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黄木香导致大鼠急性肾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吕吟秋 李凡凡 +2 位作者 朱小春 孙莉 许菲菲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1年第4期200-202,206,共4页
目的 :观察黄木香所致大鼠急性肾损伤作用的肾功能变化及组织形态学特点。方法 :用黄木香 10 0 %水煎剂给大鼠灌胃 15 g·kg-1·d-1建立大鼠急性肾损伤动物模型 ,检测有关肾、肝功能指标 ,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肾功能改... 目的 :观察黄木香所致大鼠急性肾损伤作用的肾功能变化及组织形态学特点。方法 :用黄木香 10 0 %水煎剂给大鼠灌胃 15 g·kg-1·d-1建立大鼠急性肾损伤动物模型 ,检测有关肾、肝功能指标 ,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肾功能改变为血尿素氮、肌酐升高 ,组织形态学改变为以皮髓交界处为主的急性肾小管变性、坏死。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衰竭 肾毒性 黄木香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移植术后膜性肾病临床和病理表现 被引量:4
2
作者 吕吟秋 许菲菲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3年第6期339-341,共3页
目的 :探讨异基因骨髓移植后表现在肾脏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cGVHD)的临床及病理表现。方法 :通过 1例ABO血型相合、HLA相合的异基因骨髓移植患者cGVHD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 ,对其临床和病理形态学的多态性以及治疗的关系... 目的 :探讨异基因骨髓移植后表现在肾脏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cGVHD)的临床及病理表现。方法 :通过 1例ABO血型相合、HLA相合的异基因骨髓移植患者cGVHD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 ,对其临床和病理形态学的多态性以及治疗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cGVHD的肾脏累及罕见 ,临床表现为蛋白尿、肾病综合征 ,同时有皮肤、肝脏、口、眼等损害。病理形态学主要为膜性肾病 :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增厚 ;免疫病理示IgG沿毛细血管袢颗粒状沉积 ;超微病理示肾小球上皮下电子致密物沉积。结论 :异基因骨髓移植后的蛋白尿、肾病综合征可能为自身免疫性疾病 ,是移植物对宿主产生的一种排斥反应。肾穿刺活检对该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移植 术后 膜性肾病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吕吟秋 邵蓉蓉 许菲菲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2年第1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基因多态性 S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_1与IgAN肾小管间质病变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周莹 吕吟秋 +2 位作者 杜园园 徐玉兰 许菲菲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IgA肾病(IgAN)肾小管间质病变的关系。方法60例IgAN患者行肾活检,按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积分分为无病变、轻度、中度及重度组。用ELISA法检测血、尿TGF-β1,同时检测其临床指标及肾小管功能指标。结果...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IgA肾病(IgAN)肾小管间质病变的关系。方法60例IgAN患者行肾活检,按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积分分为无病变、轻度、中度及重度组。用ELISA法检测血、尿TGF-β1,同时检测其临床指标及肾小管功能指标。结果不同肾小管间质病变组间的肾小球积分、肾血管积分、血肌酐、肌酐清除率、24 h尿蛋白定量差异有意义;肾小管间质病变与血、尿TGF-β1及尿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呈正相关。结论血、尿TGF-β1及尿α1-MG、β2-MG、NAG可预示肾小管间质病变的进展和预后,其中尿TGF-β1与IgAN小管间质病变的相关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IGA 肾小管间质病变 转化生长因子 肾脏病理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砷酸对BXSB狼疮鼠狼疮性肾炎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7
5
作者 朱小春 吕吟秋 +3 位作者 许菲菲 李安乐 黄朝兴 徐玉兰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4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 :观察亚砷酸对BXSB自发狼疮鼠狼疮性肾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2个月龄雄性BXSB小鼠12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 (生理盐水 )和治疗组 (亚砷酸 0 .8mg/kg) ,隔日腹腔注射 ,共 5 5d。观察尿蛋白、尿红细胞、血清肌酐 ,血清IgG、dsDNA、ANA及... 目的 :观察亚砷酸对BXSB自发狼疮鼠狼疮性肾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2个月龄雄性BXSB小鼠12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 (生理盐水 )和治疗组 (亚砷酸 0 .8mg/kg) ,隔日腹腔注射 ,共 5 5d。观察尿蛋白、尿红细胞、血清肌酐 ,血清IgG、dsDNA、ANA及肾脏病理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尿蛋白排出量比对照组明显减少 ,血清IgG和dsDNA值也比对照组低 ,肾脏病理改变比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 :亚砷酸能抑制BXSB狼疮鼠的自身免疫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砷酸 BXSB 狼疮性肾炎 治疗 SLE L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与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0
6
作者 章建娜 吕吟秋 +1 位作者 许菲菲 林瑞霞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9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成人与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疾病转归的差异。方法:收集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住院确诊为紫癜性肾炎(HSPN)的成人患者(≥18岁)36例,38例紫癜性肾炎患儿为温州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病人,分析比较二者的临床... 目的:探讨成人与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疾病转归的差异。方法:收集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住院确诊为紫癜性肾炎(HSPN)的成人患者(≥18岁)36例,38例紫癜性肾炎患儿为温州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病人,分析比较二者的临床病理改变及疾病的转归。结果:(1)所有患者均有血尿。成人紫癜性肾炎临床分型为单纯性血尿2例,血尿+蛋白尿23例,肾病综合征11例;儿童患者单纯性血尿6例,血尿+蛋白尿22例,肾病综合征10例;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成人紫癜性肾炎合并高血压14例,合并肾功能损害9例;而所有儿童患者均无高血压或肾功能损害。(2)成人紫癜性肾炎病理分级:Ⅰ级3例、Ⅱ级2例、Ⅲ级28例、Ⅴ级2例、Ⅵ级1例,而儿童患者Ⅱ级31例、Ⅲ级7例,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3)27例成人紫癜性肾炎患者随访结果A组10例、B组14例、C组3例,30例儿童紫癜性肾炎的随访结果A组15例、B组13例、C组2例,两组预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成人与儿童紫癜性肾炎临床分型以血尿+蛋白尿最多见,与儿童患者相比,成人临床表现偏重,合并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较多见。成人紫癜性肾炎病理分级以Ⅲ级多见,而儿童病理分级以Ⅱ级多见,提示成人紫癜性肾炎病理较儿童严重。在本研究观察期内,我们发现成人与儿童紫癜性肾炎的预后均较好,二者预后无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性肾炎 儿童 成年人 临床分析 病理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魏酸钠和硝苯地平对大鼠庆大霉素肾毒性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3
7
作者 汪延辉 刘毅 +3 位作者 吕吟秋 李凡凡 徐玉兰 许菲菲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9年第3期244-245,共2页
目的:研究阿魏酸钠和硝苯地平对大鼠庆大霉素肾毒性的干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1)正常对照组(NC),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ml,共7d。(2)庆大霉素组(GM),每日腹腔注射GM140mg/kg,共7d。(3)阿魏酸钠预防组(SF),同GM组,同... 目的:研究阿魏酸钠和硝苯地平对大鼠庆大霉素肾毒性的干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1)正常对照组(NC),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ml,共7d。(2)庆大霉素组(GM),每日腹腔注射GM140mg/kg,共7d。(3)阿魏酸钠预防组(SF),同GM组,同时予以阿魏酸钠50mg/kg灌胃,共7d。(4)硝苯地平预防组(NF),同GM组,同时予以硝苯地平25mg/kg灌胃,共7d。实验结束后,按不同要求留取标本,测定血尿素氮(BUN)和肌酐(Scr)含量、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肾皮质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内皮素-1(ET-1)以及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结果:庆大霉素组大鼠BUN和Scr含量升高,尿NAG活性升高,肾皮质组织MDA和内皮素-1水平增加,SOD和CAT水平降低,肾脏病理改变明显。同时预防性给予阿魏酸钠治疗明显逆转上述改变,但应用硝苯地平的大鼠没有逆转上述变化。结论:阿魏酸钠可通过对抗庆大霉素引起的大鼠肾组织氧化应激,抑制肾组织ET-1的生成减轻大鼠庆大霉素肾毒性,而硝苯地平对大鼠庆大霉素肾毒性无明显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庆大霉素 肾毒性 阿魏酸钠 硝苯地平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大量蛋白尿为主要表现的IgA肾病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章建娜 许菲菲 +3 位作者 邵蓉蓉 吕吟秋 刘毅 黄朝兴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7年第2期96-97,共2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IgA肾病中以大量蛋白尿(尿蛋白〉2.0g/24h)为主要表现的患者临床与病理特点,并进行危险因素及相关性分析。方法:收集1999年--2005年我院肾内科70例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而肾活检病理诊断为原发性IgAN的住院病人.... 目的:分析原发性IgA肾病中以大量蛋白尿(尿蛋白〉2.0g/24h)为主要表现的患者临床与病理特点,并进行危险因素及相关性分析。方法:收集1999年--2005年我院肾内科70例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而肾活检病理诊断为原发性IgAN的住院病人.分析其临床和病理特点。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病理损伤的危险因素评估,秩和检验分析免疫球蛋白沉积情况与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1)按Hass病理组织分类:Ⅰ级6例(占8、57%),Ⅱ级7例(占10%),Ⅲ级21例(占30%),Ⅳ级26例(占37.14%),Ⅴ级10例(占14、29%)。蛋白尿(OR=9、24,95%CI:2.44~56.56,P〈0.05),和高尿酸血症(OR=11、54,95%CI:1.22~108.04,P〈0.05)是病理损伤重(HassⅢ~Ⅴ级)的危险因素,随着蛋白尿的增多和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其病理损伤有加重趋势。(2)免疫荧光分型:IgA型14例(20%),IgA+IgM型41例(58.57%),IgA+IgG型1例(1.42%),IgA+IgM+IgG型14例(20%),以IgA+IgM型多见,不同免疫球蛋白沉积类型在病理分级上无明显差异(P〉0.05)。70例中,免疫球蛋白同时沉积于系膜区及毛细血管壁者18例(25.71%),Hass病理分级集中Ⅲ~Ⅴ级,其中Ⅳ级多见;单纯系膜区沉积52例(74.29%),病理分级多集中在Ⅰ~Ⅱ级。不同免疫球蛋白沉积部位在病理分级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gA肾病表现为大量蛋白尿者其病理损伤均较重,蛋白尿和高尿酸血症是病理损伤偏重的危险因素;免疫球蛋白沉积类型与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免疫球蛋白同时沉积于系膜区及毛细血管壁者其Hass病理分级较单纯系膜区沉积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尿 IGA肾病 临床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病毒血症与原发性肾炎患者肾组织内乙肝抗原沉积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黄朝兴 吕吟秋 +1 位作者 李凡凡 许菲菲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1年第9期526-528,共3页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肾炎 )发病的联系。方法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 2 3 0例原发性肾炎患者肾活检冰冻切片组织内HBsAg和HBcAg的沉积情况。按血清HBV感染标志物检测情况分血清阳性和阴性两组进行分...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肾炎 )发病的联系。方法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 2 3 0例原发性肾炎患者肾活检冰冻切片组织内HBsAg和HBcAg的沉积情况。按血清HBV感染标志物检测情况分血清阳性和阴性两组进行分析 ,以及按发病年龄和病理类型进行分析。结果 :在 2 3 0例原发性肾炎中 ,肾组织内HBsAg和HBcAg的阳性率分别为 18.7%和 16.8% ,乙型肝炎抗原 (HBAg)总阳性率为 2 0 %。血清HBV感染标志物阳性率为 3 9.6%。血清阳性组的肾组织内HBAg阳性率明显高于血清阴性组 ,有统计学意义。分析显示 ,这种相关性在小儿组和成人组中同样存在 ,相关的病理类型见于膜性肾病。结论 :血清HBV感染与原发性肾炎 (包括成人原发性肾炎 ,特别是原发性膜性肾病 )的发病有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乙型肝炎病毒 肾活检 HB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尿NGAL与IgA肾病临床与病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陈薪薪 陈朝生 +5 位作者 陈宇 吕吟秋 陈波 李凡凡 陈孝倩 许菲菲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3年第3期223-226,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与IgA肾病(IgAN)患者临床与病理表现的关系。方法:选择初次诊治经肾活检病理检查确诊为IgAN且未经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40例,同时选择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收集临... 目的:探讨血、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与IgA肾病(IgAN)患者临床与病理表现的关系。方法:选择初次诊治经肾活检病理检查确诊为IgAN且未经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40例,同时选择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收集临床和病理资料,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尿NGAL水平,并分别用IgAN牛津分型和Katafuchi半定量标准对病理进行评分。分析血、尿NGAL与IgAN患者临床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血、尿NGAL反映IgAN肾功能情况较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更敏感,与高血压、Scr、BUN、牛津分型的系膜增殖积分(M)、间质纤维化或小管萎缩(T)以及Katafuchi分型的系膜增殖、局灶节段病变、球性硬化、炎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血管壁增厚、小动脉玻变等多个指标相关性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P<0.01),尤其与肾小管间质损伤各项指标(炎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显著相关(r均>0.6,P<0.01)。ROC曲线表明血、尿NGAL在IgAN中反映小管间质病变程度方面明显优于Scr和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NGAL在反映小管间质病变程度方面比尿NGAL敏感度和特异度更高。结论:血、尿NGAL水平与IgA肾病临床及病理多个指标相关,更能反映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可以作为评估IgA肾病小管间质病变的早期无创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 IGA肾病 小管间质 临床与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例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探讨 被引量:9
11
作者 梁世凯 许菲菲 +3 位作者 舒桂琴 吕吟秋 邵蓉蓉 刘毅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6年第10期595-597,共3页
目的:了解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2004年我院收治的70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特发性膜性肾病好发年龄为30岁~65岁(74.29%),男女之比为1.59... 目的:了解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2004年我院收治的70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特发性膜性肾病好发年龄为30岁~65岁(74.29%),男女之比为1.59:1肾病综合征、镜下血尿和高血压的发生率分别占68.57%(48/70)、61.43%(43/70)和44.29%(31/70)肾脏病理改变以Ⅰ(52.9%)和Ⅱ期(42.3%)为主。(2)ⅠA组平均随访47.64月,缓解率达61.9%;Ⅱ组平均随访26.67月,缓解率达73.33%。结论:特发性膜性肾病多见于中老年,男多于女,常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Ⅰ)和/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抗凝及降脂等非特异药物可作为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常规用药。如患者表现明显肾病综合征,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能有效提高缓解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肾病综合征 激素 免疫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91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陈薪薪 吕吟秋 +1 位作者 陈朝生 章慧娣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2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临床与病理特点,分析年龄因素和有无伴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对IMN临床病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温州地区2006年9月~2011年4月经临床及肾活检诊断为IMN且具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患者91例,... 目的:探讨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临床与病理特点,分析年龄因素和有无伴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对IMN临床病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温州地区2006年9月~2011年4月经临床及肾活检诊断为IMN且具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患者91例,分别按年龄(16岁~30岁,31岁~60岁和61岁~80岁)和有无FSGS(FSGS+和FSGS-)分层,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IMN好发于中年男性,31岁~60岁居多(62.6%),以浮肿(80.2%)、肾病综合征(52.7%)、高血压(47.3%)、镜下血尿(63.7%)为主要临床表现,肾衰竭(3.3%)较少,病理分期以Ⅰ、Ⅱ期为主。61岁~80岁组中肾病综合征以及小管间质和小血管病变重的相对较多,血尿素氮较高,血白蛋白和eGFR较低。FSGS+和FSGS-两组间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及病理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肌酐、病理分期是发生FSGS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大的IMN患者临床和病理表现较重的比例相对增加,以血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小管间质和小血管病变方面较突出。血肌酐和病理分期是发生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临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不同类型膜性肾病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陈薪薪 吕吟秋 +4 位作者 陈朝生 章慧娣 李凡凡 陈孝倩 许菲菲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2年第5期423-425,共3页
目的:探讨成人肾脏病理表现为膜性肾病的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狼疮性肾炎Ⅴ型(即狼疮性膜性肾病,LN-Ⅴ)及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HBV-MN)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温州地区2006年9月~2011年4月经临床及肾活检诊断为IMN... 目的:探讨成人肾脏病理表现为膜性肾病的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狼疮性肾炎Ⅴ型(即狼疮性膜性肾病,LN-Ⅴ)及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HBV-MN)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温州地区2006年9月~2011年4月经临床及肾活检诊断为IMN、LN-Ⅴ及HBV-MN的患者242例,对其中有完整临床资料的141例进行临床、病理特征的分析。结果:临床资料完整的141例患者中IMN93例(66.0%),LN-Ⅴ39例(27.7%),HBV-MN9例(6.3%)。与LN-Ⅴ相比,IMN在浮肿、大量蛋白尿、肾病综合征、伴镜下血尿方面较常见;而镜下血尿又以HBV-MN中最多,其次为IMN;LN-Ⅴ有更多的肾外系统性表现。血IgG、血IgA在LN-Ⅴ及HBV-MN中升高,血补体C3、C4在LN-Ⅴ及HBV-MN中下降。病理改变均以Ⅰ期、Ⅱ期为主,系膜细胞中重度增生、免疫荧光满堂亮、电子致密物多部位沉积在LN-Ⅴ及HBV-MN中较常见。结论:三种膜性肾病有各自临床与病理特点,确诊需结合临床和病理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肾病 临床与病理 肾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A肾病伴部分性新月体形成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牡丹 许菲菲 +2 位作者 苏震 刘毅 吕吟秋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7年第4期209-211,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IgA肾病伴部分性新月体形成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选取79例经肾活检确诊伴部分性新月体形成IgA肾病患者,分析其临床和病理特点,并根据新月体形成所累及肾小球的比例分组:≥10%为A组,31例;≤10%为B组,48例。结果:(1)临... 目的:探讨原发性IgA肾病伴部分性新月体形成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选取79例经肾活检确诊伴部分性新月体形成IgA肾病患者,分析其临床和病理特点,并根据新月体形成所累及肾小球的比例分组:≥10%为A组,31例;≤10%为B组,48例。结果:(1)临床表现:79例均有血尿+蛋白尿,蛋白尿>1g/24h者48例(60.8%);两组比较,A组蛋白尿>1g/24h28例(89.3%),B组蛋白尿>1g/24h20例(41.7%),A组大量蛋白尿、肉眼血尿、高血压、肾衰竭发生率均高于B组(P<0.05)。(2)病理表现:79例新月体形成累及肾小球3.3%~29.0%,均以细胞性为主,几乎均有肾小球硬化、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增生、球囊黏连、灶性肾小管萎缩、以及炎性细胞浸润;两组比较A组中、重度系膜细胞及内皮细胞增生、炎性细胞浸润,细胞新月体所占比例均较B组明显;病理改变硬化肾小球占55例(69.6%)。结论:IgA肾病伴部分性新月体形成患者临床均有血尿+蛋白尿,尤其大量蛋白尿;病理改变以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常见;炎性细胞浸润、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增生等活动性病变易见并影响新月体形成;新月体的多少及纤维化程度影响临床病理表现,≥10%较≤10%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IGA 病理学 新月体 蛋白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红素对大鼠庆大霉素肾毒性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汪延辉 刘毅 +3 位作者 郭利明 吕吟秋 李凡凡 徐玉兰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8年第2期141-142,共2页
目的:观察番茄红素对大鼠庆大霉素肾毒性是否有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1)正常对照组(Ⅰ组),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ml,共7d。(2)庆大霉素(GM)组(Ⅱ组),每日腹腔注射GM140mg/kg体重,共7d。(3)番茄红素预防组(Ⅲ组),... 目的:观察番茄红素对大鼠庆大霉素肾毒性是否有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1)正常对照组(Ⅰ组),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ml,共7d。(2)庆大霉素(GM)组(Ⅱ组),每日腹腔注射GM140mg/kg体重,共7d。(3)番茄红素预防组(Ⅲ组),每日腹腔注射GM140mg/kg体重,同时予以番茄红素20mg/kg体重灌胃,共7d;实验第7天结束后,按不同要求留取标本,测定肾功能、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血肌酐清除率(Ccr);肾皮质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以及肾脏病理检查。结果:腹腔注射庆大霉素同时予以大鼠口服番茄红素后,与庆大霉素组相比,大鼠庆大霉素肾损害病理改变显著减轻;大鼠血肌酐、尿素氮和尿NAG水平显著下降(P<0.001);Ccr下降显著减轻(P<0.01);肾皮质匀浆MDA水平下降,而SOD和CAT水平升高。结论:番茄红素可通过对抗庆大霉素引起的氧化应激对大鼠庆大霉素肾毒性提供显著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庆大霉素 肾毒性 番茄红素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氟米特联合激素治疗伴肾小管间质损害的IgA肾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6
作者 孙梅 许菲菲 +1 位作者 刘毅 吕吟秋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1年第7期630-631,共2页
目的:研究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伴肾小管间质损害的IgA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原发性IgA肾病伴轻到中度肾小管间质损伤的患者25例。采用Katafuchi的半定量标准对其进行组织学评分,用来氟米特联合中等剂量激素治疗至少6个月... 目的:研究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伴肾小管间质损害的IgA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原发性IgA肾病伴轻到中度肾小管间质损伤的患者25例。采用Katafuchi的半定量标准对其进行组织学评分,用来氟米特联合中等剂量激素治疗至少6个月,分别观察患者治疗3月、6月和1年时的24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血清白蛋白和药物副作用。结果:随访期末完全缓解21例(84.0%),部分缓解2例(8.0%),无效2例(8.0%);治疗6个月时上述指标均有明显改善。肾小管间质病变积分较高的患者疗程相对较长。结论:来氟米特联合激素治疗伴肾小管间质损伤的IgA肾病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副作用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氟米特 IGA肾病 肾小管间质病变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38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丁晓凯 黄朝兴 +2 位作者 许菲菲 徐玉兰 吕吟秋 《浙江临床医学》 2002年第4期247-249,共3页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相关性肾小球肾炎 (肾炎 )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分析38例HBV相关性肾炎的临床表现及肾活检病理、免疫荧光和超微病理特点。 结果 38例HBV相关性肾炎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最常见 (60.5% ) ;其次是肾炎综合征...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相关性肾小球肾炎 (肾炎 )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分析38例HBV相关性肾炎的临床表现及肾活检病理、免疫荧光和超微病理特点。 结果 38例HBV相关性肾炎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最常见 (60.5% ) ;其次是肾炎综合征和无症状尿检异常 ,分别为23.7%和15.8%。病理类型多样化 ,其中膜性肾病 (65.8% ) ;非IgA系膜增生性肾炎和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 ,分别为13.2%和7.8%。免疫荧光检查26.3 %的病例呈“满堂亮”现象 ;电镜观察HBV相关性膜性肾病易见电子致密物系膜沉积 ,有2例肾小球基底膜内观察到病毒样颗粒。结论 HBV相关性肾炎的病理特点支持本病发生主要为循环免疫复合物性肾炎机制。鉴于HBV相关性肾炎的一些病理特点与狼疮性肾炎相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肾小球肾炎 病理 HBV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南地区老年及老年前期肾脏疾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 被引量:1
18
作者 章建娜 娄奕萌 +3 位作者 吕吟秋 许菲菲 陈朝生 孙梅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2年第3期251-252,共2页
近年来,老年及老年前期肾脏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我们对老年人肾脏疾病的免疫病理学、超微结构及病理类型分布特点缺少详细的研究,从而影响老年肾脏病的有效治疗及预后评估。为了探讨老年及老年前期肾脏疾病的特点,本文回顾性分析了... 近年来,老年及老年前期肾脏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我们对老年人肾脏疾病的免疫病理学、超微结构及病理类型分布特点缺少详细的研究,从而影响老年肾脏病的有效治疗及预后评估。为了探讨老年及老年前期肾脏疾病的特点,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老年及老年前期肾脏病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前期 肾脏疾病 病理特点 浙南地区 临床 病理类型分布 免疫病理学 肾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露消毒丸致大鼠肾损害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汪延辉 许菲菲 +5 位作者 林凡 吕吟秋 王刚 刘毅 苏震 徐玉兰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5年第10期573-575,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甘露消毒丸可否引起大鼠肾损害的发生。方法: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1)空白对照组(C组,n=8):给以正常饲料饲养;(2)实验对照组(C2组,n=8):给以1.5%的低盐饲料饲养;(3)低剂量甘露消毒丸组(L组,n=8):给以低盐饮食及甘...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甘露消毒丸可否引起大鼠肾损害的发生。方法: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1)空白对照组(C组,n=8):给以正常饲料饲养;(2)实验对照组(C2组,n=8):给以1.5%的低盐饲料饲养;(3)低剂量甘露消毒丸组(L组,n=8):给以低盐饮食及甘露消毒丸(7.5g·kg-1·d-1)饲养;(4)高剂量甘露消毒丸组(H组,n=8):给以低盐饮食及甘露消毒丸(15g·kg-1·d-1)饲养。16周实验结束时处死大鼠。分别进行尿蛋白定量、尿β2-MG、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肾功能、肾脏病理等方面的检查。结果:H组在用药16周后血肌酐、尿素氮、NAG均有明显升高(P<0.05);L组在用药16周血肌酐、尿素氮虽有升高,但与C2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L组与H组在用药后16周尿蛋白定量及β2-MG与C2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肾脏病理检查可见H组动物在16周时有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部分崩解脱落,管腔扩张;L组动物肾脏病理有轻微改变。结论:本研究应用高剂量的甘露消毒丸同时合并应用低盐饮食,观察到16周时诱导了大鼠肾小管损害的发生及血肌酐、尿素氮和NAG的升高。但是诱导实验动物发生慢性肾间质纤维化的时间及条件尚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消毒丸 大鼠 肾损害 中药制剂 中药不良反应 肾间质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毒症并发药物中毒性癫痫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邵蓉蓉 吕吟秋 林哲 《浙江临床医学》 2004年第5期382-382,共1页
关键词 尿毒症 并发症 药物中毒性癫痫 预后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