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4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甘蔗分生育期干旱特征与致灾危险性评估
1
作者 刘志平 匡昭敏 +3 位作者 郭媛 马瑞升 丁美花 吴炫柯 《甘蔗糖业》 2025年第2期1-10,I0001,共11页
干旱致灾危险性是造成甘蔗干旱灾害风险的重要因素,甘蔗分生育期干旱特征分析及致灾危险性评估对开展干旱风险防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1991~2020年广西国家气象观测站逐日数据,基于甘蔗水分亏缺距平指数,结合干旱致灾因子危险性表示... 干旱致灾危险性是造成甘蔗干旱灾害风险的重要因素,甘蔗分生育期干旱特征分析及致灾危险性评估对开展干旱风险防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1991~2020年广西国家气象观测站逐日数据,基于甘蔗水分亏缺距平指数,结合干旱致灾因子危险性表示方法,构建甘蔗分生育期干旱致灾危险性指数,对广西甘蔗分生育期的干旱发生频率、强度特征以及致灾危险性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甘蔗干旱在各个生育期均有发生且频率、空间分布特征差异性较大,总体上播种出苗期和分蘖期相当均为最低,茎伸长期其次,工艺成熟期发生频率最高。在甘蔗播种出苗期和分蘖期,桂南干旱发生频率最高,桂中和桂北相当;茎伸长期干旱发生频率桂北、桂中和桂南相当;工艺成熟期桂南和桂中相当均为最高、桂北最低。甘蔗干旱强度随生育期推进显著增强,播种出苗期和分蘖期相当均为最低、茎伸长期其次,在工艺成熟期最高,一般为重度和特重度干旱强度。甘蔗各个生育期均有干旱致灾危险,总体致灾危险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工艺成熟期、茎伸长期、播种出苗期和分蘖期。工艺成熟期较高且高风险区位于桂南和桂北大部,茎伸长期较高且高风险区位于桂东北大部和桂中局部,播种出苗期较高且高风险区主要为百色市大部,分蘖期广西大部为低风险区。因此,本文研究为提高甘蔗干旱风险预估预警能力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干旱 致灾危险性 水分亏缺指数 分生育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激发光下光动力疗法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
2
作者 周悦捷 赵佳雯 +4 位作者 梁家福 龚赟 王靖文 刘志平 刘晓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3-362,共10页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 PDT)是一种联合利用治疗光源、光敏剂和氧分子,选择性治疗某些良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的精准靶向疗法。其中光源作为诱发PDT的关键因素,其波长范围对治疗触发和治疗效果有决定性影响。当前有关PDT光源选...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 PDT)是一种联合利用治疗光源、光敏剂和氧分子,选择性治疗某些良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的精准靶向疗法。其中光源作为诱发PDT的关键因素,其波长范围对治疗触发和治疗效果有决定性影响。当前有关PDT光源选择的综述较少。本文综述了可见光、近红外光、X射线等常用不同波长范围激发光源的PDT相关应用,包括该波段光的激发特点及在该波段光激发下的PDT治疗癌症的多疗法联合和多范围突破,旨在为PDT波段开发以及后续应用提供可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治疗(PDT) 激发光 癌症 波段 协同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CVD沉积氮化硅膜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刘志平 赵谡玲 +2 位作者 徐征 刘金虎 李栋才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4-59,共6页
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型化学气相沉积(PECVD)法在晶体硅太阳电池表面镀上一层氮化硅减反射膜,通过数值分析和实验研究的方法讨论了压强、SiH_4/NH_3比、总气体流量及时间等工艺参数对镀膜速率、折射率和镀膜均匀性及钝化效果的影响。在温度... 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型化学气相沉积(PECVD)法在晶体硅太阳电池表面镀上一层氮化硅减反射膜,通过数值分析和实验研究的方法讨论了压强、SiH_4/NH_3比、总气体流量及时间等工艺参数对镀膜速率、折射率和镀膜均匀性及钝化效果的影响。在温度为450℃、NH_3/SiH_4=8:1、总气体流量为4320sccm、压力为170Pa、沉积时间为720s的条件下生长出平均膜厚为75nm、折射率为2.05、少子寿命相对较高的氮化硅膜,且应用于单晶整舟为168片的管式PECVD设备,片间膜厚级差在5nm以内,而折射率级差在0.3以内,少子寿命可提高约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CVD 氮化硅 镀膜工艺 少子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气象自动观测原理样机的研制 被引量:18
4
作者 刘志平 孙涵 +3 位作者 胡萌琦 林宗桂 马瑞升 王君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9287-9289,共3页
针对目前农业气象观测面临的问题,基于虚拟仪器技术对农业气象自动观测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包括:研制了集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存储等一体化,以及可拓展性强的农业气象自动观测原理样机;实现了高清晰嵌入式数码相机的农作... 针对目前农业气象观测面临的问题,基于虚拟仪器技术对农业气象自动观测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包括:研制了集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存储等一体化,以及可拓展性强的农业气象自动观测原理样机;实现了高清晰嵌入式数码相机的农作物图像的自动采集、编码与实时传输;从原理上实现了应用图像、音频信息进行农作物生长发育状况及自然物候的自动观测;与常规观测方法相比,不仅可以有效增加观测内容,提高观测与服务时效,而且可以大大降低野外工作量和劳动强度,相对减少人力投入,减少人为主观观测误差。该观测技术为农业气象自动化观测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并有望改进和提升我国的农业气象自动化观测水平,从而有效增强现代农业气象的业务与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象 自动观测 原理样机 虚拟仪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胸小切口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志平 赵龙 +8 位作者 李淑珍 王坚 郭俊晓 张小杉 都义日 任杰 张玉龙 李育敏 朱宪明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 总结微创经胸骨下段小切口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分析我院心脏大血管外科2011年5月至2015年12月经胸骨下段小切口微创封堵术治疗VSD的患者86例.术前行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估筛选适合封堵的VSD患者;术中行经食管超... 目的 总结微创经胸骨下段小切口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分析我院心脏大血管外科2011年5月至2015年12月经胸骨下段小切口微创封堵术治疗VSD的患者86例.术前行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估筛选适合封堵的VSD患者;术中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再次评估VSD是否适合封堵治疗,并确定封堵器型号,引导封堵器释放,评判封堵效果.出院后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86例VSD患者中84例成功封堵,成功率97.67%,2例封堵不成功转体外循环下修补.随访6~24个月,无残余漏,心功能改善.结论 经胸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配合下,经胸骨下段小切口微创封堵VSD技术不需要体外循环辅助,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封堵伞 超声心动图 微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严重并发症的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志平 王坚 +9 位作者 李淑珍 郭俊晓 朱宪明 赵龙 张玉龙 李育敏 任杰 高荣 王敏 梁桂丽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5年第12期1144-1146,共3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介入治疗中和治疗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自2004年1月至2014年9月,我院共有507例先心病患者施行介入治疗。将其中需经急诊介入或外科手术处理的并发症定义为严重并发症,并分析其...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介入治疗中和治疗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自2004年1月至2014年9月,我院共有507例先心病患者施行介入治疗。将其中需经急诊介入或外科手术处理的并发症定义为严重并发症,并分析其发生率、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结果507例先心病患者中发生封堵伞脱落5例、急性心包填塞3例、输送鞘管至左房顶破裂1例。介入术中及术后严重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77%(9/507)。其中房间隔缺损(ASD)组的并发症为0.18%(5/276),包括封堵伞脱落4例、急性心包填塞1例;卵圆孔未闭(PFO)组的并发症为1.76%(3/17),包括急性心包填塞2例、输送鞘管至左房顶破裂1例;主动脉窦瘤破裂封堵术组为33.33%(1/3),为1例封堵伞脱落。紧急开胸手术占1.38%(7/507),在介入手术室心包置管引流占0.39%(2/507)。其余动脉导管未闭PDA组118例、室阃隔缺损(VSD)组78例、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组11例、肺动静脉畸形栓塞术2例、冠状动脉瘘栓塞术组2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先心病介入治疗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但应警惕封堵伞脱落、急性心包填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一经确诊,需积极心包引流或外科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 并发症 封堵伞脱落 心包填塞 心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中心覆膜支架主动脉腔内修复术22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志平 李淑珍 +6 位作者 王坚 赵龙 张玉龙 郭俊晓 高荣 任杰 李育敏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9年第3期261-265,共5页
目的 探讨单中心主动脉疾病腔内修复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11月至2017年6月采用覆膜支架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的226例主动脉疾病患者,其中男性185例、女性41例;年龄16~83岁,平均(48.12±11.73)岁.病种:StanfordB... 目的 探讨单中心主动脉疾病腔内修复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11月至2017年6月采用覆膜支架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的226例主动脉疾病患者,其中男性185例、女性41例;年龄16~83岁,平均(48.12±11.73)岁.病种: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170例,主动脉穿透性溃疡32例,主动脉B型壁间血肿18例,创伤性主动脉峡部假性动脉瘤6例.术后随访3~60个月,平均(12.64±10.32)个月,分析其临床腔内修复术的病种、围术期特点、左锁骨下动脉的处理方式和近、远期疗效及严重并发症.结果 226例患者均行腔内修复术,手术时间(2.00±1.03)h,术中失血量(150.00±30.13)ml,术后住院时间(11.00±3.52)d;手术成功率100%.共置入支架232枚,其中6例采用两段式技术置入双支架.平均近端支架直径(37.6±3.1)mm,平均支架长度(149.7±25.6)cm.完全封堵左锁骨下动脉13例,部分封堵左锁骨下动脉26例,采取烟囱技术保留左锁骨下动脉24例,急诊腋动脉-腋动脉转流2例,支架释放后少许残余内漏17例.术后6~9个月复查内漏消失;合并严重的冠心病患者于腔内修复术后5~7 d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5例.住院患者死亡2例,1例死于高血压脑出血,1例死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在院期间无截瘫、卒中等并发症.中位随访48个月,平均随访率84.3%.随访期间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2例,因再发夹层或支架远端破裂再次行腔内修复术2例,支架近端逆撕至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3例,因经济情况保守治疗2例,1例死亡,其余病例恢复良好.结论 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及相关疾病的有效方法,具有微创、失血量小、严重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随访远期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疾病 覆膜支架 腔内修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内河港口的竞争力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志平 李丽 肖汉斌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09年第4期757-759,共3页
随着长江"黄金水道"的全面发展,研究长江内河港口的优势与存在的不足,是长江内河港口发展战略研究的重要内容.文中讨论了港口竞争力指标的选取原则,探讨了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关键性指标分析的优点、数学模型及计算步骤,并将... 随着长江"黄金水道"的全面发展,研究长江内河港口的优势与存在的不足,是长江内河港口发展战略研究的重要内容.文中讨论了港口竞争力指标的选取原则,探讨了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关键性指标分析的优点、数学模型及计算步骤,并将之应用于对几个典型的内河港口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 竞争力 因子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茉莉花茎中多糖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志平 周文芬 崔建国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4-46,共3页
优化茉莉花茎中多糖提取的工艺并采用苯酚—硫酸法显色法测定了多糖含量。试验表明,茉莉花茎多糖提取的较佳工艺条件为:固液比(花茎∶水)为1∶25(g/mL),90℃恒温提取2次,每次3h,多糖得率含量达3.68%。
关键词 茉莉花茎 多糖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左主干病变体外循环并行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3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志平 王坚 +7 位作者 李淑珍 张玉龙 赵龙 郭俊晓 任杰 李育敏 高荣 赵文辉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8年第3期263-265,共3页
目的分析并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对中高危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从2013年1月至2017年8月采用并行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左主干病变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靶血管均做到完全再血管化。全组... 目的分析并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对中高危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从2013年1月至2017年8月采用并行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左主干病变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靶血管均做到完全再血管化。全组无死亡,未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无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并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可以缩短中高危冠心病患者体外循环时间,减少术后监护和住院时间,减少患者住院费用。对不适于采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中高危患者,建议优先考虑并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并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人工湿地对新农村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志平 李国婉 +3 位作者 范家豪 黄睦凯 朱太涛 崔理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3期5872-5874,5953,共4页
[目的]研究复合人工湿地对新农村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方法]通过建设复合垂直流-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系统,研究其对接收新农村生活污水及雨污的池塘废水的净化效果。[结果]在春、夏、秋三季,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废水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且... [目的]研究复合人工湿地对新农村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方法]通过建设复合垂直流-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系统,研究其对接收新农村生活污水及雨污的池塘废水的净化效果。[结果]在春、夏、秋三季,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废水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且去除效果稳定。在整个运行期内,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CODCr、TP、TN、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64.71%、64.81%、40.21%、54.26%以上,且出水平均浓度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水质标准。复合人工湿地系统的二级湿地单元出水水质明显优于一级湿地单元,但第一级的处理效果高于第二级。[结论]该研究可为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流-水平潜流 人工湿地 生活污水 净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水热法制备核壳型纳米粉体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志平 黄慧民 邓淑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35-36,31,共3页
液相法制备核壳纳米粉体具有反应温度低、设备简单、能耗少的优点,而一步水热法在液相法中具有其它方法无法比拟的优越性。重点讨论了一步水热法制备核壳纳米粉体的工艺流程和机理。
关键词 核壳型纳米粉体 一步水热法 制备方法 工艺流程 表面包覆 物理化学性能 分散性 散变性 使用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微波辅助提取 被引量:13
13
作者 刘志平 韩伟 李想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43-546,552,共5页
采用微波辅助提取金银花中的绿原酸。考察了溶剂种类及浓度、提取时间、液固比、溶剂pH、提取次数等对绿原酸得率的影响;结合正交实验设计确定了绿原酸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液固比15,φ=0.4的乙醇溶液提取2次,每次60 s。将优化后的微波... 采用微波辅助提取金银花中的绿原酸。考察了溶剂种类及浓度、提取时间、液固比、溶剂pH、提取次数等对绿原酸得率的影响;结合正交实验设计确定了绿原酸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液固比15,φ=0.4的乙醇溶液提取2次,每次60 s。将优化后的微波提取结果与其他方法比较,结果表明:微波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辅助提取法 金银花 绿原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右胸壁3孔完全胸腔镜心脏手术46例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志平 王坚 +11 位作者 张玉龙 李育敏 李淑珍 赵龙 郭俊晓 李伟 任杰 高荣 田泽祥 郭伟 宋振祥 赵文辉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0年第2期136-140,共5页
目的总结经右胸壁3孔完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的经验.方法2014年3月至2019年4月我科46例全胸腔镜经右胸壁3孔心脏手术,其中房间隔缺损26例,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1例,室间隔缺损1例,二尖瓣病变置换8例,三尖瓣环成形8例,左心房黏液瘤2例.体... 目的总结经右胸壁3孔完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的经验.方法2014年3月至2019年4月我科46例全胸腔镜经右胸壁3孔心脏手术,其中房间隔缺损26例,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1例,室间隔缺损1例,二尖瓣病变置换8例,三尖瓣环成形8例,左心房黏液瘤2例.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采用浅、中低温,46例行股动、静脉插管.12例患者ECC中予以负压辅助静脉引流.16例手术采用含血停搏液灌注法心肌保护,心脏不停跳30例.结果46例患者无死亡且全部痊愈出院.ECC时间38~110 min,平均(53.4±28.6)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28~94 min,平均(44.2±13.8)min.术后5~12 d痊愈出院.出院患者随访时间1~36个月,结果满意.结论完全胸腔镜ECC下心脏手术是微创、安全、可行的,围术期间需加强监护及防治各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体外循环 心脏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空肠端侧吻合术生物力学及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志平 王志伟 +5 位作者 朱铭岩 范向军 陆玉华 吴银弟 朱振飞 李敏达 《肝胆外科杂志》 2010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目的观察两种胰肠吻合方法在生物力学及病理学方面基础数据的比较。方法按吻合方法不同将动物分为紧贴式胰空肠吻合组(A组)和套入式胰肠端端吻合组(B组),术后每天肠内生理压力测定(第1~10天)、在此基础上人工高压(上述肠腔内每天平均... 目的观察两种胰肠吻合方法在生物力学及病理学方面基础数据的比较。方法按吻合方法不同将动物分为紧贴式胰空肠吻合组(A组)和套入式胰肠端端吻合组(B组),术后每天肠内生理压力测定(第1~10天)、在此基础上人工高压(上述肠腔内每天平均生理压力的第2、3、4倍)检测吻合口情况及第十天活体测定破裂压和离断力并做病理观察。结果(1)每天术后生理压力:两种术式的压力曲线图基本相同。(2)每天人工高压检测吻合口:A组吻合口漏0/6例,d1-10,P2-4倍;B组吻合口漏2/6例,分别出现于d3,P2倍;d5,P2倍。(3)术后第十天破裂压、离断力测定:破裂压A组为282.17±24.41mmHg,B组为144±15.57 mmHg,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5,P<0.05);离断力A组为9.45±0.45 N,B组为6.9±0.32 N,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1,P<0.05)。(4)组织病理学:A组吻合口已由结缔组织基本修复,空肠浆膜层与胰腺包膜已愈合贴附。B组则由肉芽组织不完全修复,胰腺残端断面尚无上皮再生。结论紧贴式胰空肠吻合组(A组)更能抗肠腔内的扩张力、肠管拉力,吻合口愈合更快、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空肠吻合术 胰瘘 吻合口 生物力学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中的AGV技术 被引量:17
16
作者 刘志平 翟俊杰 陶德馨 《物流技术》 2006年第7期114-116,共3页
探讨了适用于集装箱自动化码头应用的相关技术,包括AGV的定位导航、车载控制、管理以及通信系统等。探讨的工作将为自主研究AGV及其管理控制软件提供帮助。
关键词 集装箱自动化码头 自动导引小车 导航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人工湿地对菜地废水的净化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志平 朱太涛 +1 位作者 崔理华 黄睦凯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178-182,共5页
在东莞市石碣镇万丰菜场构建3种人工湿地,研究水力负荷对菜地废水的净化效果及最优水力负荷下冬夏两季的处理效果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水力负荷的减小,人工湿地的COD、NH4+-N、TP出水浓度逐渐降低,去除率逐渐提高,3种人工湿地最优水力负... 在东莞市石碣镇万丰菜场构建3种人工湿地,研究水力负荷对菜地废水的净化效果及最优水力负荷下冬夏两季的处理效果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水力负荷的减小,人工湿地的COD、NH4+-N、TP出水浓度逐渐降低,去除率逐渐提高,3种人工湿地最优水力负荷为0.1 m/d。最优水力负荷下,3种人工湿地对废水的净化效果夏季优于冬季;同一季节,垂直流-水平潜流一体化湿地对菜地废水的净化效果较佳:对COD、TP、TN、NH4+-N的去除率分别达57.14%、84.78%、71.90%、37.78%以上,且出水浓度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水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地废水 人工湿地 净化效果 水力负荷 季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立体论治湿温发热经验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志平 李呈佳 +1 位作者 客蕊 周亚滨 《环球中医药》 CAS 2022年第7期1235-1237,共3页
湿性重浊黏滞,得热则善动不居;热性走窜,湿遏热伏则如油入面,难以分解。故湿温发热具有病程长、病位难辨、病势难去等多种特点。立体论治即温邪侵犯外层膜原、中层三焦、内层心包三个层次,中层又可细化分为上中下三焦,据其发热情况与兼... 湿性重浊黏滞,得热则善动不居;热性走窜,湿遏热伏则如油入面,难以分解。故湿温发热具有病程长、病位难辨、病势难去等多种特点。立体论治即温邪侵犯外层膜原、中层三焦、内层心包三个层次,中层又可细化分为上中下三焦,据其发热情况与兼夹症状从而综合判断病位病势,将多种情况统一归纳的一种方法。若以立体论治为要,以分消走泄为法,则易于精准辨治,药效堪灵。三仁汤出自吴鞠通所著《温病条辨》一书,以其宣畅气机、清利湿热之功效作为分消走泄之代表方,其中杏仁、蔻仁、薏仁各司宣上、畅中、渗下之职,余药佐使,据病位病势加减运用,相辅相成,则三焦通畅,内外无患,诸症自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论治 三仁汤 湿温发热 分消走泄 辨证论治 君臣佐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左胸小切口非体外循环单支和多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3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志平 王坚 +8 位作者 张玉龙 李育敏 李淑珍 赵龙 郭俊晓 李伟 任杰 高荣 赵文辉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1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左侧肋间小切口非体外循环单支、多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9年10月左胸前外侧小切口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3例资料。单支病变17例,多支病变16例。左胸前外侧小切口6cm-10... 目的探讨左侧肋间小切口非体外循环单支、多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9年10月左胸前外侧小切口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3例资料。单支病变17例,多支病变16例。左胸前外侧小切口6cm-10cm,直视下获取左乳内动脉(LIMA),完成LIMA-左前降支(LAD)吻合,升主动脉(Ao)-大隐静脉(SVG)序贯-对角支(D)或中间支(ICA)-钝缘支(OM)-后降支(PDA)或左室后支(PLV)共2~4支旁路移植血管吻合。结果全组LIMA-LAD桥32例,Ao-SVG-LAD 1例。Ao-SVG-D 2例,Ao-SVG-OM 2例、Ao-SVG-OM-PDA 2例,Ao-SVG-ICA-PDA 3例,Ao-SVG-D-OM-PDA 4例,Ao-SVG-D-OM-PLV 3例。3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围术期无死亡、心肌梗死、脑卒中、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呼吸机时间7h~18 h(9.14±3.82)h;ICU时间6h~20 h(12±8)h。术后住院5d~11d(8±3)d。出院时复查冠状动脉CT,33例均提示左乳内动脉桥、大隐静脉序贯桥通畅性良好。随访3个月~3年,平均8个月,无死亡、心绞痛和心肌梗死。30例复查冠状动脉,LIMA桥、SVG序贯桥通畅性良好。结论左侧肋间小切口非体外循环下多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手术 左侧肋间小切口 多支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港口机械金属结构无线应力检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志平 万当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0年第6期1206-1208,共3页
结构应力测试是港机状态监测的重要手段.在分析了港机金属结构应变无线检测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港机应变无线检测系统的总体结构及应变传感器节点设计,并在实验室和现场对检测系统进行了性能试验,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
关键词 港口机械 结构应力 无线检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