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杂交水稻协优46的特征特性和栽培、制种技术要点
1
作者 叶复初 《中国稻米》 1994年第1期11-13,共3页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栽培 特征特性 制种技术 熟期 南方稻区 单季晚稻 中国 中国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败型杂交籼稻的育性基因分析 被引量:39
2
作者 周天理 沈锦骅 叶复初 《作物学报》 CAS 1983年第4期241-247,共7页
本试验通过对南优、汕优两个系统的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杂种 F_1、F_2及(不育系×杂种 F_1)F_1、(杂种F_1×保持系)F_1、(保持系×杂种 F_1)F_1、F_2、(恢复系×杂种 F_1)F_1、F_2植株的性状观察和分析,初步查明野... 本试验通过对南优、汕优两个系统的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杂种 F_1、F_2及(不育系×杂种 F_1)F_1、(杂种F_1×保持系)F_1、(保持系×杂种 F_1)F_1、F_2、(恢复系×杂种 F_1)F_1、F_2植株的性状观察和分析,初步查明野败型籼稻不育系是属于孢子体不育,雄性不育是细胞质中的不育基因和细胞核中两对隐性不育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保持系的细胞质中含有可育基因,细胞核中含有两对隐性不育基因。恢复系的细胞质是由可育基因控制,细胞核受一对部分不育基因和一对育性恢复基因控制,育性恢复基因对部分不育基因表现为显性上位。不育系的基因型是 S(r_1r_1r_2r_2)、保持系的基因型是 F(r_1r_1r_2r_2)、恢复系的基因型是 F(R_1R_1R_2R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性表现 混系 育性恢复 可育株 植株 杂交稻 水稻 野败型 株系 结实率 核基因型 不育株 不育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