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豇豆新品种珠豇1号的选育 被引量:9
1
作者 卢文佳 郑锦荣 +3 位作者 李育军 龙卫平 韩福光 田永红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9-30,共2页
  珠豇 1号是从揭上 2号的变异株中,经系统选育而成的豇豆新品种。中熟,春季播种至采收 58d(天),秋季播种到采收 43d(天)。蔓生,生长势强,主茎第 1豆荚着生于第 5 .3节,叶片较绿。商品荚长圆条形,荚色浅绿,有光泽,荚面平整,外形美观;...   珠豇 1号是从揭上 2号的变异株中,经系统选育而成的豇豆新品种。中熟,春季播种至采收 58d(天),秋季播种到采收 43d(天)。蔓生,生长势强,主茎第 1豆荚着生于第 5 .3节,叶片较绿。商品荚长圆条形,荚色浅绿,有光泽,荚面平整,外形美观;荚长 59. 8cm,荚宽 0. 8cm,单荚质量 25 .8g,商品荚率 94 .5 %,荚肉紧实,纤维少,品质好,种子黑色。抗逆性强,适应性广,耐热性中等,耐寒性较强,耐涝性强,高抗枯萎病,耐锈病,平均产量 1 300kg·(667m2 )-1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 新品种 系统选育 采收 中熟 春季播种 抗枯萎病 商品 产量 平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玉米新优品种耐热性鉴定及耐热品种筛选 被引量:5
2
作者 卢文佳 李武 +1 位作者 胡建广 李高科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3期19-25,共7页
【目的】开展甜玉米品种耐热性鉴定试验,筛选适宜华南地区夏季播种的优质耐热型甜玉米品种。【方法】以粤甜38号等8个甜玉米新品种为试验材料(粤甜39号为对照种)在广州进行夏季种植,利用单因素分析、相关性分析法对不同甜玉米品种进行... 【目的】开展甜玉米品种耐热性鉴定试验,筛选适宜华南地区夏季播种的优质耐热型甜玉米品种。【方法】以粤甜38号等8个甜玉米新品种为试验材料(粤甜39号为对照种)在广州进行夏季种植,利用单因素分析、相关性分析法对不同甜玉米品种进行耐热性综合评价,筛选出耐热性好的甜玉米品种。【结果】与甜玉米产量高度相关的农艺性状为穗粗、总粒数、结实率和穗位高。利用耐热性材料培育的粤甜40号和粤甜59号综合表现较好,鲜穗产量分别达16840.3、15264.4 kg/hm^(2),分别比对照种粤甜39号增产19.1%和8.0%,净穗产量分别达13179.3、11700.9 kg/hm^(2),分别比对照种增产37.4%、22.0%,适宜在华南地区夏季种植。【结论】粤甜40号和粤甜59号的综合农艺性状均优于对照种粤甜39号,表现出较好的耐热性,适宜广东地区夏季大面积推广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耐热性鉴定 品种筛选 产量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皮冬瓜黑老粗F_1种子纯度的RAPD鉴定 被引量:6
3
作者 卢文佳 李智军 +1 位作者 李春艳 张衍荣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46-49,共4页
用CTAB法从冬瓜种子发芽幼根提取DNA,经电泳检测其条带清晰明亮,可满足RAPD分析要求。对黑皮冬瓜黑老粗F1及其亲本DNA用140个RAPD引物分别进行RAPD扩增,筛选获得1个在父母本间可产生稳定且为双亲互补型片段的引物SPS-C15。利用该引物对... 用CTAB法从冬瓜种子发芽幼根提取DNA,经电泳检测其条带清晰明亮,可满足RAPD分析要求。对黑皮冬瓜黑老粗F1及其亲本DNA用140个RAPD引物分别进行RAPD扩增,筛选获得1个在父母本间可产生稳定且为双亲互补型片段的引物SPS-C15。利用该引物对一批商品种进行纯度鉴定,纯度为90.7%,实际田间形态鉴定的纯度为89.8%,RAPD检测结果与田间鉴定结果基本吻合,表明RAPD技术可用于黑老粗F1的种子纯度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皮冬瓜 种子纯度 RAPD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甜玉米新品种正甜38的选育 被引量:1
4
作者 卢文佳 郑锦荣 +3 位作者 李育军 龙卫平 韩福光 田永红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17-118,共2页
正甜38是由3个超甜玉米自交系A6、B5和C4于2000年秋育成的超甜玉米三交种,杂交模式为(A6×B5)×C4.A6是利用普通玉米与优质甜玉米自交系杂交后,经过多代自交筛选出的遗传性状稳定,并具有抗病、抗倒伏等优良性状的自交系;B5、C4... 正甜38是由3个超甜玉米自交系A6、B5和C4于2000年秋育成的超甜玉米三交种,杂交模式为(A6×B5)×C4.A6是利用普通玉米与优质甜玉米自交系杂交后,经过多代自交筛选出的遗传性状稳定,并具有抗病、抗倒伏等优良性状的自交系;B5、C4是利用甜玉米材料经过多代自交选育出的优质自交系.果穗长21 cm左右,粗5.0 cm左右,可溶性糖含量16.92%~18.31%,皮薄,品质优,抗病性和抗倒伏性与对照穗甜1号相当.广东春播生育期85 d(天)左右,秋播75 d(天)左右.平均单苞质量350 g,每667 m2产量900kg左右.适宜在我国玉米主栽地区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甜玉米 正甜38 三交种 玉米新品种 选育 玉米自交系 可溶性糖含量 杂交模式 抗倒伏性 普通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粤甜10号甜玉米的冬季制种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卢文佳 李智军 +1 位作者 郑锦荣 韩福光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S1期106-107,共2页
介绍了优质、高产、抗病甜玉米品种粤甜10号在海南的冬季制种技术要点,利用该技术冬繁"粤甜10号"可以解决其秋繁种量不足的问题,保证春季种植良种供应。
关键词 甜玉米 粤甜10号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量对南方甜玉米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高磊 李余良 +5 位作者 李高科 俞婷 李武 李春艳 卢文佳 胡建广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09-616,共8页
【目的】探明南方鲜食玉米区高产条件下施氮量对甜玉米钾素吸收利用及其转运规律的影响。【方法】选用国审甜玉米品种粤甜16为供试材料,设置7个施氮量处理(N 0、100、150、200、250、300、450 kg/hm^2),连续进行2年的大田试验(2015—201... 【目的】探明南方鲜食玉米区高产条件下施氮量对甜玉米钾素吸收利用及其转运规律的影响。【方法】选用国审甜玉米品种粤甜16为供试材料,设置7个施氮量处理(N 0、100、150、200、250、300、450 kg/hm^2),连续进行2年的大田试验(2015—2016年)。在雄穗开花期和乳熟收获期测定甜玉米植株及各器官干重、钾养分含量,研究分次施肥条件下,不同施氮量对甜玉米乳熟收获期植株体内的钾养分吸收积累与分配比例、钾收获指数和效率,以及对花后钾素同化积累和转运的影响。【结果】在2个生长季,施氮量均显著影响甜玉米植株体内的钾素吸收量。在低于N250水平时,不同施氮量处理之间的钾素吸收量差异主要是由单位面积干物质生产量不同和植株钾浓度不同所引起;在高于N250水平时,不同施氮量处理之间的钾素吸收量差异主要是由单位面积干物质生产量不同所引起。随着施氮量增加(0~450 kg/hm^2),地上部干物质生产量、钾素吸收量均呈现上升的趋势。在施氮量0~250 kg/hm^2之间,鲜穗产量、穗钾素含量、钾素收获指数随着施氮量增加呈现上升的趋势,在施氮量250~450 kg/hm^2之间,鲜穗产量、穗钾素含量呈现平稳略波动的趋势,钾素收获指数呈现下降的趋势;随着施氮量增加(0~450 kg/hm^2),生产单位鲜穗所需的钾素量呈现先下降后略微波动的趋势。当施氮量高于250 kg/hm^2时,植株对钾素的吸收积累量增加,但主要是茎鞘叶部分,穗部的吸收量并没有明显增加。施氮量显著影响花后根系同化吸收、茎鞘转运和叶片转运对穗的钾贡献,在一定范围内(低于N 250 kg/hm^2),增施氮肥可以提高茎鞘、叶片对穗钾的花后转运量,随着施氮量增大(高于250 kg/hm^2),茎鞘、叶片钾的转运量不再增加,在施N 250 kg/hm^2时,茎鞘、叶片的钾素转运量达到峰值,粤甜16的穗钾来自花后茎鞘转运、叶转运、花后氮同化的贡献率分别为34.1%、30.8%、35.1%。【结论】采用多次施肥,不同施氮量对甜玉米植株的钾素吸收积累的影响呈现阶段性差异;在N 250 kg/hm^2时,鲜穗产量和钾素的吸收利用率均较高,从而实现高产与养分高效利用的协调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产量 施氮量 钾素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一代杂种广椒6号种子纯度的RAPD鉴定 被引量:9
7
作者 李智军 李春艳 +3 位作者 周伟松 骆焕彬 卢文佳 龙卫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6216-6219,共4页
[目的]为利用RAPD技术进行作物种子的纯度检测奠定基础。[方法]利用RAPD技术对辣椒一代杂种广椒6号的种子纯度进行检测,研究RAPD反应体系中的模板DNA和引物的用量对PCR扩增效果的影响。[结果]在25μl反应体系中,加入10-400 ng模板DNA,... [目的]为利用RAPD技术进行作物种子的纯度检测奠定基础。[方法]利用RAPD技术对辣椒一代杂种广椒6号的种子纯度进行检测,研究RAPD反应体系中的模板DNA和引物的用量对PCR扩增效果的影响。[结果]在25μl反应体系中,加入10-400 ng模板DNA,均可获得一致产物,而且条带亮度无明显差异。从340个RAPD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5个具有良好稳定性的差异引物,其中偏母型引物5个,偏父型6个,互补型4个。利用筛选出的3个多态性引物F05、F15和I05对广椒6号的纯度进行检测,3个引物的检测结果一致,且与田间形态学鉴定结果吻合。[结论]RAPD技术是鉴定辣椒一代杂种纯度的有效方法,具有准确、可靠、快速和经济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RAPD 广椒6号 纯度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黑杂交黑皮冬瓜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0
8
作者 骆焕彬 易文红 +1 位作者 卢文佳 李智军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8期22-23,共2页
介绍了广东省农科集团良种苗木中心选育的冬瓜一代杂交新品种——特黑杂交黑皮冬瓜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该品种植株生长旺盛,抗病,适应性广,瓜形炮弹形,单瓜重15~20 kg,皮墨绿色、光滑,肉厚,优质,丰产,适合广东、广西、海南等... 介绍了广东省农科集团良种苗木中心选育的冬瓜一代杂交新品种——特黑杂交黑皮冬瓜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该品种植株生长旺盛,抗病,适应性广,瓜形炮弹形,单瓜重15~20 kg,皮墨绿色、光滑,肉厚,优质,丰产,适合广东、广西、海南等华南地区春、秋季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皮冬瓜 杂交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搭载对辣椒SP_1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研究初报 被引量:6
9
作者 龙卫平 廖森泰 +1 位作者 郑锦荣 卢文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8期30-32,共3页
研究了航天搭载对TO3、TO4、TO5辣椒自交系SP1代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太空辐射对TO4辣椒的影响最大,其主要性状都发生显著变化,TO3辣椒的开花期、株高、果径、单果重变化也很明显,而太空辐射对TO5辣椒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果实性状方面。
关键词 辣椒 航天搭载 空间诱变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引进番茄资源的果实性状比较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智军 龙卫平 +4 位作者 郑锦荣 卢文佳 张衍荣 韩福光 田永红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40-42,共3页
对引自美国、以色列和荷兰共计35份番茄资源材料的始花期、熟性、果实性状、座果性及田间抗病性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表明:果肉厚、心室数、单果重、果实硬度、座果性及田间抗病性等性状在材料间的差异较大,其中综合性状较为理想的材料有... 对引自美国、以色列和荷兰共计35份番茄资源材料的始花期、熟性、果实性状、座果性及田间抗病性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表明:果肉厚、心室数、单果重、果实硬度、座果性及田间抗病性等性状在材料间的差异较大,其中综合性状较为理想的材料有4份,即以色列的SFI、荷兰的ST02、ST03及T6271材料,不仅表现抗青枯病和病毒病,而且具有前期座果率高、单序果实成熟一致、着色均匀及硬度高等特性,可作为培育不同果实类型的高产、抗病、耐贮运品种的基本育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资源 果实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引进资源主要经济性状调查及应用前景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龙卫平 李智军 +2 位作者 张衍荣 郑锦荣 卢文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5-37,共3页
对9份境外引进辣椒资源的抗疫病能力及其他主要经济性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来自台湾的F57、F88,墨西哥的F186及韩国的F214、F215苗期抗辣椒疫病,但只有F57、F186、F215的田间抗性表现与苗期一致;9份引进辣椒资源的成熟期、果型、辣度等... 对9份境外引进辣椒资源的抗疫病能力及其他主要经济性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来自台湾的F57、F88,墨西哥的F186及韩国的F214、F215苗期抗辣椒疫病,但只有F57、F186、F215的田间抗性表现与苗期一致;9份引进辣椒资源的成熟期、果型、辣度等主要经济性状差异较大,根据综合经济性状表现,符合育种需要的有F88、F171、F186、F214、F2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资源 引进 性状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解析甜玉米耐低温发芽的相关基因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武 李光玉 +6 位作者 肖颖妮 胡建广 李春艳 李余良 卢文佳 李高科 刘建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3期11-18,共8页
【目的】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低温下萌发能力不同的甜玉米自交系,鉴定甜玉米耐低温萌发的相关基因。【方法】利用低温萌发能力强的甜玉米自交系Scil-H7th为供体构建近等基因系,获得不同低温萌发能力的材料,通过生理指标测定、转录组分析... 【目的】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低温下萌发能力不同的甜玉米自交系,鉴定甜玉米耐低温萌发的相关基因。【方法】利用低温萌发能力强的甜玉米自交系Scil-H7th为供体构建近等基因系,获得不同低温萌发能力的材料,通过生理指标测定、转录组分析和qRT-PCR,筛选分析与低温萌发相关的基因。【结果】对自交系在不同萌发时期和同一萌发时期自交系之间的基因表达量进行比较分析,获得不同材料在相同萌发时期4个比较组中共有的差异表达基因410个,其中,65个基因只在高种子活力材料Scil-H7th和近等基因系L18中表达,在低种子活力的轮回亲本Scil-C4th中不表达;这些基因中有32个基因的功能已知,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表达量分析,筛选出有交集的20个DEGs,推测这些基因与低温萌发密切相关。利用qRT-PCR对其中最有可能参与低温萌发的7个上调表达基因进行表达量验证,其中编码UDP-葡萄糖基转移酶的基因Zm00001d037383(UGT1)在DP胚部表达明显高于其他组织,推测该基因在甜玉米耐低温萌发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结论】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鉴定了甜玉米耐低温萌发的相关基因,为后续创制低温萌发能力更强的甜玉米种质资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低温萌发 近等基因系 转录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春甜加糯玉米新品种引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武 吴晓 +4 位作者 卢文佳 梁炳荣 欧珊 陈家强 刘建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1期1-6,共6页
【目的】筛选适宜阳春种植的甜加糯鲜食玉米新品种。【方法】以粤彩糯2号为对照,对引进的京科糯928及粤白甜糯系列新品种开展品种比较试验。【结果】京科糯928,粤白甜糯5号、粤白甜糯6号、粤白甜糯7号、粤白甜糯8号、粤白甜糯9号6个参... 【目的】筛选适宜阳春种植的甜加糯鲜食玉米新品种。【方法】以粤彩糯2号为对照,对引进的京科糯928及粤白甜糯系列新品种开展品种比较试验。【结果】京科糯928,粤白甜糯5号、粤白甜糯6号、粤白甜糯7号、粤白甜糯8号、粤白甜糯9号6个参试新品种在熟期、株型、抗性、产量及品质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品种粤彩糯2号。其中,2019年春造6个参试新品种比对照品种分别增产8.09%、30.26%、15.09、6.14%、18.12%,差异均达显著水平;粤白甜糯6号、粤白甜糯7号、粤白甜糯9号及京科糯928等品种的蒸煮品质总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结论】6个参试甜加糯玉米新品种均表现出早熟、矮壮、多抗、高产、优质等特点,适合阳春市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加糯玉米 引种 品比试验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农作物生产及资源保护概况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智军 郑锦荣 +2 位作者 卢文佳 龙卫平 曾晶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145-148,共4页
近年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开始重视其国内农业的发展,并着力于与我国开展农业合作。介绍了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农业生产基本概况,包括土地条件、气候条件、农业结构、农业产值、农产品进出口情况、要农作物产量等,并介绍了该国对农作物资源的... 近年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开始重视其国内农业的发展,并着力于与我国开展农业合作。介绍了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农业生产基本概况,包括土地条件、气候条件、农业结构、农业产值、农产品进出口情况、要农作物产量等,并介绍了该国对农作物资源的保护现状,以期为进一步拓展我国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农业合作领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作物生产 资源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正甜68的选育 被引量:2
15
作者 韩福光 郑锦荣 +1 位作者 张衍荣 卢文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5-26,36,共3页
正甜68是以自选粤科06-3为母本、UST为父本的高产、优质、抗病的甜玉米新组合。该组合表现为高产,每667m2鲜苞产量1 100 kg左右;优质,可溶性糖含量24.38%~29.21%,果皮薄,适口性好;抗病性强,接种鉴定抗纹枯病,中抗小斑病,田间表现高抗... 正甜68是以自选粤科06-3为母本、UST为父本的高产、优质、抗病的甜玉米新组合。该组合表现为高产,每667m2鲜苞产量1 100 kg左右;优质,可溶性糖含量24.38%~29.21%,果皮薄,适口性好;抗病性强,接种鉴定抗纹枯病,中抗小斑病,田间表现高抗纹枯病、茎腐病和大、小斑病;长势旺;整齐度高;适应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甜玉米 正甜68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玉米种子活力差异近等基因系植株生育后期源库关系初探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武 刘建华 +4 位作者 李高科 卢文佳 李余良 高磊 胡建广 《热带农业科学》 2016年第5期44-49,共6页
为探明甜玉米种子活力差异近等基因系植株生育后期源库关系,进一步阐明甜玉米种子活力形成的生理基础,以2组种子活力差异的近等基因系材料hv1与lv1、hv2与lv2为试材,研究其生育后期叶"源"和籽粒"库"的生理生化特性... 为探明甜玉米种子活力差异近等基因系植株生育后期源库关系,进一步阐明甜玉米种子活力形成的生理基础,以2组种子活力差异的近等基因系材料hv1与lv1、hv2与lv2为试材,研究其生育后期叶"源"和籽粒"库"的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种子活力高的近等基因系材料(hv1和hv2)籽粒的可溶性糖含量较低,而可溶性蛋白含量较高;吐丝后,种子活力高的近等基因系材料(hv1和hv2)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较高。研究还表明:籽粒可溶性糖含量与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光合生理特性(除叶绿素b含量外)呈一定的负相关关系,而籽粒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吐丝后30 d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a含量和总叶绿素含量均显著正相关。因此,适度较强的叶片光合生理,保证光合产物的高效积累,降低籽粒可溶性糖含量,提高籽粒可溶性蛋白含量,是提高甜玉米种子活力的生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种子活力 近等基因系 源库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玉米新组合超甜613的选育
17
作者 郑锦荣 周荣 +1 位作者 卢文佳 李育军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超甜613甜玉米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甜玉米新品种正甜613的选育
18
作者 郑锦荣 卢文佳 +1 位作者 李育军 龙卫平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5-26,共2页
正甜613母本是通过搜集优质甜玉米材料经过多代自交筛选出来的优质自交系粤科自096,而父本是利用普通玉米材料与超甜玉米自交系杂交后,经6代自交选育的具有抗病、抗倒伏等优良性状的自交系自013。该一代杂种中熟偏早,株型较紧凑,中抗大... 正甜613母本是通过搜集优质甜玉米材料经过多代自交筛选出来的优质自交系粤科自096,而父本是利用普通玉米材料与超甜玉米自交系杂交后,经6代自交选育的具有抗病、抗倒伏等优良性状的自交系自013。该一代杂种中熟偏早,株型较紧凑,中抗大、小斑病,抗倒伏,商品综合性状优。平均单苞质量300 g,每667 m2产量850 kg。适宜我国玉米主栽地区栽培,已在东南、西南地区进行示范推广6000 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甜玉米 正甜613品种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皮辣椒品种新希望的选育
19
作者 龙卫平 李智军 +1 位作者 张衍荣 卢文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0-71,共2页
青皮椒新希望是用来自香港的品种黄皮椒1116分离获得的优良自交系F141作母本、用河南省地方品种提纯获得的优良自交系F54作父本配制的中早熟杂种一代新品种。该品种中早熟,中抗病毒病、抗青枯病,果实牛角型、绿色、表面光滑,长约21 cm... 青皮椒新希望是用来自香港的品种黄皮椒1116分离获得的优良自交系F141作母本、用河南省地方品种提纯获得的优良自交系F54作父本配制的中早熟杂种一代新品种。该品种中早熟,中抗病毒病、抗青枯病,果实牛角型、绿色、表面光滑,长约21 cm、径约3.5 cm,单果重65~75 g,微辣,适合于华南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新希望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满堂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20
作者 郑锦荣 龙卫平 +1 位作者 张衍荣 卢文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8期50-50,53,共2页
介绍了红满堂番茄的特征特性,并提出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择适宜栽培时节、适时播种育苗、整地定植、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等。
关键词 番茄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