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郁达夫纪游散文中的文化色彩 被引量:3
1
作者 刘茂海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5-129,共5页
郁达夫游记不是纯写景抒情的游记,它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作家以传神之笔,不仅对各地的山水名胜进行了准确生动的描写,还一如既往地在作品中保持着对历史文化、民间文化和佛教文化的浓厚兴趣。郁达夫笔下的景物已不是现实景物的原样翻版... 郁达夫游记不是纯写景抒情的游记,它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作家以传神之笔,不仅对各地的山水名胜进行了准确生动的描写,还一如既往地在作品中保持着对历史文化、民间文化和佛教文化的浓厚兴趣。郁达夫笔下的景物已不是现实景物的原样翻版,而是渗透着作者的主体情感、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达夫 写景抒情 散文 景物 山水 作家 描写 兴趣 生动 文化修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郁达夫的“自卑情结”及其小说创作 被引量:3
2
作者 刘茂海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6-108,共3页
自卑情结”是郁达夫小说作品中主人公常见的一种精神状态,它是一种病态时代的病态反映。郁达夫的“自卑情结”有着复杂的形成因素和鲜明的时代意义,它直接决定了作者的艺术选择和人物形象的塑造。“自卑”艺术的表现方式,为我们构筑了... 自卑情结”是郁达夫小说作品中主人公常见的一种精神状态,它是一种病态时代的病态反映。郁达夫的“自卑情结”有着复杂的形成因素和鲜明的时代意义,它直接决定了作者的艺术选择和人物形象的塑造。“自卑”艺术的表现方式,为我们构筑了一个别具特色的精神价值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达夫小说 自卑情结 成因 时代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西部大开发中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再思考 被引量:6
3
作者 刘茂海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期24-28,共5页
保护和建设民族文化生态环境,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任务和必须遵循的原则。民族文化是构成西部人文社会环境的基本要素,它与西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民族文化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造成民族文化不断... 保护和建设民族文化生态环境,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任务和必须遵循的原则。民族文化是构成西部人文社会环境的基本要素,它与西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民族文化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造成民族文化不断流失、损坏和被弱化的危险。对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应积极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民族地区 文化生态环境 保护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大开发与西部文化建设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茂海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61-62,共2页
西部大开发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行为,还应包括文化建设的内容。为复兴西部地区文化提供了建设性的思考:要处理好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坚持、加强主流文化;加强文化产业的建设和文化产品的开发;应充分利用好西部现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西部大开发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行为,还应包括文化建设的内容。为复兴西部地区文化提供了建设性的思考:要处理好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坚持、加强主流文化;加强文化产业的建设和文化产品的开发;应充分利用好西部现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改变传统的文化模式,彻底破除陈旧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西部文化建设 文化产业 文化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金瓶梅》的艺术创新 被引量:1
5
作者 刘茂海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5期93-97,共5页
《金瓶梅》在小说史上的价值与地位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它的艺术成就,即《金瓶梅》无论是在题材选择、人物塑造、结构方式或创作观念等方面,都对我国传统小说进行了实质性改革;《金瓶梅》的艺术创新给中国小说艺术的发展带来了巨大而深... 《金瓶梅》在小说史上的价值与地位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它的艺术成就,即《金瓶梅》无论是在题材选择、人物塑造、结构方式或创作观念等方面,都对我国传统小说进行了实质性改革;《金瓶梅》的艺术创新给中国小说艺术的发展带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瓶梅》 题材选择 人物塑造 结构方式 创作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郁达夫的旧体诗情结 被引量:2
6
作者 刘茂海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80-84,共5页
旧体诗的写作几乎贯穿于郁达夫的整个创作时期,作者对这一文类的爱好和选择,表现出其灵魂深处所潜藏着的虽放浪形骸之外、仍不失名士风流的那种旧式文人的特征。它是一种传统文学修养的自然流露和表现,反映了作家的人生态度、审美追求... 旧体诗的写作几乎贯穿于郁达夫的整个创作时期,作者对这一文类的爱好和选择,表现出其灵魂深处所潜藏着的虽放浪形骸之外、仍不失名士风流的那种旧式文人的特征。它是一种传统文学修养的自然流露和表现,反映了作家的人生态度、审美追求、思考方式和文学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达夫旧体诗 旧诗文情调 审美追求 文学理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郁达夫纪游散文中的美学特征 被引量:2
7
作者 刘茂海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02-106,共5页
郁达夫的游记作品充满着艺术的气韵,作者以小说家的想像力、画家的洞察力、诗人的表现力抒写着自然之美。在各具特色的山水描摹中,作者常常把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或憎、或怨、或喜、或悲的真挚感情,倾注到自己所描写的景物上去,化景语为... 郁达夫的游记作品充满着艺术的气韵,作者以小说家的想像力、画家的洞察力、诗人的表现力抒写着自然之美。在各具特色的山水描摹中,作者常常把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或憎、或怨、或喜、或悲的真挚感情,倾注到自己所描写的景物上去,化景语为情语,使自然景物具有了生气,从而也加重了文章的感情色彩。在对大自然美的创造中,又形成了独特鲜明的美的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达夫游记 美学特征 情感 名士派情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以来郁达夫其人其作研究综述 被引量:2
8
作者 刘茂海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11-116,共6页
在中国文学史上,郁达夫向来就是一个复杂的、有争议的“文学现象”。从20世纪20年代初至今,评论界对郁达夫其人其作的认识和评价很不统一,可以说一直存在着矛盾和分歧。新时期以来对郁达夫进行了重新评价,具体表现为:1.个人研究论著的... 在中国文学史上,郁达夫向来就是一个复杂的、有争议的“文学现象”。从20世纪20年代初至今,评论界对郁达夫其人其作的认识和评价很不统一,可以说一直存在着矛盾和分歧。新时期以来对郁达夫进行了重新评价,具体表现为:1.个人研究论著的大量涌现;2.研究领域的拓展;3.研究方法和视角的多元化;4.研究队伍的日益壮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郁达夫学术研究 认识和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郁达夫散文的语言艺术与审美效应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茂海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102-105,共4页
郁达夫的散文在行文中很讲究语言艺术 ,表现为词语的修饰、句式的变化、修辞格的运用、诗与文的结合等方面 ,从而获得语言和谐流畅、具体形象、疏密有致和富有生气的艺术效果 ;文中那幽默与讽刺的语言 ,是艺术的时尚 ,也是时代的需要 ,... 郁达夫的散文在行文中很讲究语言艺术 ,表现为词语的修饰、句式的变化、修辞格的运用、诗与文的结合等方面 ,从而获得语言和谐流畅、具体形象、疏密有致和富有生气的艺术效果 ;文中那幽默与讽刺的语言 ,是艺术的时尚 ,也是时代的需要 ,它能给人以畅快之感 ,又能令人回味无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达夫散文 修辞 诗文结合 幽默 讽刺 审美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郁达夫小说艺术管窥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茂海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97-102,共6页
郁达夫是我国新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他那曲折的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而且具有大胆的反抗情绪、鲜明的创作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本文就郁达夫小说艺术的产生、艺术特色以及深远意义,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郁达夫 小说 艺术特色 文学评论 艺术风格 创作个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鲁迅前期杂文看“五四”时代精神
11
作者 刘茂海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42-45,共4页
关键词 鲁迅 杂文 五四时期 北洋军阀政府 反帝反封建 随感录 保存国粹 十月革命 封建礼教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全球化视野下民族文化发展的战略选择
12
作者 刘茂海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6期50-55,共6页
经济全球化不仅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而且对人类的文化生活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全球化时代文化的趋同蕴含着巨大的活力,但全球化对民族文化的本土性和独特性又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应顺应时代潮流,积... 经济全球化不仅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而且对人类的文化生活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全球化时代文化的趋同蕴含着巨大的活力,但全球化对民族文化的本土性和独特性又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应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应对西方文化的挑战,在世界多元化的交融中保持自己的个性,并通过不断选择和吸纳,组成一种具有鲜明特点的、与时俱进的创新文化,以促进中国社会和民族文化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民族传统文化 现代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郁达夫感伤散文的基本主题和审美情趣
13
作者 刘茂海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100-103,共4页
郁达夫感伤散文反映了“五四”时期已经觉醒而又脆弱的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时代病 ,即“性的苦闷”和“生的悲哀” ,展示了他们孤寂、苦闷、凄凉、幻灭等感伤情绪与痛苦的生活经历。作者有意识地去侧重描写人的悲苦与不幸 ,着意刻画人的... 郁达夫感伤散文反映了“五四”时期已经觉醒而又脆弱的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时代病 ,即“性的苦闷”和“生的悲哀” ,展示了他们孤寂、苦闷、凄凉、幻灭等感伤情绪与痛苦的生活经历。作者有意识地去侧重描写人的悲苦与不幸 ,着意刻画人的精神灾难和心理危机 ,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达夫 感伤散文 性苦闷 生悲哀 审美情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郁达夫前期小说个性化特征及其成因
14
作者 刘茂海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127-132,共6页
郁达夫前期小说是以浪漫的、"自叙传"式的主观抒情形式为主要文体特征,这种叙述方式,让作家的思想感情同作品中主人公的思想感情融成了一体。作者以忧郁哀婉的笔调、典型的抒情方式以及鲜明的现代色彩,使自己获得了一种独特... 郁达夫前期小说是以浪漫的、"自叙传"式的主观抒情形式为主要文体特征,这种叙述方式,让作家的思想感情同作品中主人公的思想感情融成了一体。作者以忧郁哀婉的笔调、典型的抒情方式以及鲜明的现代色彩,使自己获得了一种独特的与世界对话的艺术形式。郁达夫前期小说的个性化特征,是特定时代客观环境及作家在创作中主动探索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达夫前期小说 “自叙传”形式 主观抒情倾向 生成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6kW渔船鳀鱼变水层拖网的试验研究
15
作者 李惠礼 芮少麟 +4 位作者 林德芳 黄文强 陈泽波 刘茂海 张峰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12-115,共4页
本文报道了改进设计的专用鳀鱼变水层拖网1994~1995年期间海上的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该网的结构合理,网具性能优良。网口高度达12.6m,拖速提高到3.0~3.8节。拖网阻力比原生产网减少19%,平均网次产量比原生产网增产35.3%。
关键词 变水层拖网 网口高度 垂直扩张系数 Ti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片式——二片式变水层拖网的设计与试验
16
作者 陈泽波 刘茂海 +5 位作者 张峰 孙春禄 张锡佳 丛治利 初铭恩 赵竹山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7-38,共2页
当前,群众渔业小型渔轮的拖网网具,已实现了四个大转变,一是由底层拖网向中层、变水层拖网转变;二是网目由小网目向特大网目转变,达到了10—13m;三是网型由小型向大型转变,达到500—700m;四是拖速由低速向快速转变。从而实现了“大网快... 当前,群众渔业小型渔轮的拖网网具,已实现了四个大转变,一是由底层拖网向中层、变水层拖网转变;二是网目由小网目向特大网目转变,达到了10—13m;三是网型由小型向大型转变,达到500—700m;四是拖速由低速向快速转变。从而实现了“大网快拖”,以适应捕捞中、上层鱼类的需要。 一、四片—二片式双船变水层拖网的设计要点 1、网口周长和网目大小的关系: 主机功率为150KW的钢质渔船,根据我们所设计的目大为1—8m的四片式拖网有关数据,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当拖速要求3.8—4节时,网口周长和网目大小的关系为C=197.697L^(0.255) 式中:C—网口周长(m) L—网目尺寸(m) 按此公式计算,150KW的钢质渔船,当网目为8m时,计算得C=335.96m。 2、网口周长和主机功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网 变水层拖网 四片式 二片式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片式——二片式综合结构拖网简介
17
作者 陈泽波 王为腾 刘茂海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1994年第8期39-39,共1页
拖网的网具结构分为二片式、四片式、六片式、八片式等。而四、六、八片等超过二片式的拖网,又称为多片式拖网。 多片式拖网有明显的特点,一是网具的垂直和水平扩张效能高,二是网型圆满顺滑,三是采用大网目,经济效益高。它是拖网结构的... 拖网的网具结构分为二片式、四片式、六片式、八片式等。而四、六、八片等超过二片式的拖网,又称为多片式拖网。 多片式拖网有明显的特点,一是网具的垂直和水平扩张效能高,二是网型圆满顺滑,三是采用大网目,经济效益高。它是拖网结构的新的改革,目前已在北方、南方海区及国外渔业生产中得到广泛运用。多片式拖网也有难点。一是网具设计上、技术难度较大,二是在工艺上,加工工序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网 二片式 综合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