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壁内血肿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健 蒋华东 +3 位作者 吕传国 薛春华 范晔辉 张亚玮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6期1117-1119,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壁内血肿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主动脉壁内血肿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表现。结果按Stanford分型,A型2例,B型5例。平扫主要表现为主动脉壁新月形或环形稍高密度增厚,内壁光滑,血管成像表现为...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壁内血肿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主动脉壁内血肿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表现。结果按Stanford分型,A型2例,B型5例。平扫主要表现为主动脉壁新月形或环形稍高密度增厚,内壁光滑,血管成像表现为增厚的主动脉壁无强化,钙化内移2例,伴主动脉粥样硬化4例,胸腔积液1例,主动脉夹层1例。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壁内血肿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壁内血肿 体层摄影术 X 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2
作者 蒋华东 樊春笋 +3 位作者 吕传国 薛春华 范晔辉 顾庆春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10期1875-1878,共4页
目的探讨MSCT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16例甲状腺癌的MSCT资料,对两者的影像特征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病灶的数目、增强后境界、细小钙化、囊变、甲状腺包膜... 目的探讨MSCT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16例甲状腺癌的MSCT资料,对两者的影像特征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病灶的数目、增强后境界、细小钙化、囊变、甲状腺包膜完整性、颈部淋巴结异常等方面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病灶钙化、增强后CT值等方面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的MSCT表现各自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SCT对两者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小剂量对比剂团注测试进行肺动脉CT成像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顾庆春 杨波 +5 位作者 吕传国 蒋华东 薛春华 李健 龚锦丹 范晔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5期753-756,共4页
目的探讨肺动脉CT成像中使用超小剂量对比剂团注测试法的可行性。方法试验组(A组)小剂量团注测试对比剂剂量使用5ml,对照组(B组)小剂量团注测试对比剂剂量使用10ml,测试后2组均注入20ml对比剂及30ml生理盐水进行肺动脉成像,然后分别测量... 目的探讨肺动脉CT成像中使用超小剂量对比剂团注测试法的可行性。方法试验组(A组)小剂量团注测试对比剂剂量使用5ml,对照组(B组)小剂量团注测试对比剂剂量使用10ml,测试后2组均注入20ml对比剂及30ml生理盐水进行肺动脉成像,然后分别测量A组与B组的肺动脉主干、上腔静脉及左心房的平均CT值,分析A、B两组数据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A、B两组肺动脉主干、上腔静脉、左心房平均CT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小剂量对比剂团注测试进行肺动脉CT成像中,减少测试对比剂剂量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造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小剂量对比剂团注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狭窄 被引量:5
4
作者 顾庆春 范亦辉 +6 位作者 张振岳 吕传国 毛健 黄永东 薛春华 郁冬梅 顾仲依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评价40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明显狭窄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材料和方法:78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在3周内进行40层CT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对照40层CT诊断冠状动脉主干及主要分支狭... 目的:评价40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明显狭窄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材料和方法:78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在3周内进行40层CT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对照40层CT诊断冠状动脉主干及主要分支狭窄的准确性。结果:40层螺旋CT所显示的786支冠状动脉中狭窄61处,确诊52处、漏诊3处和误诊9处;敏感性94.5%,特异性98.7%;阳性预测值85.2%和阴性预测值99.5%。结论:40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作为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一种筛选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层螺旋CT 冠状动脉造影 DSA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触发阈值的合理选择 被引量:4
5
作者 顾庆春 薛春华 +4 位作者 范晔辉 陈炜 吕传国 蒋华东 杨波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8期1370-1372,137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智能触发阈值条件下的肺动脉CTA图像效果,以期获得肺动脉成像的最佳触发阈值。方法60例接受肺动脉CTA患者随机均分成A、B、C3组,分别以肺动脉基础CT值加5HU(A组)、45HU(B组)、85HU(C组)作为监测阈值进行追踪触发扫描,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智能触发阈值条件下的肺动脉CTA图像效果,以期获得肺动脉成像的最佳触发阈值。方法60例接受肺动脉CTA患者随机均分成A、B、C3组,分别以肺动脉基础CT值加5HU(A组)、45HU(B组)、85HU(C组)作为监测阈值进行追踪触发扫描,比较肺动脉、肺静脉、主动脉强化CT值及肺动脉与主动脉强化CT值差值的组间差异,同时比较不同监测阈值下等级图像差异。结果肺动脉、肺静脉、主动脉强化CT值及肺动脉与主动脉强化CT值差值在3组间有显著性差异,不同监测阈值下等级图像有显著性差异(P<0.001)。A组与其它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B组与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以主肺动脉干为监测点,肺动脉基础CT值加5HU为肺动脉成像时的最佳触发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PA右心功能参数与急性肺栓塞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杨波 施婷艳 +1 位作者 茅杰熙 吕传国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期141-144,共4页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MSCTPA)在急性肺栓塞程度、右心功能评价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PA)检查并确诊的肺栓塞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根据CT肺动脉栓塞指数将观察组分为高危组及低危组。同时选取同时间...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MSCTPA)在急性肺栓塞程度、右心功能评价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PA)检查并确诊的肺栓塞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根据CT肺动脉栓塞指数将观察组分为高危组及低危组。同时选取同时间段内进行CTPA检查且结果阴性的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并记录肺动脉主干直径、左右心室短轴最大径(LV及RV)及两者之间的比值(RV/LV)。并分析CT肺动脉阻塞指数(CTPAOI)与评价右心功能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低危组及高危组的RV、RV/LV均高于对照组(P<0.05),高危组的肺动脉干直径、RV、LV和RV/LV均高于低危组(P<0.05)。CTPAOI与肺动脉干直径、RV及RV/LV呈正相关(P<0.05)。结论 MSCTPA可以有效的评估肺栓塞患者的严重程度以及右心功能,有助于肺栓塞患者的诊断及患者预后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右心功能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塞露在前列腺疾病磁共振DWI成像中的应用
7
作者 张珂 薛春华 +1 位作者 彭新华 吕传国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2期354-356,共3页
目的探讨开塞露对前列腺疾病磁共振DWI成像检查中图像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前列腺疾病患者27例,在使用开塞露前及使用开塞露15 min后进行磁共振DWI扫描,由2名医师对开塞露使用前后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结果2名医师对于图像质量的评价结... 目的探讨开塞露对前列腺疾病磁共振DWI成像检查中图像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前列腺疾病患者27例,在使用开塞露前及使用开塞露15 min后进行磁共振DWI扫描,由2名医师对开塞露使用前后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结果2名医师对于图像质量的评价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分别为使用开塞露前组K值0.706(P<0.0001),使用开塞露后组K值0.519(P=0.003);使用开塞露组磁共振DWI成像时前列腺的图像质量明显提高(P<0.0001)。结论使用开塞露可显著提高前列腺疾病磁共振DWI成像检查中的图像质量,建议作为前列腺疾病磁共振检查前的常规准备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塞露 前列腺疾病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