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肘关节屈曲角度对尺侧副韧带显示效果的MRI分析
1
作者 开治国 刘冬敏 +2 位作者 杜燕孟 胡天宇 李蕾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5期137-139,共3页
目的探讨MRI检查中通过肘关节不同屈曲角度显示尺侧副韧带,获取最佳扫描方案,提高MRI对肘关节尺侧副韧带前束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肘关节韧带损伤者及无肘关节疾病的志愿者共106例,利用支架、沙袋及量角器,固定肘关节于不同屈曲角度... 目的探讨MRI检查中通过肘关节不同屈曲角度显示尺侧副韧带,获取最佳扫描方案,提高MRI对肘关节尺侧副韧带前束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肘关节韧带损伤者及无肘关节疾病的志愿者共106例,利用支架、沙袋及量角器,固定肘关节于不同屈曲角度,进行肘关节MRI扫描。结果在肘关节不同屈曲角度下,106例尺侧副韧带前束显示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2.342,P<0.001)。屈曲20°斜冠状位MRI可清楚地显示肘关节诸结构,可接近平行于尺侧副韧带前束的走行方向,最大程度显示其全貌。结论肘关节屈曲20°时尺侧副韧带前束显示最佳,通过选取最佳扫描方案,可提高肘关节尺侧副韧带损伤的诊断阳性率及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 屈曲角度 尺侧副韧带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鱼肌肉脂肪酸组成及其在冷藏中的含量变化 被引量:15
2
作者 刘冬敏 王建辉 +5 位作者 刘永乐 王发祥 李向红 俞健 成媛媛 刘小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4-198,共5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研究草鱼肌肉脂肪酸组成及其在2~4℃冷藏条件下的变化。结果表明,草鱼肌肉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L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比值为1.08:2.19:1,ω-6/ω-3 PLFA的比值为5.6...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研究草鱼肌肉脂肪酸组成及其在2~4℃冷藏条件下的变化。结果表明,草鱼肌肉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L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比值为1.08:2.19:1,ω-6/ω-3 PLFA的比值为5.65:1,符合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脂肪酸摄入标准;冷藏过程中,草鱼肌肉总脂肪含量逐渐下降,MUFA和PUFA的相对含量逐渐减少,SFA的相对含量逐渐增多,脂肪酸的降解速率及程度与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呈正相关;脂肪酸的降解与其结构类型有关,ω-3型PUFA降解比ω-6型PUFA更早,但ω-6型PLFA的降解速率更快;部分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PUFA)随冷藏时间的延长相对含量略微增加。因此,控制草鱼肌肉脂肪酸在冷藏过程中的降解有利于维持鱼肉制品的营养价值,延长其货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藏 草鱼肌肉 脂肪酸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脂肪氧化酶及其对动物性食品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刘冬敏 刘永乐 +3 位作者 王建辉 俞健 王发祥 李向红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53-258,共6页
脂质的氧化是导致动物性食品及其原料在加工、储运过程中营养价值和产品品质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脂肪氧化酶(LOXs)是催化脂质,特别是不饱和脂质氧化的关键酶。它催化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氧化,导致动物性食品风味、色泽及质构劣化,营... 脂质的氧化是导致动物性食品及其原料在加工、储运过程中营养价值和产品品质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脂肪氧化酶(LOXs)是催化脂质,特别是不饱和脂质氧化的关键酶。它催化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氧化,导致动物性食品风味、色泽及质构劣化,营养价值降低。文章根据近几十年国内外研究资料,在详细介绍LOXs分子结构的基础上,着重阐述LOXs催化PUFA氧化的催化反应性能,并对LOXs的发现、分布、分离纯化与活性测定方法及其对动物性食品的影响等方面的重要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氧化酶 结构 催化反应 分离纯化 活性测定 动物性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设计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刘冬敏 薛培军 田保全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4-66,共3页
煤炭资源是国民经济建设中重要的基础能源,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现代化煤矿安全高效生产是与先进的机械设备分不开的。工作面的端头是煤矿生产事故易发生地点,端头支护情况直接影响回采工作面的快速推进和安全生产,因此搞好工作面端头支... 煤炭资源是国民经济建设中重要的基础能源,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现代化煤矿安全高效生产是与先进的机械设备分不开的。工作面的端头是煤矿生产事故易发生地点,端头支护情况直接影响回采工作面的快速推进和安全生产,因此搞好工作面端头支护设计极为重要。文章根据综采工作面端头支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设计方案,以替代原有支护方式,解决了煤矿生产的实际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资源 机械设备 端头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菱角壳中黄酮、总酚和皂苷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刘冬敏 王建辉 刘永乐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9期3668-3672,共5页
目的采用超声波辅助优化提取菱角壳中的黄酮、总酚及皂苷,并测定其抗氧化性。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探讨不同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超声波功率对黄酮、总酚及皂苷提取率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测定提取物体外清除DPPH自由基及... 目的采用超声波辅助优化提取菱角壳中的黄酮、总酚及皂苷,并测定其抗氧化性。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探讨不同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超声波功率对黄酮、总酚及皂苷提取率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测定提取物体外清除DPPH自由基及羟自由基的能力,并将其抗氧化性与Vc和抗氧剂(butylated hydroxytoluene,BHT)进行比较。结果最佳的工艺参数如下:料液比1:25 g/mL、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50 min、超声波功率360 W,该条件下黄酮、总酚和皂苷的提取率分别为5.45%、26.50%和52.20‰。此时,菱角壳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高于BHT,略低于Vc,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高于BHT和VC。结论菱角壳黄酮、总酚及皂苷的联合提取工艺简单有效,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能为菱角壳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角壳 黄酮 多酚 皂苷 超声波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菱角壳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冬敏 王建辉 +2 位作者 刘永乐 谭力 王斌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3-176,共4页
为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菱角壳总黄酮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和响应面分析法对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浓度等主要参数进行优化,并建立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较好地反映了总黄酮提取得率各主要参... 为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菱角壳总黄酮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和响应面分析法对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浓度等主要参数进行优化,并建立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较好地反映了总黄酮提取得率各主要参数的关系;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2℃,提取时间38min,乙醇浓度52%。该条件下,菱角壳总黄酮提取得率为5.61%,与模型预测值相符,该工艺可用于菱角壳总黄酮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角壳 总黄酮 超声波 辅助提取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YJ带式输送机液压自动张紧装置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刘冬敏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4-36,共3页
液压张紧装置的设计在带式输送机整机设计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一种适用于长运距、大运量带式输送机的液压自动张紧装置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建立了液压自动张紧装置的数学模型,对液压自动张紧装置的液压回路进行设计。该液压自动张紧... 液压张紧装置的设计在带式输送机整机设计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一种适用于长运距、大运量带式输送机的液压自动张紧装置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建立了液压自动张紧装置的数学模型,对液压自动张紧装置的液压回路进行设计。该液压自动张紧装置结构简单,操控容易,且具有工作平稳,可靠性高等特点,对张力调节比较方便,在煤矿上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式输送机 液压自动张紧 液压系统 控制回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猪皮脱毛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冬敏 王建辉 +3 位作者 刘永乐 谭力 李达青 唐晓双 《湖南农业科学》 2015年第7期56-59,共4页
以新鲜未脱毛猪皮为原料,利用中性蛋白酶和α-淀粉酶的协同作用,以脱毛率为主要指标,以中性蛋白酶用量及处理时间、α-淀粉酶用量及处理时间为研究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食用猪皮酶法脱毛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 以新鲜未脱毛猪皮为原料,利用中性蛋白酶和α-淀粉酶的协同作用,以脱毛率为主要指标,以中性蛋白酶用量及处理时间、α-淀粉酶用量及处理时间为研究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食用猪皮酶法脱毛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猪皮脱毛率的主要因素为中性蛋白酶用量,其次为α-淀粉酶处理时间、α-淀粉酶用量和中性蛋白酶处理时间。最佳的脱毛工艺条件为中性蛋白酶用量3 500 U/100 g,处理时间80 min,α-淀粉酶用量4 000 U/100 g,处理时间35 min。最佳条件下猪毛脱除率为97.88%,胶原蛋白损失率为5.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皮 脱毛 中性蛋白酶 Α-淀粉酶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范成法加工对称凸轮轮廓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冬敏 薛培军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62-64,共3页
对称凸轮轮廓的加工方法有多种,但各有不足,为了克服原有的加工方法的缺陷,提出了范成法加工对称凸轮轮廓曲线的方法,并阐明了范成法加工对称凸轮轮廓曲线的原理及实现方法.利用范成法加工对称凸轮,不但解决了其他加工方法加工接拍长、... 对称凸轮轮廓的加工方法有多种,但各有不足,为了克服原有的加工方法的缺陷,提出了范成法加工对称凸轮轮廓曲线的方法,并阐明了范成法加工对称凸轮轮廓曲线的原理及实现方法.利用范成法加工对称凸轮,不但解决了其他加工方法加工接拍长、加工成本高甚至无法加工的问题,而且加工精度高,操作简单可靠,可广泛用于各种批量对称凸轮的加工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成法 轮廓加工 对称凸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鲁兰多糖在草鱼鱼肉保鲜中的应用 被引量:36
10
作者 成媛媛 刘永乐 +4 位作者 王建辉 王发祥 李向红 俞健 刘冬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2-275,共4页
探讨普鲁兰多糖溶液对草鱼鱼肉的保鲜效果。以pH值、感官质量评价、细菌总数、挥发性盐基氮和过氧化值等为鲜度指标,鱼块经不同浓度的普鲁兰多糖溶液处理5min后,于模拟常温(25℃)贮藏,测定不同时间点其鲜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普鲁兰多糖... 探讨普鲁兰多糖溶液对草鱼鱼肉的保鲜效果。以pH值、感官质量评价、细菌总数、挥发性盐基氮和过氧化值等为鲜度指标,鱼块经不同浓度的普鲁兰多糖溶液处理5min后,于模拟常温(25℃)贮藏,测定不同时间点其鲜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普鲁兰多糖溶液对鱼肉有明显的保鲜效果,经0.50%多糖溶液处理的鱼肉,在模拟常温条件下贮藏12h后细菌总数和TVB-N值分别为2.15×105CFU/g和19.74mg/l00g,均低于淡水产品二级鲜度的要求,保鲜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鲁兰多糖 草鱼 保鲜 细菌总数 挥发性盐基氮 过氧化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测定 被引量:73
11
作者 郭华 周建平 +2 位作者 罗军武 谭惠元 刘冬敏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1-73,共3页
选取24个茶树品种的茶籽,用甲醇和氯仿提取其中的油脂,并用毛细管柱测定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茶籽油中主要含有20种脂肪酸,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平均含量为51.06%,主要为油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平均含量为27.86%,主要为亚油酸;饱和脂肪酸... 选取24个茶树品种的茶籽,用甲醇和氯仿提取其中的油脂,并用毛细管柱测定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茶籽油中主要含有20种脂肪酸,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平均含量为51.06%,主要为油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平均含量为27.86%,主要为亚油酸;饱和脂肪酸平均含量为20.67%,主要为棕榈酸和硬脂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籽 茶籽油 脂肪酸 气相色谱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藏期间草鱼鱼片脂肪氧化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37
12
作者 王建辉 刘永乐 +4 位作者 刘冬敏 王发祥 李向红 俞健 成媛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43-246,共4页
通过对脂肪氧化相关理化指标的测定,结合感官评分,探讨草鱼鱼片冷藏期间脂肪氧化程度及其动态变化情况。研究发现,冷藏期间,鱼片总脂肪和水分含量、过氧化值(POV)在前4d变化不大,自第5、6天开始显著变化;鱼片羰基价(COV)的变化相对滞后... 通过对脂肪氧化相关理化指标的测定,结合感官评分,探讨草鱼鱼片冷藏期间脂肪氧化程度及其动态变化情况。研究发现,冷藏期间,鱼片总脂肪和水分含量、过氧化值(POV)在前4d变化不大,自第5、6天开始显著变化;鱼片羰基价(COV)的变化相对滞后,从第6天开始迅速增加;由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TBARS)值的动态变化可知,第8天起鱼片脂肪严重氧化,TBARS值大于1mg/kg,此时鱼片完全不可食;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发现,鱼片总脂肪和水分含量与感官评分间呈显著正相关,POV、COV和TBARS值与感官评分间呈显著负相关,从而,彰显淡水鱼保鲜过程中保水和脂肪氧化抑制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鱼片 冷藏 脂肪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藏期间草鱼肌肉脂质降解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13
作者 王建辉 刘冬敏 +4 位作者 刘永乐 王发祥 俞健 李向红 杨晶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276-279,共4页
分别以酸价(AV)、过氧化值(POV)、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作为脂肪的水解、初期氧化和终期氧化指标,结合脂肪酶和脂肪氧化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研究冷藏(2~4℃)条件下草鱼肌肉脂肪的水解、氧化变化规律,探讨光照、脂肪酶及脂肪... 分别以酸价(AV)、过氧化值(POV)、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作为脂肪的水解、初期氧化和终期氧化指标,结合脂肪酶和脂肪氧化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研究冷藏(2~4℃)条件下草鱼肌肉脂肪的水解、氧化变化规律,探讨光照、脂肪酶及脂肪氧化酶对冷藏草鱼肌肉脂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藏过程中,草鱼肌肉脂肪不断发生水解和氧化。避光组和光照组草鱼肌肉脂肪分别从第6天和第4天开始大量水解,肌肉内游离脂肪酸大量积累;脂肪水解的同时,脂肪酸开始氧化,避光组和光照组鱼肉中氢过氧化物大量积累,分别于冷藏的第6天和第8天达最大值;随着氧化进程的发展,体系TBARs值不断升高。光照显著增加了冷藏草鱼肌肉脂肪POV及TBARs值(P〈0.05),脂肪酶、脂肪氧化酶明显加速了脂质的水解和氧化降解。冷藏条件下草鱼肌肉脂肪的水解和氧化加快,脂肪劣变程度加深。因此,对新鲜草鱼肌肉进行避光和酶钝化处理有利于减少冷藏期间草鱼肌肉脂质的降解,保证肌肉较高的营养价值及3H7-品质,延长其货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脂质 氧化 水解 光照 脂肪酶 脂肪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鱼鱼骨软化工艺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建辉 刘冬敏 +3 位作者 刘永乐 俞健 王发祥 李向红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9-111,共3页
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研究高压蒸煮法对淡水鱼鱼骨软化最优工艺。以鱼骨硬度为主要指标,以压强、时间、食醋的浓度及料液比为研究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鱼骨硬度的最主要因素为压强,其次为蒸煮时间、... 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研究高压蒸煮法对淡水鱼鱼骨软化最优工艺。以鱼骨硬度为主要指标,以压强、时间、食醋的浓度及料液比为研究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鱼骨硬度的最主要因素为压强,其次为蒸煮时间、食醋的浓度、料液比。综合考虑软化和酸化效果得最佳工艺条件:压强0.14 MPa,时间40 min,食醋的浓度0.08 mL/mL,料液比5∶4(m∶V),最佳软化工艺条件下鱼骨硬度为7 060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鱼 鱼骨 软化 正交试验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鱼鱼鳞胶原蛋白酸酶分步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陈铁壁 刘冬敏 +4 位作者 鹿康 王建辉 周强 邓胜国 李梦群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63-166,219,共5页
为实现鱼鳞胶原蛋白的高效提取,在优化脱钙、混酸法和酶法提取工艺基础上,对鱼鳞胶原蛋白的酸酶进行分步提取。研究发现,鱼鳞最佳脱钙工艺为料液比8:100(g/mL),盐酸浓度1.0 mol/L,反应时间1.0 h,反应温度20℃;混合酸法提取鱼鳞胶原蛋白... 为实现鱼鳞胶原蛋白的高效提取,在优化脱钙、混酸法和酶法提取工艺基础上,对鱼鳞胶原蛋白的酸酶进行分步提取。研究发现,鱼鳞最佳脱钙工艺为料液比8:100(g/mL),盐酸浓度1.0 mol/L,反应时间1.0 h,反应温度20℃;混合酸法提取鱼鳞胶原蛋白的最佳条件为醋酸料液比1:12(g/mL),柠檬酸料液比1:10(g/mL),乳酸料液比1:12(g/mL),即混合酸料液比为1:34(g/mL),其中,0.8 mol/L柠檬酸、1 mol/L乳酸、0.8 mol/L醋酸的体积比为6:5:6,提取时间2 d,胶原蛋白的提取率为48.14%;最佳酶法提取条件为胃蛋白酶用量450 U/g,提取温度30℃,提取时间72 h,该条件下提取率为45.26%。酸酶耦合法优于单一方法或同种方法两次提取的效果,可实现酸溶性和酶溶性胶原蛋白的连续提取,先酸后酶法胶原蛋白的提取率达84.61%,SDS-PAGE凝胶电泳发现其为Ⅰ型胶原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鱼鳞 酸提 酶提 胶原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兰皂甙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建辉 刘永乐 +3 位作者 李赤翎 刘冬敏 成媛媛 李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8-62,共5页
以丝兰粉末为原料,综合运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乙醇体积分数、液固比、提取时间、微波功率对丝兰皂甙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法中影响丝兰皂甙提取率的4个因素依次为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液固比>微波功... 以丝兰粉末为原料,综合运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乙醇体积分数、液固比、提取时间、微波功率对丝兰皂甙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法中影响丝兰皂甙提取率的4个因素依次为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液固比>微波功率,此方法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液固比80:1(mL/g)、提取时间10×20s(提取10次,每次20s,时间间隔2min)、微波功率480W,此条件下的皂甙提取率为2.18%。与以往常用乙醇浸提法相比,微波提取法可缩短80%的时间,且提取率提高41.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兰皂甙 微波辅助提取法 乙醇浸提法 提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光照对冷藏条件下草鱼肌肉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建辉 刘冬敏 +4 位作者 刘永乐 王发祥 俞健 李向红 杨晶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336-340,共5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探讨冷藏条件下(2~4℃)自然光照对草鱼肌肉各种脂肪酸相对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藏期间草鱼肌肉油酸、棕榈油酸等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以及亚油酸、α-亚麻酸等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不断降解,其...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探讨冷藏条件下(2~4℃)自然光照对草鱼肌肉各种脂肪酸相对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藏期间草鱼肌肉油酸、棕榈油酸等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以及亚油酸、α-亚麻酸等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不断降解,其相对含量随冷藏时间的延长显著降低(P<0.05),导致棕榈酸、硬脂酸等饱和脂肪酸(SFA)的相对含量显著增加(P<0.05)。光照对冷藏草鱼肌肉中棕榈酸、硬脂酸及SFA总量,亚油酸、α-亚麻酸及PUFA总量包括ω-3 PUFA的降解均具有显著影响(P<0.05),导致光照组棕榈酸、硬脂酸及SFA的相对含量显著高于避光组,而光照对棕榈油酸、油酸、MUFA总量及ω-6 PUFA影响不显著。PUFA较MUFA先发生氧化降解,且冷藏10d后其降解程度比MUFA高出6.30%。ω-6 PUFA降解迅速,其降解程度高于ω-3 PUFA。由此说明,脂肪酸的不饱和度越高,降解速度越快,降解程度越深。不饱和脂肪酸(UFA)的降解造成草鱼肌肉营养价值的降低,对新鲜草鱼肌肉进行避光包装后冷藏有利于减少其脂质的降解,保证肌肉较高的营养价值及加工品质,延长其货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脂肪酸 光照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壳膳食纤维微波-双酶协同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铁壁 靳娜 +4 位作者 王建辉 刘冬敏 樊敏 邓胜国 陈颖奕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4-167,共4页
以莲子壳为原料,采用微波-双酶协同提取莲壳膳食纤维,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研究莲子壳筛目数、料液比、木瓜蛋白酶和糖化酶用量及提取时间对莲壳膳食纤维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莲壳筛目数60... 以莲子壳为原料,采用微波-双酶协同提取莲壳膳食纤维,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研究莲子壳筛目数、料液比、木瓜蛋白酶和糖化酶用量及提取时间对莲壳膳食纤维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莲壳筛目数60目,液料比201(mL/g),木瓜蛋白酶加入量3%,微波协同木瓜蛋白酶酶解提取时间为6×20s(提取6次,每次20s,间隔2min),糖化酶用量4%,微波协同糖化酶提取时间8×20s(提取8次,每次20s,间隔2min),该条件下莲壳膳食纤维提取率为72.36%。与双酶提取法相比,微波-双酶协同提取法可缩短70%的时间,提取率提高82.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子壳 膳食纤维 微波 木瓜蛋白酶 糖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试敏致过敏性休克1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孙向菊 蒋爱华 +5 位作者 徐娜 梁晶 刘冬敏 张鑫 曹苏红 吴玉波 《中国药物警戒》 2014年第5期312-312,314,共2页
患者,女,74岁。因“耳鸣、眩晕4天”入院。患者入院前4天左耳疼痛后出现耳鸣、眩晕,伴有左耳发闷阻塞感,伴有咳嗽、咳黄色痰,伴有视物旋转,伴有胸闷气短。查体:体温(T)37.3℃,双肺呼吸音粗。血常规示:白细胞13.22×109&#... 患者,女,74岁。因“耳鸣、眩晕4天”入院。患者入院前4天左耳疼痛后出现耳鸣、眩晕,伴有左耳发闷阻塞感,伴有咳嗽、咳黄色痰,伴有视物旋转,伴有胸闷气短。查体:体温(T)37.3℃,双肺呼吸音粗。血常规示:白细胞13.22×109·L^-1,中性粒细胞比率90.21%。诊断为眩晕症、上呼道感染。2013年9月27日患者行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海南通用三洋药业有限公司,批号:130506)皮试,约4min时患者突然出现全身皮肤瘙痒、发红,周身不适,考虑患者药物过敏,立即给予吸氧、地塞米松注射液5mg静脉推注,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g静脉推注,异丙嗪注射液25mg肌内注射。患者出现大汗、呼吸困难,血压测不清,大小便失禁等症状,诊断为过敏性休克,给予多巴胺注射液20mg肌内注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 过敏性休克 葡萄糖酸钙注射液 地塞米松注射液 试敏 异丙嗪注射液 多巴胺注射液 静脉推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源性天然产物在食品中降生物胺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永生 刘冬敏 +6 位作者 王建辉 李赤翎 李彦 方芳 陈启杰 宁静恒 李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5-324,共10页
在高蛋白食品的贮藏和发酵过程中,蛋白质分解产生游离的氨基酸,在微生物氨基酸脱羧酶的催化作用下,游离的氨基酸会转化成相应的生物胺,极大地影响食品品质。现有降低食品中生物胺含量的方法众多,但对设备和技术均有较高要求。通过添加... 在高蛋白食品的贮藏和发酵过程中,蛋白质分解产生游离的氨基酸,在微生物氨基酸脱羧酶的催化作用下,游离的氨基酸会转化成相应的生物胺,极大地影响食品品质。现有降低食品中生物胺含量的方法众多,但对设备和技术均有较高要求。通过添加植源性天然产物的方式因具有易操作、低成本、高安全性等优势而深受青睐。本文主要综述了近10年来具有降低食品中生物胺作用的植源性天然产物的种类、来源和主要活性成分,并从抑菌角度对其降生物胺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低生物胺水平食品的生产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源性天然产物 生物胺 抑菌活性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