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干燥方式对鹿茸菇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于海玲 汪依霓 +4 位作者 万雨欣 杨苗 彭汇涵 王明元 刘建福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5期673-680,共8页
为探究不同干燥方式对鹿茸菇品质的影响,以新鲜鹿茸菇为原料,分别采用热风干燥、微波干燥及真空冷冻干燥3种方式,对处理后的鹿茸菇外观、营养成分质量分数、抗氧化活性和复水特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式对鹿茸菇外观及营养成... 为探究不同干燥方式对鹿茸菇品质的影响,以新鲜鹿茸菇为原料,分别采用热风干燥、微波干燥及真空冷冻干燥3种方式,对处理后的鹿茸菇外观、营养成分质量分数、抗氧化活性和复水特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式对鹿茸菇外观及营养成分质量分数的影响不同,真空冷冻干燥能较好地保持样品外观,热风干燥次之,微波干燥对鹿茸菇外观影响最大;3种干燥方式中,真空冷冻干燥鹿茸菇的多糖与蛋白质质量分数高于其他两种干燥方式,而热风干燥鹿茸菇的粗纤维和脂肪质量分数较高,微波干燥鹿茸菇菌盖的总酚和总黄酮质量分数最高,分别为4.95,7.96 mg·g^(-1);干燥后鹿茸菇酚类物质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各处理组间的复水比呈现显著差异;真空冷冻干燥鹿茸菇干品的各项指标最佳,为较优干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茸菇 干燥方式 营养成分 复水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蛋白对冰淇淋体系稳定性的作用机制
2
作者 井琳 刘建福 +4 位作者 刘爱国 李曼 冯哲瀚 李睿 曲睿晶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359-366,共8页
冰淇淋是一类固-液-气三相共存的复杂胶体体系,具有热力学不稳定性,在贮存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从而引起冰晶粗化、基质水分流失以及空气分散不均匀等现象,进而导致冰淇淋质量下降。因此,如何提高冰淇淋体系的稳定性是食品... 冰淇淋是一类固-液-气三相共存的复杂胶体体系,具有热力学不稳定性,在贮存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从而引起冰晶粗化、基质水分流失以及空气分散不均匀等现象,进而导致冰淇淋质量下降。因此,如何提高冰淇淋体系的稳定性是食品工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乳蛋白是一种天然动物蛋白,在冰淇淋体系中可作为乳化剂和稳定剂,通过与油脂、多糖等产生分子间相互作用增加吸附膜黏度、静电斥力和空间位阻等,从而防止液滴聚集,达到改善冰淇淋稳定性的目的。该文概述冰淇淋体系的结构特点和形成机制,总结其存在的稳定性问题,重点分析乳蛋白在冰淇淋的油-水界面、气泡界面和连续相的行为特征及其对稳定性的影响,以期为乳蛋白在冰淇淋体系中的加工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淇淋 乳清蛋白 酪蛋白 稳定性 部分聚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萌芽藜麦粉特性及血糖生成指数的影响
3
作者 田星晨 杨积鹏 +1 位作者 刘建福 李素芬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2期1-6,共6页
为改善萌芽藜麦生粉的特性,探讨不同热处理方式(炒制、挤压膨化、热风)对萌芽藜麦粉的色度、溶解性、糊化特性、糊化度、动态流变及其体外血糖生成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萌芽藜麦粉的亮度值较萌芽藜麦生粉显著降低(P<0.05),炒... 为改善萌芽藜麦生粉的特性,探讨不同热处理方式(炒制、挤压膨化、热风)对萌芽藜麦粉的色度、溶解性、糊化特性、糊化度、动态流变及其体外血糖生成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萌芽藜麦粉的亮度值较萌芽藜麦生粉显著降低(P<0.05),炒制粉、挤压膨化粉和热风处理粉的色差值分别为4.1、17.0和8.0;热处理粉的水溶性指数、峰值黏度、回生值较萌芽藜麦生粉显著提高(P<0.05),而衰减值、吸水性指数则显著降低;3种热处理粉中,挤压膨化粉的水溶性指数、黏度值、衰减值和回生值显著低于炒制粉和热风处理粉,但其糊化度最高,达到84.0%;萌芽藜麦生粉及热处理粉均表现为弱凝胶特性。挤压膨化萌芽藜麦粉的体外血糖生成指数(50.78)显著低于生粉(52.11)、热风处理粉(52.21)、炒制粉(52.92)。挤压膨化处理可有效提高萌芽藜麦粉的糊化度,降低产品的黏度和血糖指数,是开发具有良好加工特性与消化特性萌芽藜麦粉的适宜热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萌芽藜麦粉 热处理 糊化特性 流变特性 血糖生成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胁迫对澳洲坚果叶绿素a荧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31
4
作者 刘建福 汤青林 +1 位作者 倪书邦 王丽娜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305-309,共5页
利用植物效能分析仪 ,研究水分胁迫对澳洲坚果叶绿素 a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结果表明 ,水分胁迫下澳洲坚果叶绿素 a荧光动力学参数中 ,可变荧光 (Fv)下降 ,光系统 (PS )原初光能转换效率 (Fv/ Fm)和 PS 的潜在活性 (Fv/ Fo)降低 .Fv,... 利用植物效能分析仪 ,研究水分胁迫对澳洲坚果叶绿素 a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结果表明 ,水分胁迫下澳洲坚果叶绿素 a荧光动力学参数中 ,可变荧光 (Fv)下降 ,光系统 (PS )原初光能转换效率 (Fv/ Fm)和 PS 的潜在活性 (Fv/ Fo)降低 .Fv,Fv/ Fm 和 Fv/ Fo在水分胁迫各处理的变化趋势为 N>L>M>CK,且不同品种间值的大小也存在一定差异 .随着水分胁迫强度的加剧 ,Fv,Fv/ Fm 和 Fv/ Fo值也明显变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叶绿素A 荧光参数 水分胁迫 光能转换效率 光合作用 植物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胁迫与澳洲坚果花粉发育的关系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建福 倪书邦 +3 位作者 贺熙勇 汤青林 李道高 林朝爱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水分胁迫 澳洲坚果 花粉发育 花序 柱头长度 花粉畸形率 花粉生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压液相色谱快速分离纯化Kluyveromyces fragilis β-D-半乳糖苷酶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建福 李素芬 +2 位作者 陈占洲 陈庆森 王璋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6-119,共4页
应用AKTA explorer 100型中压液相色谱快速纯化工艺,系统分离纯化了脆壁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fragilis)β-D-半乳糖苷酶。K.fragilis发酵生产的菌体细胞经过破碎、离心后的上清液中含有K.fragilis β-D-半乳糖苷酶。粗酶经过AKTA e... 应用AKTA explorer 100型中压液相色谱快速纯化工艺,系统分离纯化了脆壁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fragilis)β-D-半乳糖苷酶。K.fragilis发酵生产的菌体细胞经过破碎、离心后的上清液中含有K.fragilis β-D-半乳糖苷酶。粗酶经过AKTA explorer 100中压液相色谱的HiprepR16/10 Source 30Q强阴离子交换柱和Hioad26/60 Superdex凝胶过滤色谱连续两步纯化,酶的回收率为27%,纯化倍数为42。纯化的K.fragilis β-D-半乳糖苷酶在垂直板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上,呈现一条染色谱带,表明纯化的酶具有较高的纯度。K.fragilisLFS-8611 β-D-半乳糖苷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0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压液相色谱 脆壁克鲁维酵母 Β-D-半乳糖苷酶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fragilis β-半乳糖苷酶催化合成低聚半乳糖的组成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刘建福 陈庆森 王璋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9-111,共3页
采用SephadexG-15与DTF-02树脂对K.fragilisβ-半乳糖苷酶催化生产低聚半乳糖的反应液中的糖类物质进行了分离纯化。分别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分离的低聚半乳糖的纯度,气相色谱分析了该糖的化学组成。酶反应液经过SephadexG-15色谱... 采用SephadexG-15与DTF-02树脂对K.fragilisβ-半乳糖苷酶催化生产低聚半乳糖的反应液中的糖类物质进行了分离纯化。分别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分离的低聚半乳糖的纯度,气相色谱分析了该糖的化学组成。酶反应液经过SephadexG-15色谱柱分成低聚半乳糖、乳糖和单糖(葡萄糖、半乳糖)3个组分。由SephadexG-15色谱柱收集的低聚半乳糖组分上DTF树脂柱出现2个洗脱峰,分别为低聚半乳糖和乳糖。经过上述2步纯化的低聚半乳糖组分在高效液相色谱(HPLC)上为一个单峰,其保留时间为10.481min。该低聚半乳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2分子半乳糖组成的三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半乳糖 纯化 组成分析 催化合成 K.fragilis Β-半乳糖苷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逆境对澳洲坚果育性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建福 陈长吉 +3 位作者 林松柏 倪书邦 贺熙勇 肖高中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水分逆境 澳洲坚果 育性 坚果 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洲坚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建福 蒋建国 李道高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澳洲坚果 引种 优质高产栽培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果日灼病的发生规律及其预防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建福 蒋建国 汤青林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梨果 日灼病 发生规律 预防 致病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洲坚果水肥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建福 倪书邦 +2 位作者 贺熙勇 陶丽 陈国云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7-29,共3页
关键词 澳洲坚果 水肥效应 花粉活力 受精能力 酶活性 光合产物 营养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luyveromyces fragilis LFS-8611 β-D-半乳糖苷酶的摇瓶培养条件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建福 王璋 许时婴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2-85,93,共5页
脆壁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fragilis)LFS 8611合成的β D 半乳糖苷酶具有较高的催化半乳糖基转移反应活力.脆壁克鲁维酵母(K.fragilis)LFS 8611细胞生长和β D 半乳糖苷酶的合成同步.该菌株生长和产酶的最适碳源为半乳糖,乳糖次之;... 脆壁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fragilis)LFS 8611合成的β D 半乳糖苷酶具有较高的催化半乳糖基转移反应活力.脆壁克鲁维酵母(K.fragilis)LFS 8611细胞生长和β D 半乳糖苷酶的合成同步.该菌株生长和产酶的最适碳源为半乳糖,乳糖次之;最适氮源为蛋白胨F403;最适培养条件为:发酵培养基的初始pH值为7.0,摇床的转速为200r/min.培养基中碳源和氮源质量浓度对菌体生物量和β D 半乳糖苷酶活力有重要影响,以12mg/mL乳糖为碳源,16mg/mL蛋白胨(F403)为氮源,在最适培养条件下培养32h后,菌体生物量和β D 半乳糖苷酶活力分别为7.56g/L和18.83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壁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fragilis) β-D-半乳糖苷酶合成 培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型龙眼酸奶的研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建福 郑玉明 陈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5-146,148,共3页
以龙眼汁和奶粉为主要原料研制一种复合型发酵酸奶。从产品感官质量和稳定性入手,应用正交实验法,确定了合理的配方和适宜的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龙眼酸奶的主要原料最佳配比为奶粉与水质量之比为1∶8,龙眼汁添加量7.5%,复合稳定剂... 以龙眼汁和奶粉为主要原料研制一种复合型发酵酸奶。从产品感官质量和稳定性入手,应用正交实验法,确定了合理的配方和适宜的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龙眼酸奶的主要原料最佳配比为奶粉与水质量之比为1∶8,龙眼汁添加量7.5%,复合稳定剂为淀粉0.10%+果胶0.025%+CMC0.05%,最佳的发酵工艺条件为接种量5%,发酵温度为42℃,发酵时间为2.5h,将得到保健功效的搅拌型龙眼酸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汁 酸奶发酵 生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fragilis LFS-8611 β-D-半乳糖苷酶的分离纯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建福 陈庆森 王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6-49,共4页
分别采用柱色谱技术对K.fragilisLFS-8611β-D-半乳糖苷酶进行了纯化,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鉴定了该酶的纯度。粗酶先后经过(NH4)2SO4分级沉淀、CM-SepharoseCL-6B、DEAE-SepharoseCL-6B、SephacrylS-200柱色谱... 分别采用柱色谱技术对K.fragilisLFS-8611β-D-半乳糖苷酶进行了纯化,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鉴定了该酶的纯度。粗酶先后经过(NH4)2SO4分级沉淀、CM-SepharoseCL-6B、DEAE-SepharoseCL-6B、SephacrylS-200柱色谱四步分离纯化,酶的最终回收率为16%,纯化倍数为45.8。纯化的酶在SDS-PAGE上为一条染色谱带,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0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D-半乳糖苷酶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眼汁凝固型酸乳的研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建福 郑玉明 陈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42-144,共3页
以龙眼汁和鲜牛乳为主要原料,研制出一种新品酸乳。从酸乳感官质量和稳定性入手,应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合理的配方和适宜的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龙眼酸乳的最佳配比为:鲜牛乳与果汁比例为9∶1、蔗糖含量6.5%,复合稳定剂为0.10%淀粉+0... 以龙眼汁和鲜牛乳为主要原料,研制出一种新品酸乳。从酸乳感官质量和稳定性入手,应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合理的配方和适宜的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龙眼酸乳的最佳配比为:鲜牛乳与果汁比例为9∶1、蔗糖含量6.5%,复合稳定剂为0.10%淀粉+0.025%果胶+0.05%藻酸丙二醇酯,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接种量5%、滴定酸度76~80°T,发酵温度为42℃,发酵时间为2.5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酸乳 生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型桑椹酸乳的研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建福 郑玉明 陈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47-149,共3页
以桑椹汁和乳粉为主要原料,研制了一种复合型发酵酸乳。从产品感官质量和稳定性入手,应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合理的配方和适宜的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桑椹酸乳的主要原料的最佳配比为:乳粉与水质量之比为1∶8,桑椹汁添加量7.5%,复合... 以桑椹汁和乳粉为主要原料,研制了一种复合型发酵酸乳。从产品感官质量和稳定性入手,应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合理的配方和适宜的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桑椹酸乳的主要原料的最佳配比为:乳粉与水质量之比为1∶8,桑椹汁添加量7.5%,复合稳定剂为0.15%淀粉+0.03%果胶+0.06%CMC-Na+0.15%海藻酸钠,最佳的发酵工艺条件为:接种量5%,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2.5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椹汁 酸乳发酵 生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kluyveromyces fragilisβ-D-半乳糖苷酶催化合成低聚半乳糖的因素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建福 王璋 许时婴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04年第1期76-80,100,共6页
研究了酶反应的温度、pH值、底物浓度和反应时间等对kluyveromycesfragilisβ-D-半乳糖苷酶催化合成低聚半乳糖的影响.结果显示,以乳糖为底物,kluyveromycesfragilisβ-D-半乳糖苷酶催化合成低聚半乳糖的最适温度为60℃,最适pH值为6.0.... 研究了酶反应的温度、pH值、底物浓度和反应时间等对kluyveromycesfragilisβ-D-半乳糖苷酶催化合成低聚半乳糖的影响.结果显示,以乳糖为底物,kluyveromycesfragilisβ-D-半乳糖苷酶催化合成低聚半乳糖的最适温度为60℃,最适pH值为6.0.酶法合成低聚半乳糖的产率随着底物浓度增加而增加.kluyveromycesfragilisβ-D-半乳糖苷酶催化低聚半乳糖合成的初速度较快,随着反应时间延长,反应速率降低,反应20h酶反应达到平衡.以660mg/mL乳糖为底物,在最适酶反应条件下,酶法合成低聚半乳糖的产率为207.12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LUYVEROMYCES fragilis Β-D-半乳糖苷酶 酶法合成 低聚半乳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ClO3诱导东魁杨梅成花的生理效应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建福 袁海超 +1 位作者 李松刚 纪璐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12-516,共5页
研究不同KClO3浓度对6年生东魁杨梅成花过程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KClO3后东魁杨梅叶片细胞受到伤害处于胁迫状态,丙二醛含量和电解质渗漏率显著增加。KClO3浓度低于1500mg·L?1时,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总叶绿素含量均显著增... 研究不同KClO3浓度对6年生东魁杨梅成花过程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KClO3后东魁杨梅叶片细胞受到伤害处于胁迫状态,丙二醛含量和电解质渗漏率显著增加。KClO3浓度低于1500mg·L?1时,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总叶绿素含量均显著增加,SOD、POD和CAT活性显著提高,导致叶片光合能力显著上升;生理分化期叶片蛋白质含量明显上升,可溶性糖含量降低;而形态分化期蛋白质含量下降,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上升,可溶性糖/蛋白质比值显著增加,从而促进东魁杨梅的花芽分化。KClO3浓度高于1500mg·L?1时,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降低;SOD、POD和CAT活性降低;导致叶片光合能力、可溶性糖含量以及可溶性糖/蛋白质比值显著下降,从而抑制东魁杨梅的花芽分化。结论是喷施1000~1500mg·L?1KClO3可显著提高东魁杨梅的成花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ClO3 东魁杨梅 光合特性 花芽分化 叶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甘子凝固型营养酸乳的研制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建福 郑玉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59-161,共3页
以余甘子和鲜牛乳为主要原料研制一种酸乳。从酸乳感官质量和稳定性入手,应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合理的配方和适宜的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余甘子酸乳的最佳配比为:鲜牛乳与果汁比例8∶1、蔗糖含量8.5%,复合稳定剂为淀粉0.10%+果胶0.02... 以余甘子和鲜牛乳为主要原料研制一种酸乳。从酸乳感官质量和稳定性入手,应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合理的配方和适宜的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余甘子酸乳的最佳配比为:鲜牛乳与果汁比例8∶1、蔗糖含量8.5%,复合稳定剂为淀粉0.10%+果胶0.025%+PGA0.05%。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接种量5%、滴定酸度76~80°T、发酵温度为42℃、发酵时间为2.5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甘子 酸乳 生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即食调味海带结生产工艺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刘建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8-110,共3页
探讨了以干海带为原料,通过打结、脆化、护绿、脱腥、调味、杀菌等加工工序,生产即食调味海带结的方法,并对其生产过程中关键工艺技术进行研究,得出即食调味海带结生产的最佳工艺条件。护绿最佳条件:乙酸铜溶液浓度为15mg/kg、pH4.5、... 探讨了以干海带为原料,通过打结、脆化、护绿、脱腥、调味、杀菌等加工工序,生产即食调味海带结的方法,并对其生产过程中关键工艺技术进行研究,得出即食调味海带结生产的最佳工艺条件。护绿最佳条件:乙酸铜溶液浓度为15mg/kg、pH4.5、温度为100℃、时间为10min;在60℃下,海带结泡于0.2%醋酸与0.6%柠檬酸混合液中15min,脱腥效果好;以0.08%CaCl2溶液脆化处理15min 口感脆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海带 海带结 即食 调味 护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