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话新星宇地产卢昕:信心比黄金重要
1
作者 李丹丹 卢昕 《城市开发》 2022年第11期56-59,共4页
犹记得今年年初,新星宇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新星宇地产”)总裁卢昕女士作了主题为“信心比黄金重要”的总结发言,对2021年度行业状况进行了深刻分析,对2022年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同时指出,企业只有踏踏实实安下心来,... 犹记得今年年初,新星宇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新星宇地产”)总裁卢昕女士作了主题为“信心比黄金重要”的总结发言,对2021年度行业状况进行了深刻分析,对2022年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同时指出,企业只有踏踏实实安下心来,有效节约成本费用,提升品位品质,赢得客户的口碑,才能迎来更美好的未来。在疫情反复、经济呈下行趋势的2022年,新星宇地产经历了什么,面临了哪些挑战和机遇,未来将如何走下去?值此《城市开发》杂志创刊40周年之际,本刊编辑部带着这些问题专访了卢昕女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结发言 房地产开发 提升品位 行业状况 地产 问题专访 黄金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广西甜茶中的甜茶素 被引量:27
2
作者 卢昕 张新申 刘承伟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0-262,共3页
甜茶素(rubusoside)是广西特产甜茶(RubussuavissimusS.Lee)中的主要甜味成分。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广西甜茶中的甜茶素。条件为:反相C18柱;甲醇 水(体积比为85∶15)溶液为流动相,流速1 0mL/min;紫外检测波长210nm;柱温20℃;... 甜茶素(rubusoside)是广西特产甜茶(RubussuavissimusS.Lee)中的主要甜味成分。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广西甜茶中的甜茶素。条件为:反相C18柱;甲醇 水(体积比为85∶15)溶液为流动相,流速1 0mL/min;紫外检测波长210nm;柱温20℃;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甜茶素的质量浓度为20~1200mg/L时,其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 998。方法的检测限(S/N≥3)为5mg/L,峰面积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 85%(n=8)。该方法对甜茶素工业品及甜茶原叶中甜茶素的平均回收率(n=3)分别为100 2%和104 9%。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甜茶产品质量的例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测定 广西甜茶 甜茶素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木薯主产区细菌性枯萎病病原鉴定 被引量:7
3
作者 卢昕 李超萍 +2 位作者 时涛 蔡吉苗 黄贵修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84-87,F0002,共5页
细菌性枯萎病是当前我国木薯生产中的第一大病害。开展了不同主产区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工作,以期为相关防控技术的研发提供基础。田间采集典型病叶后采用组织块分离法进行病原菌的分离,所获菌株经致病性评价后,进行生理生化特性测定、16S ... 细菌性枯萎病是当前我国木薯生产中的第一大病害。开展了不同主产区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工作,以期为相关防控技术的研发提供基础。田间采集典型病叶后采用组织块分离法进行病原菌的分离,所获菌株经致病性评价后,进行生理生化特性测定、16S rDNA和pthB基因序列分析。从广西、海南、广东获得3株病原菌,接种木薯叶片后均形成和田间症状类似的病斑,培养性状观察和生理生化特性测定表明3个菌株均为地毯草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其和柑橘溃疡病菌(AE008923,DQ991194)、辣椒斑点病菌(AM039952)等的同源性在99%以上。各菌株均获得和已报道木薯细菌性枯萎病菌pthB基因序列完全一致的扩增片段。致病性评价、生理生化特性测定、16S rDNA和pthB基因序列分析等结果表明所获菌株均为地毯草黄单胞杆菌木薯萎蔫致病变种(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manihot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细菌性枯萎病 病原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鸡尾木中无机元素的含量 被引量:4
4
作者 卢昕 张新申 刘承伟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76-677,共2页
In this paper,we used the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s of Zn,Fe,Mg,Mn,Ca,Cu,Co,Ni,Cr,Cd,Ba and Pb in Excoecaria Venenata.The SrCl2 was used to eliminate the interference fr... In this paper,we used the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s of Zn,Fe,Mg,Mn,Ca,Cu,Co,Ni,Cr,Cd,Ba and Pb in Excoecaria Venenata.The SrCl2 was used to eliminate the interference from coexisting elements when we determined the Zn and Fe.The contents of Zn,Fe,Mg,Mn,Ca,Cu were determined,but not the other six elements.The range of the recoveries were 94%107% and the RSD obtained were lower than 28%.It is showed that Excoecaria Venenata is a plant with high amount of C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原子吸收法 测定 鸡尾木 无机元素 含量 药用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于核心概念建构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设计——高校实践类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及实践研究之三 被引量:5
5
作者 卢昕 黄都 +2 位作者 刘承伟 黎冬梅 陈美基 《大学化学》 CAS 2011年第4期10-14,58,共6页
精密度、准确度作为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核心概念,笔者建构的程序性开放实验教学模式中所包含的几个关键设计,实质上是引导学生围绕该核心概念展开学习与探究活动。研究表明,此类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发展深层理解力,提升思维能力并形成学... 精密度、准确度作为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核心概念,笔者建构的程序性开放实验教学模式中所包含的几个关键设计,实质上是引导学生围绕该核心概念展开学习与探究活动。研究表明,此类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发展深层理解力,提升思维能力并形成学科特有思维方式,对知识的记忆更为深刻,能更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实验 教学设计 核心概念 精密度与准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603份木薯种质对细菌性枯萎病抗性评价 被引量:11
6
作者 卢昕 李超萍 +2 位作者 时涛 陈江莎 黄贵修 《热带农业科学》 2013年第4期67-70,90,共5页
细菌性枯萎病是当前我国木薯生产中的第一大病害。比较剪叶、针刺和喷雾等接种方法 ,发现剪叶法适用于大批量的种质抗性评价。采用剪叶法完成了603份木薯种质的抗性评价,结果表明高抗种质仅有6份,绝大多数种质均表现出一定的感病性。在... 细菌性枯萎病是当前我国木薯生产中的第一大病害。比较剪叶、针刺和喷雾等接种方法 ,发现剪叶法适用于大批量的种质抗性评价。采用剪叶法完成了603份木薯种质的抗性评价,结果表明高抗种质仅有6份,绝大多数种质均表现出一定的感病性。在广东省开平市进行29份木薯种质的田间发病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华南系列、桂热系列等主栽种质均不抗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细菌性枯萎病 抗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细菌性枯萎病菌防控药剂的筛选 被引量:10
7
作者 卢昕 李超萍 +1 位作者 时涛 黄贵修 《热带农业科学》 2013年第2期53-56,共4页
采用含毒介质法进行了13种杀菌剂对木薯细菌性枯萎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治农菌(2%三唑酮.30%乙蒜素EC),正萎舒(80%乙蒜素EC),农猎手(70%代森锰锌WP)和农用硫酸链霉素(72%硫酸链霉素SP)的最低有效浓度最小,抑菌效果最好。腈菌唑... 采用含毒介质法进行了13种杀菌剂对木薯细菌性枯萎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治农菌(2%三唑酮.30%乙蒜素EC),正萎舒(80%乙蒜素EC),农猎手(70%代森锰锌WP)和农用硫酸链霉素(72%硫酸链霉素SP)的最低有效浓度最小,抑菌效果最好。腈菌唑(12.5%腈菌唑SP),噻菌铜(20%噻菌铜SC)和抑阿(20%叶枯唑WP)的最低有效浓度最大,抑菌效果最差。2011年,在广东省湛江市进行了7种杀菌剂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中生菌素(3%中生菌素WP)、治农菌(2%三唑酮.30%乙蒜素EC)和正萎舒(80%乙蒜素EC)的防效较好,建议生产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细菌性枯萎病 药剂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疫霉根腐病病原初步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 被引量:4
8
作者 卢昕 李超萍 +3 位作者 裴月令 郭涵 时涛 黄贵修 《热带农业科学》 2014年第8期59-62,85,共5页
2010年11月,在对海南省儋州市的木薯病害调查中发现一种根腐病。经致病性评价,分离获得病原菌。显微观察发现,菌丝无分隔,孢囊梗呈简单合轴分枝,孢子囊多顶生,倒梨形,厚垣孢子大量产生,球形、顶生。形态观察结果初步表明,其为棕榈疫霉(P... 2010年11月,在对海南省儋州市的木薯病害调查中发现一种根腐病。经致病性评价,分离获得病原菌。显微观察发现,菌丝无分隔,孢囊梗呈简单合轴分枝,孢子囊多顶生,倒梨形,厚垣孢子大量产生,球形、顶生。形态观察结果初步表明,其为棕榈疫霉(Phytophthora palmivora)。ITS序列分析表明,其和几株棕榈疫霉(HQ237481,HQ237478和HQ237477)的序列同源性为99%。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OA或CMA培养基、26~30℃、p H 5、D-木糖醇、乙酸铵、光暗交替是病菌生长最适条件,菌丝致死温度为50℃,1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疫霉根腐病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对HepG2细胞survivin表达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卢昕 郑启昌 +1 位作者 闫慧明 张勇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5期439-442,共4页
目的 研究siRNA对肝癌细胞株HepG2中survivin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 方法 设计、合成一对survivin编码基因的反向重复序列 ,中间间隔 9个核苷酸序列 ,通过定向克隆至载体PSilencer 2 .1,构建siRNA真核表达载体 ,经稳定转染HepG2细胞后... 目的 研究siRNA对肝癌细胞株HepG2中survivin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 方法 设计、合成一对survivin编码基因的反向重复序列 ,中间间隔 9个核苷酸序列 ,通过定向克隆至载体PSilencer 2 .1,构建siRNA真核表达载体 ,经稳定转染HepG2细胞后应用RT PCR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癌细胞中survivin基因mRNA及蛋白质表达的抑制情况。 结果 测序证实siRNA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通过RT PCR及流式细胞术检测 ,siRNA在mRNA及蛋白质水平抑制survivin基因表达分别达 73%和 75 %。结论 构建的PSilencer(+) survivin重组质粒能有效抑制survivin基因在肝癌细胞株HepG2中的表达 ,从而为肿瘤的生物学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干扰RNA 基因SURVIVIN 基因表达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survivin的shRNA对人胆管癌细胞体外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卢昕 郑启昌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2年第8期589-595,共7页
目的:探讨靶向survivin的shRNA对人胆管癌细胞体外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合成具有互补序列的能够编码短发卡RNA(shRNA)的双链寡核苷酸并构建pSilencer2.1真核表达质粒,经稳定转染QBC939细胞后对转基因后胆管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进行观... 目的:探讨靶向survivin的shRNA对人胆管癌细胞体外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合成具有互补序列的能够编码短发卡RNA(shRNA)的双链寡核苷酸并构建pSilencer2.1真核表达质粒,经稳定转染QBC939细胞后对转基因后胆管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进行观察。结果:neo基因稳定表达于转染阳性质粒及阴性对照质粒的QBC939细胞中。通过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证实shRNA在mRNA及蛋白质水平抑制survivin表达率分别达68.9%和61.3%。细胞计数及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显示转染细胞生长速度及细胞克隆明显减缓(P<0.01)。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显示转染细胞G1期细胞明显增多,S期细胞明显减少。DNA ladder、透射电镜观察及流式细胞定量研究显示转染细胞凋亡明显增多。结论:靶向survivin的shRNA能有效抑制目的基因的表达,通过增加细胞凋亡在体外抑制人胆管癌细胞的生长,为胆管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VIVIN SHRNA 胆管肿瘤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尾木生物碱的含量分析
11
作者 卢昕 付丽娜 +2 位作者 刘承伟 王红 肖朝萍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16-817,共2页
In this paper,we used acid-base titration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total alkaloid in Excoecaria venenata extracted by different methods.The contents of 2,2,6,6-tetramethy1-4-piperidone(TMPD)and aminoadantane(AAT... In this paper,we used acid-base titration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total alkaloid in Excoecaria venenata extracted by different methods.The contents of 2,2,6,6-tetramethy1-4-piperidone(TMPD)and aminoadantane(AAT)in same plant were determined by gas chromatography(GC).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most quantity of alkaloid was got with 2%HCI aqueous solution.The content of total alkaloid in the dry leaves was 0.554%.The contemts of TMPD and AAT were 1.94%and 1.62×10-2%in the fresh leaves,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尾木 生物碱 定量分析 哌啶酮 金刚烷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信息化移动互联工作平台建设构想 被引量:2
12
作者 卢昕 李艳彩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7年第10期66-68,共3页
数据采集一直是油田信息化的短板,许多油田的信息化建设也因为数据采集问题而成为空中楼阁。移动互联工作平台采用成熟的智能终端,安装油田生产需要的APP,通过企业无线局域网传输实时数据。该平台结合人的灵动性和设备的准确性,能够有... 数据采集一直是油田信息化的短板,许多油田的信息化建设也因为数据采集问题而成为空中楼阁。移动互联工作平台采用成熟的智能终端,安装油田生产需要的APP,通过企业无线局域网传输实时数据。该平台结合人的灵动性和设备的准确性,能够有效地解决油田信息化过程中的数据采集问题;同时配合企业云的实时计算结果,能够提高使用者的工作效率,使企业真正实现大数据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信息化 数据采集 移动互联 工作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素标识酶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卢昕 何品刚 方禹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1690-1693,共4页
利用生物素与亲合素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在恒电位下,首先将亲合素吸附在电极上,然后使标识在生物素上的葡萄糖氧化酶固定于电极表面,制成具有高活性的多层固定化酶的葡萄糖传感器。电极线性范围:1.0×10-5~1.0×... 利用生物素与亲合素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在恒电位下,首先将亲合素吸附在电极上,然后使标识在生物素上的葡萄糖氧化酶固定于电极表面,制成具有高活性的多层固定化酶的葡萄糖传感器。电极线性范围:1.0×10-5~1.0×10-2mol/L,检测限:6.0×10-6mol/L,响应时间:6s.本传感器具有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可反复活化使用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合素 葡萄糖氧化酶 葡萄糖传感器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高校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设计创新的实践
14
作者 卢昕 黄都 陈美基 《华夏医学》 CAS 2007年第4期841-842,共2页
关键词 分析化学 实验教学设计 动力源设计 开放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辨证施护应注重“多虚多瘀”特点
15
作者 卢昕 费秋红 陈民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9年第3期-,共2页
老年辨证施护特点:准确辨证,注意脏腑生克制化关系,护理宜攻补兼施,化瘀泄浊,标本兼顾,用药不可过于攻伐,培养老年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关键词 老年 多虚 多瘀 辨证施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灸关元穴缓解直肠下端黏膜环切术后患者排尿障碍 被引量:9
16
作者 舒玉珍 孟庆彬 +3 位作者 卢昕 赵菡洁 黄莉 王艳子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艾灸关元穴对使用镇痛泵的混合痔直肠下端黏膜环切术术后患者排尿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混合痔直肠下端黏膜环切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按照术后常规护理促进排尿,观察组实施艾灸关元穴促进排尿。结果干预后,两组术... 目的探讨艾灸关元穴对使用镇痛泵的混合痔直肠下端黏膜环切术术后患者排尿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混合痔直肠下端黏膜环切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按照术后常规护理促进排尿,观察组实施艾灸关元穴促进排尿。结果干预后,两组术后首次排尿时间及排尿困难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艾灸关元穴可促进混合痔直肠下端黏膜环切术术后患者排尿,预防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直肠下端黏膜环切术 艾灸 关元穴 术后排尿 尿潴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测定大鼠血清中的奈替米星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承伟 徐勤 +2 位作者 张丹 卢昕 赵书林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7-161,共5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共振瑞利散射光谱联用测定大鼠血清中奈替米星的方法。采用的色谱条件为:以C18柱为分离柱,以甲醇(含0.22%三氟乙酸)-20 mmol/L醋酸钠水溶液(8∶92,v/v)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以滂胺天蓝为分子探针,奈替米星在柱后...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共振瑞利散射光谱联用测定大鼠血清中奈替米星的方法。采用的色谱条件为:以C18柱为分离柱,以甲醇(含0.22%三氟乙酸)-20 mmol/L醋酸钠水溶液(8∶92,v/v)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以滂胺天蓝为分子探针,奈替米星在柱后与滂胺天蓝结合生成离子缔合物,产生强烈的共振瑞利散射信号,荧光检测器在激发波长(λex)和发射波长(λem)均为365 nm下进行检测。在优化的检测条件下,奈替米星的检出限(信噪比为3)为0.7 mg/L。以妥布霉素为内标物,以内标法定量,奈替米星与妥布霉素的峰面积比与奈替米星的质量浓度之间的线性响应范围为1.2~30 mg/L。该方法可应用于大鼠血清中奈替米星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可为生物样品中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测定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共振瑞利散射光谱 滂胺天蓝 奈替米星 药代动力学 血清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谷氨酸与帕金森模型鼠发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承伟 卢洁 +2 位作者 卢昕 马文领 蔡懿灵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7-139,共3页
目的:观察帕金森模型鼠中脑D-谷氨酸的变化情况,探讨兴奋性神经递质右旋对映体对谷氨酸能神经元的损伤作用以及与帕金森发展过程的相关性。方法:成年C_(57)BL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模型组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 目的:观察帕金森模型鼠中脑D-谷氨酸的变化情况,探讨兴奋性神经递质右旋对映体对谷氨酸能神经元的损伤作用以及与帕金森发展过程的相关性。方法:成年C_(57)BL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模型组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hridine,MPTP)制备帕金森病模型鼠。采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检测中脑D-谷氨酸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观察黑质和尾壳核谷氨酸能神经元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动物注射MPTP 1d后中脑组织中D-谷氨酸含量明显升高,3 d后逐渐降低;3 d后谷氨酸能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结论:中脑组织中D-谷氨酸可能具备与L型对映体相同的兴奋毒性,并参与帕金森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D-谷氨酸 高效液相色谱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实践类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及实践研究之一——基本取向与突破口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都 卢昕 +1 位作者 蒋毅民 沈星灿 《大学化学》 CAS 2010年第5期8-12,共5页
实践类课程多重教育功能的挖掘和实现,是一项复杂的设计与实施工程。有效的设计不是采取诸如"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的"加和"模型,而是遵循将开放性、综合性等要素有效整合于每一次实践性课程学习活动之中的"... 实践类课程多重教育功能的挖掘和实现,是一项复杂的设计与实施工程。有效的设计不是采取诸如"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的"加和"模型,而是遵循将开放性、综合性等要素有效整合于每一次实践性课程学习活动之中的"乘法"原则。本文提出了以构建有意义的学习过程与环境为基本取向,在设计研究中探寻实践类课程改革突破口的思想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性实验 课程改革 破口 取向 高校 实践类课程 综合性实验 实践性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组织芯片技术研究uPA和uPAR在胰腺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3
20
作者 闫慧明 郭艳丽 +2 位作者 郑启昌 卢昕 马剑方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5期455-457,共3页
目的 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urokinaseplasminogenactivator ,uPA)及其受体 (urokinaseplasminogenactivatorreceptor,uPAR)在胰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和诊断价值。 方法 用组织芯片技术及免疫组化方法 (SP法 )检测 85例胰腺癌... 目的 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urokinaseplasminogenactivator ,uPA)及其受体 (urokinaseplasminogenactivatorreceptor,uPAR)在胰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和诊断价值。 方法 用组织芯片技术及免疫组化方法 (SP法 )检测 85例胰腺癌手术切除组织中uPA和uPAR的表达。结果 ①uPA、uPAR表达阳性率在有淋巴结转移者中明显高于无淋巴转移者 ,P <0 0 5。②uPA、uPAR在有浸润转移表达率高于无浸润转移 ,P <0 0 5。③uPA、uPAR表达与病人年龄、性别、肿瘤大小、部位、病理分型、组织分化无相关性。结论 uPA、uPAR表达与胰腺癌淋巴结转移、浸润转移相关 ,是反映胰腺癌发展和转移潜能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 胰腺肿瘤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