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橄榄新品种青茵橄榄的选育
1
作者 肖维强 李祝成 +8 位作者 陈盖洵 倪晓榕 赖多 庄庆礼 邵雪花 秦健 张力 林洁瑶 刘传滨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4-448,共5页
青茵橄榄是从甜种橄榄实生群体中,通过单株选育而成的优质鲜食新品种。果实椭圆形,平均单果质量8.32 g。成熟时果皮黄绿色,果肉黄白色,口感爽脆、较化渣、涩味轻、回甘,香气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为14.4%,粗纤维含量为3.7%,总糖... 青茵橄榄是从甜种橄榄实生群体中,通过单株选育而成的优质鲜食新品种。果实椭圆形,平均单果质量8.32 g。成熟时果皮黄绿色,果肉黄白色,口感爽脆、较化渣、涩味轻、回甘,香气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为14.4%,粗纤维含量为3.7%,总糖含量为5.3 g·100 g^(-1),可滴定酸含量为10.56 g·kg^(-1),维生素C含量为20.96 mg·100 g^(-1),单宁含量为1.21×10^(4)mg·kg^(-1),钙含量为1.56×10^(3)mg·kg^(-1),可食率为82.3%。该品种树势强健,树姿开张,分枝能力较强,嫁接苗种植3 a(年)后开始结果。结果树初花期为4月中旬,果实生育期210~225 d,在粤东地区成熟期为11月下旬,属中晚熟品种。耐旱不耐寒,抗病性中等。适合在广东省青榄产区种植,10 a结果树平均每666.7 m^(2)产量达1002.5 kg,丰产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 新品种 青茵橄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橄榄黑斑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 被引量:5
2
作者 邵雪花 杨永璐 +5 位作者 赖多 刘传滨 李祝成 庄庆礼 秦健 肖维强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5,共8页
为明确引起潮州市橄榄黑斑病的病原菌种类,筛选有效防治药剂,对发病果实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并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病原菌进行鉴定。鉴定结果表明,引起橄榄黑斑病的病原菌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 为明确引起潮州市橄榄黑斑病的病原菌种类,筛选有效防治药剂,对发病果实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并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病原菌进行鉴定。鉴定结果表明,引起橄榄黑斑病的病原菌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4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14种杀菌剂对链格孢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80%克菌丹水分散粒剂、8%氟硅唑微乳剂和40%苯甲·嘧菌酯悬浮剂的抑菌效果较好,EC_(50)分别为1.267、1.207、1.100、0.944 mg·L^(-1)。田间防效测定结果表明,40%苯甲·嘧菌酯悬浮剂、8%氟硅唑微乳剂的防治效果显著,防效为68.58%、65.44%;而30%王铜、2%春雷霉素的防效较差,仅为10%左右。综上,推荐将8%氟硅唑微乳剂和40%苯甲·嘧菌酯悬浮剂2种药剂作为防控橄榄黑斑病的首选药剂。本研究可为橄榄黑斑病高效杀菌剂的筛选提供数据参考,并为其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 黑斑病 链格孢菌 药剂筛选 田间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斯卡”树葡萄在潮州的种植表现及栽培建议
3
作者 张力 梁银浩 +3 位作者 林洁瑶 林立红 苏燕钿 刘传滨 《中国果业信息》 2025年第2期52-54,共3页
潮州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于2022年从福建漳州引进“艾斯卡”树葡萄嫁接苗建立1333 m2示范园进行栽培试验。连续两年的跟踪调查发现,该品种在潮州地区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和适应性,并从定植、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 潮州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于2022年从福建漳州引进“艾斯卡”树葡萄嫁接苗建立1333 m2示范园进行栽培试验。连续两年的跟踪调查发现,该品种在潮州地区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和适应性,并从定植、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其栽培要点进行了总结,为该品种的推广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斯卡”树葡萄 潮州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避雨栽培对金苹芒芒果产量、品质和采后耐贮性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凡超 刘传滨 +5 位作者 肖维强 匡石滋 向旭 林洁瑶 孙倍煜 曾继吾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0期33-41,共9页
【目的】金苹芒是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和潮州市果树研究所等单位联合从实生群体中单株选育而成的芒果新品种。为充分挖掘新品种的应用与推广潜力,对其关键避雨栽培培技术进行研究,以期为避雨栽培技术在我国南方多雨地区广泛应... 【目的】金苹芒是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和潮州市果树研究所等单位联合从实生群体中单株选育而成的芒果新品种。为充分挖掘新品种的应用与推广潜力,对其关键避雨栽培培技术进行研究,以期为避雨栽培技术在我国南方多雨地区广泛应用于芒果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露地栽培为对照,对金苹芒进行全程避雨栽培,测定并对比分析两种栽培模式对该品种两性花率、座果率、果实产量和品质、保鲜与耐贮性的影响。【结果】避雨栽培模式下,新品种金苹芒的总糖、蔗糖、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均高于紫花芒,而还原糖、总酸、可滴定酸、粗纤维含量均低于紫花芒。金苹芒的两性花数、挂果数、座果率均显著高于露地栽培,但在露地栽培条件下均比紫花芒低。高接后第2年开始结果,平均每667 m^2产量达608 kg,第3年788 kg、第4年1280 kg,平均每667 m^2分别比露地栽培和紫花芒增产348.27 kg和72.67 kg、增收5224.05元和5186.7元,表现出更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金苹芒果实总糖含量112 g/kg,还原糖25.8 g/kg,蔗糖85.5 g/kg,总酸4.17 g/kg,可滴定酸4.16 g/kg,可溶性固形物17.9%,维生素C 23.4 g/kg,粗纤维含量0.2%;总糖、蔗糖、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均高于露地栽培,而还原糖、总酸含量均低于露地栽培;采用外赤内黑的专用双层果袋效果最佳;40%百可得和50%万利得混配成1000倍液的保鲜效果最佳。【结论】避雨栽培技术在我国南方多雨芒果种植区具有一定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苹芒 避雨栽培 产量 品质 采后耐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杧果新品种‘金苹芒’的选育 被引量:1
5
作者 凡超 刘传滨 +6 位作者 肖维强 王松标 匡石滋 向旭 姚全胜 林立红 曾继吾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00-304,共5页
‘金苹芒'杧果是从实生群体中单株选育而成的杧果新品种。其树势较强、枝条柔软,表现出明显的矮化性状。果实近圆球形,外观似苹果,果皮橙黄色、皮薄易剥,果肉橙黄色、汁多味甜、香气浓郁。平均单果质量380 g,可食率83.3%,可溶性固... ‘金苹芒'杧果是从实生群体中单株选育而成的杧果新品种。其树势较强、枝条柔软,表现出明显的矮化性状。果实近圆球形,外观似苹果,果皮橙黄色、皮薄易剥,果肉橙黄色、汁多味甜、香气浓郁。平均单果质量380 g,可食率83.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为16.7%,总糖含量11.2%,总酸含量4.26 g·kg^-1,维生素C含量234 mg·kg^-1,粗纤维含量0.2%。潮州地区果实发育期110~130 d,晚熟,成熟期为8月中旬到9月上旬。高接树第2年结果,避雨设施栽培条件下平均每666.7 m^2产量可达608 kg。该品种品质优良,适宜在广东杧果产区种植,因花果期易受多雨天气影响,宜避雨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杧果 新品种 ‘金苹芒' 避雨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橄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 被引量:1
6
作者 邵雪花 刘传滨 +4 位作者 匡石滋 赖多 刘传和 贺涵 肖维强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4-102,共9页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01份橄榄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绘制指纹图谱。从96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0条引物,对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橄榄资源圃和潮州市果树所资源圃内101份资源进行分子标记,使用UPGMA聚类分析橄榄种质资...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01份橄榄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绘制指纹图谱。从96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0条引物,对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橄榄资源圃和潮州市果树所资源圃内101份资源进行分子标记,使用UPGMA聚类分析橄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从10对引物中挑选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好的核心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构建橄榄DNA指纹图谱。分析结果显示,10条ISSR引物对101份橄榄样品进行扩增,共得到136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35条,多态率为99.26%,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得到条带13.60条,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得到多态性条带13.50条,表明供试材料间遗传多样性较高。通过UPGMA聚类分析可知,101份橄榄种质资源样品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58~0.97,表明品种间亲缘关系较近。在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68时,可将101份橄榄种质资源分为5组,第1组包含种质48份,第2组包含种质45份,第3组包含种质5份,第4组包含种质2份,编号C74的大纳甜橄榄单独为第5组,说明该品种与其他样品相比发生了明显的遗传变异。利用筛选得来的6条核心引物组合成功构建了橄榄DNA指纹图谱,为供试的101份橄榄品种编写了一套唯一的指纹图谱编码。研究结果成功构建了101份橄榄种质的指纹图谱,为橄榄种质资源的挖掘、利用和创制新品种等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 ISSR分子标记 指纹图谱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皮新品种华蜜2号黄皮的选育
7
作者 张志珂 王力 +13 位作者 张展伟 傅嘉欣 阮贤聪 刘传滨 陈军 赵杰堂 刘成明 林立红 苏燕钿 孙倍煜 秦永华 冯瑞祥 欧阳若 胡桂兵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246-2249,共4页
华蜜2号黄皮是以白糖黄皮为母本、郁南无核黄皮为父本进行杂交,从杂交F1代群体中单株优选而成的黄皮新品种。果实椭圆形,果皮黄褐色;肉质细嫩化渣,蜜甜微酸,香气浓郁;平均单果质量10.08 g,平均单果种子数1.92粒,可食率66.5%;可溶性固形... 华蜜2号黄皮是以白糖黄皮为母本、郁南无核黄皮为父本进行杂交,从杂交F1代群体中单株优选而成的黄皮新品种。果实椭圆形,果皮黄褐色;肉质细嫩化渣,蜜甜微酸,香气浓郁;平均单果质量10.08 g,平均单果种子数1.92粒,可食率66.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为17.8%,总糖含量11.1%,还原糖含量7.8%,总酸含量1.78%,维生素C含量516 mg·kg^(-1)。华蜜2号黄皮树势较旺,树姿开张,丰产稳产性较好,生产示范区平均产量22500 kg·hm^(-2)。中熟,在广州地区7月上中旬成熟,成熟度较一致,适宜在广东省黄皮产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皮 新品种 华蜜2号黄皮 有性杂交 中熟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业措施的蕉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被引量:4
8
作者 刘传滨 陈勤 +2 位作者 张毅俊 丁泽川 林立红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4-126,共3页
2003年农业部发布了《柑桔优势区域发展规划》,潮汕地区的柑桔生产被列入浙南—闽西—粤东柑桔带中。近年来该地区柑桔恢复快速发展的势头,栽培面积上升至1万多hm2,大部分为蕉柑。当前生产上最突出的问题是病虫害防治问题,果农大部分的... 2003年农业部发布了《柑桔优势区域发展规划》,潮汕地区的柑桔生产被列入浙南—闽西—粤东柑桔带中。近年来该地区柑桔恢复快速发展的势头,栽培面积上升至1万多hm2,大部分为蕉柑。当前生产上最突出的问题是病虫害防治问题,果农大部分的劳力投在喷药上,农药成本也越来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防治技术 病虫害 农业措施 蕉柑 柑桔生产 区域发展规划 潮汕地区 栽培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石榴修剪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刘传滨 苏裕斌 +1 位作者 林晓娜 苏章城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番石榴 修剪 水果 幼年树 丰产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石榴高接换种试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传滨 苏章城 +1 位作者 林晓娜 苏裕斌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4年第4期298-298,共1页
为改善番石榴品质 ,选用珍珠番石榴作接穗 ,在不同季节嫁接 ,对新世纪番石榴、水晶番石榴进行高接换种试验 ,结果表明 ,最佳高接换种时期春季在 2月下旬至 3月上旬 ,秋季在 9月下旬 ;接穗经过提前摘心促芽处理 ,成活率在 95 .5 %以上。
关键词 番石榴 高接换种 嫁接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汕地区珍珠番石榴反季节生产技术
11
作者 黄晓璇 刘传滨 +1 位作者 苏裕斌 文志华 《果农之友》 2012年第7期24-24,32,共2页
潮汕地区不少果农近年来在珍珠番石榴栽培中采取反季节生产、获得了很好效果.反季节果实田头价格不同成熟时间有所不同.通常为2.0。5.2元,千克.平均价为3.5元/千克。是正季果实的5~8倍。
关键词 反季节生产技术 珍珠番石榴 潮汕地区 成熟时间 果实 果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汕地区杧果产业情况调查及发展建议
12
作者 刘传滨 彭连英 +3 位作者 梁银浩 陈盖洵 林立红 文志华 《中国果业信息》 2017年第12期17-18,共2页
广东省潮汕地区有种植杧果的传统,但产业发展缓慢。作者通过调查发现当地杧果产业存在“产业规划引导不到位,科技投入少,果实成熟集中,后熟期发病率高”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产业情况 潮汕地区 后熟期 科技投入 紫花杧 果苗 基层农技人员 褐色蒂腐病 产业投入 农业科研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枇杷小苗劈接快速育苗技术
13
作者 刘传滨 陈开发 《柑桔与亚热带果树信息》 2003年第10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枇杷 小苗劈接 育苗技术 劈接原理 砧木培育 嫁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珍珠番石榴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4
作者 苏章城 刘传滨 +4 位作者 林晓娜 文志华 陈洁明 苏裕斌 林燕缄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4-36,共3页
关键词 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珍珠番石榴 台湾省 开花结果 经济效益 优良品种 丰产优质 新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州市橄榄种质资源调查
15
作者 陈勤 刘传滨 +4 位作者 苏燕钿 庄东红 马瑞君 许振松 林泽逵 《中国热带农业》 2010年第5期43-44,共2页
本文对广东省潮州市橄榄主要产区进行调查采样,分析整理,基本摸清潮州市橄榄种质资源情况,并优选出优质橄榄鲜食与加工品种(品系、株系)20个,旨在为以后开展橄榄品种资源保护和品种选育提供基础。
关键词 潮州 橄榄 种质资源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皮丰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松浩 刘传滨 +3 位作者 林晓娜 陈盖洵 丁锐湘 麦岱玲 《中国果菜》 2017年第6期66-68,共3页
黄皮是岭南佳果,营养丰富,用途广泛,是原产于我国的优良果树之一,栽培历史悠久。黄皮在成熟期经常遇到高温多雨天气,导致裂果严重、果皮易感染病菌等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适宜的气候环境条件、建园、土壤管理、树冠管理、病虫害防... 黄皮是岭南佳果,营养丰富,用途广泛,是原产于我国的优良果树之一,栽培历史悠久。黄皮在成熟期经常遇到高温多雨天气,导致裂果严重、果皮易感染病菌等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适宜的气候环境条件、建园、土壤管理、树冠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出一套适应于广东黄皮生产的栽培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皮 丰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榄小苗嫁接技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梁银浩 刘传滨 +4 位作者 林立红 苏燕钿 陈盖洵 孙倍煜 林洁瑶 《中国果菜》 2020年第10期79-81,共3页
乌榄树液中单宁含量较多,嫁接伤口暴露在空气中时,树液中的单宁易氧化凝结而影响嫁接口的愈合。因此,一直以来乌榄嫁接成活率较低,如何提高乌榄嫁接成活率成为摆在广大农业科研工作者面前的重大难题。本文从乌榄嫁接的时间、方法及嫁接... 乌榄树液中单宁含量较多,嫁接伤口暴露在空气中时,树液中的单宁易氧化凝结而影响嫁接口的愈合。因此,一直以来乌榄嫁接成活率较低,如何提高乌榄嫁接成活率成为摆在广大农业科研工作者面前的重大难题。本文从乌榄嫁接的时间、方法及嫁接后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以期提高乌榄小苗嫁接的成活率,满足乌榄生产技术需求,提高果农栽培技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榄 小苗 嫁接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甘网棚栽培研究试验初报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力 苏燕钿 +3 位作者 梁银浩 刘传滨 林立红 林洁瑶 《农业与技术》 2023年第22期7-10,共4页
本文分别对油甘在网棚、露天2种栽培条件下的环境温湿度、花期、叶片形态、果实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等相关指标进行调查测量。结果表明,在不同时间、天气情况下,网棚内温度始终高于露天,温差在1.7~3.3℃,网棚栽培对环境相对湿度的影响可... 本文分别对油甘在网棚、露天2种栽培条件下的环境温湿度、花期、叶片形态、果实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等相关指标进行调查测量。结果表明,在不同时间、天气情况下,网棚内温度始终高于露天,温差在1.7~3.3℃,网棚栽培对环境相对湿度的影响可达到2.6%~11.0%;网棚内油甘花期相对于露天条件下提前10~20d左右;在网棚栽培条件下,小叶平均叶长、宽为28.86mm和10.46mm,小叶叶间距为4.98mm,均高于露天条件下的平均小叶长、宽25.66mm和9.34mm,小叶叶间距3.32mm,且相互间差异显著(p<0.05);在5—9月果实纵横径快速增长阶段,同期测量的纵径与横径,均是网棚大于露天,且相互间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成熟期,2种栽培条件下的果形、果实风味等方面接近,网棚栽培条件下的油甘果皮褐化程度较高,其单果重、纵径与横径均略大于露天栽培,但相互间无显著差异(p>0.05),网棚栽培油甘可食率为91.94%,露天栽培为91.55%,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网棚栽培油甘可溶性固形物为9.6%,而露天栽培为10.1%,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此外,本文从网棚建设、花期管理及树体修剪等方面对网棚油甘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棚 露天 栽培 油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杧品种特性及栽培关键技术
19
作者 彭连英 刘传滨 +2 位作者 文志华 陈盖洵 林幼丹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8-129,共2页
苹果杧是由华侨从海外引进广东省潮州市果树研究所的珍稀水果品种,果实外形似苹果但却属于杧果。树势中庸,枝条软、较开张;果实成熟时金黄色,皮薄如纸,单果质量300~450g,核小,近圆形至椭圆形,果肉无纤维,可溶性固形物16.7%,含酸量0.32%... 苹果杧是由华侨从海外引进广东省潮州市果树研究所的珍稀水果品种,果实外形似苹果但却属于杧果。树势中庸,枝条软、较开张;果实成熟时金黄色,皮薄如纸,单果质量300~450g,核小,近圆形至椭圆形,果肉无纤维,可溶性固形物16.7%,含酸量0.32%,可食率高达83.3%,味甜有香气,杧果风味浓郁。正造花难结实,花果期易感蒂腐病、炭疽病等病害,栽培上需配套调控花期、搭建避雨设施等技术措施,10年生树株产30~40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杧 品种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州孚优选蕉柑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20
作者 苏章城 刘传滨 +2 位作者 陈开发 陈勤 杨少辉 《果农之友》 2006年第11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综合防治 病虫害 蕉柑 潮州 化学农药 发生高峰期 生物源 市场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