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魏蜀间分界线的地理学分析
被引量:
1
Geographical analysis on the boundary between Wei and Sh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所述分界线,是以蜀汉占有汉中一带,而与曹魏相对峙所形成的一段疆界。古代疆界缺乏近代以来政治地理中领土那样的严格意义,在不同时期和地方的分界线上,常见以变动频繁为其特点的不稳定性,以及随之在地域上所表现的宽幅接触地带,此种情形在国内分裂割据时期亦属经常而明显。
作者
侯甬坚
Hou Yongjian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历史地理》
1995年第1期193-201,共9页
关键词
分裂割据
接触地带
分界线
蜀汉
曹魏
地理学分析
疆界
不稳定性
分类号
K2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4
1
竺可桢.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
.考古学报,1972(1):15-38.
被引量:1337
2
王恩涌,曹诗图.
魏、蜀、吴三国时代的政治地理战略分析[J]
.人文地理,1996,11(3):18-22.
被引量:8
3
蓝勇.
中国西南历史气候初步研究[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8(2):13-39.
被引量:27
4
蓝勇.
从天地生综合研究角度看中华文明东移南迁的原因[J]
.学术研究,1995(6):71-76.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1
1
马强.
地理环境因素与汉末三国历史进程[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3-57.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5
1
陈新立.
中国环境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史学理论研究,2008(2):110-120.
被引量:19
2
岳保然,李文垒,张学英.
三国时期政治地理因素分析[J]
.兰台世界(下旬),2014(3):97-98.
3
梁力.
汉末与三国时期人口迁徙考[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78-80.
4
徐超.
论东吴的“西土之援”[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31(1):59-63.
5
刘桂海,冷雪娇.
“股臂”与“鸡肋”:三国时期汉中战略地位的地理释读[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87-90.
1
程冰冰.
赣北香炉山外围钨矿床找矿潜力分析[J]
.世界有色金属,2021,46(1):86-87.
被引量:2
2
苏丹美,李娟,郭先林,何兴金,周颂东.
匍茎百合的细胞地理学分析[J]
.西北植物学报,2021,41(2):323-330.
被引量:4
3
静流.
上海美专变迁考略[J]
.艺术学研究(辑刊),2010(3):546-558.
4
郭晨光.
从“下诏”到“下书”——《十六国春秋》等史书的春秋笔法[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39(2):143-149.
被引量:3
历史地理
199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