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不同基因型蚕豆蛋白组成及清蛋白和球蛋白亚基的SDS-PAGE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刘玉皎 侯万伟 +1 位作者 李萍 石建斌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8-71,共4页
采用连续提取蛋白法和SDS-PAGE技术分析了青海省11个不同基因型蚕豆的蛋白质组成以及清蛋白、球蛋白亚基的差异.结果表明:蚕豆蛋白主要由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醇溶蛋白和其他蛋白组成,不同基因型蚕豆的蛋白质含量及其组成存在一定... 采用连续提取蛋白法和SDS-PAGE技术分析了青海省11个不同基因型蚕豆的蛋白质组成以及清蛋白、球蛋白亚基的差异.结果表明:蚕豆蛋白主要由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醇溶蛋白和其他蛋白组成,不同基因型蚕豆的蛋白质含量及其组成存在一定的变异,其中清蛋白和球蛋白是蚕豆蛋白主要组成部分,占总蛋白的75.08%.不同基因型蚕豆的清蛋白和球蛋白亚基存在一定的差异,蚕豆清蛋白亚基由97、66+67、63、50、45、38+41、22ku等7个基本亚基组成外,还有96ku特异亚基;球蛋白亚基由63、56、52、47、22ku等5个基本亚基组成外,还有46ku的特异亚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 蛋白亚基 SDS-PAGE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蚕豆种质资源AFLP多样性分析和核心资源构建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玉皎 侯万伟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2-68,共7页
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青海蚕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地方品种资源、国外种质和选育品种的有效等位变异分别为(1.065 5±0.126 3)、(1.063 4±0.143 0)、(1.065 9±0.165 1);Shannon′s信息指数分别为(0.095... 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青海蚕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地方品种资源、国外种质和选育品种的有效等位变异分别为(1.065 5±0.126 3)、(1.063 4±0.143 0)、(1.065 9±0.165 1);Shannon′s信息指数分别为(0.095 4±0.144 9)、(0.084 3±0.151 8)、(0.074 2±0.167 9);地方品种资源有效等位变异比例最小,为73.73%,而多态性比例最高,为44.51%;选育品种的有效等位变异比例最大,为90.39%,多态性比例最低,为17.92%;地方品种间的遗传距离较大,国外种质间的遗传距离较小;青海蚕豆种质资源可分为7个组群.初步构建了40份核心种质资源,基本包含了全部种质80%以上的遗传信息,群体总基因多样性和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明显提高,可作为杂交育种的优异亲本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 种质资源 核心资源 A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9号蚕豆单株产量组成因子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刘玉皎 袁名宜 +1 位作者 熊国富 刘洋 《青海农林科技》 1998年第3期44-46,共3页
青海9号蚕豆的主要产量组成因素中,单株粒数和实荚数与单株产量的相关系数及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较高。选择时着重多荚多粒型,兼顾大粒型。
关键词 青海9号 蚕豆 通径分析 单株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蚕豆产业持续高效发展的问题探讨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玉皎 袁名宜 +1 位作者 刘 洋 郭兴莲 《青海农林科技》 2002年第2期18-20,共3页
本文分析了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青海蚕豆产业持续高效发展的理论依据,并联系实际,提出了可以推进青海蚕豆产业化进程和稳步发展的实践和对策,对于发展青海特色农业经济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 青海 蚕豆产业 持续高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豆百粒重遗传变异及改良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玉皎 李萍 +1 位作者 张小田 郭兴莲 《青海农林科技》 2007年第3期1-2,7,共3页
利用青海蚕豆品种和外来超大粒品种杂交,分析了蚕豆百粒重遗传变异及改良效果,结果表明:百粒重在F1代表现为中间型,有时表现为超亲优势,有时表现为没有优势,这与亲本之间籽粒大小以及母系遗传有关,在选择改良百粒重的杂交亲本时,充分考... 利用青海蚕豆品种和外来超大粒品种杂交,分析了蚕豆百粒重遗传变异及改良效果,结果表明:百粒重在F1代表现为中间型,有时表现为超亲优势,有时表现为没有优势,这与亲本之间籽粒大小以及母系遗传有关,在选择改良百粒重的杂交亲本时,充分考虑育种目标。同时,利用籽粒大小差异较大的亲本选配组合,F2代群体百粒重分离较大,对蚕豆品种的籽粒大小改良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 百粒重 遗传变异 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豆新品种评价方法探讨——应用HSC法评价蚕豆新品种高产稳产性 被引量:2
6
作者 刘玉皎 袁名宜 +1 位作者 刘洋 樊菊花 《青海农林科技》 2001年第4期42-43,共2页
本文利用高稳系数法 (HighStabilityCofficienceMethod ,简称HSC法 ) ,分析了 1999— 2 0 0 0年度水地组蚕豆新品种 (系 )区域试验结果表明 ,HSC法科学准确 ,结果符合客观实际 ,计算方法简便 ,对于指导蚕豆育种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蚕豆 HSC法 品种评价 高稳系数法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高产春小麦干物质分配动态模型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玉皎 马晓岗 +1 位作者 熊国富 蒋福祯 《青海农林科技》 1997年第4期1-3,共3页
高产春小麦主要营养器官、生殖器官的物质分配动态在不同年份表现出略微差异,这是由于外界环境条件与栽培管理水平的差异,但是总的趋势是一致的。1.穗部的物质积累随单株增重呈二次函数增长,其模型为:y=0.8201-0.0956x+0.013... 高产春小麦主要营养器官、生殖器官的物质分配动态在不同年份表现出略微差异,这是由于外界环境条件与栽培管理水平的差异,但是总的趋势是一致的。1.穗部的物质积累随单株增重呈二次函数增长,其模型为:y=0.8201-0.0956x+0.013x22.叶重随单株增重呈抛物线形变化,其模型为:y=0.7784+0.3339x+0.005x2。3.茎杆随单株增重呈S型曲线,符合方程:y=0.2049x+0.0107x2-0,O0013x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物质分配 数学模型 高产 柴达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FLP分析的蚕豆DNA提取方法
8
作者 刘玉皎 杨菁 崔志松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224-,共1页
蚕豆是高蛋白含酚类物质较多的作物,为了提取适于蚕豆AFLP分析的高质量的DNA,采用改良CTAB法,以β-巯基乙醇和PVP抗氧化剂浓度为因素进行了试验,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和0.8%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的结果表明,用改良的CTAT法提取蚕豆DNA的质... 蚕豆是高蛋白含酚类物质较多的作物,为了提取适于蚕豆AFLP分析的高质量的DNA,采用改良CTAB法,以β-巯基乙醇和PVP抗氧化剂浓度为因素进行了试验,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和0.8%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的结果表明,用改良的CTAT法提取蚕豆DNA的质量较好,纯度高λ=260nm/280nm的平均OD值为1.923,变幅为1.81~2.08.绝大多数集中在1.9左右,而且0.8%琼脂糖电泳检测的谱带比较清晰,其中1%的β-巯基乙醇和2%的PVP的λ=260nm/280nm平均OD值为1.86,电泳谱带最清晰,说明这个组合提取的DNA质量最好,最适于AFLP技术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 佛豆 AFLP β-巯基乙醇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蚕豆生产育种现状及综合潜势分析与预测 被引量:6
9
作者 刘玉皎 《青海农林科技》 2008年第2期37-40,共4页
论述了青海省蚕豆生产的现状和优势,概括了我省蚕豆育种研究的进展,并对蚕豆生产的综合潜势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蚕豆 优势 育种研究 综合潜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蚕豆地方品种资源的生态型与地理分布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玉皎 《青海农林科技》 2007年第1期47-48,53,共3页
本文对青海省第三次搜集的100份蚕豆地方品种资源的生态型和地理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海北地区蚕豆资源表现为中早熟品种,各占资源总数的37.5%、43.75%,植株较矮,平均株高99.6cm,分枝力较强,平均有效枝数为4.2个,籽粒较小。其... 本文对青海省第三次搜集的100份蚕豆地方品种资源的生态型和地理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海北地区蚕豆资源表现为中早熟品种,各占资源总数的37.5%、43.75%,植株较矮,平均株高99.6cm,分枝力较强,平均有效枝数为4.2个,籽粒较小。其它地区的蚕豆资源表现为中晚熟,占资源总数的80%以上,植株中等,籽粒较大,分枝力一般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蚕豆 地方品种 生态型 地理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蚕豆蛋白制备多肽酒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杨希娟 党斌 +1 位作者 刘玉皎 耿贵工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2-27,共6页
以蚕豆蛋白为原料,采用碱性蛋白酶酶解、酒精发酵制备蚕豆多肽酒,并对其抗氧化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蚕豆蛋白酶解优化工艺为底物浓度32 g/L,水解温度43.2℃,酶用量9 821.12 U/g,pH 9.50,在此条件下酶解2 h,蚕豆蛋白的水解度达到19.64... 以蚕豆蛋白为原料,采用碱性蛋白酶酶解、酒精发酵制备蚕豆多肽酒,并对其抗氧化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蚕豆蛋白酶解优化工艺为底物浓度32 g/L,水解温度43.2℃,酶用量9 821.12 U/g,pH 9.50,在此条件下酶解2 h,蚕豆蛋白的水解度达到19.64%。以蚕豆酶解液为原料制备多肽酒的发酵工艺为加糖量20%,酵母接种量0.22%,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6 d,在此条件下制得的蚕豆多肽酒的酒精含量为9.6%,呈透明的棕黄色,口感醇正、鲜爽、具有发酵酒的醇香。本试验条件下制备的蚕豆多肽酒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蛋白 酶解 多肽酒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螺杆挤压机操作参数对蚕豆挤出物径向膨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耿贵工 张波 +3 位作者 严军辉 刘超 杨希娟 刘玉皎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6-80,共5页
以蚕豆粉为原料,以德国布拉本德DSE-25型双螺杆挤压实验室工作站为设备,研究挤压温度和物料含水率对挤出物径向膨化率的影响规律,进一步明确挤压温度、物料合水率与单位机械能耗和径向膨化率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挤压温度、物料含... 以蚕豆粉为原料,以德国布拉本德DSE-25型双螺杆挤压实验室工作站为设备,研究挤压温度和物料含水率对挤出物径向膨化率的影响规律,进一步明确挤压温度、物料合水率与单位机械能耗和径向膨化率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挤压温度、物料含水率对单位机械能耗(SME)有极显著影响(α<0.01);挤压温度、物料含水率和喂料速度对挤压物径向膨化率有极显著影响(α<0.01),螺杆转速对挤压物径向膨化率有显著影响(α<0.05)。SME和径向膨化率两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85 7(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 挤压 单位机械能耗 径向膨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豆类产业发展前景展望
13
作者 刘玉皎 《青海农林科技》 2003年第2期27-28,21,共3页
结合柴达木盆地脆弱的农田生态环境 ,为适应中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和西部大开发对生态环境治理的新要求 ,对发展豆类生产在柴达木地区农业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及产业发展前景进行了初步分析 ,认为在西部地区扩大豆类生产 ,有利于生态环... 结合柴达木盆地脆弱的农田生态环境 ,为适应中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和西部大开发对生态环境治理的新要求 ,对发展豆类生产在柴达木地区农业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及产业发展前景进行了初步分析 ,认为在西部地区扩大豆类生产 ,有利于生态环境治理 ,有利于西部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豆类 发展前景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蚕豆品种的品质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严清彪 刘玉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1期15153-15154,15161,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蚕豆(Vicia faba Linn.)品种的品质差异。[方法]对111个不同蚕豆品种的种子蛋白质、单宁、钙以及硒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蛋白质含量优异的品种有13个,单宁含量优异的品种有20个,钙含量优异的品种有16个,硒含量优异的品... [目的]研究不同蚕豆(Vicia faba Linn.)品种的品质差异。[方法]对111个不同蚕豆品种的种子蛋白质、单宁、钙以及硒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蛋白质含量优异的品种有13个,单宁含量优异的品种有20个,钙含量优异的品种有16个,硒含量优异的品种有18个,通过对蛋白质、单宁、钙以及硒含量进行排序比对,筛选3个单项优质的品种分别为法7(1638)、青海83-26-12,2005-00,3个多项优质品种分别为H8096-3、青海马牙-1-1和伊拉克45-1。[结论]该研究可为进一步研究和加工利用蚕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 蛋白质 单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蚕豆种质资源的AFLP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桂芳 刘玉皎 袁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824-3826,共3页
[目的]为青海蚕豆品种改良、科学选配亲本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AFLP标记技术对青海蚕豆种质资源的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对149份青海蚕豆资源进行AFLP标记分析,共扩增出大小为34~943 bp的片段173条,其中多态性条带81条,占总数的46.... [目的]为青海蚕豆品种改良、科学选配亲本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AFLP标记技术对青海蚕豆种质资源的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对149份青海蚕豆资源进行AFLP标记分析,共扩增出大小为34~943 bp的片段173条,其中多态性条带81条,占总数的46.07%,平均每对引物可扩增8.1条多态性带;不同来源种质资源扩增出多态性带的数目和比例差异较大;将149份材料分为8个组群,品种并没有全部按来源地聚类,各来源地的品种之间存在广泛的交流。来源地相同的品种并不单独聚成一类。[结论]青海蚕豆种质资源较为丰富,地方品种具有高度的遗传多样性。将AFLP标记技术与蚕豆育种技术结合,可指导育种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 青海 种质资源 多样性 A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裹衣油炸蚕豆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希娟 刘玉皎 耿贵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312-2313,2316,共3页
[目的]研究裹衣油炸蚕豆加工工艺。[方法]以青海12号蚕豆为原料,分析不同预处理方式、油炸温度、油炸时间及裹衣原料对裹衣油炸蚕豆品质的影响。[结果]经过发芽预处理,油炸温度为180℃、油炸时间为5 min,选用糯米粉为裹衣原料加工的裹... [目的]研究裹衣油炸蚕豆加工工艺。[方法]以青海12号蚕豆为原料,分析不同预处理方式、油炸温度、油炸时间及裹衣原料对裹衣油炸蚕豆品质的影响。[结果]经过发芽预处理,油炸温度为180℃、油炸时间为5 min,选用糯米粉为裹衣原料加工的裹衣油炸蚕豆,品质好、口感佳。[结论]该研究优化了裹衣油炸蚕豆加工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处理 油炸 蚕豆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旱作农业区地膜种植蚕豆增产效应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郭兴莲 刘玉皎 《农学学报》 2015年第2期25-28,共4页
将蚕豆‘青海13号’有效地整合到青海旱作农业系统,并配套地膜覆盖种植技术提高旱作农业系统蚕豆的综合生产能力,对有效扩大青海蚕豆种植区域具有重要意义。在旱作农业区通过地膜覆盖和裸地种植2个处理分析了地膜覆盖种植对‘青海13号... 将蚕豆‘青海13号’有效地整合到青海旱作农业系统,并配套地膜覆盖种植技术提高旱作农业系统蚕豆的综合生产能力,对有效扩大青海蚕豆种植区域具有重要意义。在旱作农业区通过地膜覆盖和裸地种植2个处理分析了地膜覆盖种植对‘青海13号’蚕豆的增产作用。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后明显改善了耕作层的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平均土壤温度提高了2.4℃,土壤湿度提高了14.1%,有利于旱作农业区蚕豆的出苗,促进了蚕豆生长发育,生育进程提前了约1周;同时,地膜覆盖种植蚕豆后,株高、干物质积累明显提高,成熟期干物质积累增加了148.14%。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产量分别提高了121.7%、87.4%、90.4%,从而使‘青海13号’蚕豆在地膜覆盖种植后产量增加了23.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 地膜覆盖 增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韩“新村运动”和“一村一品”发展经验与借鉴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青元 迟德钊 刘玉皎 《青海农林科技》 2010年第2期27-30,共4页
青海的新农村建设和一村一品正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考察学习韩国"新村运动"和日本"一村一品"运动,客观分析和总结其发展模式与成功经验,对推动我省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韩国 新村运动 日本 一村一品 发展经验 青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蚕豆新品种“青海10号”
19
作者 刘洋 袁名宜 +2 位作者 熊国富 刘玉皎 张佩兰 《青海农林科技》 1999年第3期40-40,共1页
青海10 号以青海3 号为母体,马牙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1995 —1996 年省旱地蚕豆品系区域试验中,比对照马牙平均增产109 % ;在1996 —1997 年生产试验中,比对照马牙平均增产141 % 。低、中位山旱... 青海10 号以青海3 号为母体,马牙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1995 —1996 年省旱地蚕豆品系区域试验中,比对照马牙平均增产109 % ;在1996 —1997 年生产试验中,比对照马牙平均增产141 % 。低、中位山旱地种植,一般产量3750kg/hm 2(250kg/ m u) 。全生育期155 —170 天。青海10 号丰产性好、粒大、籽多、较耐旱。籽粒粗蛋白质含量275 % 。栽培以麦茬为宜,秋耕深翻,适时早播。蚜虫发生期喷乐果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 青海10号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豆抗性淀粉的压热法工艺优化及其结构表征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一博 冯进 +2 位作者 李春阳 侯万伟 刘玉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68-174,共7页
本文利用单因素实验在压热过程中研究了淀粉乳浓度、压热温度、压热时间、回生温度和回生时间5个因素对蚕豆抗性淀粉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响应面试验优化制备工艺,并进一步通过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本文利用单因素实验在压热过程中研究了淀粉乳浓度、压热温度、压热时间、回生温度和回生时间5个因素对蚕豆抗性淀粉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响应面试验优化制备工艺,并进一步通过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蚕豆抗性淀粉的结构表征。结果表明,蚕豆抗性淀粉的最佳制备工艺为:淀粉乳浓度31%,121℃下压热38 min,4℃下回生32 h。在该条件下,抗性淀粉得率为26.80%±0.82%,与预测值26.13%±1.50%相近,证明响应面模型与实际情况拟合良好。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蚕豆淀粉颗粒呈椭球形,为A型淀粉;而抗性淀粉颗粒为不规则片层状或多边形堆积块状,为C型淀粉。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在通过制备蚕豆抗性淀粉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但产生了大量的分子间氢键。综上,本试验研究结果可为蚕豆抗性淀粉的制备及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 抗性淀粉 压热法 响应面法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