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椰子油纳米乳液制备工艺条件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赵钰航 肖英琛 +3 位作者 冯棋琴 郭朋坤 胡锦文 崔玮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70,78,共5页
为扩大椰子油的应用范围,以精制冷榨椰子油为油相,Tween 80为乳化剂,无水乙醇为助乳剂,采用超声乳化法制备椰子油纳米乳液。以椰子油纳米乳液平均粒径及多分散指数(PDI)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椰子油纳米乳液制备工艺条件进... 为扩大椰子油的应用范围,以精制冷榨椰子油为油相,Tween 80为乳化剂,无水乙醇为助乳剂,采用超声乳化法制备椰子油纳米乳液。以椰子油纳米乳液平均粒径及多分散指数(PDI)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椰子油纳米乳液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制备的椰子油纳米乳液的类型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椰子油纳米乳液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500 W、超声时间20 min、油乳质量比1∶1.5、油乳混合物与水质量比2∶8,在此条件下制得的纳米乳液平均粒径和PDI分别为131.0 nm和0.27;制得的椰子油纳米乳液为水包油(O/W)型。该工艺条件下制得的椰子油纳米乳液粒径小且均匀,且O/W型的椰子油纳米乳液拓宽了椰子油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油 纳米乳液 超声乳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技术在提取保健油脂中应用 被引量:18
2
作者 冯棋琴 胡爱军 胡小华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6,共3页
该文介绍超声波提取技术基本原理和特点,综述超声波技术在保健油脂提取中最新研究进展,同时分析超声波技术在保健油脂提取方面存在问题及将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 超声波 油脂提取 保健油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菌酶在食品工业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冯棋琴 周立梅 +1 位作者 高文功 杨严俊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4-136,共3页
介绍了溶菌酶的生物化学特性、制备工艺,综述了它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现状,并对其潜在的应用价值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溶菌酶 食品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处理对红花籽油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冯棋琴 胡爱军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7-39,共3页
研究了不同超声条件下,红花籽油过氧化值、酸值、皂化值及脂肪酸组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超声温度控制在50℃以下,超声功率小于等于600 W,超声时间短于60 min时,超声处理对红花籽油的过氧化值、酸值无明显影响,当超声功率高于600 W时... 研究了不同超声条件下,红花籽油过氧化值、酸值、皂化值及脂肪酸组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超声温度控制在50℃以下,超声功率小于等于600 W,超声时间短于60 min时,超声处理对红花籽油的过氧化值、酸值无明显影响,当超声功率高于600 W时,过氧化值、酸值随超声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超声温度控制在50℃以下,超声功率小于等于900 W,超声时间短于60 min时,超声处理对红花籽油脂肪酸组成没有影响,对脂肪酸含量和皂化值有较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籽油 超声波 过氧化值 酸值 皂化值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压榨山茶油挥发性风味成分顶空取样GC-MS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冯棋琴 马玉琼 +1 位作者 吴满梅 汪有存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8-141,145,共5页
采用顶空取样结合GC-MS技术比较分析不同产地压榨山茶油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表明:在样品用量4 g、顶空平衡温度150℃、顶空平衡时间25 min、进样时间1 min条件下,分析效果最理想;从不同产地压榨山茶油样品中共鉴定出117种挥发性风味... 采用顶空取样结合GC-MS技术比较分析不同产地压榨山茶油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表明:在样品用量4 g、顶空平衡温度150℃、顶空平衡时间25 min、进样时间1 min条件下,分析效果最理想;从不同产地压榨山茶油样品中共鉴定出117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共有成分20种,主要为醛类化合物,不同产地间挥发性风味成分含量有差异,且海南山茶油主要挥发性风味成分含量与内地(湖南、江西、广西)山茶油区别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油 挥发性风味成分 顶空取样 GC—MS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压榨山茶油理化性质及组分比较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冯棋琴 吴满梅 +1 位作者 汪有存 马玉琼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9-42,共4页
测定了不同产地压榨山茶油的理化性质、脂肪酸及矿物质含量,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山茶油酸价为海南>湖南>江西和广西(P<0.008),江西、广西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8);过氧化值为湖南>江西、广... 测定了不同产地压榨山茶油的理化性质、脂肪酸及矿物质含量,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山茶油酸价为海南>湖南>江西和广西(P<0.008),江西、广西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8);过氧化值为湖南>江西、广西和海南(P<0.008),江西、广西、海南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8);各产地山茶油折光指数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8)。不同产地山茶油中均含有6种脂肪酸,其中海南山茶油中油酸和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最低,但亚油酸含量最高(P<0.05)。不同产地山茶油中均含有钙、镁、铁、锌元素,其中海南山茶油钙、锌含量最高,广西山茶油镁、铁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油 理化性质 脂肪酸 矿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对红花籽油甲酯化影响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冯棋琴 胡爱军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3-35,共3页
以红花籽油(经GC–MS分析含亚油酸80.17%)为原料,以亚油酸甲酯转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超声波促进红花籽油的甲酯化反应,研究了超声功率、超声时间、碱用量、温度对甲酯化率的影响,经过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240 W,时间20 min,KOH–甲... 以红花籽油(经GC–MS分析含亚油酸80.17%)为原料,以亚油酸甲酯转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超声波促进红花籽油的甲酯化反应,研究了超声功率、超声时间、碱用量、温度对甲酯化率的影响,经过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240 W,时间20 min,KOH–甲醇∶油(mL/g)7.5∶1,温度40℃,亚油酸甲酯转化率为92.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红花籽油 甲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压榨山茶油活性成分比较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冯棋琴 汪有存 +1 位作者 吴满梅 马玉琼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4-57,共4页
测定不同产地压榨山茶油中茶皂素、茶多酚、β-谷甾醇、α-生育酚含量,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除β-谷甾醇外,茶皂素、茶多酚和α-生育酚含量均存在产地间差异,其中茶皂素含量为海南和湖南>江西和广西(P均<0.05),但湖南与... 测定不同产地压榨山茶油中茶皂素、茶多酚、β-谷甾醇、α-生育酚含量,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除β-谷甾醇外,茶皂素、茶多酚和α-生育酚含量均存在产地间差异,其中茶皂素含量为海南和湖南>江西和广西(P均<0.05),但湖南与海南、江西与广西间无显著差异;茶多酚含量海南>湖南、江西和广西(P均<0.05),但湖南、江西与广西之间无显著差异;β-谷甾醇含量差异不显著(F=0.53,P>0.05);α-生育酚含量海南和湖南>广西(P均<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产地 山茶油 活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强化提取油茶籽油的研究 被引量:30
9
作者 胡爱军 冯棋琴 郑捷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19,共3页
油茶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是一种功能性油脂。研究了提取溶剂、液料比、提取时间对超声提取油茶籽油和加热浸提油茶籽油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己烷是较理想的溶剂;适当增加溶剂量、提取时间、超声波功率、提取温度,油茶籽油得率随... 油茶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是一种功能性油脂。研究了提取溶剂、液料比、提取时间对超声提取油茶籽油和加热浸提油茶籽油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己烷是较理想的溶剂;适当增加溶剂量、提取时间、超声波功率、提取温度,油茶籽油得率随之增加;在温度40℃、液料比(V/m)6∶1、提取时间30 m in和超声波功率300 W的条件下进行超声提取,油茶籽油得率为45.23%;对加热浸提来说,在温度60℃、液料比(V/m)7∶1、提取时间90 m in条件下,油茶籽油得率仅为38.15%。由此可见,超声作用明显降低了提取温度、减少了溶剂用量、缩短了提取时间,而且使油茶籽油得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油 超声提取 加热浸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天然保鲜剂制备及对树仔菜保鲜效果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钟芳洁 周炳贤 +3 位作者 冯棋琴 陈汉鹏 胡烨 李振鑫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08-316,共9页
为了筛选出适于树仔菜的复合天然保鲜剂,本实验以海南树仔菜为实验材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考察壳聚糖、茶树油纳米乳液、茶皂素复配溶液处理对储存期间树仔菜叶绿素含量、VC含量、感官品质及失重率的影响。再以蒸馏水... 为了筛选出适于树仔菜的复合天然保鲜剂,本实验以海南树仔菜为实验材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考察壳聚糖、茶树油纳米乳液、茶皂素复配溶液处理对储存期间树仔菜叶绿素含量、VC含量、感官品质及失重率的影响。再以蒸馏水处理组作对照,比较最佳配方的复合天然保鲜剂与传统化学保鲜剂(二氧化氯)对树仔菜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复合保鲜剂最佳配方为茶皂素2 mg/mL、茶树油纳米乳液4 mg/mL、壳聚糖15 mg/mL,用该配方处理树仔菜,储存6 d,其叶绿素和V_(C)损失较少,失重率低,能较好地保持其感官品质,保鲜效果的综合评分为86.05分。复合天然保鲜剂和化学保鲜剂的保鲜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复合天然保鲜剂的保鲜效果略优于传统化学保鲜剂,尤其在保持叶绿素含量及减少失重方面效果更佳。本实验筛选的复合天然保鲜剂对树仔菜有良好的保鲜效果,在树仔菜的绿色保鲜上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天然保鲜剂 树仔菜 茶皂素 茶树油纳米乳液 壳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酚-硫酸法测定保健酒药渣中总多糖的含量 被引量:8
11
作者 罗海燕 冯棋琴 +3 位作者 马小花 徐霞 周海妹 索昀娜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12年第2期97-100,共4页
通过水提醇沉法提取保健酒药渣中总多糖,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总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药渣提取液与葡萄糖标准液在波长490nm处均有最大吸收,葡萄糖标准液在2.277~11.387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值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苯酚-硫酸法测定药渣总... 通过水提醇沉法提取保健酒药渣中总多糖,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总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药渣提取液与葡萄糖标准液在波长490nm处均有最大吸收,葡萄糖标准液在2.277~11.387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值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苯酚-硫酸法测定药渣总多糖其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以及加样回收率均良好,测得保健酒药渣中总多糖(以葡萄糖计,下同)含量为5.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渣 总多糖 苯酚-硫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