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肺保护通气策略下瑞马唑仑对老年患者腹腔镜上腹部手术的肺保护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23年10月~2024年10月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肝叶部分切除术、胃大部分切除术的年龄≥60岁患者60例...目的 探讨肺保护通气策略下瑞马唑仑对老年患者腹腔镜上腹部手术的肺保护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23年10月~2024年10月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肝叶部分切除术、胃大部分切除术的年龄≥60岁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30例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瑞马唑仑,对照组30例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丙泊酚,比较2组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应激反应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麻醉质量[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评分],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VV%)],血气指标[pH值、乳酸(Lac)、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CO_(2)分压(PaCO_(2))],苏醒质量(气管导管拔管时间、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及肺部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术后2、12、24 h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00)。应激反应指标中,观察组术后2、12、24 h血清SO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NE、C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00)。观察组术后24 h VAS评分和术后2、24 h Ramsay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00)。观察组术后48 h FVC、FEV_(1)、MVV%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 h PaO_(2)高于对照组,Lac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气管导管拔管时间、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肺保护通气策略下瑞马唑仑对老年患者腹腔镜上腹部手术的肺保护效果优于丙泊酚,可能通过减轻围术期应激反应、改善氧合功能、有效镇静、降低炎症反应发挥肺保护作用。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 探讨肺保护通气策略下瑞马唑仑对老年患者腹腔镜上腹部手术的肺保护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23年10月~2024年10月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肝叶部分切除术、胃大部分切除术的年龄≥60岁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30例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瑞马唑仑,对照组30例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丙泊酚,比较2组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应激反应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麻醉质量[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评分],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VV%)],血气指标[pH值、乳酸(Lac)、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CO_(2)分压(PaCO_(2))],苏醒质量(气管导管拔管时间、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及肺部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术后2、12、24 h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00)。应激反应指标中,观察组术后2、12、24 h血清SO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NE、C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00)。观察组术后24 h VAS评分和术后2、24 h Ramsay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00)。观察组术后48 h FVC、FEV_(1)、MVV%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 h PaO_(2)高于对照组,Lac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气管导管拔管时间、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肺保护通气策略下瑞马唑仑对老年患者腹腔镜上腹部手术的肺保护效果优于丙泊酚,可能通过减轻围术期应激反应、改善氧合功能、有效镇静、降低炎症反应发挥肺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