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农业循环经济能值评价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卢远 王娟 陆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482-487,共6页
本文将能值理论与区域农业循环经济理论相结合,提出一套包括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和资源环境安全等方面指标体系的区域农业循环经济的能值评价方法,并以吉林省西部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985—2004年期间,吉... 本文将能值理论与区域农业循环经济理论相结合,提出一套包括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和资源环境安全等方面指标体系的区域农业循环经济的能值评价方法,并以吉林省西部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985—2004年期间,吉林省西部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投入和产出均呈明显的增长趋势,系统中物质循环利用及有效能值的转化率明显提高,种植业与畜牧业耦合程度有所增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趋势得到明显加强,2004年农业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指数是1985年的1.257倍;但资源减量投入和资源环境安全仍是吉林省西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必须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加强农业循环经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循环经济 能值评价 经济社会发展 资源减量投入 资源循环利用 资源环境安全 吉林省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景观格局和生态敏感性的左江流域生态脆弱性分析 被引量:24
2
作者 卢远 苏文静 华璀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8-82,87,共6页
以左江流域作为研究区,选取景观破碎度、景观分维数和景观分离度3个景观格局指数,以及土壤侵蚀敏感性、石漠化敏感性2个生态敏感性指数构建景观类型干扰度和区域生态脆弱度模型。利用空间采样和地统计学插值,生成生态脆弱度空间分布图,... 以左江流域作为研究区,选取景观破碎度、景观分维数和景观分离度3个景观格局指数,以及土壤侵蚀敏感性、石漠化敏感性2个生态敏感性指数构建景观类型干扰度和区域生态脆弱度模型。利用空间采样和地统计学插值,生成生态脆弱度空间分布图,实现对流域的生态脆弱进行综合定量的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1)变异函数分析表明,流域生态脆弱度的块金值/基台值达65.34%,呈明显的空间相关性,生态脆弱度的空间变异在16 km以内比较接近,具有明显的各向同性的特点,而16 km以外则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2)区域生态脆弱度的空间格局与流域实际吻合良好,呈现南低北高的格局,脆弱程度相对较高的区域与碳酸盐岩在研究区的分布较为一致,地质地貌是流域生态脆弱度空间格局的主要控制因素,而人类活动的影响是引起生态环境脆弱度空间异质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生态敏感性 生态脆弱性 左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广西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 被引量:24
3
作者 卢远 华璀 周兴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8-100,共3页
以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为基础,选择了降雨侵蚀力、地形起伏度、土壤质地和植被覆盖等自然因子作为土壤侵蚀敏感性的评价指标,根据广西自然环境特征,制定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在GIS技术支持下,对广西的土壤侵蚀敏感性的影响因子的逐一分级评... 以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为基础,选择了降雨侵蚀力、地形起伏度、土壤质地和植被覆盖等自然因子作为土壤侵蚀敏感性的评价指标,根据广西自然环境特征,制定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在GIS技术支持下,对广西的土壤侵蚀敏感性的影响因子的逐一分级评价和综合评价,明确了广西土壤侵蚀发生的可能程度和空间分布规律,并提出了有关水土保持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敏感性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北高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遥感估算 被引量:7
4
作者 卢远 鄢燕 刘淑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8559-8562,共4页
利用CASA模型、多时相MODIS遥感数据和地面气象数据相结合方法,考虑不同植被类型的最大光利用率的差异,对藏北高原2004年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进行估算,分析了植被NPP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藏北高原的植被NPP估算结果与实测... 利用CASA模型、多时相MODIS遥感数据和地面气象数据相结合方法,考虑不同植被类型的最大光利用率的差异,对藏北高原2004年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进行估算,分析了植被NPP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藏北高原的植被NPP估算结果与实测值是基本吻合的,效果较好,该遥感模型可以实现对藏北高原植被初级净生产力时空动态的快速诊断与准确评估。②藏北高原植被NPP空间分布格局表现出自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的趋势,与水热条件和植被类型的地带性分异规律是一致的。整个研究区植被NPP总量为31.19MtC/a,其中高寒草甸的NPP最大,占55.85%;其次为高寒草原,占26.6%。③藏北高原植被NPP具有显著的季相变化规律,全年中冬季(11-3月)的植被NPP值是非常低的,植被NPP累加值占全年NPP总量的3.2%;夏季(6-9月)植被NPP值是比较高的,植被NPP累加值占全年NPP总量的8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A 净初级生产力 MODIS 藏北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的思考与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卢远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8-60,共3页
21世纪初,我国许多中等职业学校适逢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良机,通过改制,成功升格,发展迅猛;时值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国家利好的职业教育政策,规划好未来,才能确保职教事业长盛不衰。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发展战略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梧州市区防洪减灾地理信息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1
6
作者 卢远 曾令锋 吴良林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06年第4期9-11,共3页
阐述了梧州市区防洪减灾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过程。该系统以ArcGIS平台为支撑,集成了信息处理与查询、洪水预报、洪水演进模拟、灾损评估和三维浏览等功能于一体,为梧州市区的防洪决策和抢险救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
关键词 防洪 减灾 GIS 梧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和USLE的钦江流域土壤侵蚀评估 被引量:28
7
作者 高峰 华璀 +1 位作者 卢远 陶艳成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22,28,共6页
在GIS和RS技术支持下,基于USLE模型对钦江流域土壤侵蚀进行了定量评估,并分析了不同海拔、不同坡度、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侵蚀强度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1)钦江流域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2608.87t/(km2·a),属中度侵蚀... 在GIS和RS技术支持下,基于USLE模型对钦江流域土壤侵蚀进行了定量评估,并分析了不同海拔、不同坡度、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侵蚀强度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1)钦江流域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2608.87t/(km2·a),属中度侵蚀,远大于水利部规定的南方红壤丘陵区土壤允许流失量500t/(km2·a)的标准;(2)随高程升高,土壤侵蚀强度呈递减趋势。0~240m高程带是土壤侵蚀防治的重点区域。(3)随坡度增大,土壤侵蚀强度呈递减趋势。15。以下坡度带是钦江流域土壤侵蚀重点预防和治理区域。(4)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侵蚀强度差异显著,旱地、草地和未利用地大部分处于强度侵蚀以上,是控制流域整体土壤侵蚀状况的关键土地利用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强度 GIS RS USLE 钦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变化对松嫩平原腹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汤洁 斯蔼 +2 位作者 卢远 李海毅 汪雪格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0-35,共6页
应用1989年和2000年Landsat TM影像解译数据分析松嫩平原腹地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制定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计算松嫩平原腹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1 a间,松嫩平原腹地土地... 应用1989年和2000年Landsat TM影像解译数据分析松嫩平原腹地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制定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计算松嫩平原腹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1 a间,松嫩平原腹地土地利用变化呈现耕地、城镇用地、碱地、林地、沙地迅速增加,草地、水域和湿地大幅度减少的“5增3减”趋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变化降低了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使其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从1366.070亿元/a下降到1017.044亿元/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系统 服务价值 松嫩平原腹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形梯度的土壤侵蚀强度分布特征研究——以钦江流域为例 被引量:5
9
作者 高峰 华璀 +2 位作者 卢远 陶艳成 李卫宁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26,共5页
地形因素是影响土壤侵蚀空间分布格局的重要因素之一,以钦州流域为例,应用DEM数据,在ArcGIS10.1空间统计分析模块下,采用高程梯度、坡度梯度和地形位梯度三种方法对比研究,通过分析不同土壤侵蚀强度存三种地形梯度上的分布指数,... 地形因素是影响土壤侵蚀空间分布格局的重要因素之一,以钦州流域为例,应用DEM数据,在ArcGIS10.1空间统计分析模块下,采用高程梯度、坡度梯度和地形位梯度三种方法对比研究,通过分析不同土壤侵蚀强度存三种地形梯度上的分布指数,揭示研究区域的土壤侵蚀强度分布的模式及其与地形因素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1)在高程和坡度梯度上,中度、强烈、极强烈和剧烈主要分布在1~2地形梯度上;在地形位梯度上,微度侵蚀在1级区域上占据了优势地位,分布面积最大,这与在高程和坡度梯度上的分布恰恰相反。(2)对三种方法的比较表明,地形位综合了高程和坡度的信息,可以反映土壤侵蚀强度随地形变化的分布趋势以及土壤侵蚀强度的分布特征。(3)研究可为区域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格局和水土保持规划的研究提供一种可行的定量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强度 坡度 高程 地形位指数 分布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技术的农业干旱监测与评估系统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卫宁 匡昭敏 +4 位作者 卢远 李莉 何立 罗永明 曾行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8期17296-17298,17329,共4页
[目的]简化制作农业干旱监测、评估产品的操作流程,提高监测评估图件的精细化水平。[方法]综合运用GIS和数学、气象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等技术手段和学科知识,以干旱监测、评估为核心,研发了基于GIS技术的农业干旱监测与评估系统。[... [目的]简化制作农业干旱监测、评估产品的操作流程,提高监测评估图件的精细化水平。[方法]综合运用GIS和数学、气象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等技术手段和学科知识,以干旱监测、评估为核心,研发了基于GIS技术的农业干旱监测与评估系统。[结果]应用该系统对广西2006年11月4日的干旱进行监测,并用实际情况进行检验,证明取得了较好的监测效果。[结论]基于GIS的农业干旱监测与评估系统实现了GIS与专业监测、评估模型的有机结合,提供了灵活的人机交互界面和可视化表达,实现了农业干旱的监测、评估功能,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干旱 监测与评估系统 GIS 专业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IS EVI的左江流域耕地利用效率评价 被引量:6
11
作者 周显芳 卢远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9-81,86,共4页
选取左江流域多年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增强植被指数(EVI)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研究,利用最佳坡度系数截取法(BISE)和Savitzky-Golay滤波法对数据进行平滑去云处理,设计二次差分算法,提取耕地EVI在1a内时间序列峰值频数。将峰值频数图... 选取左江流域多年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增强植被指数(EVI)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研究,利用最佳坡度系数截取法(BISE)和Savitzky-Golay滤波法对数据进行平滑去云处理,设计二次差分算法,提取耕地EVI在1a内时间序列峰值频数。将峰值频数图像与土地利用现状图叠加分析,得到左江流域耕地的利用效率。抽取样本进行线性回归分析,R值达到0.7349,表明取得了理想的结果,丰富了耕地利用效率研究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EVI 左江流域 耕地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地球的数字流域平台集成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银军 丁爱中 +2 位作者 卢远 潘成忠 许新宜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1-73,193,共4页
针对当前数字流域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数字流域信息、内涵和逻辑结构的基础上以虚拟地球为平台,将3S、3DMax等作为辅助数据处理和建模工具,采用KML组织存储数据耦合各类水环境模型,使用组件开发技术、三层逻辑框架结构,快速、简捷... 针对当前数字流域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数字流域信息、内涵和逻辑结构的基础上以虚拟地球为平台,将3S、3DMax等作为辅助数据处理和建模工具,采用KML组织存储数据耦合各类水环境模型,使用组件开发技术、三层逻辑框架结构,快速、简捷地构建了数字流域平台的集成方案,并以沣河为例,选用GoogleEarth为基础平台建立了数字沣河流域平台。实例应用结果表明,基于虚拟地球的数字流域平台正确、可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 数字流域 GOOGLE EARTH 虚拟地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级土地整理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 被引量:2
13
作者 韦燕飞 吴丽叶 +1 位作者 童新华 卢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8726-8728,共3页
从土地整理的背景入手,研究土地整理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方法(AHP),以广西南宁市横县3个土地整理项目为例,对其进行评价,得到3个项目中的优选项目,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给出3个项目的优化方向,为县级土地整理项目的选择... 从土地整理的背景入手,研究土地整理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方法(AHP),以广西南宁市横县3个土地整理项目为例,对其进行评价,得到3个项目中的优选项目,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给出3个项目的优化方向,为县级土地整理项目的选择提供有益的借鉴,促进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 可持续发展 评价指标体系 横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群体思想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俊苓 卢远 郭海卿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3-84,共2页
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高校在社会转型时期普遍面临的难题。目前的研究生教育过多的注重研究生的学术科研,而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远远未被引起重视。本文对研究生的思想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研究生思想上... 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高校在社会转型时期普遍面临的难题。目前的研究生教育过多的注重研究生的学术科研,而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远远未被引起重视。本文对研究生的思想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研究生思想上存在的三大主要问题,并针对研究生的群体特点提出了解决对策。对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应当采取有别于本科生的理念、思路、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适应性评价GIS空间建模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银军 卢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229-4230,4248,共3页
基于综合指数评价模型,采用GIS空间建模技术对土地适应性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适应性 空间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教学论”研究性教学 提升地理教师培养质量——高师地理教学论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探索
16
作者 张胜前 李家清 +1 位作者 唐伟光 卢远 《地理教学》 2011年第15期7-9,共3页
“地理教学论”课程是高师地理院系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它是研究地理教学活动、揭示地理教学规律并用于指导地理教学实践的学科。地理教学论课程对于培养称职、合格和优秀的地理教师都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我国师范教育体制、办学模式、... “地理教学论”课程是高师地理院系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它是研究地理教学活动、揭示地理教学规律并用于指导地理教学实践的学科。地理教学论课程对于培养称职、合格和优秀的地理教师都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我国师范教育体制、办学模式、教学计划等的影响,高师教育不适应社会和基础教育对人才的需要,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师教育理念显得滞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在这样的背景下,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地理教学论”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教师 高师教育 教师培养 教学论 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教学 新课程改革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c Hydro Tools的广西小流域划分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景扬 卢远 刘斌涛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5-71,共7页
为实现广西地区小流域的科学管理,加快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以25 m分辨率DEM为基础,根据广西地形地貌特点,结合行政区划、水系分布等,对广西地区进行了小流域划分研究。为此,采用Arc Hydro Tools水文数据模型建立小流域自动划分模型进行... 为实现广西地区小流域的科学管理,加快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以25 m分辨率DEM为基础,根据广西地形地貌特点,结合行政区划、水系分布等,对广西地区进行了小流域划分研究。为此,采用Arc Hydro Tools水文数据模型建立小流域自动划分模型进行初步划分,并针对平原区、海岸带等自动划分效果不理想的区域,利用人工处理方式对该区域进行修正。经过拓扑检查、属性编码和质量控制后,最终完成对全广西共计9 631条小流域边界的提取。结果表明:所提取小流域面积大多集中在10~50 km^2之间,无小于3 km^2和大于100 km^2的小流域,符合标准规范;自动化处理模型可对小流域进行快速划分,处理面积达到82.88%;有针对性的人工处理可提高划分精度,使得结果更为理想。研究成果对小流域信息化建设、水文模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ARC HYDRO TOOLS 小流域划分 水土保持 地理信息 GIS 遥感 水利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度探析汪涵在《天天向上》中的语码转换
18
作者 卢远 《海外英语》 2014年第6X期232-233,251,共3页
语码转换,作为语言接触的常见现象之一,是近三十年来西方语言学界关注的热点。它是指说话者在同一次交谈中,使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语言或语言变体的现象。该文首次选用《天天向上》首席主持人汪涵在节目中表现出的普通话与湖南方言间... 语码转换,作为语言接触的常见现象之一,是近三十年来西方语言学界关注的热点。它是指说话者在同一次交谈中,使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语言或语言变体的现象。该文首次选用《天天向上》首席主持人汪涵在节目中表现出的普通话与湖南方言间的转换为研究对象,从社会和心理维度分析其语码转换的动因和功能,不仅充实了语码转换的例证,而且对其他综艺主持人在节目中活跃气氛,开辟了新的语言学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话 湖南方言 语码转换 标记模式 适应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钦江流域水沙年际变化规律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莫剑 卢远 +1 位作者 王丹媛 黄萍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0-138,共9页
为了探究河流水沙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利用钦江陆屋流域1957—2016年的长时序年降水量、年径流量和年输沙率数据,采用5年滑动平均法、R/S检验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累积距平法及复Morlet小波分析法分析以上序列的趋势性、突变... 为了探究河流水沙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利用钦江陆屋流域1957—2016年的长时序年降水量、年径流量和年输沙率数据,采用5年滑动平均法、R/S检验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累积距平法及复Morlet小波分析法分析以上序列的趋势性、突变性和周期性;运用双累积曲线法分析降水和径流输沙关系的变化;最后结合流域森林转型特征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降水量弱上升、径流量减少、输沙率显著减少,在α=0.05和β=0.01的显著水平下,降水量和径流量无变异,输沙率弱变异。降水量在1962年、1971年、1989年和2013年发生突变,径流量在1963年、1971年、1989年和2007年发生突变,输沙率在1967年、1971年、1981年和2001年发生突变。降水量存在4类时间尺度,23 a、13 a分别为第一、二主周期;径流量序列存在3类时间尺度,14 a、9 a分别为第一、二主周期;输沙率序列存在4类时间尺度,22 a、5 a分别为第一、二主周期。(2)降水量-径流量累积关系分为两个阶段,即1957—1988年和1989—2016年,斜率分别为0.0068、0.0058;降水量-输沙量累积关系分为四个阶段:1957—1962年、1963—1988年、1989—1998年和1999—2016年,斜率分别为0.014、0.0194、0.0164、0.009,造成水沙关系变化的原因是人类活动的影响。(3)广西林业建设和森林转型的发展过程是径流量和输沙量不断发生变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 径流量 输沙率 趋势 突变 周期 森林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州县“小块并大块”土地整治扶贫新模式
20
作者 温焕铃 华璀 卢远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2期261-264,共4页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扶贫工作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我国的扶贫开发工作已经进入最关键的阶段。龙州县农民自主创新开展"小块并大块"土地整治,通过将土地整治与特色产业建设相结合,推动了传统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促进了农村...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扶贫工作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我国的扶贫开发工作已经进入最关键的阶段。龙州县农民自主创新开展"小块并大块"土地整治,通过将土地整治与特色产业建设相结合,推动了传统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促进了农村减贫发展。本文通过总结龙州县农村土地整治和产业建设成效,探索扶贫增收的"小块并大块"土地整治新模式,以期为土地整治与乡村振兴战略创新实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产业扶贫 小块并大块 广西龙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