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侧钻水平井机械堵水工艺技术 被引量:9
1
作者 于洪江 张凤武 冯永才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56-58,共3页
本文介绍了大庆油田侧钻水平井机械堵水的工艺技术,并从工艺的可行性、安全性、经济合理性进行论证。为确保堵水管柱安全起下,对插入密封段的合理长度进行了理论计算,用计算机程序模拟计算了管柱起下时的受力情况,并给出了计算结果... 本文介绍了大庆油田侧钻水平井机械堵水的工艺技术,并从工艺的可行性、安全性、经济合理性进行论证。为确保堵水管柱安全起下,对插入密封段的合理长度进行了理论计算,用计算机程序模拟计算了管柱起下时的受力情况,并给出了计算结果,为侧钻水平井堵水工艺的实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钻 水平井 机械堵水 受力分析 采油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榧油对肥胖小鼠脂质代谢紊乱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蒋起宏 姚诗炜 +7 位作者 卢红伶 蒋陈凯 胡文君 冯永才 陈振滨 沈国新 相兴伟 陈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6-181,共6页
肥胖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疾病,与许多严重的并发症有关。为了探究香榧油对肥胖小鼠脂质代谢影响的潜在分子机制,以高脂饮食建立肥胖小鼠模型,评估香榧油的降脂、抗氧化和抗炎症功能。结果表明,与高脂饮食(high-fat diet,HFD)组小鼠相比,香... 肥胖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疾病,与许多严重的并发症有关。为了探究香榧油对肥胖小鼠脂质代谢影响的潜在分子机制,以高脂饮食建立肥胖小鼠模型,评估香榧油的降脂、抗氧化和抗炎症功能。结果表明,与高脂饮食(high-fat diet,HFD)组小鼠相比,香榧油高剂量(Torreya seed oil high-dose,SCH)组小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均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显著升高(P<0.05)。香榧油能显著抑制体重增长,降低肝脏系数和肾周脂肪积累。此外,香榧油干预后能降低肥胖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水平,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酶活力,改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PCR)结果显示,与HFD组相比,香榧油低剂量(Torreya seed oil low-dose,SCL)组小鼠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1c,SPEBP-1c)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adenosine monophosphate(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lpha,AMPKα)和脂肪酸合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的表达水平略有降低但不显著;SCH组小鼠AMPKα、SPEBP-1c和FAS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香榧油改善肥胖小鼠脂质代谢紊乱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AMPKα/SREBP-1c信号通路,提高抗氧化水平和降低炎症反应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榧油 肥胖 脂质代谢 高脂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松酸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兴文 姚诗炜 +7 位作者 卢红伶 蒋陈凯 胡文君 冯永才 陈振滨 沈国新 相兴伟 陈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04-312,共9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金松酸(sciadonic acid,SA)对高脂饮食诱导小鼠肥胖的改善作用。方法:将48只C57BL/6雄鼠适应性喂养一周后随机分为正常组(C)、阳性对照组(S)、模型组(M)、金松酸低剂量组(LSA)、金松酸中剂量组(MSA)和金松酸高剂量组...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金松酸(sciadonic acid,SA)对高脂饮食诱导小鼠肥胖的改善作用。方法:将48只C57BL/6雄鼠适应性喂养一周后随机分为正常组(C)、阳性对照组(S)、模型组(M)、金松酸低剂量组(LSA)、金松酸中剂量组(MSA)和金松酸高剂量组(HSA)。造模和给药同时进行,持续16周,低、高剂量组每日固定时间灌胃不同剂量的金松酸溶液。实验结束后从血脂代谢、肝脏脂肪代谢、肝脏氧化应激、肝脏脂质合成和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等几个方面探讨金松酸调节肥胖小鼠脂质代谢的潜在机制。结果表明,高剂量金松酸干预肥胖小鼠能显著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P<0.05),抑制体重增长,减少附睾脂肪积累,对肝组织损伤具有改善作用。此外,金松酸能明显提高小鼠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等抗氧化酶的活性(P<0.05),并显著降低氧化终产物MDA的生成(P<0.05),缓解体内氧化应激反应,并通过调节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抑制脂质合成,改善脂质代谢。综上,金松酸可通过抑制脂肪积累,缓解氧化应激,调控脂质合成和代谢改善肥胖小鼠脂质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松酸 小鼠 高脂饮食 脂质代谢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近期开发的单液法化学堵水技术 被引量:3
4
作者 高淑贤 赵学昌 +1 位作者 冯永才 周望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62-265,272,共5页
本文介绍了大庆油田近期研制的八种单液法化学堵水剂及其应用技术,其中水玻璃和AP4高聚物两种堵水技术已通过局级鉴定,介绍较详。这些堵剂具有用量少、封堵半径小、强度高、成本低、工艺简便、必要时可解堵等特点。
关键词 油井堵水 堵水 单液法堵水剂 采油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岩油层PFA缓速酸酸化技术
5
作者 郭恩儒 王吉艳 冯永才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6-59,共4页
通过室内实验,对PFA缓速酸液筛选、缓速反应机理以及添加剂的确定进行了探讨,并通过现场试验的效果论述了该项技术的可行性。
关键词 砂岩油层 酸化 缓速酸液 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甘薯熟化品质评价 被引量:6
6
作者 林燕 霍艳荣 +3 位作者 吕尊富 陈正伟 冯永才 陆国权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7,16,共8页
以鲜食甘薯品种“心香”为原料,研究分析蒸制、煮制、微波、反压蒸煮、带皮烘烤和去皮烘烤6种不同熟化方式对其得率、色差、感官评价、质构以及糖化指标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蒸制、煮制和反压蒸煮后,甘薯有较高的得率... 以鲜食甘薯品种“心香”为原料,研究分析蒸制、煮制、微波、反压蒸煮、带皮烘烤和去皮烘烤6种不同熟化方式对其得率、色差、感官评价、质构以及糖化指标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蒸制、煮制和反压蒸煮后,甘薯有较高的得率;微波和烘烤后甘薯的色泽较好;烘烤后的甘薯整体口感最佳;煮制和反压蒸煮、烘烤和微波得到的成品具有相似的质地;蒸制组和烘烤组的还原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除微波组外,其他方式熟化后甘薯的β淀粉酶均失活。经主成分分析后,6种方式熟化后甘薯的熟化品质评价综合得分由大到小依次为:微波>带皮烘烤>去皮烘烤>蒸制>反压蒸煮>煮制。因此微波加工后甘薯品质效果最佳,且微波有方便省时的优点,但熟化后的甘薯甜度不高,适合用于二次加工;若仅从整体口感考虑,烘烤和蒸制为最佳选择;反压蒸煮和煮制均不适合加工甘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熟化方法 品质变化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螺旋压榨核桃油工艺优化及其营养成分分析
7
作者 卢红伶 俞罡雷 +7 位作者 蒋起宏 蒋陈凯 胡文君 骆红阳 相兴伟 冯永才 沈国新 陈琳 《中国油脂》 2025年第4期28-32,45,共6页
为了促进核桃油的开发和利用,以核桃仁出油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低温螺旋压榨核桃油的工艺条件(核桃仁含水量、榨头温度、出渣孔径),并在最优条件下对不同品种核桃油的脂肪酸组成和活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出... 为了促进核桃油的开发和利用,以核桃仁出油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低温螺旋压榨核桃油的工艺条件(核桃仁含水量、榨头温度、出渣孔径),并在最优条件下对不同品种核桃油的脂肪酸组成和活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出渣孔径12 mm、核桃仁含水量6%、榨头温度100℃条件下,核桃仁出油率最高,达57.63%;最优条件下压榨所得的新疆纸皮核桃油、美国山核桃油和临安山核桃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超过90%,其中油酸含量为18.08%~63.44%,亚油酸含量为26.63%~60.96%,α-亚麻酸含量为1.90%~11.45%,3种核桃油的角鲨烯含量为214.9~282.1 mg/kg,总多酚含量为20.2~23.1 mg/kg,维生素E含量为2.68~13.31 mg/100 g,美国山核桃油的角鲨烯含量和维生素E含量最高。综上,通过低温螺旋压榨法可以获得出油率高且富含多种活性成分的核桃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油 低温螺旋压榨 响应面 脂肪酸组成 活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