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商品有机肥料和有机废弃物中重金属的含量状况与分析 被引量:360
1
作者 刘荣乐 李书田 +1 位作者 王秀斌 王敏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92-397,共6页
采用调查采样及室内测试方法,分析了我国主要商品有机肥料和有机废弃物的重金属含量状况。结果表明,我国商品有机肥中重金属Zn、C u、C r、Pb、C d、N i、H g和A s的含量变异很大,从痕量到百分之几,平均分别为732.4、75.4、53.5、36.6、... 采用调查采样及室内测试方法,分析了我国主要商品有机肥料和有机废弃物的重金属含量状况。结果表明,我国商品有机肥中重金属Zn、C u、C r、Pb、C d、N i、H g和A s的含量变异很大,从痕量到百分之几,平均分别为732.4、75.4、53.5、36.6、5.64、21.0、0.44及2.96m g·kg-1。按照目前有机-无机复混肥国家标准,C r、Pb、C d、A s和H g超标率并不高,参照德国腐熟堆肥中重金属限量标准,则Zn、C u、Cr、Pb、C d、N i、H g的超标率分别为19.1%、16.7%、9.3%、1.2%、67.9%、45.1%、10.5%。商品有机肥中重金属含量与所使用的有机物料中重金属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440~0.9377)。目前,世界各国对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中的重金属没有相应的限量标准,参照德国腐熟堆肥中部分重金属限量标准,对于Zn、C u、C r、C d、N i,我国鸡粪中的超标率为21.3%~66.0%,以C d、N i超标为主;猪粪中超标率为10.3%~69.0%,以Zn、C u、C d超标为主;牛粪中超标率为2.4%~38.1%,以C d超标为主;羊粪中Zn、C d、N i和H g的超标率为6.7%~20.0%,以C d、N i超标为主;农作秸秆、菜籽饼和味精下脚料、糠醛渣和造纸废弃物中以C d、N i超标为主,分别为38.7%和22.6%;堆肥中以C d、N i超标为主,分别为83.3%和41.7%,但这些有机物料中Pb的含量不超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有机肥料 有机废弃物 畜禽粪便 重金属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北方土壤-作物系统内钾素循环特征及秸秆还田与施钾肥的影响 被引量:111
2
作者 刘荣乐 金继运 +1 位作者 吴荣贵 梁鸣早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23-132,共10页
在我国北方 13个省 (市、自治区 )的 2 5个点上 ,进行了 5年的钾肥定位试验。结果表明 ,我国北方土壤全钾含量地区性差异不大 ,而土壤缓效钾和土壤速效钾含量 ,西北地区土壤远高于东北和华北地区土壤 ,华北地区土壤的土壤缓效钾含量又... 在我国北方 13个省 (市、自治区 )的 2 5个点上 ,进行了 5年的钾肥定位试验。结果表明 ,我国北方土壤全钾含量地区性差异不大 ,而土壤缓效钾和土壤速效钾含量 ,西北地区土壤远高于东北和华北地区土壤 ,华北地区土壤的土壤缓效钾含量又远高于东北地区土壤 ,而土壤速效钾含量却低于东北地区土壤。在主要种植制下的代表性土壤上 ,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不同种植制度下的作物吸钾量也存在明显差异。西北地区的作物吸钾量一般较高 ,华北地区一年两熟制的作物年吸钾量远大于东北地区的一年一熟制。秸秆还田和施钾肥对作物吸钾量有提高作用。在不施钾肥的情况下 ,土壤钾库长期处在被作物耗用的状态下 ,土壤速效钾含量逐渐下降 ,土壤缓效钾含量也有下降的趋势。施钾肥和秸秆还田配施钾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作物系统 土壤钾 养分吸收 秸秆还田 钾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不同施氮水平对玉米生长及其根际土壤氮的影响 被引量:39
3
作者 云鹏 高翔 +5 位作者 陈磊 卢昌艾 张金涛 刘荣乐 汪洪 林国林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67-574,共8页
在河北衡水潮土上进行田间试验,以当地习惯高氮用量(小麦季施N 300 kg/hm2,玉米季施N 240 kg/hm2)为对照,研究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减少氮肥用量对玉米季植株生长、氮素吸收及根际土壤中无机氮与微生物量氮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季作... 在河北衡水潮土上进行田间试验,以当地习惯高氮用量(小麦季施N 300 kg/hm2,玉米季施N 240 kg/hm2)为对照,研究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减少氮肥用量对玉米季植株生长、氮素吸收及根际土壤中无机氮与微生物量氮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季作物氮肥施用量减少25%和40%,对玉米产量、生物量及植株体内氮累积量未产生明显影响,氮肥利用率提高。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减少氮肥施用量,对玉米根际土壤硝态氮含量也没有明显影响。在玉米苗期、抽雄期和成熟期,习惯高施氮量处理的非根际土壤硝态氮含量较高,其中抽雄期,非根际土壤硝态氮含量较氮肥减施40%用量处理高出近一倍,但非根际土壤微生物量氮水平含量明显降低。氮肥减施未影响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反而增加了非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水平。在高肥力的潮土上,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适当减施氮肥并未影响玉米根际土壤氮素水平,可保证玉米稳产,实现减氮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夏玉米 根际 无机氮 微生物量 氮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木质素及其生物炭对潮土CO_2释放及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6
4
作者 张杰 黄金生 +1 位作者 刘佳 刘荣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01-408,共8页
研究添加秸秆、木质素及其生物炭后潮土CO2释放特征及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为合理利用有机物料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等碳量(1%秸秆/土壤质量比)施入4种物料(秸秆、木质素及其裂解的两种生物炭),分析不同处理土壤CO2释放速率... 研究添加秸秆、木质素及其生物炭后潮土CO2释放特征及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为合理利用有机物料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等碳量(1%秸秆/土壤质量比)施入4种物料(秸秆、木质素及其裂解的两种生物炭),分析不同处理土壤CO2释放速率、累积释放量和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DOC)、易氧化有机碳(ROC)及微生物量碳(MBC)含量的变化与相关性。结果发现,土壤中添加不同物料对土壤CO2释放和有机碳含量有显著影响,秸秆和木质素能提高土壤CO2释放速率、累积释放量及有机碳矿化强度,均达到极显著差异,但两种生物炭处理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差异。在培养前期(30 d),不同物料均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含量;但培养一年后,仅两种生物炭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秸秆及木质素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差异。秸秆和木质素能显著增加DOC、ROC和MBC等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而两种生物炭与对照相比没有明显差异;土壤DOC、ROC(167 mmol·L-1KMn O4)、ROC(33mmol·L-1KMn O4)和MBC直接影响CO2累积释放量,ROC(333 mmol·L-1KMn O4)对CO2累积释放量具有较强的间接作用。相对于秸秆和木质素而言,生物炭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而没有增加CO2释放量,因此生物炭农用在固碳减排方面更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土 秸秆 木质素 生物炭 二氧化碳释放 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水平对生姜产量和品质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24
5
作者 李录久 刘荣乐 +4 位作者 陈防 金继运 王家嘉 姚殿立 李东平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82-388,共7页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基础肥力土壤、不同氮肥水平对生姜产量和品质及氮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对生姜根茎产量及品质有明显的影响,合理施氮能显著提高根茎产量,改善其营养及安全品质。两种不同基础肥力土壤下,生姜根茎产量均表现...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基础肥力土壤、不同氮肥水平对生姜产量和品质及氮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对生姜根茎产量及品质有明显的影响,合理施氮能显著提高根茎产量,改善其营养及安全品质。两种不同基础肥力土壤下,生姜根茎产量均表现为随施氮量的加大先增加后降低,呈抛物线关系,所有处理中N450获得了最高根茎产量。品质分析结果显示,施用适量氮肥能明显提高生姜根茎蛋白质、维生素C、糖分和姜精油含量,有效控制硝酸盐及亚硝酸盐含量。其中,维生素C含量,基础肥力较高土壤以N225处理最高;肥力较低土壤N450处理达到高峰。粗蛋白含量,肥力较高土壤N225处理最高,N450最低;肥力较低土壤,随施氮量的增加,根茎粗蛋白含量相应提高,N600处理达最大值。糖分和姜精油含量,两种肥力土壤下分别是N600和N450处理最高。根茎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与氮肥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施用氮肥后生姜地上部茎、叶和地下根茎含氮量明显提高,氮素吸收量显著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用量 生姜 产量 品质 氮素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肥减施对玉米根系生长及根际土壤磷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23
6
作者 陈磊 云鹏 +3 位作者 高翔 卢昌艾 刘荣乐 汪洪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48-1557,共10页
【目的】我国农业过量和不合理施用磷肥现象普遍存在,导致磷资源的浪费,对环境也造成潜在威胁。研究减少磷肥用量对玉米产量、根系形态及根际中磷转化特征的影响,为集约化农业生产体系中磷肥合理施用提供技术基础。【方法】在河北省衡... 【目的】我国农业过量和不合理施用磷肥现象普遍存在,导致磷资源的浪费,对环境也造成潜在威胁。研究减少磷肥用量对玉米产量、根系形态及根际中磷转化特征的影响,为集约化农业生产体系中磷肥合理施用提供技术基础。【方法】在河北省衡水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下连续三年进行了田间试验,在冬小麦季设置4个P_2O_5用量处理:0、112.5、150.0、187.5 kg/hm^2,收获后在原处理小区免耕播种夏玉米。利用Win RHIZO根系分析系统分析获取根长、直径等数据,测定玉米籽粒产量、生物量和地上部磷含量及根际土壤中磷形态等指标。【结果】与农民习惯磷肥用量(P_2O_5187.5 kg/hm^2)相比,3年磷肥用量减施20%~40%处理(P_2O_5150和112.5kg/hm^2),玉米籽粒产量、根系长度与直径和土壤有效磷含量尚未发生明显变化。但3年不施磷处理,根际土壤有效形态磷含量和玉米籽粒产量开始出现下降趋势。2009年和2010年玉米收获期,不施磷肥处理根际土壤有机磷含量低于非根际土壤。2008年玉米苗期和收获期土壤有机磷分组中,中等活性有机磷含量最高;磷肥减施20%~40%处理苗期根际中中等活性有机磷含量显著低于非根际土壤。土壤无机磷形态分组研究发现:从玉米苗期到收获期,各磷肥处理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Ca_2-P下降明显;而不同磷肥处理间土壤中Ca_(10)-P、Ca_8-P、O-P(闭蓄态磷)、Al-P和Fe-P含量差异不显著。减施磷肥处理2008年玉米苗期根际土壤微生物量P含量较非根际土壤高;与习惯施肥量相比,磷肥减施未明显降低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磷。【结论】在华北小麦玉米轮作种植体系下,在土壤肥力水平较高地区,连续3年将小麦季磷肥的习惯用量减少20%~40%,对夏玉米产量、根系形态以及根际土壤无机磷、有机磷、微生物量磷含量影响尚不明显,因此,该地区磷肥施用量可从习惯用量的P_2O_5180 kg/hm^2减至112.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磷肥减施 根际磷吸收 无机磷形态 有机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磷供应水平下小麦根系形态及根际过程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59
7
作者 陈磊 王盛锋 +1 位作者 刘荣乐 汪洪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24-331,共8页
以石麦15和衡观35两个品种小麦为试验材料,应用根袋栽培方式,研究了不同施磷量对小麦根系形态和根际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施磷量P2O50.1 g/kg相比,高量供磷(P2O50.3 g/kg)条件下石麦15地上部生物量和磷累积量增加幅度大于衡观35;但... 以石麦15和衡观35两个品种小麦为试验材料,应用根袋栽培方式,研究了不同施磷量对小麦根系形态和根际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施磷量P2O50.1 g/kg相比,高量供磷(P2O50.3 g/kg)条件下石麦15地上部生物量和磷累积量增加幅度大于衡观35;但不施磷处理衡观35地上部生物量降低幅度小于石麦15,磷含量和累积量高于石麦15,衡观35耐低磷能力较强。土壤供磷不足时,衡观35总根长中直径≤0.16 mm细根所占比例高于石麦15,根系平均直径较小;而高磷供应下,石麦15根系中直径≤0.16 mm细根长度较长,在总根长中所占比例较高。总根长和直径≤0.16 mm的细根长度与植株地上部磷累积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总根长越长尤其是细根越多,有利于促进植株对磷的吸收。与非根际土壤相比,高磷供应下根际土壤有机磷含量增加,微生物量磷含量降低;而供磷不足时根际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较高,有机磷含量较低。与施磷量P2O5 0.1 g/kg相比,高量供磷下根际土壤pH值升高、碱性磷酸酶活性下降,不施磷处理根际土壤pH值降低。本研究表明,供磷不足时,小麦根系形态和根际过程均发生适应性变化,而高量供磷条件下,小麦植株根系形态的改变因品种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根系形态 根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主要畜禽粪便养分含量及变化分析 被引量:260
8
作者 李书田 刘荣乐 陕红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9-184,共6页
取样并分析了我国20个省(市)主要畜禽粪便的养分含量。结果表明,畜禽粪便中养分含量变异很大,鸡粪和猪粪的氮(N)、磷(P2O5)、锌(Zn)、铜(Cu)含量明显高于牛粪和羊粪,而钾素(K2O)含量相当。鸡粪中N、P2O5、K2O、Zn、Cu平均含量分别为2.08... 取样并分析了我国20个省(市)主要畜禽粪便的养分含量。结果表明,畜禽粪便中养分含量变异很大,鸡粪和猪粪的氮(N)、磷(P2O5)、锌(Zn)、铜(Cu)含量明显高于牛粪和羊粪,而钾素(K2O)含量相当。鸡粪中N、P2O5、K2O、Zn、Cu平均含量分别为2.08%、3.53%、2.38%、306.6mg·kg-1和78.2mg·kg-1;猪粪中分别为2.28%、3.97%、2.09%、663.3mg·kg-1和488.1mg·kg-1;牛粪中分别为1.56%、1.49%、1.96%、138.6mg·kg-1和48.5mg·kg-1;羊粪中分别为1.31%、1.03%、2.40%、88.9mg·kg-1、23.5mg·kg-1。按照德国腐熟堆肥的标准,鸡粪中Zn、Cu的超标率分别为27.1%和15.3%;猪粪中Zn、Cu的超标率分别为62.5%和70.0%;牛粪中Zn、Cu的超标率分别为3.8%和9.6%;羊粪中Zn、Cu不超标。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鸡粪、猪粪、牛粪中P2O5的平均含量分别增加65.7%、93.7%和52.0%;鸡粪、猪粪、牛粪、羊粪K2O的平均含量分别增加138.7%、54.8%、71.9%、50.9%;鸡粪和猪粪中Zn的平均含量分别增加92.1%和383.5%,猪粪含Cu量增加近12倍。畜禽粪便的电导率(EC)值主要集中在50~150mS·cm-1,pH主要集中在7.0~8.0。这一研究为畜禽粪便的安全合理施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便 养分含量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氮配施对生姜产量和品质及钾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李录久 金继运 +3 位作者 陈防 刘荣乐 丁楠 郭熙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43-648,共6页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钾、氮配施对生姜产量和品质及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钾、氮配施对生姜生长及品质有明显的影响,适宜的钾、氮用量及配合施用能明显促进生姜生长发育,增加根茎产量,改善营养品质,提高钾肥利用率。施钾量在45...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钾、氮配施对生姜产量和品质及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钾、氮配施对生姜生长及品质有明显的影响,适宜的钾、氮用量及配合施用能明显促进生姜生长发育,增加根茎产量,改善营养品质,提高钾肥利用率。施钾量在450 kg/hm^2以下,生姜根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两种氮肥水平下,株高、分枝数、茎粗及茎叶干重和单株姜根茎重均是中等钾肥用量K_(450)处理最高,所有处理中N_(450)K_(450)获得了最高产量。品质分析结果显示,适宜的钾、氮配施能有效提高生姜根茎维生素C和糖分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改善营养品质。与不施钾的对照相比,施钾处理生姜根茎维生素C含量显著提高,以中等钾肥用量K_(450)下最高;增加氮肥施用量对根茎Vc含量没有显著影响。施钾提高了生姜根茎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但不同钾、氮配施处理提高幅度不同。K_0和低钾条件下,增施氮肥会明显提高生姜根茎硝酸盐含量,施钾则能降低其含量;不同钾、氮用量降低程度不同,适宜钾、氮配施处理N_(375)K_(375)和N_(450)K_(450)硝酸盐含量最低。施用钾肥的处理,生姜茎叶、根茎和全株含K量明显提高,K素养分吸收量显著增多;同一钾肥用量下,增加氮肥用量,茎叶、根茎和全株含K量也明显提高,各部位K素积累量相应增加。钾素农学效率,低氮水平下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下降,高氮N_(450)条件下,K_(450)处理达最大值。钾肥利用率,两种氮肥水平下均是K_(450)处理最高,高氮高钾的N_(450)K_(525)处理钾肥利用率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氮配施 生姜 产量 品质 K素吸收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河套灌区春小麦推荐施肥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26
10
作者 李文彪 郑海春 +3 位作者 郜翻身 李书田 刘继培 刘荣乐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27-1334,共8页
为建立河套灌区春小麦施肥指标体系,指导科学施肥,2006~2008年在河套灌区分高、中、低土壤肥力水平设置春小麦"3414"肥料肥效试验141个。结果表明,河套灌区春小麦N、P2O5、K2O的农学效率平均分别为6.4、6.0、5.4 kg/kg;N的... 为建立河套灌区春小麦施肥指标体系,指导科学施肥,2006~2008年在河套灌区分高、中、低土壤肥力水平设置春小麦"3414"肥料肥效试验141个。结果表明,河套灌区春小麦N、P2O5、K2O的农学效率平均分别为6.4、6.0、5.4 kg/kg;N的增产率为25.2%~40.9%,平均33.5%;P2 O5增产率为15.9%~21.1%,平均18.4%;K2 O增产率为7.2%~9.0%,平均8.0%;增产作用大小依次为氮肥>磷肥>钾肥;随着土壤肥力水平的降低,施肥增产率升高,但单位养分增产量下降。根据土壤养分测定值和相对产量的关系建立了河套灌区春小麦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全氮,极低(<0.63 g/kg)、低(0.63~0.85 g/kg)、中(0.85~1.15 g/kg)、高(1.15~1.56 g/kg)、极高(>1.56 g/kg);有效磷,极低(<5.9 mg/kg)、低(5.9~11.8 mg/kg)、中(11.8~23.8 mg/kg)、高(23.8~48.0 mg/kg)、极高(>48.0 mg/kg);速效钾,极低(<90.6 mg/kg)、低(90.6~129.1 mg/kg)、中(129.1~184 mg/kg)、高(184~262 mg/kg)、极高(>262 mg/kg)。根据肥料效应确定了氮、磷、钾养分最佳施肥量与土壤养分的关系,建立了河套灌区春小麦基于土壤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测定值的氮、磷、钾推荐施肥模型,初步构建了内蒙古河套灌区春小麦的推荐施肥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河套灌区 春小麦 丰缺指标 推荐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有机物料对土壤镉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39
11
作者 陕红 刘荣乐 李书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6-144,共9页
采用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作物新鲜秸秆和腐熟猪粪对模拟镉(Cd)污染的土壤中Cd形态转化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土壤交换态Cd含量随培养时间均逐渐降低。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Cd含量先增加后降低,而有机质结合态和残渣态Cd... 采用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作物新鲜秸秆和腐熟猪粪对模拟镉(Cd)污染的土壤中Cd形态转化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土壤交换态Cd含量随培养时间均逐渐降低。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Cd含量先增加后降低,而有机质结合态和残渣态Cd含量则逐渐增加。添加秸秆可增加土壤交换态Cd含量,但随时间延长,增幅逐渐降低,猪粪则可降低土壤交换态Cd含量。添加有机物后土壤交换态Cd含量的变化主要是由有机质结合态或残渣态Cd含量的变化而引起。秸秆和猪粪对土壤Cd形态的转化与土壤胡敏酸(HA)和富里酸(FA)的变化有关。秸秆对能活化土壤Cd的FA增加幅度大于对能钝化土壤Cd的HA增加幅度,降低HA/FA比,但降幅随时间逐渐减少;猪粪在整个培养阶段对HA增加幅度均大于FA的增加幅度,增加HA/FA比。秸秆和猪粪均可降低潮土pH而提高红壤pH,但只有猪粪可通过提高红壤pH降低Cd向交换态转化。添加秸秆和猪粪后,Cd由低活性态向交换态转化与HA/FA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猪粪 富里酸 胡敏酸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态氮供应下植物侧根生长发育的响应机制 被引量:20
12
作者 汪洪 高翔 +2 位作者 陈磊 王盛锋 刘荣乐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05-1011,共7页
旱地土壤上硝态氮是作物吸收和利用的主要无机氮形态。硝态氮不仅是植物营养的主要氮源,而且还可以作为信号物质调节植物根系生长发育。为适应土壤中硝态氮非均衡供应,植物侧根发育往往呈现出可塑性反应。本文综述了植物侧根生长发育对... 旱地土壤上硝态氮是作物吸收和利用的主要无机氮形态。硝态氮不仅是植物营养的主要氮源,而且还可以作为信号物质调节植物根系生长发育。为适应土壤中硝态氮非均衡供应,植物侧根发育往往呈现出可塑性反应。本文综述了植物侧根生长发育对硝态氮供应的响应机制。在拟南芥、玉米、大麦等植物上研究表明,硝态氮对植物侧根发育具有双向调节途径,即:1)局部供应硝态氮,硝态氮自身作为信号物质通过信号传导通路发生作用,对侧根具有伸长的刺激效应,硝态氮转运蛋白AtNRT1.1作用于转录因子ANR1的上游,ANR1的转录调节侧根发育;2)植物组织中高浓度的硝态氮对侧根分裂组织活动具有抑制效应,植物激素如生长素和脱落酸可能参与其中的信号传导过程。近些年来研究发现小RNA也参与调控硝态氮供应下植物侧根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根 硝态氮 响应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姜的功效及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13
作者 李录久 刘荣乐 +3 位作者 陈防 王家嘉 李东平 王亚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0期14656-14657,14696,共3页
综述世界生姜生产和出口概况,总结生姜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姜的提取物和保健作用研究现状,提出生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生姜 功效和利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锌玉米植株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盛锋 刘云霞 +5 位作者 高丽丽 韩亚 黄金生 Hilman 刘荣乐 汪洪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05-1011,共7页
【目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是一种基于化合物中官能团和极性键振动的结构分析技术。本文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检测缺锌和正常供锌玉米植株不同器官的组分变化,同时比较两个玉米品... 【目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是一种基于化合物中官能团和极性键振动的结构分析技术。本文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检测缺锌和正常供锌玉米植株不同器官的组分变化,同时比较两个玉米品种植株不同部位的生物量和锌含量,以期为缺锌影响玉米生长与生理代谢的机理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农大108和郑单958两个玉米品种,利用营养液培养方式,设置缺锌和正常处理。1)当玉米出现缺锌症状后,将地上部和根系分开,测量株高和根长,烘干至恒重测干重。2)烘干至恒重的植株样品用HNO3-HClO4(3∶1)消煮,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型号WFX-120C,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测定消煮液中锌浓度,计算植株中锌含量和锌积累量。3)收获玉米根系放入FAA固定液(70%酒精∶38%甲醛∶乙酸体积=90∶5∶5)中,利用扫描仪(EsponV700)扫描根系样品获取数字化图像,利用WinRHIZO根系分析软件(Regent Instruments Inc.,Canada)对图像进行分析,获得根长、根面积、根体积等指标。4)取玉米根、茎、叶部分烘干样品,磨碎过0.2 mm筛,采用溴化钾压片法,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VERTEX 70,Bruker)检测不同部位的光谱特性,OPUS 6.5软件采集数据并进行基线校正。【结果】缺锌胁迫下,植株地上部锌含量明显下降,低于临界水平(20μg/g),生物量降低;缺锌根系面积与体积变小,总根长变小。用缺锌与施锌植株生物量比来表征玉米对缺锌敏感性,品种农大108较郑单958对缺锌更为敏感。缺锌玉米根系和叶片FTIR谱在波数3410、2920、1650、1380、1055 cm-1附近处透过率较高,茎FTIR谱在这些波数处透过率较低,表明缺锌导致根系和叶片中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及核酸含量下降,而在茎中有所积累。农大108植株中各组分变化受缺锌影响较大。【结论】缺锌导致玉米植株生长受抑,利用FTIR技术研究发现缺锌植株中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及核酸组分发生变化,农大108植株中各组分变化受缺锌影响较大,品种农大108可能较郑单958对缺锌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生物量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技术在农业面源水体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5
作者 汪洪 李录久 +2 位作者 王凤忠 李书田 刘荣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10期441-446,共6页
肥料和农药的不合理使用、畜禽养殖废水和城乡结合部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农业面源污染成为我国众多水体氮、磷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其贡献率大大超过来自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的点源污染。人工湿地处理系统能耗低、基建投资少、效果显著,... 肥料和农药的不合理使用、畜禽养殖废水和城乡结合部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农业面源污染成为我国众多水体氮、磷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其贡献率大大超过来自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的点源污染。人工湿地处理系统能耗低、基建投资少、效果显著,被认为是控制农业面源水体污染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手段。我国从"八五"首次引进人工湿地工程技术来处理农田径流废水开始,已在滇池、太湖、官厅水库等水域的面源污染控制及畜禽养殖废水处理中采用人工湿地工程技术,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去污效果,为我国农业面源水体污染治理提供了一条极有参考价值的技术途径和技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农业面源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关于有机肥料中重金属安全限量标准的现状与分析 被引量:60
16
作者 李书田 刘荣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9期777-782,共6页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有机肥料和农用有机废弃物中重金属含量的安全限量标准,为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有机肥料安全控制标准提供参考。
关键词 有机肥料 堆肥 有机物料 重金属 限量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几种典型土壤供钾能力评价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宏庭 金继运 刘荣乐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4-151,共8页
从山西省主要农田土壤中选取有代表性的耕层土壤样品 19个 ,应用生物耗竭法并结合化学方法对该省主要土壤的供钾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 ,供试的 19个土壤中无论不同形态钾含量还是耗竭后土壤钾素 (速效钾、缓效钾 )“最低水平”值... 从山西省主要农田土壤中选取有代表性的耕层土壤样品 19个 ,应用生物耗竭法并结合化学方法对该省主要土壤的供钾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 ,供试的 19个土壤中无论不同形态钾含量还是耗竭后土壤钾素 (速效钾、缓效钾 )“最低水平”值的大小和出现前耗竭的茬数、作物吸钾量均存在较大差异 ,并因土壤类型、取土地区不同而异。“最低水平”值和作物吸钾量是土壤供钾的重要特征参数。供试山西土壤的长期供钾能力按取土地区有从南至北逐渐下降的趋势 ,在不同土壤类型上有红粘土、潮土 >黄绵土、褐土 >栗褐土、栗钙土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钾素 供钾能力 耗竭试验 “最低水平”值 综合评价 农田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土壤水分供应下锌对玉米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盛锋 高丽丽 +4 位作者 刘自飞 黄金生 陈磊 刘荣乐 汪洪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59-965,共7页
选择土为供试土壤,进行盆栽玉米试验,设定0和5.0 mg·kg^-1两个锌处理,按土壤饱和持水量的40%-45%和70%-75%在玉米的4叶1心期实施干旱和正常水分处理。生长50 d后,测定不同土壤水分与锌供应状况下植株生物量和锌含量,利用透射电子... 选择土为供试土壤,进行盆栽玉米试验,设定0和5.0 mg·kg^-1两个锌处理,按土壤饱和持水量的40%-45%和70%-75%在玉米的4叶1心期实施干旱和正常水分处理。生长50 d后,测定不同土壤水分与锌供应状况下植株生物量和锌含量,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完全伸展新叶的超微结构变化,以期揭示不同土壤水分供应下,植物对施锌的响应机理。结果表明:土壤水分供应充足条件下,与不施锌相比,施锌玉米地上部生物量和总干重分别增加78%和52%,根系和地上部锌含量和锌吸收量增加较多;而干旱条件下,施锌对玉米生物量无显著影响。干旱条件下缺锌玉米叶片维管束鞘细胞中叶绿体结构基本保持完好,淀粉粒和基质片层清晰可见,但叶肉细胞中叶绿体膜受损,基质片层结构出现皱缩,基粒片层减少;施锌玉米叶片维管束鞘细胞中叶绿体结构保持完好,叶绿体周围的线粒体数目较多,叶肉细胞中叶绿体中脂肪颗粒增多,叶片维管束鞘细胞与叶肉细胞之间可见清晰的胞间连丝。土壤水分充足处理下,缺锌叶片细胞膜出现皱缩,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淀粉粒增多,片层结构受损,严重时维管束鞘细胞中内溶物消失,残存的叶绿体中仅有淀粉粒和少许片层;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可见淀粉粒,但片层结构少,有些出现断裂、收缩。土壤水分充足条件下,施锌玉米维管束鞘核叶肉细胞结构清晰,叶绿体结构完整。结论认为:锌对干旱胁迫下玉米叶片细胞结构的破坏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土壤水分正常供应下,缺锌导致细胞结构受损程度比干旱情况下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玉米 生物量 叶片细胞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浆造纸木质素对土壤性质和小白菜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继培 汪洪 +2 位作者 李书田 李文彪 刘荣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018-2023,共6页
草浆造纸废液是影响秸秆造纸发展的重要因素,利用小白菜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麦秸造纸废液木质素和麦秸对土壤性质及小白菜生长的影响,以期为造纸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两茬小白菜收获后,铵木素配施N肥使土壤pH值降低;小... 草浆造纸废液是影响秸秆造纸发展的重要因素,利用小白菜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麦秸造纸废液木质素和麦秸对土壤性质及小白菜生长的影响,以期为造纸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两茬小白菜收获后,铵木素配施N肥使土壤pH值降低;小白菜两茬连作后铵木质素配施的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及多酚氧化酶活性分别为2.73g·kg-1和1.77mg·g-1·2h-1,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除对照和单施氮肥外,两茬盆栽收获后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均高于第一茬试验。两茬小白菜收获后秸秆配施和碱木质素配施氮肥土壤过氧化物酶活性均高于其他处理。铵木质素配施及秸秆配施的小白菜干重相近,显著高于碱木质素配施。研究表明,与秸秆还田相比,施用铵木质素没有对土壤性状和小白菜生长产生不利影响,故铵法草浆木质素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土壤有机改良剂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秸秆 硝态氮 活性有机碳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层水分非均匀供应下施锌对玉米植株中Ca、Fe、Mn、Cu吸收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汪洪 刘荣乐 金继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共7页
进行分层盆栽试验,模拟田间土壤剖面上下层水分不均匀分布条件,研究表层土壤施锌对玉米植株吸收Ca、Fe、Mn和Cu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上层土壤干旱抑制了苗期玉米植株生长,降低了地上部Ca、Fe、Mn分配比例。上层土壤干旱情况下,增加下... 进行分层盆栽试验,模拟田间土壤剖面上下层水分不均匀分布条件,研究表层土壤施锌对玉米植株吸收Ca、Fe、Mn和Cu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上层土壤干旱抑制了苗期玉米植株生长,降低了地上部Ca、Fe、Mn分配比例。上层土壤干旱情况下,增加下层土壤水分供应,并没有提高植株生长和养分元素的吸收量。施锌明显促进了玉米地上部生长,在土壤水分充足时,施锌对植株生长效果更明显。不论土壤水分状况如何,施锌显著降低了植株中Ca、Fe、Mn、Cu浓度,对植株吸收积累Fe有拮抗作用;上层土壤干旱条件下,施锌还降低了地上部和整株中Mn以及根部Cu的积累量。施锌对植株体内Ca、Fe、Mn、Cu向上运输没有显著性影响。研究表明土壤表层干旱条件下,即使增加土壤水分,尚不能提高玉米植株生长和对Ca、Fe、Mn、Cu等养分的吸收利用。施用锌肥可以提高作物对土壤水分利用,但要注意对作物吸收Fe与Mn的拮抗作用,适当配合铁锰等养分供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土壤干旱 养分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