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初刘邦集团“入都关中”事迹查验 被引量:1
1
作者 侯甬坚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12-17,共6页
公元前221年,秦国统一华夏地区,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仅仅过了12年,在"天下苦秦久矣"的怨愤中,全国掀起针对秦朝暴政的武装反抗运动。秦朝统治已土崩瓦解,面对群雄逐鹿、诸侯纷争的形势,出现了天下重新洗牌的机遇。紧扣楚汉战... 公元前221年,秦国统一华夏地区,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仅仅过了12年,在"天下苦秦久矣"的怨愤中,全国掀起针对秦朝暴政的武装反抗运动。秦朝统治已土崩瓦解,面对群雄逐鹿、诸侯纷争的形势,出现了天下重新洗牌的机遇。紧扣楚汉战争中刘邦集团三入关中的史实,重在考察刘邦集团对秦地战略意义的熟识程度,查验关中地区在刘邦本人心目中的分量,用以判断其是否具有超越一般人的全局眼光。结果表明刘邦前后虽有多次进入关中的亲身经历,但对其战略地位的认识相当含糊,却因善于采纳臣属的高见而抓住了有利时机,做出了"即日车驾西都关中"的果断决定。从上述"入都关中"过程审视得知,一个时代建国定都的胜算,很大部分取决于对既有条件(地理条件和历史因素)的熟识程度,以及据此做出的是否符合形势特征的决策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末汉初 刘邦集团 入都关中 战略眼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蜀间分界线的地理学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侯甬坚 《历史地理》 1995年第1期193-201,共9页
本文所述分界线,是以蜀汉占有汉中一带,而与曹魏相对峙所形成的一段疆界。古代疆界缺乏近代以来政治地理中领土那样的严格意义,在不同时期和地方的分界线上,常见以变动频繁为其特点的不稳定性,以及随之在地域上所表现的宽幅接触地带,此... 本文所述分界线,是以蜀汉占有汉中一带,而与曹魏相对峙所形成的一段疆界。古代疆界缺乏近代以来政治地理中领土那样的严格意义,在不同时期和地方的分界线上,常见以变动频繁为其特点的不稳定性,以及随之在地域上所表现的宽幅接触地带,此种情形在国内分裂割据时期亦属经常而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裂割据 接触地带 分界线 蜀汉 曹魏 地理学分析 疆界 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初期芬兰人马达汉入疆考察细节及其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侯甬坚 韩宾伟 《历史地理研究》 2019年第1期138-148,164,共12页
1906年8月,芬兰籍职业军人马达汉接受俄军总参谋部的军事任务,组成一个以自己为主的小型考察队,从中亚进入中国新疆境内进行军事情况收集活动,历时一年两个月。到达北京后,他进入俄国驻北京公使馆,整理完成了呈送上级的军事考察报告(含... 1906年8月,芬兰籍职业军人马达汉接受俄军总参谋部的军事任务,组成一个以自己为主的小型考察队,从中亚进入中国新疆境内进行军事情况收集活动,历时一年两个月。到达北京后,他进入俄国驻北京公使馆,整理完成了呈送上级的军事考察报告(含附图)。本文注重研究考察队在新疆境内的许多细节:如何从军事地形着眼,如何使用仪器,如何广泛取材形成一部具有军事情报价值的日记体著作。百年后这部著作的军事情报时效性已大为降低,但仍可作为颇具参考价值的历史地理资料加以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06年 新疆 马达汉 考察装备 军事地形 历史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历史地图集》主编谭其骧先生的品质
4
作者 侯甬坚 《历史地理研究》 CSSCI 2021年第2期5-10,共6页
1954年秋,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怀仁堂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间与吴晗谈到应组织人把《资治通鉴》整理一个标点本出来,还谈到应该有一部历史地图放在手边,作读《资治通鉴》时查阅历史地名之用。会后吴晗找到范文澜、尹达等商议,... 1954年秋,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怀仁堂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间与吴晗谈到应组织人把《资治通鉴》整理一个标点本出来,还谈到应该有一部历史地图放在手边,作读《资治通鉴》时查阅历史地名之用。会后吴晗找到范文澜、尹达等商议,地图从改绘清人杨守敬《历代舆地图》做起,请复旦大学谭其骧来北京主持这一工作,并制定了初步的计划。吴晗写信向毛泽东汇报,毛泽东给吴晗写了回信,表示同意他的计划。得到毛泽东的指示后,吴晗立即邀集中国科学院第一历史研究所、第二历史研究所、北京大学、国家出版总局、高等教育部、地图出版社等单位的负责人和专家商议,于当年11月2日成立了“标点《资治通鉴》及改编‘杨图’委员会”,后一项工作,经吴晗推荐,委员会一致同意请谭其骧进京主持,责成高等教育部向复旦大学借调,时间暂定一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治通鉴》 谭其骧先生 历史地名 广东人民出版社 标点本 地图出版社 中国科学院 吴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侯仁之先生发表《历史地理学刍议》一甲子
5
作者 侯甬坚 《历史地理研究》 CSSCI 2022年第3期126-131,156,共7页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1962年第1期刊登了侯仁之先生撰写的《历史地理学刍议》一文,至今年恰为一甲子(60年)。论文的发表,适应了当时我国历史地理学界关于对象、性质、今后研究方向等专业问题认识的需要,尤其是强调历史地理学属于...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1962年第1期刊登了侯仁之先生撰写的《历史地理学刍议》一文,至今年恰为一甲子(60年)。论文的发表,适应了当时我国历史地理学界关于对象、性质、今后研究方向等专业问题认识的需要,尤其是强调历史地理学属于现代地理学一个组成部分的看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历史地理学的学科转向和历史自然地理的推进发展。与此相关联的还有论文中的其他看法,也同样接受了60年来学位制度管理及其学科演进过程中的多种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侯仁之 《历史地理学刍议》 一甲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城市理论研究的集中展现——《两京与两京之间历史地理研究》序二
6
作者 侯甬坚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12-14,共3页
久昌教授从事历史地理研究,一直守的是一个区域(豫西山地)、一座城市(洛阳),这座城市(洛阳)处于这个区域(豫西山地)之中,两者间的相互关系最宜进入地理学的"区域—城市理论"探讨之中。久昌凭借属于这一区域的文献考古资料与... 久昌教授从事历史地理研究,一直守的是一个区域(豫西山地)、一座城市(洛阳),这座城市(洛阳)处于这个区域(豫西山地)之中,两者间的相互关系最宜进入地理学的"区域—城市理论"探讨之中。久昌凭借属于这一区域的文献考古资料与对这一区域展开的实地考察认识,对这一主题做出的逻辑思考和富有想象力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一直坚持到现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地理研究 逻辑思考 豫西山地 想象力 地理学 考古资料 相互关系 实地考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安做学问——邹逸麟先生走过的路及其叮嘱
7
作者 侯甬坚 《历史地理研究》 2020年第4期11-14,共4页
邹逸麟先生,1935年8月出生在上海。1952年高中毕业时,参加了考试,为山东大学历史系录取,这成为先生的一个人生转折。到晚年做口述史时,他这样看待他和亲属们走过的路:我们邹家,父辈都是白手起家的成功的工商业者,到我这一代。
关键词 工商业者 邹逸麟 口述史 历史系 人生转折 做学问 山东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历史地理》杂志创刊初期的学科概念
8
作者 侯甬坚 《历史地理》 1999年第1期255-262,共8页
创刊背景与创刊人员东京大学创立于1873年①,在日本近代的大学中资格最老。东京大学又于1886年(明治十九年)设立文科大学。当时所设科目不多,仅有日文学科、汉文学科,次年增设了史学科、英文学科和德文学科。到1889年(明治二十二年)6月... 创刊背景与创刊人员东京大学创立于1873年①,在日本近代的大学中资格最老。东京大学又于1886年(明治十九年)设立文科大学。当时所设科目不多,仅有日文学科、汉文学科,次年增设了史学科、英文学科和德文学科。到1889年(明治二十二年)6月,又增加了国史(日本史)学科。关于国史学科的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京大学 学科概念 文科大学 杂志创刊 国史 明治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