丰富肥料资源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植酸–尿素 土壤有机碳氮矿化 土壤养分 施肥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植酸与微生物菌剂对丹参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凤娇 郭新送 +8 位作者 祝丽香 刘同信 申洋 陈士更 吴钦泉 胡斌 巩有才 马学文 徐阳春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70-74,共5页
采用盆栽试验,以鲁丹参2号为材料,以每盆基施复合肥(N-P_(2)O_(5)-K_(2)O=15-15-15)1.5 g为基础,设置6个施用处理:对照(CK);腐植酸9 000 kg/hm^(2)(T1);碱活化腐植酸9 000 kg/hm^(2)(T2);微生物菌剂4 500 kg/hm^(2)(T3);腐植酸9 000 kg/... 采用盆栽试验,以鲁丹参2号为材料,以每盆基施复合肥(N-P_(2)O_(5)-K_(2)O=15-15-15)1.5 g为基础,设置6个施用处理:对照(CK);腐植酸9 000 kg/hm^(2)(T1);碱活化腐植酸9 000 kg/hm^(2)(T2);微生物菌剂4 500 kg/hm^(2)(T3);腐植酸9 000 kg/hm^(2)+微生物菌剂4 500 kg/hm^(2)(T4);碱活化腐植酸9 000 kg/hm^(2)+微生物菌剂4 500 kg/hm^(2)(T5),研究各处理对丹参幼苗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腐植酸、碱活化腐植酸、微生物菌剂均能促进丹参幼苗生长,碱活化腐植酸+微生物菌剂配施效果更好。丹参幼苗生长期内,碱活化腐植酸+微生物菌剂配施与常规施肥对照相比,丹参壮苗指数、地上部干物质量、地下部干物质量、干物质总量、根冠比分别提高250.94%、59.67%、240.0%、80.88%和107.69%,差异显著;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分别提高41.48%、27.83%和69.19%,差异显著;根系活力、植株地上部氮磷钾含量分别提高129.70%、186.33%、147.62%和156.95%,差异显著。综之,腐植酸、碱活化腐植酸、微生物菌剂单施或配施均能有利于促进丹参幼苗的生长,有效提高丹参的生物量、光合特性以及养分吸收,且以碱活化腐植酸9 000 kg/hm^(2)+微生物菌剂4 500 kg/hm^(2)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腐植酸 碱活化腐植酸 微生物菌剂 幼苗生长 养分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植酸与枯草芽孢杆菌和过氧化钙对丹参连作田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凤娇 郭新送 +2 位作者 丁方军 吴钦泉 祝丽香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5-90,共6页
腐植酸与枯草芽孢杆菌剂是改善作物连作障碍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常用肥料,过氧化钙可有效改善土壤氧环境,但目前未见其对丹参连作田土壤肥力影响的研究。本试验采用盆栽法,以鲁丹参2号为材料,以基施复合肥(N-P_(2)O_(5)-K_(2)O=15-15-15)1.... 腐植酸与枯草芽孢杆菌剂是改善作物连作障碍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常用肥料,过氧化钙可有效改善土壤氧环境,但目前未见其对丹参连作田土壤肥力影响的研究。本试验采用盆栽法,以鲁丹参2号为材料,以基施复合肥(N-P_(2)O_(5)-K_(2)O=15-15-15)1.5 g/盆为基础,设置对照(CK)、腐植酸0.49 g/kg土(T1)、枯草芽孢杆菌0.014 g/kg土(T2)、过氧化钙0.1 g/kg土(T3)、腐植酸0.49 g/kg土+枯草芽孢杆菌0.014 g/kg土(T4)、腐植酸0.49 g/kg土+过氧化钙0.1 g/kg土(T5)、枯草芽孢杆菌0.014 g/kg土+过氧化钙0.1 g/kg土(T6)、腐植酸0.49 g/kg土+枯草芽孢杆菌0.014 g/kg土+过氧化钙0.1 g/kg土(T7),共8个处理,研究其对丹参连作田土壤速效养分、有机质、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腐植酸、枯草芽孢杆菌和过氧化钙提高土壤有效氮、有效磷及有机质含量,在丹参苗生长后期,土壤有效氮含量差异达显著水平;土壤有机质含量均高于各单施处理。腐植酸、枯草芽孢杆菌和过氧化钙单施或配施均提高土壤蔗糖酶活性,各配施处理的土壤脲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各单施处理。因此本试验条件下,腐植酸+枯草芽孢杆菌+过氧化钙配施对改善丹参连作土壤生物学特性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腐植酸 枯草芽孢杆菌 过氧化钙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控释肥对茶园土壤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丁方军 马学文 +5 位作者 付乃峰 丁兆堂 陈士更 孟庆羽 吴钦泉 谷端银 《山东农业科学》 2013年第6期63-65,共3页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以常规施肥为对照,研究不同控释肥处理对茶园土壤中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活化腐植酸缓释肥、缓释复合肥、生物有机缓控释肥均能显著提高茶园土壤中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提高茶园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环...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以常规施肥为对照,研究不同控释肥处理对茶园土壤中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活化腐植酸缓释肥、缓释复合肥、生物有机缓控释肥均能显著提高茶园土壤中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提高茶园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环境,其中以生物有机缓控释肥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肥 茶园土壤 碱解氮 有机质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子量腐植酸的结构特征及其对土壤镉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吴洪燕 李清君 +4 位作者 陈士更 吴钦泉 高斌 陈卫民 刘同信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33-1239,共7页
为探究不同分子量腐植酸组分的结构特征,利用褐煤粉提取腐植酸进行超滤分级,获得4个不同分子量的腐植酸组分。研究发现,分子量大于50 kDa和小于1 kDa的腐植酸分别占总腐植酸的49.66%、47.07%,中间两个组分占比很小;腐植酸的理化性质和... 为探究不同分子量腐植酸组分的结构特征,利用褐煤粉提取腐植酸进行超滤分级,获得4个不同分子量的腐植酸组分。研究发现,分子量大于50 kDa和小于1 kDa的腐植酸分别占总腐植酸的49.66%、47.07%,中间两个组分占比很小;腐植酸的理化性质和功能主要是由1 kDa以下的腐植酸和50 kDa以上的腐植酸所决定的。1 kDa以下的腐植酸总酸性基、羧基和酚羟基官能团含量最高,酚羟基占总酸性基的比例也较高,腐植酸的芳香化程度、缩合度随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大,含氧官能团含量、E4/E6值随分子量的增大而减少。通过盆栽试验,探索了不同分子量腐植酸对土壤Cd有效性的影响,土壤对Cd的吸附量随腐植酸分子量的增大而减少,各处理均在500 mg/L时达到吸附平衡;土壤Cd的解吸量亦随腐植酸分子量的增大而减少。小分子量腐植酸的酸性官能团丰富,对土壤重金属的吸附络合能力更强,可以降低土壤对Cd的吸持能力,提高其移动性和生物有效性;大分子腐植酸则主要起吸持和固定作用,降低重金属的移动性和生物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植酸 超滤分级 土壤镉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