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羊mtDNA多态性及其起源分化研究 被引量:32
1
作者 李祥龙 张亚平 +3 位作者 陈圣偶 曾凡同 邱祥聘 刘相模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13-319,共7页
本文用14种识别6碱基的限制性内切酶ApaⅠ、BamHⅠ、BglⅠ、BglⅡ、DraⅠ、EcoRⅠ、EcoRⅤ、KpnⅠ、PvuⅡ、PstⅠ、SacⅠ、SalⅠ、SmaⅠ和XhoⅠ研究了来自我国12个省和自治区共计1... 本文用14种识别6碱基的限制性内切酶ApaⅠ、BamHⅠ、BglⅠ、BglⅡ、DraⅠ、EcoRⅠ、EcoRⅤ、KpnⅠ、PvuⅡ、PstⅠ、SacⅠ、SalⅠ、SmaⅠ和XhoⅠ研究了来自我国12个省和自治区共计18个地方山羊品种218个个体mtDNA的RFLP,并运用Nei氏公式计算了各限制性类型间的遗传距离P和群体遗传多态度π值。结果表明,在研究的所有个体中共检测到41个酶切位点,18种限制性态型,其中BamHⅠ、BglⅡ、DraⅠ、EcoRⅠ和SalⅠ共5种酶表现出多态。18种限制性态型可归结为6种基因单倍型,单倍型Ⅰ(BamHⅠB、BglⅡA、DraⅠA、EcoRⅠA和SalⅠA)和单倍型Ⅱ(BamHⅠB、BglⅡA、DraⅠA、EcoRⅠA和SalⅠB)为两种基本单倍型,研究结果提示我国地方山羊品种起源于两种不同的母系祖先。各限制性类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0436,整个群体的平均遗传多态度π值为00487%,表明我国地方山羊品种mtDNA遗传多样性比较贫乏,分化程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MTDNA RFLP 起源分化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主要地方山羊品种随机扩增多态DNA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李祥龙 张亚平 +3 位作者 陈圣偶 曾凡同 邱祥聘 刘相模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16-422,共7页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研究了我国主要地方山羊品种及部分国外品种共计 2 3个山羊品种 2 51个山羊个体的随机扩增多态DNA。结果表明 :(1)总群体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 (Hsp)为0 70 84 ,群体遗传分化指数为 0 8583,山羊品种间平均遗...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研究了我国主要地方山羊品种及部分国外品种共计 2 3个山羊品种 2 51个山羊个体的随机扩增多态DNA。结果表明 :(1)总群体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 (Hsp)为0 70 84 ,群体遗传分化指数为 0 8583,山羊品种间平均遗传距离指数 (AIGD) (0 0 810~ 0 2 0 4 4 )明显大于品种内的AIGD(0 0 4 4 4~ 0 1112 ) ,不同山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指数 (Ho)除安哥拉山羊和承德无角山羊大于 50 %外 ,其它各品种均低于 50 % ,上述结果说明所研究山羊群体不仅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而且山羊核基因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品种间 ,我国地方山羊品种间遗传分化比较明显。 (2 )中卫山羊 (0 314 0 )和辽宁绒山羊 (0 2 589)的Ho值明显低于各品种的平均值 (0 3881) ;雷州山羊 (0 0 56 6 )、中卫山羊 (0 0 56 4 )和辽宁绒山羊 (0 0 4 4 4)的AIGD值也明显低于各群体的平均值(0 0 74 9) ,说明辽宁绒山羊、中卫山羊和雷州山羊核基因组的遗传多样性相对其它品种来说较为贫乏 ,应作为重点保护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随机扩增多态DNA 遗传多样性 中国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山羊呜叫的初步观察
3
作者 刘相模 胡秀玲 《中国养羊》 1989年第1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奶山羊 呜叫 发情呜叫 分娩呜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山羊外貌性状与生产通用性能相关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赖松家 刘相模 《中国养羊》 1993年第4期3-5,共3页
本文对雅安428只奶山羊的17个外貌性状与300天校正产奶量、窝产羔数的关系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乳房基部周径、荐高、胸围是影响产奶量的重要性状:畜体自身各外部性状对窝产羔数影响较小。采用最小二乘原理估计了各性状的... 本文对雅安428只奶山羊的17个外貌性状与300天校正产奶量、窝产羔数的关系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乳房基部周径、荐高、胸围是影响产奶量的重要性状:畜体自身各外部性状对窝产羔数影响较小。采用最小二乘原理估计了各性状的遗传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乳山羊 外貌性状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