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EV后碰撞安全性仿真和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叶子波 符兴锋 周斯加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8-143,共6页
针对国内某款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的结构特点,建立了车辆后碰撞有限元仿真模型,利用有限元理论分析和优化车辆的安全性能方案,对比新能源车和原型车的弯曲模态、扭转模态和扭转刚度,并通过控制动力电池箱的X向位移和后排座椅靠背上部... 针对国内某款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的结构特点,建立了车辆后碰撞有限元仿真模型,利用有限元理论分析和优化车辆的安全性能方案,对比新能源车和原型车的弯曲模态、扭转模态和扭转刚度,并通过控制动力电池箱的X向位移和后排座椅靠背上部的Z向挂钩位移,对现有的结构方案和整车后碰撞安全性进行优化和改进.结果表明,该HEV的弯曲和扭转模态、扭转刚度等接近或达到常规车辆标准.实车后碰撞试验证明,改进的安全结构完全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后碰撞试验 安全性 有限元分析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燃机带螺旋槽曲轴油封的结构参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4
2
作者 叶子波 梁荣光 陈润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0-74,79,共6页
根据螺旋回流槽油封的密封机理,介绍了骨架油封的装配结构及应力分布,由流量平衡方程推导出新的螺旋槽油封封液能力公式,分析了在动密封时的封液能力,并建立数学模型,对螺旋槽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对螺旋油封进行接触问题... 根据螺旋回流槽油封的密封机理,介绍了骨架油封的装配结构及应力分布,由流量平衡方程推导出新的螺旋槽油封封液能力公式,分析了在动密封时的封液能力,并建立数学模型,对螺旋槽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对螺旋油封进行接触问题的有限元分析,能真实地反映变形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设计成双头螺旋、加大螺旋角能较大幅度地提高封液能力,使泵送量随转速的升高而稳定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油封 螺旋槽 密封机理 结构参数 有限元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缸套金属陶瓷涂层高频重载摩擦磨损试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叶子波 符兴锋 +3 位作者 王光宏 屈盛官 刘涵章 罗忠辉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5-70,共6页
为了研究金属陶瓷涂层缸套表面的抗磨性能,采用SRVⅣ摩擦磨损试验机,模拟活塞环—气缸套的工况条件,测量缸套试样的动态摩擦因数和磨损深度,并通过扫描电镜探测和金相分析,观察磨损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喷涂缸套的温度升高和无润滑状态... 为了研究金属陶瓷涂层缸套表面的抗磨性能,采用SRVⅣ摩擦磨损试验机,模拟活塞环—气缸套的工况条件,测量缸套试样的动态摩擦因数和磨损深度,并通过扫描电镜探测和金相分析,观察磨损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喷涂缸套的温度升高和无润滑状态都会增加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在400N重载下摩擦因数能迅速趋于平稳,在80℃和99℃时,磨损率仅为3.08×10-6 mm3/(N.m)和8.76×10-6 mm3/(N.m)。干摩擦时喷涂缸套的磨损率为2.76×10-5 mm3/(N.m),而普通缸套在载荷降至200N时磨损率已达1.38×10-4 mm3/(N.m)。缸套与高铬渗碳环配对的磨损形式表现为塑性变形,而与磷化铸铁环配对时出现黏着磨损。与200N相比,在400N载荷的摩擦试验后缸套表面粗糙度Ra值下降的幅值较小,但轮廓支承长度率较大。硬度值差别过大的两种材料不适宜作摩擦副配对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陶瓷涂层 气缸套 黏着磨损 摩擦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车后置发动机舱热管理研究与改进 被引量:3
4
作者 叶子波 肖国权 廖俊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24-126,130,共4页
为了系统地研究客车发动机舱内空气的流动与传热,采用汽车外流场与发动机舱内流场耦合计算的方法,分析客车发动机舱内风速流动组织,并对比改进前后气体流线和高温区域分布。结果表明,增加挡板的设计使机舱内循环流动的区域变小,有效地... 为了系统地研究客车发动机舱内空气的流动与传热,采用汽车外流场与发动机舱内流场耦合计算的方法,分析客车发动机舱内风速流动组织,并对比改进前后气体流线和高温区域分布。结果表明,增加挡板的设计使机舱内循环流动的区域变小,有效地隔阻发动机的热量传到散热器,改进后的机舱布置满足整车使用要求,为客车开发中的发动机舱热管理研究与改进提供了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舱 仿真分析 温度分布 涡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二相深度净化装置的设计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叶子波 张兴旺 屈盛官 《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12,共3页
为了降低柴油机车尾气的主要污染物NOx和颗粒,采用传统固态和液态二相净化处理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一种新型二相深度净化装置。结果表明,在190柴油机进行的外特性试验过程中,颗粒的整体排放均有下降;在自由加速试验中,烟度平均值降低了70... 为了降低柴油机车尾气的主要污染物NOx和颗粒,采用传统固态和液态二相净化处理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一种新型二相深度净化装置。结果表明,在190柴油机进行的外特性试验过程中,颗粒的整体排放均有下降;在自由加速试验中,烟度平均值降低了7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净化装置 后处理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燃机曲轴密封的结构分析和材料工艺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叶子波 梁荣光 陈润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9-92,共4页
建立了油封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结构的油封与轴过盈配合时的接触压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并计算了密封面之间的油泄漏量,为油封的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烧结工艺对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设计合理的P... 建立了油封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结构的油封与轴过盈配合时的接触压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并计算了密封面之间的油泄漏量,为油封的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烧结工艺对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设计合理的PTFE油封必须使压力上升段与压力下降段的最大梯度相差不大、接触应力曲线平缓且呈扁平形分布,从而使密封面之间不容易产生动压力,由压差造成的油液流量小;材料的回复性是影响油封密封性的重要因素,无须单纯追求提高压缩模量和伸长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封 密封 有限元法 烧结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变速器中磨损锁止压盘的再制造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森昌 张平 +4 位作者 叶子波 黄志勇 周正兵 钟耀文 郭荣圣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8-59,7-8,共2页
针对目前自动变速器成本高的问题,对磨损锁止压盘实施再制造。制备了成分同磨损件相同的粉末,采用高速电弧喷涂修复锁止压盘磨损面,然后对其切削加工,再粘贴耐摩擦材料。采用附带能谱仪的扫描电镜、硬度测试仪及拉伸试验研究了喷涂层的... 针对目前自动变速器成本高的问题,对磨损锁止压盘实施再制造。制备了成分同磨损件相同的粉末,采用高速电弧喷涂修复锁止压盘磨损面,然后对其切削加工,再粘贴耐摩擦材料。采用附带能谱仪的扫描电镜、硬度测试仪及拉伸试验研究了喷涂层的形貌、组成及性能。结果表明:喷涂层组织致密、孔隙率低,与基体的平均结合强度超过30 MPa,表面硬度为42.4 HRC;切削修复的锁止压盘重新粘贴摩擦材料后装配到自动变速器中,满足性能要求,能实车长时间稳定运行,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制造 锁止压盘 高速电弧喷涂 表面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车室内三维空气流动与传热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8
作者 陈会平 张勇 +1 位作者 梁荣光 叶子波 《制冷与空调》 2005年第6期47-50,共4页
建立微型车室内三维空气流动与传热计算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应用κ-ε紊流模型、非结构化网格及有限体积法对微型车室内两种回风方式的三维空气流场与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仿真计算与对比分析,为微型车的空调环境优化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微型车 紊流流动 传热 三维流场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吹瓶生产线模具补偿系统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案
9
作者 范清 邹平 +2 位作者 杨文良 叶子波 李翔宇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08年第3期53-57,共5页
本文通过对PET吹瓶生产线模具补偿系统密封件部分的失效情况进行分析,找出了造成密封件寿命短且不稳定的三个原因:安装调试的不规范操作、材料的高温性能变差和密封件结构设计的不适应性,并针对这三个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PET吹瓶 热灌装 模具补偿 密封件 安装调试 高温性能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