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单元不平衡下CHB-MLIs载波移相调制策略移相角计算方法
1
作者 赖纪东 聂照伟 +3 位作者 董玮 苏建徽 陈庆 吕振华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38-344,共7页
针对单元不平衡下级联H桥多电平逆变器(CHB-MLIs)载波移相PWM(PS-PWM)调制策略移相角难以求解的问题,提出一种变移相角载波移相调制策略移相角通用计算方法。针对多单元CHB-MLIs变移相角PS-PWM调制策略中非线性超越方程组无法用解析方... 针对单元不平衡下级联H桥多电平逆变器(CHB-MLIs)载波移相PWM(PS-PWM)调制策略移相角难以求解的问题,提出一种变移相角载波移相调制策略移相角通用计算方法。针对多单元CHB-MLIs变移相角PS-PWM调制策略中非线性超越方程组无法用解析方法求解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BPNN)与遗传算法(GA)的混合算法(BPNN-GA)进行求解。利用BPNN预处理单元直流侧电压与调制度,映射得到一组移相角模糊解,再将此模糊解作为GA的初始种群进行迭代寻优,得到载波移相角。最后,基于10单元CHB-MLIs对所提方法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单元不平衡情况下采用所提载波移相角计算方法可有效消除输出电压边带谐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联H桥多电平逆变器 载波移相调制策略 BP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单元不平衡 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因子递推最小二乘法微网逆变器线路阻抗辨识
2
作者 赖纪东 崔玉妹 +3 位作者 董玮 苏建徽 徐珊珊 吕振华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298,共6页
为准确在线辨识微网逆变器线路阻抗,提出一种带遗传因子最小二乘法微网线路阻抗辨识方法。通过建立微网逆变器线路阻抗数学模型,基于遗传因子递推最小二乘法推导出线路阻抗辨识模型,然后进行迭代计算实时获得微网逆变器线路阻抗值。该... 为准确在线辨识微网逆变器线路阻抗,提出一种带遗传因子最小二乘法微网线路阻抗辨识方法。通过建立微网逆变器线路阻抗数学模型,基于遗传因子递推最小二乘法推导出线路阻抗辨识模型,然后进行迭代计算实时获得微网逆变器线路阻抗值。该方法能够实时准确地辨识微网逆变器线路阻抗参数,遗传因子的引入加快辨识响应速度,同时该方法适用于不平衡运行工况。为验证所提辨识方法性能,基于StarSim半实物实验平台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验证所提方法的辨识精度、跟随性能及不平衡工况下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网 参数辨识 线路阻抗 遗传因子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发动机液阻悬置动特性仿真与实验分析 被引量:44
3
作者 吕振华 梁伟 上官文斌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5-111,共7页
本文总结了发动机悬置系统的隔振要求和常用的悬置元件动特性评价参数,指出了悬置元件为满足高、低频隔振要求而产生的设计上的矛盾和困难。通过激振实验方法测试了液阻悬置元件及其橡胶主簧的动刚度和阻尼特性。对一种轿车动力总成液... 本文总结了发动机悬置系统的隔振要求和常用的悬置元件动特性评价参数,指出了悬置元件为满足高、低频隔振要求而产生的设计上的矛盾和困难。通过激振实验方法测试了液阻悬置元件及其橡胶主簧的动刚度和阻尼特性。对一种轿车动力总成液阻悬置建立了集总参数的力学和数学模型,进行了动特性仿真,并与实验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该模型对液阻悬置的低频动特性分析很有效,在高频段也可以预测液阻悬置开始发生动态硬化的频率,对于液阻悬置产品的设计和改进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实验分析 发动机 液阻悬置 隔振性能 动态特性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质量飞轮-周向短弹簧型扭振减振器弹性特性设计原理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30
4
作者 吕振华 吴志国 陈涛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93-497,共5页
分析了双质量飞轮 -周向短弹簧型扭振减振器机构特点及其特殊的多级式非线性弹性特性的实现原理 ,建立了该减振器非线性弹性特性的解析表达式及各级扭转刚度的计算公式 ,阐述了该减振器结构设计的要点 。
关键词 双质量飞轮-周向短弹簧型 扭振减振器 机构特点 多级式非线性弹性特性 设计 汽车 扭振控制 摸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动力总成隔振悬置布置的设计思想论析 被引量:50
5
作者 吕振华 范让林 冯振东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7-43,共7页
作者系统总结和分析了汽车动力总成 悬置系统的设计思想。应用刚体的撞击中心理论布置动力总成的前、后悬置,同时兼顾动力总成和车身的垂向弹性弯曲振动模态的影响以及发动机往复不平衡惯性力的作用中心,可有效提高汽车的舒适性。V型布... 作者系统总结和分析了汽车动力总成 悬置系统的设计思想。应用刚体的撞击中心理论布置动力总成的前、后悬置,同时兼顾动力总成和车身的垂向弹性弯曲振动模态的影响以及发动机往复不平衡惯性力的作用中心,可有效提高汽车的舒适性。V型布置的悬置组能解除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横移、侧倾自由度之间的弹性耦合,既有较大的横向刚度,又有足够的侧倾柔度;既有利于获得动力总成的第一阶刚体模态为绕扭矩轴做侧倾振动的模态,也便于该系统刚体模态频率与汽车其它子系统固有频率之间的合理分配,从而获得良好的怠速隔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动力总成 悬置系统 隔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动力传动系双质量飞轮-径向弹簧型扭振减振器弹性特性设计方法 被引量:20
6
作者 吕振华 熊海龙 陈涛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1-55,共5页
本文建立了双质量飞轮一径向弹簧型DMF-RS扭振减振器的弹性特性表达式并进行了理论探讨,提出了该减振器弹性机构的设计方法,可实现理想的硬非线性弹性特性。即在发动机怠速工况下具有很低的扭转刚度,在汽车行驶工况下具有随传递转矩渐... 本文建立了双质量飞轮一径向弹簧型DMF-RS扭振减振器的弹性特性表达式并进行了理论探讨,提出了该减振器弹性机构的设计方法,可实现理想的硬非线性弹性特性。即在发动机怠速工况下具有很低的扭转刚度,在汽车行驶工况下具有随传递转矩渐增的扭转刚度,同时可保证减振器的极限工作扭角和极限弹性转矩都尽可能大。文中还基于某轿车动力传动系的多自由度集总质量一弹性扭振分析模型,计算分析了采用DMF-RS型减振器的动力传动系扭振固有特性,证实了该减振器的扭振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振减振器 双质量飞轮 径向弹簧 弹性特性 设计方法 汽车 动力传动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平衡钻井完井液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吕振华 成效华 +4 位作者 宋玉宽 隋跃华 赵小平 柴金鹏 顾法钊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7,共5页
本文介绍了胜利油田欠平衡钻井完井液技术的室内研究 ,以及欠平衡钻井液在罗 15 1 11井、商 741平 1井、王平 1井的成功应用。三口井的应用证明 ,合理选择钻井完井液体系是实现欠平衡钻井成功的关键 ;在欠平衡钻井完井的施工中 ,采用合... 本文介绍了胜利油田欠平衡钻井完井液技术的室内研究 ,以及欠平衡钻井液在罗 15 1 11井、商 741平 1井、王平 1井的成功应用。三口井的应用证明 ,合理选择钻井完井液体系是实现欠平衡钻井成功的关键 ;在欠平衡钻井完井的施工中 ,采用合理的保护油气层措施 ,提高油井产能 ,是欠平衡钻井的宗旨。本文介绍的欠平衡钻井实践 ,为今后同一地区类似储层或其它地区类似储层的欠平衡钻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平衡钻井 钻井完井液 保护油气层 水平钻井 石油钻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筒式液阻减振器工作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吕振华 李世民 +2 位作者 刘目珍 周建明 陆军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3-208,共6页
作者制备了一种单筒式减振器实验样品,利用专用振动实验台对其外特性和内特性进行了测试和分析。比较了低速工作条件下油液阻尼力、补偿阻力和摩擦阻力等之间的关系。考察了不同激振频率和幅值条件下减振器工作特性的不同特征及原因,探... 作者制备了一种单筒式减振器实验样品,利用专用振动实验台对其外特性和内特性进行了测试和分析。比较了低速工作条件下油液阻尼力、补偿阻力和摩擦阻力等之间的关系。考察了不同激振频率和幅值条件下减振器工作特性的不同特征及原因,探讨了油液工作温度以及橡胶衬套等的影响。建立了简化的减振器力学模型,据此分析了等效阻尼系数、等效刚度、激振频率、振幅等参数对减振器阻力幅值和滞后角的影响,解释了实验测试中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筒式液阻减振器 外特性 内特性 油液阻尼力 补偿阻力 摩擦阻力 等效阻尼系数 等效刚度 激振频率 振幅等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循环泡沫钻井完井液在罗151-11井欠平衡压力钻井中的应用 被引量:8
9
作者 吕振华 隋跃华 +1 位作者 郭建国 王介坤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7-28,共2页
介绍了可循环泡沫钻井完井液的配方、性能及在罗 1 5 1 - 1 1井欠平衡压力钻井中的应用情况。在罗 1 5 1 - 1 1井中的成功应用表明 ,该体系密度低、悬浮和携带岩屑能力强 ,抗污染效果好 ,能够满足欠平衡压力钻井的需要 ,且能减少低压油... 介绍了可循环泡沫钻井完井液的配方、性能及在罗 1 5 1 - 1 1井欠平衡压力钻井中的应用情况。在罗 1 5 1 - 1 1井中的成功应用表明 ,该体系密度低、悬浮和携带岩屑能力强 ,抗污染效果好 ,能够满足欠平衡压力钻井的需要 ,且能减少低压油气层的损害 ,对胜利油田低压地层欠平衡压力钻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平衡压力钻井 泡沫钻井液 完井液 钻井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传动系扭振噪声的发生机理及控制方法述评 被引量:20
10
作者 吕振华 冯振东 +1 位作者 程维娜 梁恩忠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4,共4页
指出汽车传动系的扭转振动是产生车内振动噪声、降低汽车乘坐舒适性的重要根源之一;阐述了汽车传动系扭转振动的主要特点;对传动系中变速器、主减速器等主要零部件的扭振噪声的发生机理及控制方法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汽车 传动系 扭转振动 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发动机曲轴阻尼式扭振吸振器设计方法探讨及应用 被引量:20
11
作者 吕振华 冯振东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7-33,共7页
往复活塞式发动机曲轴扭振吸振器是应用得最早且最普通的一类阻尼式动力吸振器。本文在简要述评阻尼式动力吸振器设计方法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探讨了汽车发动机曲轴扭振吸振器的设计方法,并以一种车用柴油机为例,阐述了其设计程序及有关... 往复活塞式发动机曲轴扭振吸振器是应用得最早且最普通的一类阻尼式动力吸振器。本文在简要述评阻尼式动力吸振器设计方法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探讨了汽车发动机曲轴扭振吸振器的设计方法,并以一种车用柴油机为例,阐述了其设计程序及有关的一些理论和实际问题,最后对该机现用的橡胶式吸振器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振器 设计 曲轴 扭振 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连杆悬架的刚体运动学和弹性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18
12
作者 吕振华 徐建国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0-14,共5页
探讨了基于矢量分析原理进行五连杆悬架的刚体运动学和受力分析的方法,并进一步提出了一种考虑橡胶衬套弹性的悬架弹性运动学迭代计算方法。据此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进行了一种轿车五连杆后悬架的刚体运动学和弹性运动学模拟分析,... 探讨了基于矢量分析原理进行五连杆悬架的刚体运动学和受力分析的方法,并进一步提出了一种考虑橡胶衬套弹性的悬架弹性运动学迭代计算方法。据此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进行了一种轿车五连杆后悬架的刚体运动学和弹性运动学模拟分析,探讨了悬架橡胶衬套的弹性对车辆性能的影响。该方法有效简捷,可方便地应用于五连杆悬架设计分析和参数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连杆悬架 刚体运动学 弹性运动学 非独立悬架 受力分析 轿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鼓式制动器摩擦副压强不均匀性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9
13
作者 吕振华 韩文明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0-93,共4页
定义了鼓式制动器摩擦片压强的两种不均匀度指数 ,推导了现有的不同机构型式的鼓式制动器的摩擦副压强不均匀度指数的计算公式 ,并分析了其变化特性。以这两种压强不均匀度指数作为新的评价指标 ,对各种型式的鼓式制动器进行了评价 ,揭... 定义了鼓式制动器摩擦片压强的两种不均匀度指数 ,推导了现有的不同机构型式的鼓式制动器的摩擦副压强不均匀度指数的计算公式 ,并分析了其变化特性。以这两种压强不均匀度指数作为新的评价指标 ,对各种型式的鼓式制动器进行了评价 ,揭示了一些型式的鼓式制动器所固有的缺点。提出了改进传统鼓式制动器的技术方向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鼓式制动器 压力分布 不均匀度指数 摩擦片压强 评价指标 凸轮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离合器扭振减振器设计方法探讨 被引量:12
14
作者 吕振华 冯振东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18-223,231,共7页
装置于离合器从动盘中的非线性弹性-阻尼式扭振减振器可有效地控制由发动机激起的汽车传动系扭振和噪声。本文阐述目前实际应用的这一类减振器——多级式非线性扭振减振器的基本功能和构造原理,探讨在设计中选择其工作特性型式和性能参... 装置于离合器从动盘中的非线性弹性-阻尼式扭振减振器可有效地控制由发动机激起的汽车传动系扭振和噪声。本文阐述目前实际应用的这一类减振器——多级式非线性扭振减振器的基本功能和构造原理,探讨在设计中选择其工作特性型式和性能参数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减振器结构设计方法的若干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离合器 扭振减振器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转向系减振器原理及其阻尼特性的试验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吕振华 高源 +1 位作者 王望予 姜红军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26-30,共5页
介绍了汽车转向系减振器的原理及其发展概况,提出了应用高频电液伺服激振器进行转向系减振器阻尼特性测试的试验技术及数据处理分析方法,并给出了一种轿车转向系减振器阻尼特性的试验分析结果,建立了其非线性阻尼参数模型。
关键词 汽车 转向系统 减振器 阻尼 特性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固有振动特性设计的最优动力学修改原理 被引量:8
16
作者 吕振华 冯振东 邬惠乐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37-143,192,共8页
本文以线性广义特征值问题的矩阵摄动法为理论工具,分析了一般振动结构的固有振频和固有振型对结构质量和刚度(包括内部连接刚度和边界约束刚度)修改的灵敏度特性,得到了一系列有实用价值的结论,其中指出了对结构进行摄动修改的最灵敏... 本文以线性广义特征值问题的矩阵摄动法为理论工具,分析了一般振动结构的固有振频和固有振型对结构质量和刚度(包括内部连接刚度和边界约束刚度)修改的灵敏度特性,得到了一系列有实用价值的结论,其中指出了对结构进行摄动修改的最灵敏位置。这些分析结果实际上表明了结构固有振动特性设计的最优动力学修改原理,据此可使大型、复杂结构动态特性灵敏度分析的计算量大大减少,也可使灵敏度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完整性得以改善。它对于有效地进行结构的动态特性优化设计及振动控制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动力学 灵敏度 矩阵摄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臭气体的生物处理工艺 被引量:3
17
作者 吕振华 闵航 李慧丽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5-97,共3页
从广义上说,散发在大气中的一切有味物质统称为恶臭气体。恶臭气体强烈刺激人的心理,严重时引起中毒,是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的7大公害之一。为了减少恶臭气体对人类创成危害,必须加强治理。为此,概述了附着生长系统和悬浮生长系统两... 从广义上说,散发在大气中的一切有味物质统称为恶臭气体。恶臭气体强烈刺激人的心理,严重时引起中毒,是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的7大公害之一。为了减少恶臭气体对人类创成危害,必须加强治理。为此,概述了附着生长系统和悬浮生长系统两种恶臭气体生物处理法,同时介绍了生物滤池、生物洗涤器和生物滴滤塔3种处理恶臭气体生物处理工艺流程的特点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臭气体 生物处理工艺 生物处理法 生物滴滤塔 生物洗涤 生物滤池 污染环境 刺激 人体健康 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性阻尼线性振动系统的复模态特征值问题的一种新的矩阵摄动分析解法 被引量:5
18
作者 吕振华 冯振东 方传流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8期719-728,共10页
本文提出了对粘性阻尼线性振动系统的复模态二次广义特征值问题进行高效近似求解的一种新的矩阵摄动分析方法,即先将阻尼矩阵分解为比例阻尼部分和非比例阻尼部分之和,并求得系统的比例阻尼实模态特征解;然后以此为初始值,将阻尼矩阵的... 本文提出了对粘性阻尼线性振动系统的复模态二次广义特征值问题进行高效近似求解的一种新的矩阵摄动分析方法,即先将阻尼矩阵分解为比例阻尼部分和非比例阻尼部分之和,并求得系统的比例阻尼实模态特征解;然后以此为初始值,将阻尼矩阵的非比例部分作为对其比例部分的小量修改,利用摄动分析方法简捷地得到系统的复模态特征值问题的近似解.这一新方法适用于振系阻尼分布不十分偏离比例阻尼情况的问题,因此对大阻尼(非过阻尼)振动系统也有效.这是它优于以前提出的基于无阻尼实模态特征解的类似摄动分析方法的重要特点.文中建立了复模态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二阶摄动解式,并通过算例证实了其有效性.此外还讨论了利用比例阻尼假定估计阻尼系统固有振动的复特征值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系统 振动分析 复模态 特征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论复模态振动分析理论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5
19
作者 吕振华 冯振东 邬惠乐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0-27,13,共9页
本文首先推证了线性振动系统的复模态特征参数退化为实模态特征参数的过渡方式;其次,基于实模态理论与复模态理论的统一性要求,规定了复特征向量的正规化条件;然后,建立了复特征向量空间中的展开定理的表达式,并证明了其与实特征向量空... 本文首先推证了线性振动系统的复模态特征参数退化为实模态特征参数的过渡方式;其次,基于实模态理论与复模态理论的统一性要求,规定了复特征向量的正规化条件;然后,建立了复特征向量空间中的展开定理的表达式,并证明了其与实特征向量空问中的展开定理的表达式的统一性;最后,阐述了目前对复模态振动现象的特点的一些基本认识,并对复模态振动系统的共振慨念的近似定义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模态振动 复模态理论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体飞轮-周向弹簧型扭振减振器弹性特性设计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吕振华 陈涛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3-77,共5页
基于某轿车动力传动系扭振特性计算,分析了双体飞轮周向弹簧(DMF-CS)型扭振减振器弹性特性对系统扭振特性的影响,据此探讨了该类减振器弹性特性的设计原则;建立了其弹性特性的解析表达式,并就弧形螺旋弹簧设计进行了讨论;总结了弹性机... 基于某轿车动力传动系扭振特性计算,分析了双体飞轮周向弹簧(DMF-CS)型扭振减振器弹性特性对系统扭振特性的影响,据此探讨了该类减振器弹性特性的设计原则;建立了其弹性特性的解析表达式,并就弧形螺旋弹簧设计进行了讨论;总结了弹性机构结构设计要点,包括弹性元件布置方案的确定、弧形螺旋弹簧磨损问题的解决措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振减振器.双体飞轮.弧形螺旋弹簧.弹性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