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压氧与免疫微环境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琨元 高玉玲(综述) +1 位作者 宫晓洋 刘勇(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6-531,共6页
人类面对各种各样突如其来的病毒和细菌时,改善人体的免疫微环境成为重中之重。高压氧近年来被证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已广泛应用临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对高压氧的深入研究,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高压氧对改善人体的免... 人类面对各种各样突如其来的病毒和细菌时,改善人体的免疫微环境成为重中之重。高压氧近年来被证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已广泛应用临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对高压氧的深入研究,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高压氧对改善人体的免疫微环境存在积极作用。文章就高压氧对免疫微环境可能存在的作用机制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免疫微环境 免疫相关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细胞淋巴瘤伴弥漫性大细胞形态的病理诊断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谦(摘译) 刘勇(审校) +1 位作者 King J F Lam J T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10-710,共1页
大B细胞淋巴瘤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一大类,其常常在进展期出现类似转移性肿瘤一样的结外肿块。因此,依靠临床表现、形态学、免疫表型以及分子遗传学对其进行诊断以及鉴别诊断尤为重要。首先,文中给出了常见大B细胞淋巴瘤的典型... 大B细胞淋巴瘤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一大类,其常常在进展期出现类似转移性肿瘤一样的结外肿块。因此,依靠临床表现、形态学、免疫表型以及分子遗传学对其进行诊断以及鉴别诊断尤为重要。首先,文中给出了常见大B细胞淋巴瘤的典型临床特征,如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以及"双/三打击"淋巴瘤多见于老年人,淋巴结内外均可出现;Burkitt淋巴瘤和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则多见于儿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转移性肿瘤 大B细胞淋巴瘤 diagnosis 免疫表型 病理诊断 分子遗传学 弥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链限制性浆样细胞在增生生发中心的临床病理分析
3
作者 刘谦 刘勇(审校)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85-1485,共1页
在日常病理诊断工作中,出现滤泡增生(follicular hyperplasias,FHs)伴生发中心出现轻链限制性浆样/浆细胞(light chain-restricted plasmacytoid/plasma cells within germinal centers,LCRGCs),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误诊的可能性。作者... 在日常病理诊断工作中,出现滤泡增生(follicular hyperplasias,FHs)伴生发中心出现轻链限制性浆样/浆细胞(light chain-restricted plasmacytoid/plasma cells within germinal centers,LCRGCs),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误诊的可能性。作者通过免疫组化、原位分子杂交以及聚合酶链式反应的方法,对17例FHs伴LCRGCs病例进行研究发现:即使生发中心出现BCL-2阳性并且检测出单克隆性,FHs伴LCRGCs通常也与淋巴瘤的发展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发中心 滤泡增生 聚合酶链式反应 原位分子杂交 病理诊断 RGCS 轻链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抑郁的客观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选 原亚利 +1 位作者 宫晓洋(综述) 刘勇(审校)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06-1111,共6页
脑卒中后抑郁患病率可达33%,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神经精神病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预后。脑卒中后抑郁缺乏标准公认的客观评价方法。目前,脑卒中后抑郁的客观评价方法包括生物学指标检测及影像学检查等方法。其中以血液类指标... 脑卒中后抑郁患病率可达33%,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神经精神病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预后。脑卒中后抑郁缺乏标准公认的客观评价方法。目前,脑卒中后抑郁的客观评价方法包括生物学指标检测及影像学检查等方法。其中以血液类指标最为常见,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同型半胱氨酸、血清炎性因子和神经递质等。文章主要对脑卒中后抑郁的客观评价方法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 抑郁 客观评价方法 生物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活检标本中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 被引量:2
5
作者 Laurent C Arber D A +2 位作者 Johnston P 陈敏(译) 刘勇(审校)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93-493,共1页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是一种通常发生于淋巴结的B细胞肿瘤,具有扩散到结外的潜能,可累及几乎任何器官系统,如肺、肝、骨和骨髓。原发结外CHL不常见,原发骨髓累及的CHL更为罕见(0.25%),其通常发生于HIV阳性患者且通常与EBV相关。
关键词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器官系统 HIV阳性患者 B细胞肿瘤 淋巴结 骨髓 CHL 结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K17--判定肛门鳞状上皮肿瘤性病变是否浸润的标志物 被引量:1
6
作者 Nazarian R M Primiani A +2 位作者 Doyle L A 张功亮(摘译) 刘勇(审校)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90-590,共1页
肛门浸润性鳞状细胞癌(SCC)是一种罕见的恶性病变,通常由肛门鳞状上皮内肿瘤(AIN)进展而来。美国的SCC和AIN发病率日益增高,部分因HPV的感染率升高而升高。肛门癌前鳞状上皮病变的组织学分级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方案... 肛门浸润性鳞状细胞癌(SCC)是一种罕见的恶性病变,通常由肛门鳞状上皮内肿瘤(AIN)进展而来。美国的SCC和AIN发病率日益增高,部分因HPV的感染率升高而升高。肛门癌前鳞状上皮病变的组织学分级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方案和预后。由于活检标本大多数较小、取材局限、组织学形态混杂等原因,目前仅通过活检标本来判断组织是否有浸润比较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鳞状细胞癌 鳞状上皮病变 肿瘤性病变 肛门 CK17 标志物 组织学分级 活检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限性囊性肾病与囊性肾肿瘤和遗传性多囊性肾病的区别 被引量:1
7
作者 Ding Y Chen L +2 位作者 Deng F M 黄桃(摘译) 刘勇(审校)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4-354,共1页
囊性病变在。肾脏的肿瘤和非肿瘤性疾病中常见。局限性囊性肾病是一种少见的、非遗传性、非进行性非肿瘤性的囊性病变,可类似于囊性肾肿瘤或遗传性多囊性肾病。本组9例患者均无肾脏、其他脏器或家族性囊性疾病史。随访5例患者,平均14... 囊性病变在。肾脏的肿瘤和非肿瘤性疾病中常见。局限性囊性肾病是一种少见的、非遗传性、非进行性非肿瘤性的囊性病变,可类似于囊性肾肿瘤或遗传性多囊性肾病。本组9例患者均无肾脏、其他脏器或家族性囊性疾病史。随访5例患者,平均14.6个月(5~31个月),在此期间患者同侧、对侧肾脏均未见囊肿。9例患者中临床均可疑为肿瘤,8例行部分肾切除术,1例行全肾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性肾病 囊性肾肿瘤 非遗传性 非肿瘤性疾病 囊性病变 肾切除术 患者 肾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磁刺激治疗脊髓损伤痉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高玉玲 张丽欢(综述) 刘勇(审校)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43-549,共7页
痉挛是脊髓损伤后主要的并发症之一,据统计70%脊髓损伤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痉挛,不仅影响日常生活能力、改变生活方式、降低生活质量,也是限制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因此,新颖、安全、有效的抗痉挛疗法的开发及临床应用... 痉挛是脊髓损伤后主要的并发症之一,据统计70%脊髓损伤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痉挛,不仅影响日常生活能力、改变生活方式、降低生活质量,也是限制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因此,新颖、安全、有效的抗痉挛疗法的开发及临床应用至关重要。目前经颅磁刺激临床应用广泛,通过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成为脊髓损伤痉挛患者可选择的治疗手段。文章主要对经颅磁刺激、Theta节律刺激应用于脊髓损伤痉挛的研究现状以及重复性经颅磁刺激治疗可能存在的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磁刺激 脊髓损伤 痉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刺激模式下经颅直流电刺激对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郝文剑 宁一 +1 位作者 高玉玲(综述) 刘勇(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49-654,共6页
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存在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治疗效果有限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近年来,将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应用于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已成为神经康复领域的研究热点。但具体刺激模式及刺激参数的选择尚未有临... 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存在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治疗效果有限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近年来,将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应用于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已成为神经康复领域的研究热点。但具体刺激模式及刺激参数的选择尚未有临床指南推荐。文章主要对阳极tDCS、阴极tDCS、双侧tDCS刺激在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直流电刺激 卒中 上肢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淋巴细胞放射敏感性检测在预测肿瘤放疗导致的正常组织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牛小爽(综述) 刘勇(审校) 孔琳(审校)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7-61,共5页
正常组织的放射损伤存在个体差异,对于放射敏感性高的患者,标准剂量的放疗便可能引起严重的放射损伤,而对于正常组织耐受性较好的患者,还有提高放疗剂量的空间,如果能提高对这部分患者的放疗剂量,则可以进一步提高肿瘤控制率。因此,如... 正常组织的放射损伤存在个体差异,对于放射敏感性高的患者,标准剂量的放疗便可能引起严重的放射损伤,而对于正常组织耐受性较好的患者,还有提高放疗剂量的空间,如果能提高对这部分患者的放疗剂量,则可以进一步提高肿瘤控制率。因此,如何在治疗前用简便、准确的方法预测正常组织放射敏感性以及放疗出现的放射损伤风险实现个体化放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通过检测射线导致的淋巴细胞中DNA或染色体损伤程度、凋亡情况、遗传变异来分析放射敏感性以及正常组织放射损伤有其自身的优势。现就外周血淋巴细胞放射敏感性检测在预测肿瘤放疗导致的正常组织损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淋巴细胞 正常组织损伤 放射敏感性 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具有恶性潜能?
11
作者 Diolombi M L Cheng L +2 位作者 Argani P 魏建国(摘译) 刘勇(审校)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7-57,共1页
英文文献报道268例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的随访结果显示:该肿瘤不出现复发或转移。作者回顾性复习1990~2013年期间诊断的所有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病例,在最初诊断时已对32例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此外,对2例最初未行免疫组化染色... 英文文献报道268例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的随访结果显示:该肿瘤不出现复发或转移。作者回顾性复习1990~2013年期间诊断的所有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病例,在最初诊断时已对32例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此外,对2例最初未行免疫组化染色的病例,进行了碳酸酐酶IX及CK7染色,其中1例不典型,另1例组织形态学细胞丰富。针对这例不典型的病例作者加做AMACR、CD10及RCC免疫组化染色。对2例临床出现转移性肿瘤的病例进行染色体3p、7和17的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典型病例不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肾细胞癌 透明细胞 恶性潜能 免疫组化染色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转移性肿瘤 典型病例 碳酸酐酶I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源性腺瘤:3例侵犯肾周脂肪组织病例
12
作者 Diolombi M Ross H M +2 位作者 Mercalli F 何珏(摘译) 刘勇(审校)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82-482,共1页
肾源性腺瘤是肾上皮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可累及泌尿生殖道的任何部位。Diolombi等报道3例侵犯肾周脂肪组织的肾源性腺瘤病例,对其临床和病理学特点进行描述分析,防止被误诊为浸润癌。
关键词 组织病例 脂肪组织 肾源性 腺瘤 侵犯 泌尿生殖道 病理学特点 良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类似淋巴瘤
13
作者 Louissaint A Jr Ferry J A +2 位作者 Soupir C P 陈敏(摘译) 刘勇(审校)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0-320,共1页
人类90%以上都有过EBV感染,但绝大多数人表现为终生无症状性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原发EBV感染的最常见的临床表现,特征性表现为扁桃体炎/咽喉炎,颈部淋巴结肿大和发热三联征。尽管原发EBV感染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 人类90%以上都有过EBV感染,但绝大多数人表现为终生无症状性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原发EBV感染的最常见的临床表现,特征性表现为扁桃体炎/咽喉炎,颈部淋巴结肿大和发热三联征。尽管原发EBV感染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但急性IM的发病率在青年期开始上升并在成年期下降。儿童原发EBV感染常见且常常无临床表现。然而,少数原发EBV感染的婴幼儿表现为I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淋巴瘤 EBV感染 颈部淋巴结肿大 临床表现 症状性感染 扁桃体炎 咽喉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滤泡中心辅助T细胞标记物阳性的蕈样霉菌病/Sezary综合征
14
作者 Meyerson H J Awadallah A +2 位作者 Pavlidakey P 李伟松(摘译) 刘勇(审校)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4-264,共1页
滤泡生发中心CD4+辅助T细胞表达CD10、PD-1、CX—CL.13、CD57、CXCR5、SAP、BCL-6和ICOS,部分T细胞淋巴瘤,如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伴滤泡生长模式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原发性皮肤CD4+小至中等T细胞淋巴瘤可表达滤泡生发中... 滤泡生发中心CD4+辅助T细胞表达CD10、PD-1、CX—CL.13、CD57、CXCR5、SAP、BCL-6和ICOS,部分T细胞淋巴瘤,如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伴滤泡生长模式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原发性皮肤CD4+小至中等T细胞淋巴瘤可表达滤泡生发中心辅助T细胞的标记物,如CD10、非特殊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和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也偶尔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ZARY综合征 标记物阳性 辅助T细胞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 非特殊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 蕈样霉菌病 滤泡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期刊文摘
15
作者 Al-Obaidy K I Eble J N +7 位作者 Nassiri M 魏建国(摘译 方三高(审校) Sarkozy C Copie-Bergman C Damotte D 刘谦(摘译) 刘勇(审校)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2-232,234,共2页
具有极性反转的乳头状肾肿瘤常存在KRAS基因突变Al-Obaidy K I,Eble J N,Nassiri M,et al.Recurrent KRAS mutations in papillary renal neoplasm with reverse polarity.Mod Pathol,2019.[Epub ahead of print]作者新近提出肾上皮性... 具有极性反转的乳头状肾肿瘤常存在KRAS基因突变Al-Obaidy K I,Eble J N,Nassiri M,et al.Recurrent KRAS mutations in papillary renal neoplasm with reverse polarity.Mod Pathol,2019.[Epub ahead of print]作者新近提出肾上皮性肿瘤亚型--“具有极性反转的乳头状肾肿瘤”,是一个独特的肿瘤实体。在参与的研究机构中,具有极性反转的乳头状肾肿瘤占先前诊断为乳头状肾细胞癌的4%。组织学以乳头状或管状、乳头状结构为特征,由单层嗜酸性细胞衬覆,胞质呈细颗粒状,核位于细胞顶端。具有特征性的免疫表型:GATA3和L1CAM均表达,vimentin表达缺失,AMACR/P504S轻度表达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TA3 乳头状结构 嗜酸性细胞 肾肿瘤 免疫表型 极性反转 NEOPLA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肛门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的回顾性研究
16
作者 Graham R P Arnold C A +2 位作者 Naini B V 魏建国(摘译) 刘勇(审校)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91-791,共1页
肛门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以前被称为泄殖腔癌,是鳞状细胞癌的一种特殊亚型。关于肛门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形态学变化谱系的数据资料较少,因此容易导致误诊。
关键词 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 肛门 形态学变化 特殊亚型 数据资料 泄殖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肉瘤:低级别与未分化肿瘤的免疫组化和JAZF1重排
17
作者 Jakate K Azimi F +2 位作者 Ali R H 廖林虹(摘译) 刘勇(审校)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8-268,共1页
世界卫生组织(WHO)把子宫内膜肉瘤划分为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和未分化子宫内膜肉瘤,低级别子宫内膜问质肉瘤由形态一致的增生性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组成,部分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伴有染色体易位,t(7;17)(p15;q21)常见的... 世界卫生组织(WHO)把子宫内膜肉瘤划分为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和未分化子宫内膜肉瘤,低级别子宫内膜问质肉瘤由形态一致的增生性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组成,部分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伴有染色体易位,t(7;17)(p15;q21)常见的是锌指基因JAZF1和SUZ1重排。未分化子宫内膜肉瘤肿瘤细胞非典型性明显,子宫内膜间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肉瘤 肿瘤细胞 低级别 未分化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免疫组化 重排 世界卫生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尿道尿路上皮癌中ALDH1和SOX2表达对预后的影响
18
作者 Kitamura H Torigoe T +2 位作者 Hirohashi Y 丁辉萍(摘译) 刘勇(审校)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6-256,共1页
上尿道尿路上皮癌比较少见,仅占尿路上皮癌的5%-10%。为观察肿瘤干细胞/肿瘤起源细胞标记物ALDH1和SOX2的表达对上尿道尿路上皮癌预后的影响。作者选择125例上尿道尿路上皮癌患者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后的档案样本,男性89例,女... 上尿道尿路上皮癌比较少见,仅占尿路上皮癌的5%-10%。为观察肿瘤干细胞/肿瘤起源细胞标记物ALDH1和SOX2的表达对上尿道尿路上皮癌预后的影响。作者选择125例上尿道尿路上皮癌患者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后的档案样本,男性89例,女性36例。全部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进行染色,对上尿道尿路上皮癌组织中ALDH1和SOX2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显示125例上尿道尿路上皮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上皮癌 尿道 预后 细胞标记物 肿瘤干细胞 免疫组化法 肿瘤起源 切除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