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数据库分析预测Notch信号通路及其相关非编码RNA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可能调控途径
1
作者
吕梦林
刘醒然
寇现娟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42-1957,共16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理特征包括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rotein,Aβ)沉积形成的老年斑、微管相关蛋白(tubulin associated unit,tau)过度磷酸化...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理特征包括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rotein,Aβ)沉积形成的老年斑、微管相关蛋白(tubulin associated unit,tau)过度磷酸化导致的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s),以及大脑皮层和海马等关键脑区神经元、突触的大量丧失,最终临床上表现为记忆减退、语言障碍及空间定向能力下降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AD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已发展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迫切需要开发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研究发现,Notch信号通路作为一种高度进化保守的途径,在细胞增殖、分化、发育以及凋亡等多种生物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失调在AD的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此外,Notch信号通路与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的相互作用产生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在多种疾病中被广泛报道。然而,在AD中对Notch信号通路与ncRNA的探讨相对缺乏。因此,本文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整合多个公开数据库数据,系统筛选在AD中显著异常的Notch通路关键基因及其相关ncRNA,构建lncRNA-miRNA-mRNA调控网络,深入探讨其在AD发病过程中的内在联系及潜在机制,进一步评估这些分子作为AD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及治疗干预靶点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以期为AD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NOTCH信号通路
非编码RNA
NOTCH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天麻钩藤饮通过抑制坏死性凋亡通路改善帕金森病小鼠的运动功能障碍
2
作者
陈丹丹
任乾千
+5 位作者
吕梦林
张宝文
刘醒然
张蒙
王阳
寇现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8期1571-1580,共10页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分析、分子对接分析及动物实验验证探讨天麻钩藤饮(TGY)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亚急性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的运动功能障碍及分子机制的影响。方法90只8周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6组(n=15):对...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分析、分子对接分析及动物实验验证探讨天麻钩藤饮(TGY)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亚急性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的运动功能障碍及分子机制的影响。方法90只8周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6组(n=15):对照组、模型组、模型+坏死性凋亡抑制剂NEC-1组(6.5 mg/kg)、模型+不同剂量的天麻钩藤饮治疗(TGY-L组2.5 g/kg;TGY-H组5 g/kg)、模型+阳性对照美多芭组(76 mg/kg)。采用连续5 d腹腔注射MPTP(30 mg/kg)构建亚急性PD小鼠模型。随机选取小鼠进行运动能力测试(n=6);Western blotting检测小鼠纹状体中酪氨酸羟化酶(TH)和α-突触核蛋白(α-syn)、坏死性凋亡相关蛋白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RIPK1)、RIPK3和混合谱系激酶域样(MLKL)及磷酸化的表达情况(n=4),并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分析方法对天麻钩藤饮调控坏死性凋亡治疗PD的关键靶点进行预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D组小鼠出现运动功能障碍,α-syn表达增加(P<0.001),TH蛋白表达下降(P<0.001)。连续6 d的NEC-1治疗后运动功能得到改善,p-RIPK1/RIPK1、p-RIPK3/RIPK3、p-MLKL/MLKL和α-syn表达减少(P<0.05或P<0.001),以及TH表达增加(P<0.01)。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显示天麻钩藤饮可调控坏死性凋亡通路中的RIPK1来改善神经退行性疾病,且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天麻钩藤饮中的化合物与RIPK1存在相互作用。动物实验结果证实,低、高剂量的天麻钩藤饮改善了PD小鼠的运动功能障碍,增加TH表达(P<0.01),降低α-syn和坏死性凋亡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P<0.05或P<0.01)。结论天麻钩藤饮通过抑制坏死性凋亡通路,促进TH蛋白表达和减轻α-syn蓄积,进而改善PD小鼠的运动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天麻钩藤饮
运动功能障碍
坏死性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数据库分析预测Notch信号通路及其相关非编码RNA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可能调控途径
1
作者
吕梦林
刘醒然
寇现娟
机构
武汉体育学院运动医学院
广西医科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
出处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42-1957,共16页
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发展联合基金(2024AFD242)
湖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23ZD165)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25GXNSFBA069048)资助。
文摘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理特征包括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rotein,Aβ)沉积形成的老年斑、微管相关蛋白(tubulin associated unit,tau)过度磷酸化导致的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s),以及大脑皮层和海马等关键脑区神经元、突触的大量丧失,最终临床上表现为记忆减退、语言障碍及空间定向能力下降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AD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已发展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迫切需要开发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研究发现,Notch信号通路作为一种高度进化保守的途径,在细胞增殖、分化、发育以及凋亡等多种生物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失调在AD的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此外,Notch信号通路与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的相互作用产生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在多种疾病中被广泛报道。然而,在AD中对Notch信号通路与ncRNA的探讨相对缺乏。因此,本文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整合多个公开数据库数据,系统筛选在AD中显著异常的Notch通路关键基因及其相关ncRNA,构建lncRNA-miRNA-mRNA调控网络,深入探讨其在AD发病过程中的内在联系及潜在机制,进一步评估这些分子作为AD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及治疗干预靶点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以期为AD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NOTCH信号通路
非编码RNA
NOTCH1
Keywords
Alzheimer’s disease
Notch signaling pathway
ncRNA
Notch1
分类号
R749.16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742.5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麻钩藤饮通过抑制坏死性凋亡通路改善帕金森病小鼠的运动功能障碍
2
作者
陈丹丹
任乾千
吕梦林
张宝文
刘醒然
张蒙
王阳
寇现娟
机构
武汉体育学院运动医学院
出处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8期1571-1580,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01228)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24AFD242)
+2 种基金
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T2024019)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25GXNSFBA069048)
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2023KY0365,2023KY0357)。
文摘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分析、分子对接分析及动物实验验证探讨天麻钩藤饮(TGY)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亚急性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的运动功能障碍及分子机制的影响。方法90只8周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6组(n=15):对照组、模型组、模型+坏死性凋亡抑制剂NEC-1组(6.5 mg/kg)、模型+不同剂量的天麻钩藤饮治疗(TGY-L组2.5 g/kg;TGY-H组5 g/kg)、模型+阳性对照美多芭组(76 mg/kg)。采用连续5 d腹腔注射MPTP(30 mg/kg)构建亚急性PD小鼠模型。随机选取小鼠进行运动能力测试(n=6);Western blotting检测小鼠纹状体中酪氨酸羟化酶(TH)和α-突触核蛋白(α-syn)、坏死性凋亡相关蛋白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RIPK1)、RIPK3和混合谱系激酶域样(MLKL)及磷酸化的表达情况(n=4),并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分析方法对天麻钩藤饮调控坏死性凋亡治疗PD的关键靶点进行预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D组小鼠出现运动功能障碍,α-syn表达增加(P<0.001),TH蛋白表达下降(P<0.001)。连续6 d的NEC-1治疗后运动功能得到改善,p-RIPK1/RIPK1、p-RIPK3/RIPK3、p-MLKL/MLKL和α-syn表达减少(P<0.05或P<0.001),以及TH表达增加(P<0.01)。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显示天麻钩藤饮可调控坏死性凋亡通路中的RIPK1来改善神经退行性疾病,且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天麻钩藤饮中的化合物与RIPK1存在相互作用。动物实验结果证实,低、高剂量的天麻钩藤饮改善了PD小鼠的运动功能障碍,增加TH表达(P<0.01),降低α-syn和坏死性凋亡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P<0.05或P<0.01)。结论天麻钩藤饮通过抑制坏死性凋亡通路,促进TH蛋白表达和减轻α-syn蓄积,进而改善PD小鼠的运动功能障碍。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天麻钩藤饮
运动功能障碍
坏死性凋亡
Keywords
Parkinson's disease
Tianma Gouteng Yin
motor deficits
necroptosis pathway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数据库分析预测Notch信号通路及其相关非编码RNA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可能调控途径
吕梦林
刘醒然
寇现娟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天麻钩藤饮通过抑制坏死性凋亡通路改善帕金森病小鼠的运动功能障碍
陈丹丹
任乾千
吕梦林
张宝文
刘醒然
张蒙
王阳
寇现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