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参皂苷Rg1联合BMSCs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包翠芬 包翠芳 +1 位作者 李磊 刘霞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25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25只大鼠随机被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BMSCs治疗组(C组)、人参皂苷Rg1治疗组(D组)、BMSCs和人参皂苷Rg1联合治疗组(E组)各5只。采...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25只大鼠随机被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BMSCs治疗组(C组)、人参皂苷Rg1治疗组(D组)、BMSCs和人参皂苷Rg1联合治疗组(E组)各5只。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利用BrdU标记BMSCs后行脑室内移植。于造模后4周采用单盲法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后,用焦油紫染色检测大脑皮层神经元,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BrdU、NSE的表达情况。结果 A组未见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皮层神经元细胞质中可见深紫色尼氏体;B组呈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尼氏体明显减少甚至消失;与B组比较,C、D、E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改善、神经元存活数量增高(P均<0.05),其中E组最为显著;免疫组化染色C、E组可见梗死区周围有BrdU阳性细胞;A组NSE阳性表达,B组少量表达,与B组比较,C、D、E组NSE阳性表达增强、以E组最为显著。结论人参皂苷Rg1联合BMSCs能够促进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骨髓间充质细胞 脑缺血再灌注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骨诱导后的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与β-磷酸三钙复合植骨材料对兔颅骨缺损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郑德宇 刘建生 +3 位作者 杨依勇 秦书俭 包翠芬 姚素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1-444,476,共5页
目的探讨成骨诱导后的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UCB-MSCs)与β-磷酸三钙(TCP)构成的人工植骨材料修复兔颅骨缺损的作用。方法在无菌条件下用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人UCB-MSCs;取传3代细胞应用条件培养基进行成骨诱导2周后,绘制细... 目的探讨成骨诱导后的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UCB-MSCs)与β-磷酸三钙(TCP)构成的人工植骨材料修复兔颅骨缺损的作用。方法在无菌条件下用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人UCB-MSCs;取传3代细胞应用条件培养基进行成骨诱导2周后,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检测碱性磷酸酶(AKP)、骨钙素(OCN)和钙离子的含量;成骨诱导后UCB-MSCs与β-TCP复合培养后形成人工植骨材料,用扫描电镜观察成骨诱导后的UCB-MSCs在β-TCP表面的生长状况;按人工植骨材料的形状制作兔颅骨全层缺损模型,术后4周行颅骨X线摄片,分析人工材料对骨缺损的修复作用。结果采用Percoll(1.073 g/mL)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培养得到的UCB-MSCs大小较为均匀、梭形或星形的成纤维细胞样细胞。成骨诱导前后细胞的生长曲线测定无明显变化;UCB-MSCs内AKP、培养基中的OCN含量和细胞内钙离子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高(P<0.01);成骨诱导的细胞在β-TCP表面生长良好,在细胞周围有白色的钙盐沉积。人工植骨材料植入骨缺损4周后,发现复合材料与颅骨缺损中间大部分被高密度影所充填。结论成骨诱导后的UCB-MSCs呈现成骨细胞特性,在β-TCP表面生长状态良好;与β-TCP构成人工植骨材料具有促进骨缺损修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诱导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 Β-磷酸三钙 人工植骨材料 骨缺损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组织中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谢建中 魏嘉 +2 位作者 梁佳 包翠芬 苏荣健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90-91,共2页
目的观察肝细胞癌(HCC)中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神经型钙黏蛋白(N-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45例HCC患者肿瘤组织及6例癌旁正常肝脏组织中的E-cadherin、N-cadheri... 目的观察肝细胞癌(HCC)中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神经型钙黏蛋白(N-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45例HCC患者肿瘤组织及6例癌旁正常肝脏组织中的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E-cadherin阳性表达率升高,N-cadherin、Vimentin阳性表达率降低(P均<0.05);观察组中高分化者与中分化者及中分化者与低分化者相比,E-cadherin阳性表达率升高,N-cadherin、Vimentin阳性表达率降低(P均<0.05)。HCC组织中E-cadherin、Vim-entin表达呈负相关(r=-0.107,P<0.05);N-cadherin与Vimentin表达呈正相关(r=0.578,P<0.05)。淋巴结转移与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r=-0.08,P<0.05);与N-cadherin、Vimentin表达呈正相关(r=0.222、0.282,P均<0.05)。结论 HCC组织N-cadherin、Vimentin表达增高,而E-cadherin表达降低。HCC细胞存在上皮—间叶转化,且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型钙黏蛋白 神经型钙黏蛋白 波形蛋白 肝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大鼠视网膜石蜡切片制备方法 被引量:7
4
作者 刘凯 包翠芬 刘丹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1期2356-2356,共1页
关键词 成年大鼠 视网膜 制备方法 石蜡切片 组织病理学诊断 眼球病理切片 实验动物 制作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地尔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p-JNK及p-c-Ju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包翠芳 魏嘉 +2 位作者 梁佳 包翠芬 闵连秋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15-16,共2页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大脑皮层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和磷酸化c-Jun(p-c-Ju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健康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缺血对照组(B组)、前列地尔治疗组(C组)、阳性药物对照组(D组),其中C组又分...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大脑皮层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和磷酸化c-Jun(p-c-Ju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健康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缺血对照组(B组)、前列地尔治疗组(C组)、阳性药物对照组(D组),其中C组又分为1.25、2.50、5.00μg/kg三个亚组,每组5只。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清醒后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大脑皮层缺血6 h后的p-JNK、p-c-Jun表达。结果 C、D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B组(P均<0.05)。A组大脑皮层偶见p-JNK、p-c-Jun阳性细胞,B组可见大量阳性细胞;与B组比较,C组各亚组p-JNK、p-c-Jun阳性细胞数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前列地尔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脑组织p-JNK、p-c-Jun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大鼠 前列地尔 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 磷酸化c-Ju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黄多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神经样细胞后的突触功能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宇卓 王霞 +2 位作者 杜红阳 包翠芬 秦书俭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5-288,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地黄多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后是否具有神经突触功能。方法:贴壁筛选法分离纯化BMSCs,地黄多糖进行诱导,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在高钾刺激下细胞膜电位的变化,细胞内钙流变化及细胞... 目的:探讨地黄多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后是否具有神经突触功能。方法:贴壁筛选法分离纯化BMSCs,地黄多糖进行诱导,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在高钾刺激下细胞膜电位的变化,细胞内钙流变化及细胞突触循环功能。结果:地黄多糖诱导24h,连续培养7d后,光学显微镜下显示诱导后的细胞伸出突起交互成复杂网状;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显示诱导后的细胞神经元巢蛋白阳性表达率为97.9%±1.3%,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率95.4%±1.9%,突触小泡蛋白阳性率为94.2%±2.2%;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显示诱导后细胞在高钾刺激下细胞膜电位迅速升高,细胞内钙离子流增加,细胞突触发生了胞吞胞吐现象。结论:地黄多糖可以诱导BMSCs分化为神经样细胞,此细胞具有神经细胞的神经生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地黄多糖 神经性分化 突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铂对小鼠耳蜗毒性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孙伟霞 王爱梅 +2 位作者 包翠芬 惠丽杰 常志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16-619,共4页
目的建立小鼠顺铂耳毒性模型,研究不同剂量顺铂对小鼠耳蜗毒性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69只昆明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顺铂2.5 mg/(kg.d)组、顺铂3.5 mg/(kg.d)组和顺铂4.5 mg/(kg.d)组,腹腔连续注射5 d。通过听脑干反应(auditory br... 目的建立小鼠顺铂耳毒性模型,研究不同剂量顺铂对小鼠耳蜗毒性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69只昆明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顺铂2.5 mg/(kg.d)组、顺铂3.5 mg/(kg.d)组和顺铂4.5 mg/(kg.d)组,腹腔连续注射5 d。通过听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response,ABR)测试观察用药前后小鼠听力的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在耳蜗中的表达。结果不同剂量顺铂组小鼠体重和听力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并且随着顺铂给药剂量的增加,小鼠耳蜗中caspase-3表达亦明显增强。结论应用顺铂可建立小鼠耳毒性模型;caspase-3参与了顺铂致小鼠耳蜗细胞损伤的过程,提示内耳细胞凋亡可能是顺铂的耳毒性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铂 耳蜗 CASPASE-3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诱导的危重病性肌病大鼠的TGF-β/Smad表达 被引量:2
8
作者 袁静 梁佳 +1 位作者 赵颂 包翠芬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9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诱导的危重病性肌病(CIM)大鼠的TGF-β1、Smad3表达。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观察组30只;观察组又分为7、9、11 d三个亚组各10只。观察组用地塞米松腹腔注射,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均每日1次...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诱导的危重病性肌病(CIM)大鼠的TGF-β1、Smad3表达。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观察组30只;观察组又分为7、9、11 d三个亚组各10只。观察组用地塞米松腹腔注射,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均每日1次。按照Lennon分级法对大鼠进行肌功能缺损评分;处死大鼠后,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比目鱼肌中的TGF-β1、Smad3表达。结果对照组全部存活,无肌功能缺损症状;观察组死亡8只,其中观察7 d组出现肌功能缺损症状7只,观察9 d、11 d组均出现明显肌功能缺损症状,以观察11 d组最严重;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GF-β1、Smad3阳性表达明显升高(P均<0.05),以观察11 d组最明显(P<0.05)。结论地塞米松诱导的大鼠CIM随病程延长,其TGF-β1、Smad3表达升高,以11 d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性肌病 大鼠 地塞米松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肝微细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邵姝元 刘玉玲 +1 位作者 邵佑之 包翠芬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41-443,共3页
摘要目的:观察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肝微细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光镜、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显色对实验性大鼠肾缺血45min再灌注24h后的肝进行观察。结果:肝内出现了灶状性坏死,有两种坏死细胞出现,即肿胀式坏死和固缩式坏死。多... 摘要目的:观察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肝微细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光镜、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显色对实验性大鼠肾缺血45min再灌注24h后的肝进行观察。结果:肝内出现了灶状性坏死,有两种坏死细胞出现,即肿胀式坏死和固缩式坏死。多聚ADP核糖聚合酶-1(PARP-1)阳性细胞多分布在坏死灶周边。肝组织内有中性粒细胞浸润。结论: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肝出现灶状性细胞坏死。PARP-1介导细胞损伤构成了肝细胞坏死的一个形式。中性粒细胞可能参与了肝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缺血 再灌注损伤 微细结构 多聚ADP核糖聚合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ADSCs、BMSCs、PMSCs体外诱导成骨样细胞的抗原性差异 被引量:4
10
作者 马刚 秦书俭 +2 位作者 包翠芬 李磊 高源 《中国医学工程》 2012年第8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ADSCs、BMSCs、PMSCs诱导成骨后在体外环境下的抗原性差异。方法体外培养8周龄SPF级近交系Wistar大鼠ADSCs、BMSCs、PMSCs,对细胞进行分离培养,采用CD分子表面标志物鉴定细胞并定向诱导为成骨样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钙结... 目的探讨大鼠ADSCs、BMSCs、PMSCs诱导成骨后在体外环境下的抗原性差异。方法体外培养8周龄SPF级近交系Wistar大鼠ADSCs、BMSCs、PMSCs,对细胞进行分离培养,采用CD分子表面标志物鉴定细胞并定向诱导为成骨样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钙结节染色检测细胞成骨分化能力;与同种异体SPF级近交系WKY大鼠脾淋巴细胞共培养检测三者对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第五代(成骨诱导前)CD分子表面标志物鉴定:三种细胞均强表达CD29,极弱表达CD34。成骨诱导28d后经过茜素红染色均可见紫红色钙结节;经过碱性磷酸酶染色后三者均显示深浅不一咖啡色颗粒,Kaplow评级:PMSCs(4分)>BMSCs(3分)>ADSCs(2分)。结论在体外与同种异体脾淋巴细胞共培养试验中,MTT检测显示三种细胞都表现出抑制脾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数据分析显示三种细胞诱导前后及三者之间横向比较免疫源性的统计学差异没有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 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诱导 抗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和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在胚胎小鼠肾发育过程中的表达
11
作者 穆长征 王小梅 +2 位作者 刘霞 包翠芬 王雅光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2-304,323,共4页
目的:观察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在胚胎小鼠肾发育过程中的时空性表达,探讨它们在小鼠发育早期肾组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胚龄(E)13、14、15、16、18d及新生组(P)0d小鼠,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 目的:观察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在胚胎小鼠肾发育过程中的时空性表达,探讨它们在小鼠发育早期肾组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胚龄(E)13、14、15、16、18d及新生组(P)0d小鼠,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色进行图像分析;用免疫印迹法测定各组小鼠肾组织中的eNOS以及nNOS的含量。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显色显示,eNOS阳性表达最早出现于E14d的生肾区;E16d时在生肾区表达减弱,近端小管呈强阳性;P0d时远端小管可见弱表达,集合管也有一定程度表达,致密斑无表达。nNOS在E13d时即表达于皮质输尿管芽;E16d时近端小管弱表达,远端小管强表达;P0d时在远端小管和致密斑强表达,近端小管弱表达,集合管无表达。图像分析和免疫印迹法结果显示,eNOS和nNOS在E14d含量较少,随后逐渐增多,至P0d达到高峰。结论:在胚胎小鼠肾发育过程中,eNOS和nNOS的表达有一定的时空顺序,它们对肾组织的发育及形成起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 发育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沉默HLA-A2表达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人异体T淋巴细胞分泌功能及其诱导成骨能力的影响
12
作者 单伟 包翠芬 +3 位作者 郑仕杰 刘雷 王岩 秦书俭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5-148,F0002,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RNAi技术沉默HLA-A2表达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对人异体T淋巴细胞分泌功能的调节作用及诱导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用siRNA转染至第3代hBMSCs将转染前、后各组的hBMSCs与PHA刺激的人异体T淋巴细胞共同培养,用EL... 目的:探讨应用RNAi技术沉默HLA-A2表达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对人异体T淋巴细胞分泌功能的调节作用及诱导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用siRNA转染至第3代hBMSCs将转染前、后各组的hBMSCs与PHA刺激的人异体T淋巴细胞共同培养,用ELISA检测各培养组上清液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的水平;对2组细胞进行成骨诱导分化培养,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碱性磷酸酶染色、计数和Von-Kossa染色、计数检测成骨能力。结果:hBMSCs表面抗原CD44、CDl66阳性。转染前hBMSCs的HLA-A2表达为阳性,转染后hBMSCs的HLA-A2表达为弱阳性;转染前hBMSCs的HLA-A2蛋白表达量高于转染后的HLA-A2蛋白表达量。转染前、后的hBMSCs均能抑制人T淋巴细胞分泌IFN-γ、IL-2,转染前、后比较有差异。ALP染色显示转染前、后的hBMSCs均出现胞质呈棕黑色的阳性反应,ALP活性检测结果显示2组之间无差异。Von-Kossa染色显示转染前、后的hBMSCs均有钙结节形成,统计2组之间无差异。结论:应用RNAi技术沉默HLA-A2表达的hBMSCs可以抑制PHA刺激人T淋巴细胞分泌因子IFN-γ、IL-2的水平,转染后的hBMSCs比未转染的hBMSCs抑制作用更强。应用RNAi技术沉默HLA-A2表达的hBMSCs,不影响其成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RNAI技术 T淋巴细胞 分泌功能 成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κB p65和p50在正常豚鼠耳蜗中的定位表达
13
作者 宝东艳 王爱梅 +1 位作者 包翠芬 常志杰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5-297,共3页
目的:研究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的亚单位p65和p50在正常豚鼠耳蜗中的定位与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结果:NF-κB p65免疫反应活性细胞位于螺旋韧带Ⅰ、Ⅲ、Ⅴ型纤维细胞和根细胞,而螺旋神经节、血管纹和... 目的:研究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的亚单位p65和p50在正常豚鼠耳蜗中的定位与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结果:NF-κB p65免疫反应活性细胞位于螺旋韧带Ⅰ、Ⅲ、Ⅴ型纤维细胞和根细胞,而螺旋神经节、血管纹和螺旋器均未见染色;NF-κB p50免疫反应活性细胞位于耳蜗螺旋器的内、外毛细胞和支持细胞,此外,螺旋神经节、螺旋韧带和血管纹中也有p50表达,在耳蜗的上述部位中,NF-κB p50免疫染色多位于胞质内,胞核极少。结论:NF-κB p65和p50在正常豚鼠耳蜗的多种细胞中都有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 耳蜗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iNOS和eN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邹晓莉 杜继卫 +2 位作者 梁佳 魏嘉 包翠芬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13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对脑缺血大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内皮细胞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缺血组、人参皂苷Rg1 10、20、40 mg.kg-1处理组(Rg1低、中、高剂量组)、尼...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对脑缺血大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内皮细胞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缺血组、人参皂苷Rg1 10、20、40 mg.kg-1处理组(Rg1低、中、高剂量组)、尼莫地平1 mg.kg-1阳性药物处理组(control组),每组10只。采用右侧大脑中动脉阻断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于动物清醒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大脑皮层缺血2 h后iNOS、eNOS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大脑皮层区偶见iNOS及少量eNOS阳性细胞;单纯缺血组可见大量iNOS阳性细胞及少量eNOS阳性细胞;与单纯缺血组比较,人参皂苷Rg1各组iNOS阳性细胞数显著降低,eNOS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多。结论人参皂苷Rg1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具有保护作用,其可能通过下调脑组织iN-OS、上调eNOS的表达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 人参皂苷RG1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内皮细胞型一氧化氮合酶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物联网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4
15
作者 夏利民 包翠芬 《广播与电视技术》 2010年第10期129-131,共3页
为了抢占信息技术制高点,我国应加紧开展物联网技术的研究,积极推进物联网标准化工作,加快制定符合我国发展需求的物联网技术标准,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力争使我国成为制定物联网国际标准的主导力量之一。
关键词 互联网 传感网 无线射频识别器(RFID) 标准体系 NG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PON及基带EoC原理简介 被引量:2
16
作者 夏利民 包翠芬 《广播与电视技术》 2010年第8期131-134,共4页
Cable Modem技术由于对电缆网施工质量要求较高,光节点所带用户增多后因"漏斗效应"产生的噪声较大,同时下行带宽多用户竞争,导致用户上网信号不稳定。GEPON+EoC技术的出现,将有效推进广电网络宽带数据业务发展,为广电网发展... Cable Modem技术由于对电缆网施工质量要求较高,光节点所带用户增多后因"漏斗效应"产生的噪声较大,同时下行带宽多用户竞争,导致用户上网信号不稳定。GEPON+EoC技术的出现,将有效推进广电网络宽带数据业务发展,为广电网发展数据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本文对GPON及基带EoC的技术原理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PON 基带EoC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