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次超冷处理对YT15车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吴良芹 钱丹 秦艳 《工具技术》 2011年第8期70-72,共3页
以硬质合金钢YT15车刀为例,通过试验分析手段,探讨了多次超冷处理后的车刀组织转变特性和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与一次长时间超冷处理相比,多次短时间超冷处理后YT15车刀力学性能有所提高,多次超冷处理效果较好。
关键词 多次超冷处理 力学性能 硬质合金钢 马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冷却对60Si2Mn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吴良芹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12-715,共4页
对60Si2Mn钢CCT曲线进行测定,研究了60Si2Mn钢不同冷速下的组织变化及热处理后的组织性能。结果表明,60Si2Mn钢的临界冷却速度在3-5℃/s之间,Ms点267℃,具有很高的淬透性,经3min水淬+自回火后,从心部至表面的硬度分布均匀,均在44.67HR... 对60Si2Mn钢CCT曲线进行测定,研究了60Si2Mn钢不同冷速下的组织变化及热处理后的组织性能。结果表明,60Si2Mn钢的临界冷却速度在3-5℃/s之间,Ms点267℃,具有很高的淬透性,经3min水淬+自回火后,从心部至表面的硬度分布均匀,均在44.67HRC以上,冲击吸收能量在13.12J以上,热处理后的60Si2Mn钢具有高的硬度和良好的韧性,能够满足高性能材料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SI2MN钢 CCT曲线 金相组织 组织性能 马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CrMo钢磨削淬硬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吴良芹 秦艳 钱丹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8-140,共3页
采用刚玉砂轮在普通平面磨床上对35CrMo钢进行磨削硬化,研究其硬化层组织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磨削淬火工艺可获得700HV以上的高硬度淬硬层,最大淬硬层深达1.8 mm;磨削淬火加热速度极快,细化了奥氏体晶粒,淬火马氏体组织非常细小,得到... 采用刚玉砂轮在普通平面磨床上对35CrMo钢进行磨削硬化,研究其硬化层组织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磨削淬火工艺可获得700HV以上的高硬度淬硬层,最大淬硬层深达1.8 mm;磨削淬火加热速度极快,细化了奥氏体晶粒,淬火马氏体组织非常细小,得到板条马氏体和片状马氏体的整合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削 表面硬化 马氏体 35CrMo 维氏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冷处理对W18Cr4V铣刀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吴良芹 《工具技术》 2011年第5期73-75,共3页
以W18Cr4V高速钢铣刀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试验,分析了经多次深冷处理后铣刀片的组织转变特性和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与一次长时间深冷处理相比,多次短时间深冷处理对于提高W18Cr4V铣刀片的力学性能效果更佳。
关键词 W18CR4V 高速钢铣刀片 多次深冷处理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发动机积碳分析及清理 被引量:6
5
作者 吴良芹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09年第1期48-50,共3页
介绍了由燃油系统产生的积碳是造成车辆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并对传统和现行的清理积碳的设备及方法进行了比较,提出现行的科学的积碳清洗方式才是既保证积碳的良好清理又能不影响发动机其它性能的首选方式。
关键词 汽车发动机 积碳 清理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高职机电类专业的协同发展研究——以沙洲职业工学院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钱丹 吴良芹 《南方农机》 2022年第21期194-198,共5页
我国要在“十四五”时期建设制造强国,关键在于推动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核心在于复合式创新型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重点在于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协同创新高质量发展。课题组以沙洲职业工学院为例,深入分析《中国制造2025》... 我国要在“十四五”时期建设制造强国,关键在于推动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核心在于复合式创新型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重点在于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协同创新高质量发展。课题组以沙洲职业工学院为例,深入分析《中国制造2025》对现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发展的政策导向,依托“苏州高职高专院校联席会议”的政策、资源和信息统筹优势,探讨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协同发展的建设基础,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和校企深度融合育人对接的发展途径,解决机电类人才培养结构供给与地方产业结构优化需求的匹配问题、专业建设速度与地方产业发展速度的匹配问题,将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发展实践探索落实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实处,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发展 高职院校 专业建设 联席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压分布的座椅舒适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崇玉 吴良芹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2年第12期66-71,共6页
通过研究座椅舒适性概念和坐姿生理学理论,设计并完成座椅舒适性主、客观评价试验,采集原始体压分布试验数据,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利用BP神经网络构建舒适性主、客观评价数据之间关系,建立可以通过客观体压分布数据预测主观舒适性的评... 通过研究座椅舒适性概念和坐姿生理学理论,设计并完成座椅舒适性主、客观评价试验,采集原始体压分布试验数据,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利用BP神经网络构建舒适性主、客观评价数据之间关系,建立可以通过客观体压分布数据预测主观舒适性的评价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座椅 舒适性 体压分布 神经网络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