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桔梗皂苷D对Aβ_(25-35)诱导的SH-SY5Y细胞线粒体自噬和凋亡的保护作用
1
作者 傅增辉 金艳 +2 位作者 王春影 林再红 姜岩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92-1298,共7页
目的旨在探讨桔梗皂苷D对Aβ_(25-35)诱导的SH-SY5Y细胞中线粒体自噬的影响和作用。方法采用10μmol/L Aβ_(25-35)诱导SH-SY5Y细胞损伤建立老年痴呆细胞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Aβ_(25-35)组和Aβ_(25-35)+桔梗皂苷D(10μmol/L)组。采用... 目的旨在探讨桔梗皂苷D对Aβ_(25-35)诱导的SH-SY5Y细胞中线粒体自噬的影响和作用。方法采用10μmol/L Aβ_(25-35)诱导SH-SY5Y细胞损伤建立老年痴呆细胞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Aβ_(25-35)组和Aβ_(25-35)+桔梗皂苷D(10μmol/L)组。采用MTT和LDH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的桔梗皂苷D对Aβ_(25-35)诱导的SH-SY5Y细胞存活率和活性的影响;MDC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自噬囊泡;流式细胞术定量分析细胞MDC染色比率;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自噬现象;激光共聚焦检测溶酶体和线粒体共定位;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parkin、LC3和Beclin-1的表达变化。结果1、10、50、100μmol/L桔梗皂苷D预处理可以使Aβ_(25-35)诱导SH-SY5Y细胞存活率增加、LDH释放下降(P<0.05);桔梗皂苷D的预处理可以减少Aβ_(25-35)诱导的细胞内MDC荧光信号强度、MDC染色细胞数量(P<0.05);与Aβ_(25-35)组相比,Aβ_(25-35)+桔梗皂苷D组线粒体与溶酶体共定位的现象较少,Beclin-1蛋白表达下调,LC3-Ⅰ/LC3-Ⅱ比值下降,parkin蛋白表达表达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桔梗皂苷D能够抑制Aβ_(25-35)诱导的SH-SY5Y细胞线粒体自噬的发生,减少SH-SY5Y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皂苷D Β淀粉样蛋白 SH-SY5Y 细胞凋亡 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仙茅苷对老年痴呆大鼠的认知功能及海马区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傅增辉 孙洪英 +1 位作者 刘松 贺淑慧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24-828,共5页
目的仙茅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清除氧自由基作用,国内外尚无仙茅提取物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研究。文中旨在探讨仙茅苷对D-半乳糖联合β-粉样蛋白25-35(Aβ25-35)致老年痴呆模型大鼠的认知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区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 目的仙茅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清除氧自由基作用,国内外尚无仙茅提取物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研究。文中旨在探讨仙茅苷对D-半乳糖联合β-粉样蛋白25-35(Aβ25-35)致老年痴呆模型大鼠的认知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区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雌激素受体(ER)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等渗盐水,连续6周,第7周双侧海马注射等量等渗盐水)、模型组(腹腔注射半乳糖,连续6周,第7周双侧海马注射4mmol/L Aβ25-35,构建痴呆模型)、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第1天即分别给予24、72mg/kg仙茅苷灌胃,连续8周),每组10只。用药结束后,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流式细胞术分析神经元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及ER蛋白水平,Realtime PCR检测Bcl-2、Bax及ER mRNA水平。结果 Morris水迷宫测试结果:对照组、低、高剂量组第2、3、4、5天平均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明显缩短(P<0.01);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明显缩短(P<0.05)。空间探索测试结果:与模型组大鼠在目标象限内游泳距离占总距离的百分比[(30.14±5.10)%]比较,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对照组[(41.98±4.78)%、(46.17±9.31)%、(50.13±6.81)%]明显增大(P<0.01);且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增大(P<0.05)。与模型组大鼠细胞凋亡率[(7.11±1.78)%]比较,高、低剂量组及对照组[(5.53±1.45)%、(4.11±1.03)%、(3.08±1.33)%]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Bcl-2、Bax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细胞Bcl-2/Bax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高、低剂量组Bcl-2和ER蛋白表达、Bcl-2/Bax明显增加,Bax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对照组Bcl-2、ER的mRNA表达(1.00,1.00)比较,模型组的Bcl-2、Bax的mRNA表达(1.31、1.98)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Bcl-2、ER的mRNA表达(1.31,1.08)比较,高、低剂量药物组Bcl-2(1.95、2.01)和ER的mRNA表达(1.81、1.96)明显增加(P<0.01)。结论仙茅苷对老年痴呆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具有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上调海马ER、Bcl-2的表达,抑制Bax表达,抑制神经元凋亡,保护海马神经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茅苷 老年痴呆 B细胞淋巴瘤因子2 Bcl-2相关x蛋白 雌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桦脂醇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及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傅增辉 金艳 +5 位作者 林再红 姜岩 刘晶 杜姝 张广萍 陈团团 《解剖学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200-205,共6页
目的:探讨白桦脂醇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抑郁(CUMS)模型大鼠的抗抑郁作用,为治疗抑郁症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和白桦脂醇组,采用氟西汀和白桦脂醇干预改进CUMS模型大鼠,通过行为学观察抑郁行为... 目的:探讨白桦脂醇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抑郁(CUMS)模型大鼠的抗抑郁作用,为治疗抑郁症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和白桦脂醇组,采用氟西汀和白桦脂醇干预改进CUMS模型大鼠,通过行为学观察抑郁行为,TUNEL法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HPLC-ECD法检测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和多巴胺(DA)神经递质水平,免疫印迹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营养蛋白3(NT-3)和神经生长因子(NGF)蛋白水平。结果:氟西汀组和白桦脂醇组较模型组大鼠的体质量在3、4周增加,且在4周时白桦脂醇组较氟西汀组的大鼠体质量增加;氟西汀组和白桦脂醇组较模型组大鼠悬尾静止时间、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均延长,且氟西汀组较白桦脂醇组明显延长;氟西汀组和白桦脂醇组较模型组海马凋亡细胞数下降,且白桦脂醇组高于氟西汀组;氟西汀组和白桦脂醇组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5-HT、NE和DA含量均减少,且氟西汀组较白桦脂醇组减少;氟西汀组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BDNF、NT-3和NGF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降低,氟西汀组较白桦脂醇组降低。结论:白桦脂醇能够改善CUMS模型大鼠的抑郁行为,且对其海马神经元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脂醇 抑郁 凋亡 单胺 神经营养因子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医学在临床医学本科生神经内科实习培养中的应用和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傅增辉 姜岩 +2 位作者 刘晶 陈团团 张广萍 《中国卫生产业》 2023年第4期181-184,共4页
目的为叙事医学在临床医学本科生神经内科实习中的应用提供实践基础和经验。方法选择2022年1—5月在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实习的临床医学本科生100名,按实习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名,对照组应用常规实习教学方法... 目的为叙事医学在临床医学本科生神经内科实习中的应用提供实践基础和经验。方法选择2022年1—5月在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实习的临床医学本科生100名,按实习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名,对照组应用常规实习教学方法,研究组在常规实习教学方法基础上加入叙事医学教学。神经内科实习结束后,进行患者调查问卷和本科生调查问卷。对比两组的患者评价以及自我评价。结果“你与实习生交流十分融洽”“你能够将病情详细地告诉实习生”等患者评价中,研究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你对叙事医学了解程度”“你很渴望叙事医学相关课程”等学生自我评价中,研究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叙事医学在临床医学本科生神经内科实习中的应用提供实践经验以及可行性基础,叙事医学教学可以提高人文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医学 平行病历 本科生培养 神经内科 实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