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检验检测实验室环境管理、安全管理及内务管理
1
作者 曹新玲 刘馨璐 刘彩虹 《食品安全导刊》 2025年第10期118-120,共3页
为确保检验检测实验室数据有效性,建设规范、环保、安全、有序、高效和舒适的实验室,根据2023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及其附件和释义,结合实验室管理经验,详细阐述了环境管理、安全管理和内务管理的具体要求及实施细则。同... 为确保检验检测实验室数据有效性,建设规范、环保、安全、有序、高效和舒适的实验室,根据2023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及其附件和释义,结合实验室管理经验,详细阐述了环境管理、安全管理和内务管理的具体要求及实施细则。同时,分析了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为一个整体,实验室的管理应以综合性管理为基础,这种管理方式在实际操作中更具可行性。通过外部要求、内部措施和日常管理的有效结合,能够实现三者的有机统一与高效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验检测实验室 环境管理 安全管理 内务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润滑性与硫含量、组成等指标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馨璐 张凤泉 +1 位作者 杨勇 董芳 《石油库与加油站》 2017年第2期22-24,共3页
考虑清洁柴油升级,硫和芳烃等组分的减少,柴油的润滑性也有所降低的情况,分析了不同典型工艺生产的13个柴油组分样品的润滑性与硫含量、芳烃含量等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含添加剂的情况下,硫含量较高的柴油表现出较好的润滑性;多环... 考虑清洁柴油升级,硫和芳烃等组分的减少,柴油的润滑性也有所降低的情况,分析了不同典型工艺生产的13个柴油组分样品的润滑性与硫含量、芳烃含量等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含添加剂的情况下,硫含量较高的柴油表现出较好的润滑性;多环芳烃、苊烯、苊类、萘等组分以及密度与柴油组分的润滑性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而与茚类、四氢萘、烷基苯、单环芳烃等基本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润滑性 硫含量 密度 黏度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间接煤制油对重型柴油机燃烧和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海峰 崔雁清 +6 位作者 董芳 杨勇 刘馨璐 陈鹏 马俊生 马桂香 尧命发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89-296,共8页
在一台高压共轨重型柴油机上,通过试验研究煤直接液化(DCL)燃油及煤间接液化(ICL)燃油对柴油机燃烧和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负荷时,相比柴油燃料,DCL滞燃期较长,预混燃烧比例较高,最大压力高升率较大,而ICL滞燃期较短;预混燃烧比例较... 在一台高压共轨重型柴油机上,通过试验研究煤直接液化(DCL)燃油及煤间接液化(ICL)燃油对柴油机燃烧和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负荷时,相比柴油燃料,DCL滞燃期较长,预混燃烧比例较高,最大压力高升率较大,而ICL滞燃期较短;预混燃烧比例较低,最大压力升高率较小,在扩散燃烧阶段两种煤制油的放热率均高于柴油,燃烧持续期均短于柴油.随着负荷增大,不同燃料的燃烧特性差异逐渐减小.两种煤制油的有效热效率低于柴油,其中DCL的有效热效率略高于ICL.煤制油均可获得较低的NOx和碳烟排放,但煤制油的HC和CO排放稍高于柴油.对于ESC循环加权结果,DCL和ICL的有效热效率相对柴油分别降低2.6%和3.4%;ICL在降低NOx方面强于DCL,相对柴油降低2.5%,在降低碳烟方面稍差于DCL,DCL的碳烟降幅63.1%大于ICL的53.7%;对于ICL,其HC增大幅度为17.1%,CO增大幅度为9.1%,均分别小于DCL的32.4%和2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制油 煤直接液化 煤间接液化 燃烧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燃料特性对重型柴油机燃烧和排放影响的试验 被引量:6
4
作者 董芳 侯树梅 +3 位作者 刘馨璐 杨勇 郭银飞 刘海峰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89-295,共7页
在一台电控高压共轨重型柴油机上,选择5种不同十六烷值(CN)柴油(CN为29、40、44、53和62)进行欧洲稳态测试循环(ESC)测试.结果表明:在25%,负荷下,燃烧放热始点随十六烷值降低而推迟,最大爆发压力和最大压升率明显增大;负荷增大后,十六... 在一台电控高压共轨重型柴油机上,选择5种不同十六烷值(CN)柴油(CN为29、40、44、53和62)进行欧洲稳态测试循环(ESC)测试.结果表明:在25%,负荷下,燃烧放热始点随十六烷值降低而推迟,最大爆发压力和最大压升率明显增大;负荷增大后,十六烷值对放热始点影响变小,在75%,和100%,负荷下,只有CN为29的燃料放热时刻推迟,其余4种燃料缸内压力和放热规律受十六烷值影响很小.随十六烷值降低,有效燃油消耗率增大,但不同燃料有效热效率差异很小,因而低十六烷值燃料较高的燃油消耗是由其较低的热值造成的.随十六烷值降低,NO_x、soot、HC和CO排放增大,在小负荷工况,十六烷值变化对排放影响更显著.ESC十三工况加权结果表明,CN从62减到29,有效燃油消耗率增加5.6%,,NO_x排放增加23%,,soot排放增加300%,,HC和CO排放增加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十六烷值 滞燃期 燃烧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油替代物组分对缸内直喷和进气道喷射汽车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浒 张弟平 +3 位作者 董芳 杨勇 刘馨璐 刘海峰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7-64,共8页
采用3种研究法辛烷值相同的汽油替代物在一辆缸内直喷(gasoline direction injection,GDI)和进气道喷射(port fuel injection,PFI)汽车上研究了不同汽油替代物组分对整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相比异辛烷,添加甲苯会导致CO_2排放升... 采用3种研究法辛烷值相同的汽油替代物在一辆缸内直喷(gasoline direction injection,GDI)和进气道喷射(port fuel injection,PFI)汽车上研究了不同汽油替代物组分对整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相比异辛烷,添加甲苯会导致CO_2排放升高,而添加二异丁烯会降低CO_2排放,甲苯和二异丁烯均使体积油耗降低。添加二异丁烯和甲苯使GDI汽车的CO排放升高并使THC排放降低,使PFI汽车新欧洲驾驶循环(new European drive cycle,NEDC)前100s的瞬态CO和THC排放升高。二异丁烯会使NOx排放降低而甲苯会导致NOx排放升高。在颗粒排放方面,添加甲苯使GDI汽车排放的颗粒物质量(particle mass,PM)和数量(particle number,PN)增加,添加二异丁烯会降低GDI汽车PM和PN排放;添加甲苯和二异丁烯会降低PFI汽车的PM排放,但会导致其PN增加。在加速性能方面,二异丁烯和甲苯的加入会缩短GDI汽车的加速时间,而甲苯会使PFI汽车的加速时间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组分 排放 底盘测功机 汽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含氧调合汽油燃料的整车及排放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海峰 张传奇 +3 位作者 文铭升 张弟平 杨勇 刘馨璐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共8页
将甲醇、乙醇、正丁醇和2,5-二甲基呋喃(DMF)分别与市售编号为92号汽油按照体积比为1∶9的比例混合,连同纯汽油组成M10、E10、B10、F10、G1005种燃料,在一辆缸内直喷(GDI)乘用车上研究不同燃料对整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新欧洲... 将甲醇、乙醇、正丁醇和2,5-二甲基呋喃(DMF)分别与市售编号为92号汽油按照体积比为1∶9的比例混合,连同纯汽油组成M10、E10、B10、F10、G1005种燃料,在一辆缸内直喷(GDI)乘用车上研究不同燃料对整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新欧洲驾驶循环(NEDC)下,丁醇混合燃料的百公里体积油耗和去除热值影响的当量油耗均是被测5种燃料中最低的,其余3种含氧燃料掺混后的百公里体积油耗和当量油耗均高于纯汽油燃料;除M10的CO排放比汽油低外,含氧汽油的CO和THC排放均高于汽油;掺混3种醇类燃料均能够降低NO x排放,F10的NO x排放与纯汽油相当;4种含氧汽油大幅降低了颗粒物质量和数量排放。向汽油中添加含氧燃料能够降低汽车在中高车速稳定运行时的油耗和排放,但添加含氧燃料后的汽油比纯汽油更加不适应低车速和起动工况。在动力性方面,4种含氧汽油均缩短了汽车的加速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氧燃料 有害排放物 燃油消耗 汽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脆性材料的纳米压痕实验研究及有限元仿真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晓明 张亚冬 刘馨璐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5-67,70,共4页
阐述纳米压痕技术的定义和基本原理,分析了其与普通压痕实验的区别,利用先进的纳米压痕仪对脆性材料进行了球形纳米压痕实验;同时采用有限元软件Marc建立球形压痕实验三维模型,进行压痕仿真研究,实验结果与仿真基本一致。
关键词 纳米压痕实验 脆性材料 有限元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Ⅳ、国Ⅴ车用柴油烃类组成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杨勇 刘馨璐 +1 位作者 张凤泉 董芳 《石油商技》 2016年第6期40-43,共4页
近年来,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油品的质量标准不断升级,特别是在2013年.我国先后颁布了车用柴油的国IV标准[GB19147—2013《车用柴油(1V)》]和国V标准[GB19147—2013《车用柴油(V)》](后一标准是对前一标准的替代)。在油品... 近年来,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油品的质量标准不断升级,特别是在2013年.我国先后颁布了车用柴油的国IV标准[GB19147—2013《车用柴油(1V)》]和国V标准[GB19147—2013《车用柴油(V)》](后一标准是对前一标准的替代)。在油品质量升级的过程中,新工艺的应用和柴油池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用柴油 组成分析 质量标准 烃类 环保要求 质量升级 油品 油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馏分油密度、十六烷值等指标之间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勇 张凤泉 +1 位作者 刘馨璐 董芳 《石油库与加油站》 2017年第3期24-26,共3页
以催化裂化、延迟焦化、煤制油等12种样品(均不加入添加剂),根据相关标准实验分别测试了它们的密度、十六烷值和热值等指标,发现在实验条件下,中间馏分油基本存在如下列关系,密度与十六烷值(十六烷指数)和质量热值呈负相关,与体积热值... 以催化裂化、延迟焦化、煤制油等12种样品(均不加入添加剂),根据相关标准实验分别测试了它们的密度、十六烷值和热值等指标,发现在实验条件下,中间馏分油基本存在如下列关系,密度与十六烷值(十六烷指数)和质量热值呈负相关,与体积热值呈正相关;采用SH/T 0694-2000《中间馏分然料十六烷指数计算法(四变量法)》计算的十六烷指数多大于十六烷值,且与采用GB/T 11139-89《馏分燃料十六烷指数计算法(二变量法)》计算的十六烷指数相比更为接近十六烷值;十六烷值(十六烷指数)与质量热值正相关,与体积热值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馏分油 密度 十六烷值 热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9^+芳烃对汽油质量及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东前 刘馨璐 +2 位作者 杨勇 陈春会 崔永胜 《石油商技》 2019年第2期52-59,共8页
由于炼油工艺和经营效益的需要,部分炼厂将C9^+芳烃作为汽油调合组分,C9^+芳烃可能对汽油质量和汽车使用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选取了部分炼厂的C9^+芳烃与汽油进行调合,测试C9^+芳烃对汽油质量的影响和对发动机动力性能及燃油经济性... 由于炼油工艺和经营效益的需要,部分炼厂将C9^+芳烃作为汽油调合组分,C9^+芳烃可能对汽油质量和汽车使用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选取了部分炼厂的C9^+芳烃与汽油进行调合,测试C9^+芳烃对汽油质量的影响和对发动机动力性能及燃油经济性(油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质量 发动机性能 芳烃 催化裂化汽油 高辛烷值汽油 催化重整工艺 重整汽油 原料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标准柴油对柴油机性能和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郭银飞 董芳 +4 位作者 杨勇 张凤泉 刘馨璐 刘海峰 尧命发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89,共9页
为研究不同柴油燃料对发动机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选取国Ⅱ~国Ⅴ不同标准柴油及加油站购得的4种国Ⅳ、国Ⅴ标准柴油,在一台满足国Ⅳ排放法规的电控高压共轨柴油机上开展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市售满足国Ⅳ、国Ⅴ标准柴油对满足国Ⅳ排放标... 为研究不同柴油燃料对发动机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选取国Ⅱ~国Ⅴ不同标准柴油及加油站购得的4种国Ⅳ、国Ⅴ标准柴油,在一台满足国Ⅳ排放法规的电控高压共轨柴油机上开展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市售满足国Ⅳ、国Ⅴ标准柴油对满足国Ⅳ排放标准的柴油机有效燃油消耗率(BSFC)影响差异在2%,以内,NO_x排放加权值差异在10%,以内,HC、CO排放差异在20%,以内,碳烟排放整体很低.燃用国Ⅱ~国Ⅴ这4种不同标准的柴油后,共轨柴油机外特性转矩及功率差异在2.4%,以内,在欧洲稳态测试循环(ESC)工况下燃油消耗率差异小于2%,;在不同转速和负荷下,随着燃料十六烷值的降低,NO_x排放略有增大,燃用4种不同标准的柴油后,ESC循环NO_x排放加权结果变化在7%,以内;4种燃油对国Ⅳ排放共轨柴油机动力性、经济性影响很小,燃用不同燃料时碳烟、HC和CO排放均低于国Ⅳ排放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燃烧 动力性 燃油经济性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汽油燃料特性对直喷增压乘用车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传奇 文铭升 +3 位作者 董芳 杨勇 刘馨璐 刘海峰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4-61,共8页
使用纯汽油与4种乙醇体积分数为10%的乙醇汽油,在一辆缸内汽油直喷乘用车上研究不同燃料对整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新欧洲驾驶循环下,燃用乙醇汽油会增加汽车运行时的百公里油耗,但燃用乙醇汽油汽车的当量油耗则可以低于纯汽油... 使用纯汽油与4种乙醇体积分数为10%的乙醇汽油,在一辆缸内汽油直喷乘用车上研究不同燃料对整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新欧洲驾驶循环下,燃用乙醇汽油会增加汽车运行时的百公里油耗,但燃用乙醇汽油汽车的当量油耗则可以低于纯汽油汽车的油耗,说明燃用乙醇汽油燃料的汽车可以实现更高的热效率、更低的碳排放、更低的颗粒物排放和更良好的加速性能。5种燃料中,随芳烃含量升高,汽车油耗、颗粒数、NO x排放整体会呈现上升趋势。综合性能来看,通过燃料优化可以使乙醇汽油高效清洁地应用于整车,但在低车速、冷起动工况下因发动机运转温度较低,其CO排放比纯汽油要高,HC排放比纯汽油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汽油 理化特性 有害排放物 汽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式AI)在成品油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前景综述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欣 宋利军 +3 位作者 郑东前 刘馨璐 张奇 董珊珊 《石油库与加油站》 2023年第6期21-23,I0002,共4页
针对传统的成品油质量管理存在的需要大量人工耗时费力和检测数据易受主观因素影响等问题,在简要介绍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式AI)的发展和应用现状以及油品销售成品油质量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根据生成式AI技术具有... 针对传统的成品油质量管理存在的需要大量人工耗时费力和检测数据易受主观因素影响等问题,在简要介绍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式AI)的发展和应用现状以及油品销售成品油质量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根据生成式AI技术具有自主学习、自动化处理、高效准确等特点,探讨了生成式AI技术在成品油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前景与挑战,为油品销售企业成品油质量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品销售企业 成品油 质量 管理 生成式AI 应用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国家标准GB 23350-2021《限制商品过度 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第2号修改单
14
作者 曹新玲 唐嘉彤 +2 位作者 郭林枫 秦航 刘馨璐 《轻工标准与质量》 2024年第5期35-36,43,共3页
国家标准GB 23350-2021第2号修改单于2024年3月25日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并发布。为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该修改单,详细分析了包装层数、包装成本、商品包装质量、包装空隙率4个参数的变化,并梳理出4个应特别注意的问题,为正确... 国家标准GB 23350-2021第2号修改单于2024年3月25日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并发布。为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该修改单,详细分析了包装层数、包装成本、商品包装质量、包装空隙率4个参数的变化,并梳理出4个应特别注意的问题,为正确地学习、运用该修改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B 23350-2021第2号修改单 过度包装 茶叶及其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流速对草鱼幼鱼甲状腺激素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许娜 刘馨璐 +3 位作者 汤蓉 张曦 李莉 李大鹏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6-112,共7页
为探讨不同流速对草鱼幼鱼甲状腺激素代谢的影响,本试验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为对象,设置0、0.5、1和1.5 bl/s四个流速对其进行运动训练10周,训练结束后测定了鱼体血清皮质醇、葡萄糖、甲状腺激素(THs)和促甲状腺激素(T... 为探讨不同流速对草鱼幼鱼甲状腺激素代谢的影响,本试验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为对象,设置0、0.5、1和1.5 bl/s四个流速对其进行运动训练10周,训练结束后测定了鱼体血清皮质醇、葡萄糖、甲状腺激素(THs)和促甲状腺激素(TSH)含量,及肝脏脱碘酶(ID1、ID2、ID3)含量和甲状腺激素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流速提高草鱼幼鱼的生长速度,未显著改变血清皮质醇和葡萄糖的含量,但显著降低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含量,显著升高TSH和脱碘酶(ID1、ID2)含量及甲状腺激素代谢相关基因(ttr、tr-α和tr-β)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不同流速的运动训练影响草鱼幼鱼体内THs的合成、转运和代谢各过程,促进T3和T4的转化,进而改变甲状腺激素代谢水平,并促进鱼体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运动训练 甲状腺激素 脱碘酶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霉病对草鱼血液生化指标和肌肉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许娜 刘馨璐 +2 位作者 刘璐 汤蓉 李大鹏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1年第2期44-50,共7页
本研究探讨了感染水霉病后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的血液生化特性和肌肉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活性变化。随机选取患病和健康草鱼各10尾,测定血清葡萄糖(GLU)、白蛋白(ALB)、总蛋白(TP)、胆固醇(CHO)及甘油三酯(TG)含量和乳酸... 本研究探讨了感染水霉病后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的血液生化特性和肌肉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活性变化。随机选取患病和健康草鱼各10尾,测定血清葡萄糖(GLU)、白蛋白(ALB)、总蛋白(TP)、胆固醇(CHO)及甘油三酯(TG)含量和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谷草转氨酶(AST)及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检测肌肉nrf2、hsp70、hsp90和UPS相关基因表达,并定量测定了肌肉组织泛素化蛋白水平。结果显示,感染水霉病草鱼的血清CHO、ALB、TP和TG浓度显著下降,AST和LDH活性显著提高,患病草鱼肌肉组织nrf2、hsp70和hsp90的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水霉病显著上调了肌肉chip、ub、psma2、psmc1、murf1和mafbx的mRNA表达水平和泛素化蛋白含量。感染水霉病改变了草鱼血清生化指标,诱导草鱼机体产生细胞应激反应,显著上调了骨骼肌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的活性。研究结果可为水霉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霉病 草鱼 应激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食品理化检验中的空白试验
17
作者 刘馨璐 秦秀蓉 +2 位作者 曹新玲 何林钊 张弛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第22期184-186,共3页
随着食品工业的崛起,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在食品理化检验过程中,试剂、实验用水、空气、温度、湿度、分析器皿的清洁度以及检验检测人员的操作等都有可能影响试验结果。为减小这些方面的误差,应采用空白试验。空白试验不仅可以减小误... 随着食品工业的崛起,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在食品理化检验过程中,试剂、实验用水、空气、温度、湿度、分析器皿的清洁度以及检验检测人员的操作等都有可能影响试验结果。为减小这些方面的误差,应采用空白试验。空白试验不仅可以减小误差,还可以及时发现试验中的失误,进一步倒查影响试验结果的原因。但空白试验也存在局限性,要求与样品检验分析完全相同的试验条件,当试验条件发生改变时,空白试验值不能通用,必须重新做空白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理化检验 空白试验 意义 局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GB 23350-2021及其第1号修改单
18
作者 唐嘉彤 刘馨璐 +2 位作者 何林钊 秦航 曹新玲 《轻工标准与质量》 2023年第6期43-45,共3页
强制性国家标准GB 23350-2021《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对过度包装进行了详细要求,根据该标准及其第1号修改单,食品和化妆品是否过度包装应从四个方面进行判断: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包装成本和混装要求。该标准及其第1号... 强制性国家标准GB 23350-2021《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对过度包装进行了详细要求,根据该标准及其第1号修改单,食品和化妆品是否过度包装应从四个方面进行判断: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包装成本和混装要求。该标准及其第1号修改单适用于31类食品和16类化妆品,范围广泛、情况复杂,为充分理解、掌握运用和贯彻执行标准,详细介绍了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包装成本和混装要求4个参数在计算和判定时应注意的问题并举例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度包装 包装空隙率 包装层数 包装成本 混装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