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泛耐型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22
1
作者 史利宁 张慧 +4 位作者 邵海枫 王卫萍 张小卫 范明 王洁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27-330,共4页
目的了解泛耐型鲍曼不动杆菌(pan-drug resistantAcinetobacter baumannii,PDRAB)的耐药性和产耐药酶的情况,以及介导碳青霉烯酶的基因型及外膜蛋白的改变。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PDRAB 68株,用三维试验测定菌株产耐药酶的情况;用琼脂稀释... 目的了解泛耐型鲍曼不动杆菌(pan-drug resistantAcinetobacter baumannii,PDRAB)的耐药性和产耐药酶的情况,以及介导碳青霉烯酶的基因型及外膜蛋白的改变。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PDRAB 68株,用三维试验测定菌株产耐药酶的情况;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 IC);用PCR法检测OXA-23基因和IMP-1基因;用SDS-PAGE检测外膜蛋白。结果以头孢三嗪(CRO)为底物,68株PDRAB中单产AmpC酶4株,同时产AmpC酶和ESBL酶1株,产可水解头孢三嗪但不能被克拉维酸(CA)和氯唑西林(CLO)抑制的酶的17株,不分解CRO的46株;以亚胺培南(IMP)为底物,所有PDRAB均产可水解亚胺培南的酶,但不能被EDTA、CA和CLO抑制。M IC结果示PDRAB株对包括IMP在内的常用抗菌药物均高度耐药。68株PDRAB均扩增出OXA-23基因,而IMP-1基因均为阴性。与鲍曼不动杆菌敏感株(S株)相比,PDRAB株和仅亚胺培南敏感株(M株)缺失了分子量约27 000处的蛋白质条带,但在31 000处出现一条新的蛋白质条带;与M株相比,有12株PDRAB在约33 000处出现蛋白质条带的缺失。结论我院分离的68株PDRAB携带OXA-23型碳青霉烯酶基因,大多数存在外膜蛋白的缺失或改变,这些改变可能共同介导了细菌在多重耐药前题下继发的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耐型鲍曼不动杆菌 Β-内酰胺酶 OXA-23基因 外膜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γ-干扰素体外释放定量试验对结核病诊断价值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史利宁 胡毓安 +4 位作者 邵海枫 王卫萍 吴秋月 李芳秋 李晓军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1期874-876,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结核分枝杆菌γ-干扰素体外释放定量试验(TB-IGRA)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进行TB-IGRA检测的住院患者367例,其中结核病患者89例,包括69例肺结核患者和20例肺外结核病患者,非结核疾病患者278... 目的回顾性分析结核分枝杆菌γ-干扰素体外释放定量试验(TB-IGRA)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进行TB-IGRA检测的住院患者367例,其中结核病患者89例,包括69例肺结核患者和20例肺外结核病患者,非结核疾病患者278例作为对照,分析TB-IGRA法诊断结核病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与痰涂片镜检法、结核抗体胶体金法、结核抗体蛋白芯片法进行比较。结果 TB-IGRA在肺结核和肺外结核患者中检出的阳性率分别为86.9%和9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间IFN-γ释放水平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结核病组的IFN-γ水平明显高于非结核疾病组(P<0.01),且治疗有效时IFN-γ水平显著降低甚至转阴。TB-IGRA法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8%、76.6%、54.8%和95.5%。痰涂片镜检、胶体金法检测结核抗体和蛋白质芯片法检测结核抗体的敏感性分别为32.5%、13.7%和38.5%。TB-IGRA与另3种方法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B-IGRA对结核病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是一种有价值的结核病辅助诊断方法,但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较低,阳性结果还需结合临床加以判断。动态监测IFN-γ水平可以提示抗结核治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干扰素体外释放试验 结核分枝杆菌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乳甘露聚糖试验对侵袭性曲霉病诊断价值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史利宁 李芳秋 +3 位作者 邵海枫 王立魁 王卫萍 黄梅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Platelia Aspergillus EIA法检测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对侵袭性曲霉病(IA)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诊断标准回顾性地将诊断分为确诊、临床诊断、拟诊及排除IA,并根据患者的基础疾病及是否接受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分为:... 目的回顾性分析Platelia Aspergillus EIA法检测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对侵袭性曲霉病(IA)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诊断标准回顾性地将诊断分为确诊、临床诊断、拟诊及排除IA,并根据患者的基础疾病及是否接受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分为:恶性血液病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HSCT)组(A组),使用了影响免疫功能药物但非恶性血液病及HSCT患者组(B组),非恶性血液病及HSCT且未使用影响免疫功能药物的患者组(C组),分析GM实验在各组患者中的以及总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结果781例患者,最终确诊8例,临床诊断33例,拟诊189例,排除IA551例。230例不能排除真菌感染的患者中160例GM阳性,阳性率69.6%,其中确诊6例,临床诊断24例,拟诊130例。GM实验总的敏感性、特异性、NPV分别为73.2%、81.7%、97.6%。在不同类型的患者中敏感性和特异性存在差异,A组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5.7%、88.4%,B组为81.2%、81.4%,C组为45.5%、78.7%;不同类型的患者GM试验结果吸光率指数(AI)的中位数分别为A组2.78,B组1.82,C组0.585;A组、B组与C组的敏感性、特异性和AI值分布上有显著差异(P〈0.05)。至少68.0%真菌培养阳性患者GM阳性时间早于培养阳性2~11d。结论Platelia Aspergillus EIA法检测GM对IA高危患者尤其是恶性血液病及HSCT患者、使用了影响免疫功能药物的其他患者有早期诊断价值,连续监测患者的GM水平,有助于了解疾病的进展程度、对治疗的反应性及预后;但在非血液病且未使用影响免疫功能药物的患者中其诊断价值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IA法 半乳甘露聚糖 侵袭性曲霉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曲霉硫氧还蛋白还原酶重组蛋白的原核表达及抗原性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史利宁 邵世和 +5 位作者 李芳秋 孔小祥 王仕钦 陆静芬 黄梅 邵海枫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99-601,共3页
目的克隆烟曲霉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hioredoxin reductase,TR)基因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获得烟曲霉TR重组蛋白,并鉴定其抗原性。方法用RT-PCR方法从烟曲霉总RNA中扩增出TR cDNA片段,克隆至pMD18-T载体,并转化E.coliJM109。经序列分析证实... 目的克隆烟曲霉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hioredoxin reductase,TR)基因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获得烟曲霉TR重组蛋白,并鉴定其抗原性。方法用RT-PCR方法从烟曲霉总RNA中扩增出TR cDNA片段,克隆至pMD18-T载体,并转化E.coliJM109。经序列分析证实后,提取重组克隆质粒双酶切获得目的基因,与表达载体pET28a(+)连接,转化E.coli BL21(DE3),筛选重组表达质粒。用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重组融合蛋白表达,用SDS-PAGE及免疫印迹法分析重组蛋白质,并用亲和层析柱进行纯化。结果构建了含TR全长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IPTG诱导后可高效表达。免疫印迹结果表明该重组蛋白质可被侵袭性曲霉病患者血清识别。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28a(+)/TR,并在大肠埃希菌中获得了高效表达,重组蛋白质具有良好的抗原性,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曲霉 硫氧还蛋白还原酶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胺培南耐药菌株的耐药性及临床分布 被引量:8
5
作者 史利宁 金花 +4 位作者 邵海枫 王卫萍 张小卫 范明 王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464-467,共4页
目的:了解亚胺培南耐药菌株的分离情况、耐药性和流行分布。方法: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集该院临床各类标本中分离的耐亚胺培南菌株934株,采用V itek-32型微生物自动分析仪,对菌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该院亚胺培南耐药菌株... 目的:了解亚胺培南耐药菌株的分离情况、耐药性和流行分布。方法: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集该院临床各类标本中分离的耐亚胺培南菌株934株,采用V itek-32型微生物自动分析仪,对菌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该院亚胺培南耐药菌株的分离率从2000年的0-3.15%上升至2006年的18.9%-33.1%。其中非发酵菌占97.6%,以铜绿假单胞菌最多,占60.6%(553/912);其次是鲍曼不动杆菌,占28.5%(260/912)。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是呼吸系统,痰、咽拭子等呼吸道标本的分离率最高,占76.7%,其他依次为脓性分泌物、体液、血液、尿液和导管等。耐亚胺培南的菌株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35%-100%),其中以鲍曼不动杆菌对头胞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35%)。结论:耐亚胺培南菌株大多存在多重耐药性,甚至泛耐性,应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胺培南耐药菌株 抗菌药物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烟曲霉硫氧还蛋白还原酶GliT抗体对侵袭性曲霉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史利宁 陆静芬 +2 位作者 马春芳 孔倩倩 李芳秋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4-177,共4页
目的建立检测抗烟曲霉硫氧还蛋白还原酶GliT(TRG)抗体的ELISA法,评价其对侵袭性曲霉病(I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非中性粒细胞缺乏症IA患者42例、中性粒细胞缺乏症IA患者34例、血培养为其他真菌或细菌的非IA患者155例及体检健康者200例... 目的建立检测抗烟曲霉硫氧还蛋白还原酶GliT(TRG)抗体的ELISA法,评价其对侵袭性曲霉病(I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非中性粒细胞缺乏症IA患者42例、中性粒细胞缺乏症IA患者34例、血培养为其他真菌或细菌的非IA患者155例及体检健康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用重组TRG作为包被抗原建立检测血清抗TRG抗体的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抗TRG抗体水平,并与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比较。建立兔IA模型观察抗TRG抗体产生的情况。结果 ELISA法检测抗TRG抗体的cut off值为0.514。非中性粒细胞缺乏症IA患者抗TRG抗体A值为0.827(0.571,1.234),抗TRG抗体阳性率为81.0%(34/42);中性粒细胞缺乏症IA患者抗TRG抗体A值为0.445(0.250,0.924),阳性率为41.2%(14/34)。非中性粒细胞缺乏症IA患者、中性粒细胞缺乏症IA患者组血清抗TRG抗体水平高于健康人+非IA患者对照组[0.191(0.134,0.293)],U分别为2 669.5、855,P均<0.01。对于非中性粒细胞缺乏症IA患者,抗TRG抗体ELISA检测法的敏感性高于GM试验(81.0%vs 52.3%,χ2=6.72,P<0.01);对于中性粒细胞缺乏症IA患者,GM试验的敏感性高于抗TRG抗体ELISA检测法(85.3%vs 41.2%,χ2=6.72,P<0.01)。2者联合检测,可使诊断非中性粒细胞缺乏症和中性粒细胞缺乏症IA的敏感性分别提高至88.1%(37/42)和91.2%(31/34)。血清抗TRG抗体在IA初期阶段持续升高,抗真菌治疗有效后,抗TRG抗体水平逐渐降至正常。兔IA模型显示感染烟曲霉1周后即出现抗TRG抗体,且抗体滴度快速增高。结论抗TRG抗体是辅助诊断非中性粒细胞缺乏症IA患者的潜在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曲霉病 硫氧还蛋白还原酶GliT 中性粒细胞缺乏症 非中性粒细胞缺乏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T不同方法间血清与人红细胞提纯酶结果互换性 被引量:3
7
作者 史利宁 孟泽 +1 位作者 李勇 黄宇峰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03-206,共4页
目的 研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不同测定方法间人血清标本与纯化人红细胞c AST结果的互换性。方法 采用八种常用的AST测定方法 (试剂盒 )测定 99份血清标本及提纯AST ,以IFCC推荐的方法 (不含磷酸吡哆醛 )为基准 ,其它七种方法测... 目的 研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不同测定方法间人血清标本与纯化人红细胞c AST结果的互换性。方法 采用八种常用的AST测定方法 (试剂盒 )测定 99份血清标本及提纯AST ,以IFCC推荐的方法 (不含磷酸吡哆醛 )为基准 ,其它七种方法测定的血清AST值与之进行相关分析 ,并对血清AST及纯化人红细胞c AST的反应性进行比较。结果 八种方法间血清AST测定值的相关性较好 ,相关系数 (r)按近 1 0 ,截距接近 0。提纯的c AST在以上各方法间均与人血清AST反应性相近 ,具互换性 ;且提纯的c AST测定值受辅基磷酸吡哆醛的影响较小。结论 提纯的c AST在各方法间与血清AST反应相似 ,可以作为AST参考品的酶制剂应用于临床生化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方法间比较 互换性 AST 红细胞提纯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酶不同测定方法间血清标本与人源提纯酶测定结果互换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史利宁 孟泽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65-69,共5页
研究淀粉酶不同测定方法间人血清标本与人源性提纯酶测定结果的互换性。采用七种常用的淀粉酶测定方法测定 80份血清标本及人源提纯酶Ap (从人胰瘘透析液提制 )、Au (从人尿提制 ) ,以IFCC推荐方法 (G)为基准 ,与其它六种方法测定结果... 研究淀粉酶不同测定方法间人血清标本与人源性提纯酶测定结果的互换性。采用七种常用的淀粉酶测定方法测定 80份血清标本及人源提纯酶Ap (从人胰瘘透析液提制 )、Au (从人尿提制 ) ,以IFCC推荐方法 (G)为基准 ,与其它六种方法测定结果进行相关分析 ,并对血清淀粉酶与人源提纯酶的反应性进行比较。结果 :七种方法间血清淀粉酶测定值的相关性较好 ,相关系数 (r)接近 1 0 ,截距接近 0。用以上各方法测定Ap的反应性均与人血清淀粉酶相近 ,具互换性 ;Au在底物为麦芽庚糖的方法中与人血清淀粉酶的反应性相似 ,而在底物为麦芽三糖的方法中与人血清淀粉酶不同。结果表明 ,Ap在各方法间与血清内源性淀粉酶反应性相似 ,可以作为淀粉酶参考品的酶制剂应用于临床生化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酶 标准品 互换性 血清诊断 提纯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人外周血烟曲霉硫氧还蛋白还原酶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检测与结果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史利宁 胡毓安 +4 位作者 廖红 韩雪 韩丹丹 李晓军 李芳秋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86-1289,共4页
目的为评估烟曲霉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hioredoxin reductase,TR)抗原是否具有免疫保护作用,文中建立并优化检测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TR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TR/AST)分泌干扰素γ(interferon... 目的为评估烟曲霉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hioredoxin reductase,TR)抗原是否具有免疫保护作用,文中建立并优化检测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TR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TR/AST)分泌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与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的酶联免疫斑点法(enzyme linked immunospot assay,ELISPOT)检测技术,以探讨TR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在侵袭性曲霉病(invasive aspergillosis,IA)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方阵滴定法优化ELISPOT反应条件。以烟曲霉TR为特异性刺激物,阳性细胞刺激剂为对照,用ELISPOT技术检测20名健康人外周血PBMC分泌IFN-γ、IL-4的阳性斑点形成细胞(spot forming cell,SFC)频数。结果方阵滴定法结果显示,10μg TR抗原、健康人PBMC终浓度为3×105/孔时ELISPOT检测结果最佳。20名健康人特异性分泌IFN-γ和IL-4的SFC频数分别为15(3.5,59.5)个和0(0,0)个,IFN-γ的SFC频数显著高于IL-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R可刺激所有20名健康人产生IFN-γ应答,其中9例产生强IFN-γ应答(SFC>20个/3×105PBMC),占45%;而19名健康人在TR刺激后不产生IL-4应答,仅1例产生弱IL-4应答(SFC=1)。结论烟曲霉TR抗原诱导的T细胞免疫以Th1型免疫应答占绝对优势,因此,该抗原具有成为保护性抗原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曲霉 硫氧还蛋白还原酶 T淋巴细胞 细胞因子 酶联免疫斑点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血清学诊断 被引量:9
10
作者 史利宁 邵海枫 李芳秋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4-96,共3页
关键词 侵袭性真菌感染 血清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侵袭性曲霉病患者血清筛选特异性反应的烟曲霉蛋白质 被引量:2
11
作者 史利宁 邵世和 +5 位作者 李芳秋 周万青 孔小祥 王仕钦 黄梅 邵海枫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用对烟曲霉蛋白质反应阳性的侵袭性曲霉病(IA)患者血清筛选免疫反应性最强的烟曲霉蛋白质用于免疫蛋白质组分析。方法 TCA/丙酮沉淀法制备烟曲霉分泌蛋白及菌体蛋白质作为包被抗原,用ELISA法筛选确诊IA患者血清,反应阳性的血清进一... 目的用对烟曲霉蛋白质反应阳性的侵袭性曲霉病(IA)患者血清筛选免疫反应性最强的烟曲霉蛋白质用于免疫蛋白质组分析。方法 TCA/丙酮沉淀法制备烟曲霉分泌蛋白及菌体蛋白质作为包被抗原,用ELISA法筛选确诊IA患者血清,反应阳性的血清进一步与烟曲霉分泌蛋白及菌体蛋白质进行免疫印迹,筛选免疫反应最强的蛋白质。结果 11例确诊的IA患者中,6例血清抗体阳性。用此血清进行免疫印迹分析显示,烟曲霉分泌蛋白质的免疫反应性在反应强度及反应数量上均优于菌体蛋白质。在4种不同培养基的分泌蛋白中,YEPG分泌蛋白的免疫反应性最强,有免疫反应的蛋白条带数量最多。结论用YEPG培养烟曲霉14d的分泌蛋白质免疫反应性最强,且免疫反应条带最多,拟用于免疫蛋白质组学分析,进一步筛选特异性烟曲霉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曲霉 菌体蛋白 分泌蛋白 免疫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曲霉硫氧还蛋白还原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被引量:2
12
作者 史利宁 胡毓安 +4 位作者 陆静芬 廖红 马春芳 李晓军 李芳秋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93-596,共4页
目的制备烟曲霉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hioredoxin reductase,TR)GliT单克隆抗体(单抗)并进行鉴定。方法取重组烟曲霉TR蛋白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筛选分泌抗TR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有限稀释法克隆化。用ELISA法测定抗... 目的制备烟曲霉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hioredoxin reductase,TR)GliT单克隆抗体(单抗)并进行鉴定。方法取重组烟曲霉TR蛋白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筛选分泌抗TR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有限稀释法克隆化。用ELISA法测定抗体效价,IsoStrip鉴定抗体类、型,用western blot、免疫荧光分析技术和免疫组化染色鉴定单抗的特异性。结果筛选到1株稳定分泌抗TR单抗(Anti-TR1)的杂交瘤细胞,抗体亚类为IgG1,轻链为κ型。ELISA法测定效价为5×105,能够与烟曲霉分泌蛋白及菌丝中天然TR特异性结合,还可与基因重组TR特异性结合。免疫荧光检测表明,该株单抗与烟曲霉、黄曲霉和黑曲霉菌丝均发生反应,是曲霉属特异性的抗体。病理组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该抗体可与曲霉菌丝产生特异性反应。结论获得了1株持续分泌高效价抗曲霉属特异性抗TR单抗的交杂瘤细胞株,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霉 硫氧还蛋白还原酶GliT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曲霉毒力相关基因及分子 被引量:3
13
作者 史利宁 缪佳颖 李芳秋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11期1209-1212,共4页
烟曲霉是最常见的空气播散性真菌病原体,在免疫受损患者,烟曲霉常引起侵袭性曲霉病(invasive aspergillo-sis,IA)。与大多数的原发性病原菌不同,烟曲霉没有在宿主相关组织生长的毒力特征,研究表明烟曲霉的毒力特性是在自然界中抵制不利... 烟曲霉是最常见的空气播散性真菌病原体,在免疫受损患者,烟曲霉常引起侵袭性曲霉病(invasive aspergillo-sis,IA)。与大多数的原发性病原菌不同,烟曲霉没有在宿主相关组织生长的毒力特征,研究表明烟曲霉的毒力特性是在自然界中抵制不利因素而产生的。这些特性不仅增加了其在生态环境中的总体竞争力,而且促进了它在人类宿主中的存活和生长。尽管许多与这些毒力特性相关的基因不符合经典毒力因子的定义,但对IA的致病机制仍很重要,主要包括与耐热生长、细胞壁屏障、分泌毒性产物、对环境的感知及信号传导、获取营养等方面有关的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曲霉病 毒力基因 毒力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AST测定方法的比较及其与IFCC法结果转换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史利宁 孟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21-124,共4页
目的 :研究血清标本及校正品或标准品用不同方法测定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结果间的关系以及转换成IFCC法结果的计算方法。 方法 :采用八种常用的AST测定方法 (试剂盒 )测定 87份血清标本 ,以IFCC推荐的方法H(不含磷酸吡哆醛 )为基准 ,... 目的 :研究血清标本及校正品或标准品用不同方法测定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结果间的关系以及转换成IFCC法结果的计算方法。 方法 :采用八种常用的AST测定方法 (试剂盒 )测定 87份血清标本 ,以IFCC推荐的方法H(不含磷酸吡哆醛 )为基准 ,其他七种方法测定的血清AST值与之进行相关分析 ;并研究两种酶校正品(RANDOX、c .f.a .s)和一种酶参考品 (ERM)与人血清AST的转换性。 结果 :八种方法间血清AST测定值的相关性较好 ,相关系数 (r)接近 1.0 ,截距接近 0。ERM在以上各方法间均与人血清AST反应性相近 ,具转换性 ;校正品RANDOX、c .f.a .s则与人血清AST反应性有差异 ,转换性欠佳。 结论 :采用统一的合格的酶参考品可以大大减小各方法间测定值的离散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性 血清AST测定方法 比较 IFCC法 计算方法 天冬氨酸转氨酶 酶参考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canstatin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史利宁 马百坤 +2 位作者 陈大宁 方蓉 张春妮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3-104,共2页
目的 克隆人的canstatin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 从人引产死胎肝组织提取总RNA ,以此为模板应用RT PCR法克隆canstatin该基因片段。结果 所得基因片段DNA序列分析由 6 84个碱基组成。
关键词 人canstatin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RT—PCR法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88株耐苯唑西林葡萄球菌在标本中的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史利宁 邵海枫 +2 位作者 王卫萍 张小卫 李珍大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8期763-764,766,共3页
关键词 耐苯唑西林葡萄球菌 抗菌药物 耐药性 MEC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曲霉硫氧还蛋白还原酶双抗体夹心ELISA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史利宁 陈勇 +3 位作者 胡毓安 盛福梅 李晓军 李芳秋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9期645-647,共3页
目的建立检测烟曲霉硫氧还蛋白还原酶Gli T(thioredoxin reductase Gli T,TR)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并用于几种真菌培养上清液中TR蛋白的检测。方法纯化鼠抗人TR单克隆抗体并进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以纯化羊抗TR多克隆抗体为包被... 目的建立检测烟曲霉硫氧还蛋白还原酶Gli T(thioredoxin reductase Gli T,TR)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并用于几种真菌培养上清液中TR蛋白的检测。方法纯化鼠抗人TR单克隆抗体并进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以纯化羊抗TR多克隆抗体为包被抗体,HRP标记鼠抗人TR单克隆抗体为检测抗体,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法。用方阵滴定法确定包被抗体和检测抗体的最适浓度;对方法的精密度、特异性和最低检测限进行评价;比较分析其检测3种常见曲霉(烟曲霉、黄曲霉、黑曲霉)培养上清中天然TR蛋白的能力,并与3种常见假丝酵母菌(白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作比较。结果方阵滴定的结果显示最适包被抗体浓度为1μg/m L,最适检测抗体的稀释度为1∶3 000。抗原最低检测限达2.25ng/m L。重组TR浓度为5 ng/m L和20 ng/m L时,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8.57%、12.69%和6.73%、10.45%。阻断实验显示该法有较好的特异性,阻断率达84.7%。该法可以检出烟曲霉24 h培养上清中的天然TR,TR含量与烟曲霉菌丝含量呈正相关。本法与另2种曲霉和3种假丝酵母菌培养上清无交叉反应。结论成功建立并优化了检测烟曲霉TR抗原的ELISA法。该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及特异性,对烟曲霉感染有潜在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曲霉 硫氧还蛋白还原酶 ELISA 侵袭性曲霉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袭性曲霉病非培养实验室诊断方法的现状 被引量:4
18
作者 史利宁 李芳秋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12期1328-1332,共5页
在恶性血液病、异体干细胞移植或实体器官移植患者等高危人群中,侵袭性曲霉病(IA)的早期诊断很重要,因为未能诊断IA或诊断延迟将导致死亡率增高。IA传统检测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很低,以及IA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导致新方法的发展。这些... 在恶性血液病、异体干细胞移植或实体器官移植患者等高危人群中,侵袭性曲霉病(IA)的早期诊断很重要,因为未能诊断IA或诊断延迟将导致死亡率增高。IA传统检测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很低,以及IA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导致新方法的发展。这些方法包括抗原的检测如检测血清中的半乳甘露聚糖(GM)和真菌-β1,3-葡聚糖等,以及不同的分子方法(PCR法)。GM检测已商业化,但仍需大规模评价,尤其是在儿童。已发展了不同的PCR方法,针对不同的基因区域,包括各种扩增子的检测方法。这些分子方法就敏感性和特异性而言有很高的潜力,但可行性变化很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标准化。总之,新的非培养诊断法的优点是非侵入性、简单、快速、敏感。因此,它们可能有助于IA的早期诊断,减少经验性抗真菌治疗并监测抗真菌治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曲霉病 诊断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袭性曲霉病的快速诊断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史利宁 陈勇 邵海枫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6期450-453,共4页
侵袭性曲霉病(IA)发病率逐年增高,死亡率较高,但早期诊断困难,且治疗方法有限。探索能在全血、血清、肺泡灌洗液(BALF)乃至呼出气体中早期检出的新的生物标志物,相应的快速简便的诊断方法或对现有方法进行改良,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侵袭性曲霉病(IA)发病率逐年增高,死亡率较高,但早期诊断困难,且治疗方法有限。探索能在全血、血清、肺泡灌洗液(BALF)乃至呼出气体中早期检出的新的生物标志物,相应的快速简便的诊断方法或对现有方法进行改良,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检测血清中曲霉细胞壁抗原如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M)和(1-3)-β-D-葡聚糖[(1-3)-β-D-glucan,BDG]的方法应用最广泛,但各有其局限性,诊断价值还不确定。BALF中GM的检测与血清相比,其敏感性更高。检测DNA的PCR方法缺乏标准化和实验室间认可,存在污染可能性,其应用价值仍需多中心评估。质谱法是可应用于快速鉴定真菌的新方法,但参考图谱数据库有待进一步完善。虽然组织病理检查和真菌培养仍很重要,但这些新的诊断方法将会逐步代替传统诊断方法,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曲霉病 快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肾碱性磷酸酶的提纯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史利宁 孟泽 张春妮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8期673-675,共3页
目的 :从猪肾中提取碱性磷酸酶 (ALP) ,并对其能否作为参考品进行研究。 方法 :从猪肾皮质中分离刷状缘微绒毛膜 ,用正丁醇溶解膜结合的酶 ,经硫酸铵沉淀 ,DEAE Sephacel、ConA Sepharose、SephadexG 2 0 0及抗γ 谷酰基转移酶 (GGT)... 目的 :从猪肾中提取碱性磷酸酶 (ALP) ,并对其能否作为参考品进行研究。 方法 :从猪肾皮质中分离刷状缘微绒毛膜 ,用正丁醇溶解膜结合的酶 ,经硫酸铵沉淀 ,DEAE Sephacel、ConA Sepharose、SephadexG 2 0 0及抗γ 谷酰基转移酶 (GGT)免疫亲和层析提纯ALP。 结果 :提纯的ALP比活达 4 0 2kU/g蛋白 ,几乎不含杂酶 (未检出ALT、AST、ChE、AMY、CK、LDH ,GGT仅含 2U/780UALP)。其对底物 4 硝基磷酸酚 (4 NPP)的Km值为 1.35mmol/L ,最适pH值为 10 .4 0。  结论 :提纯的猪肾ALP与人血清中的ALP酶动力学特性非常相似 ,为进一步研制ALP参考品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磷酸酶 提纯 酶参考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