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黄归芩胶囊对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
1
作者 秦俊杰 武超 +4 位作者 黄雪利 周常喜 侯晓礁 王秀敏 李建喜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92-2399,共8页
【目的】探究地黄归芩胶囊对二硝基氯苯溶液所致大鼠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为宠物临床新兽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2%二硝基氯苯溶液涂抹大鼠背部复制特应性皮炎模型。造模成功后将40只特应性皮炎大鼠随机分为4组,... 【目的】探究地黄归芩胶囊对二硝基氯苯溶液所致大鼠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为宠物临床新兽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2%二硝基氯苯溶液涂抹大鼠背部复制特应性皮炎模型。造模成功后将40只特应性皮炎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模型对照组及地黄归芩胶囊低(0.1 g/kg)、中(0.2 g/kg)、高(0.4 g/kg)剂量组,每组10只;另选10只健康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地黄归芩胶囊各剂量组大鼠按照相应剂量灌胃给药,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大鼠灌胃饮用水,每次0.2 mL/只,每日1次,连续14 d。按照SCORAD评分标准对大鼠皮损进行评价;记录大鼠搔抓次数评价大鼠瘙痒情况;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皮肤组织病理变化情况,利用Baker评分法进行组织病理学评分;通过甲苯胺蓝染色法检测肥大细胞数量;使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皮肤组织中白细胞介素-31(IL-31)蛋白表达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皮损评分显著升高(P<0.05),炎症细胞大量浸润,Baker评分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地黄归芩胶囊各剂量组大鼠皮损评分、搔抓次数均显著降低(P<0.05);地黄归芩胶囊中、高剂量组大鼠Baker评分、肥大细胞数量均显著减少(P<0.05),皮肤组织中IL-3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结论】地黄归芩胶囊能有效缓解特应性皮炎大鼠瘙痒症状,其作用机制与修复皮肤屏障、缓解炎症细胞浸润,减少肥大细胞数量及下调IL-31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归芩胶囊 特应性皮炎 肥大细胞 白细胞介素-3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黄归芩胶囊治疗犬皮肤瘙痒症的作用机制探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秦俊杰 黄雪利 +5 位作者 宋哲文 侯晓礁 王秀敏 徐国伟 王磊 李建喜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5-50,F0003,共7页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地黄归芩胶囊治疗犬皮肤瘙痒症的作用机制。通过BATMAN-TCM数据库获取地黄归芩胶囊有效成分及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数据库检索犬皮肤瘙痒症相关靶点,筛选出药物成分与犬皮肤瘙痒症的共有靶点,构建PPI网络,通过DA...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地黄归芩胶囊治疗犬皮肤瘙痒症的作用机制。通过BATMAN-TCM数据库获取地黄归芩胶囊有效成分及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数据库检索犬皮肤瘙痒症相关靶点,筛选出药物成分与犬皮肤瘙痒症的共有靶点,构建PPI网络,通过DAVID平台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将预测的有效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筛选得到地黄归芩胶囊的主要活性成分有姜黄素、槲皮素、大黄素、谷氨酸、熊果酸、黄芩素等,与犬皮肤瘙痒症相关核心靶点有46个,构建的PPI网络中关联度较高的有IL-6、IL-1β、TNF等。核心靶点主要参与炎症反应、免疫反应、IL-6产生的正调控等生物过程的调节,通过作用于Th17细胞分化、JAK-STAT、TNF、PI3K-Akt等信号通路而发挥治疗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药物活性成分与疾病核心靶点结合性良好。结果表明,地黄归芩胶囊中含有姜黄素、槲皮素、大黄素、熊果酸、黄芩苷等多种活性成分,主要作用于IL-6、IL-1β、TNF等靶点,可通过Th17细胞分化、JAK-STAT、TNF、PI3K-Akt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犬皮肤瘙痒症的作用,为进一步深入探讨其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地黄归芩胶囊 犬皮肤瘙痒症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胆酸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1
3
作者 侯晓礁 李培锋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7年第8期146-147,共2页
作者综述了牛磺胆酸的理化性质,合成与代谢过程,牛磺胆酸的检测及其意义和应用前景,以期为今后进一步开展牛磺胆酸的研究提供线索,为其应用于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牛磺胆酸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HPLC法测定大鼠血清中的牛磺胆酸
4
作者 侯晓礁 李培锋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7年第6期40-42,共3页
关键词 牛磺酸 HPLC法 胆酸 SPE 血清 大鼠 测定 化学名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鸡脂肪肝综合征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8
5
作者 邢玉娟 赵尉丹 +3 位作者 朱浩 秦俊杰 侯晓礁 王秀敏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01-1407,共7页
试验旨在建立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病理模型。选取5日龄的海兰褐蛋鸡公雏2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日粮组)和3个模型组(A、B、C组),试验第1~10天给模型组饲喂不同配比的高脂饲料,第11~20天饲喂常规基础日粮,每天观察并记录试验鸡精神状态... 试验旨在建立蛋鸡脂肪肝综合征病理模型。选取5日龄的海兰褐蛋鸡公雏2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日粮组)和3个模型组(A、B、C组),试验第1~10天给模型组饲喂不同配比的高脂饲料,第11~20天饲喂常规基础日粮,每天观察并记录试验鸡精神状态、外观体征、饮水量和食欲情况,试验第0、10、20天从各组随机抽取15只鸡进行翅静脉采血并剖取肝脏和腹脂,测定肝脏系数、肝脂率、腹脂率,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结果显示,试验第10天,3个模型组剖检时可见腹腔和肠系膜有大量的脂肪沉积,肝脏系数、肝脂率和腹脂率,以及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指标均符合鸡脂肪肝综合征模型的诊断标准;试验第20天,模型A、B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水平有所恢复,其他指标仍高于对照组,而模型C组的临床症状和各项检测指标仍符合鸡脂肪肝综合征模型的诊断标准。因此采用连续饲喂高脂饲料C(74.5%基础日粮、6%胆固醇、14%猪油、5%蔗糖、0.5%丙基硫氧嘧啶)可成功建立蛋鸡脂肪肝综合征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鸡脂肪肝综合征 模型建立 高脂饲料 肝脂率 腹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和不同提取阶段板蓝根抑菌和抗病毒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亚芳 张连彦 +4 位作者 周艳飞 钟昆芮 赵尉丹 秦俊杰 侯晓礁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8-42,共5页
为观察不同产地、不同提取阶段板蓝根的抑菌和抗病毒作用的差异,先采用体外抑菌试验比较大庆产板蓝根和泰来产板蓝根的浓缩液、醇沉液和注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菌的抑菌作用;然后再通过鸡胚法测定不同板蓝根对鸡新城疫病毒的抑制... 为观察不同产地、不同提取阶段板蓝根的抑菌和抗病毒作用的差异,先采用体外抑菌试验比较大庆产板蓝根和泰来产板蓝根的浓缩液、醇沉液和注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菌的抑菌作用;然后再通过鸡胚法测定不同板蓝根对鸡新城疫病毒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大庆板蓝根浓缩液、醇沉液和注射液在浓度为0.25 g/mL时可显著抑制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泰来板蓝根浓缩液、醇沉液和注射液在0.25 g/mL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显著抑制作用,对沙门菌无抑制作用。大庆板蓝根和泰来板蓝根浓缩液、醇沉液和注射液在不同浓度时均可抑制鸡新城疫病毒的活性,其中大庆板蓝根和泰来板蓝根注射液在药物浓度为0.5 g/mL时,ELD50分别为10-6.13和10-5.34。结果表明,大庆板蓝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菌的抑制作用优于泰来板蓝根,泰来板蓝根注射液抑制鸡新城疫的活性优于其他板蓝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 抑菌 抗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止痢颗粒的药效作用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邢玉娟 高亚军 +3 位作者 秦俊杰 朱浩 侯晓礁 王秀敏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1-94,共4页
通过小鼠胃肠蠕动试验、小鼠腹泻试验、抗炎试验和镇痛试验,考察苦参止痢颗粒的药效作用。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苦参止痢颗粒可显著降低蓖麻油所致小鼠的腹泻次数(P<0.01),对正常小鼠胃排空作用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 通过小鼠胃肠蠕动试验、小鼠腹泻试验、抗炎试验和镇痛试验,考察苦参止痢颗粒的药效作用。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苦参止痢颗粒可显著降低蓖麻油所致小鼠的腹泻次数(P<0.01),对正常小鼠胃排空作用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可显著降低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的肿胀率(P<0.01),显著提高小鼠耐热痛阈值(P<0.01)。说明苦参止痢颗粒具有止泻、调节胃肠蠕动、抗炎、镇痛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止痢颗粒 胃肠蠕动 腹泻 抗炎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2毒素毒性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杜继红 图门巴雅尔 +3 位作者 李福元 陆凤琪 侯晓礁 王秀敏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43-247,共5页
T-2是A类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中毒性最强的一种,对动物机体具有较强的危害,可造成多个系统出现中毒效应。作者主要对T-2毒素对动物的广泛毒性作用进行论述,且对下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T-2毒素 毒性作用 毒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提取物预防育肥猪疾病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周德刚 王海良 +1 位作者 侯晓礁 王秀敏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20-221,共2页
为观察天然药物银黄可溶性粉、黄芪多糖粉对育肥猪发热和呼吸道疾病的影响,本试验在试验组饲料中添加银黄可溶性粉和黄芪多糖粉,连续使用7 d;对照组饲料中不添加任何药物。结果表明:银黄可溶性粉和黄芪多糖粉联合使用,可以很好的提高育... 为观察天然药物银黄可溶性粉、黄芪多糖粉对育肥猪发热和呼吸道疾病的影响,本试验在试验组饲料中添加银黄可溶性粉和黄芪多糖粉,连续使用7 d;对照组饲料中不添加任何药物。结果表明:银黄可溶性粉和黄芪多糖粉联合使用,可以很好的提高育肥猪的日采食量和日增重,减少育肥猪呼吸道疾病和其它疾病的发生,降低养殖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黄可溶性粉 黄芪多糖粉 育肥猪 发热 呼吸道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胆口服液对人工诱发犬咳嗽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邢玉娟 朱浩 +2 位作者 秦俊杰 侯晓礁 王秀敏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2-136,共5页
为了观察甘胆口服液治疗人工诱发犬咳嗽的临床疗效,采用8d烟熏浴造模的方法构建犬咳嗽模型,并将成功造模的试验犬随机分为甘胆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4个组,另设空白对照组。其中甘胆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试验犬按0.2、0.... 为了观察甘胆口服液治疗人工诱发犬咳嗽的临床疗效,采用8d烟熏浴造模的方法构建犬咳嗽模型,并将成功造模的试验犬随机分为甘胆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4个组,另设空白对照组。其中甘胆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试验犬按0.2、0.1、0.05mL/kg的剂量灌服甘胆口服液,阳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试验犬则灌服相应量的灭菌生理盐水。连续7d给药后,通过临床症状和咳嗽积分指数对甘胆口服液的疗效进行判定。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甘胆口服液高、中剂量组均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降低咳嗽积分指数(P<0.01),临床症状和咳嗽积分指数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且高、中剂量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高、中剂量的甘胆口服液对人工诱发的犬咳嗽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胆口服液 人工诱发 犬咳嗽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黄可溶性粉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茜 黄雪利 +3 位作者 武超 赵微微 秦俊杰 侯晓礁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3-68,共6页
探究银黄可溶性粉对奶牛隐形乳房炎的临床治疗作用,通过不同剂量银黄可溶性粉治疗效果观察,确定银黄可溶性粉最佳治疗剂量。对患有隐性乳房炎的奶牛用不同剂量银黄可溶性粉和万乳康做对比治疗,综合评价患病奶牛的兰州乳房炎试验(Lanzhou... 探究银黄可溶性粉对奶牛隐形乳房炎的临床治疗作用,通过不同剂量银黄可溶性粉治疗效果观察,确定银黄可溶性粉最佳治疗剂量。对患有隐性乳房炎的奶牛用不同剂量银黄可溶性粉和万乳康做对比治疗,综合评价患病奶牛的兰州乳房炎试验(Lanzhou mastitis test,LMT)检测结果、体细胞数、pH、抑菌效果。结果显示,每头牛每天15 g,连续使用7 d,银黄可溶性粉可明显降低LMT评价积分,显著降低乳汁中体细胞数、pH,显著提高患病乳区的治愈率,对隐形乳房炎常见致病菌有普遍抑制作用。说明银黄可溶性粉对奶牛隐性乳房炎具有较好治疗效果,推荐临床使用剂量为每头牛每天15 g,连续使用7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黄可溶性粉 奶牛 隐性乳房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苦参止痢颗粒治疗仔猪腹泻机理探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武超 秦俊杰 +4 位作者 侯晓礁 朱浩 王秀敏 江厚生 武瑞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25-29,共5页
探究苦参止痢颗粒治疗仔猪腹泻的作用机理。通过BATMAN数据库检索苦参止痢颗粒中化学成分与作用靶点,利用STRING 11.0、DAVID数据库和Cytoscape 3.7.2软件从苦参止痢颗粒中筛选出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TP53、ESR1、PPP2CB、PRKCA... 探究苦参止痢颗粒治疗仔猪腹泻的作用机理。通过BATMAN数据库检索苦参止痢颗粒中化学成分与作用靶点,利用STRING 11.0、DAVID数据库和Cytoscape 3.7.2软件从苦参止痢颗粒中筛选出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TP53、ESR1、PPP2CB、PRKCA、PRKCD、PGR和AR等关键靶点;GO富集发现1条细胞组成条目,2条分子功能条目以及5条生物过程条目;6条KEGG通路,包括心肌细胞中肾上腺素能信号、血管平滑肌收缩、钙信号通路、精氨酸生物合成、唾液分泌和cGMP-PKG信号通路。说明苦参止痢颗粒可通过壬酸、月桂酸、殷金醇棕榈酸酯、22,23-二氢豆甾醇、白桦脂醇以及没食子酸等成分调控基因靶点,并通过信号转导、神经调节、酶活性调节以及内分泌调节等生物过程来调控仔猪腹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止痢颗粒 仔猪腹泻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猪从断奶至配种妊娠期间使用芪黄素的试验研究
13
作者 王秀敏 侯晓礁 +1 位作者 孟和格日勒 王坤 《中国动物保健》 2009年第9期100-101,共2页
为研究母猪从断奶至配种妊娠期间使用芪黄素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选用64头健康母猪,随机分为2组,第一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第二组为试验组,饲喂添加了芪黄素的基础日粮。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芪黄素可显著提高母猪的健康水平... 为研究母猪从断奶至配种妊娠期间使用芪黄素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选用64头健康母猪,随机分为2组,第一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第二组为试验组,饲喂添加了芪黄素的基础日粮。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芪黄素可显著提高母猪的健康水平,提高配种分娩率,而且能降低木乃伊率、死胎率。说明芪黄素对妊娠母猪的各种繁殖障碍性疾病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黄素 母猪 分娩 木乃伊 死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型产气荚膜梭菌NetB毒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宋忠锋 戚南山 +14 位作者 廖申权 尹理君 侯晓礁 李福元 吕敏娜 吴彩艳 李娟 林栩慧 蔡海明 胡俊菁 于林增 肖文婉 张健騑 孙铭飞 顾有方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0-84,共5页
G型产气荚膜梭菌可引起鸡坏死性肠炎和肠毒血症,致病力强,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严重危害养鸡业的发展。坏死性肠炎B样毒素(necrotic enteritis B-like toxin,NetB)是近年来发现的是一种新的β-成孔毒素(β-pore-forming toxin,β-PFT),是... G型产气荚膜梭菌可引起鸡坏死性肠炎和肠毒血症,致病力强,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严重危害养鸡业的发展。坏死性肠炎B样毒素(necrotic enteritis B-like toxin,NetB)是近年来发现的是一种新的β-成孔毒素(β-pore-forming toxin,β-PFT),是G型产气荚膜梭菌的主要致病性毒素和保护性抗原,深入研究该毒素的结构功能及致病机理对于鸡坏死性肠炎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但至今尚无相关系统性综述报道。鉴于此,论文主要对国内外关于G型产气荚膜梭菌的流行概况、NetB毒素的分子结构特征、生物学特性、致病机理及其相关防治制剂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基于NetB毒素研制鸡坏死性肠炎的防治制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型产气荚膜梭菌 坏死性肠炎B样毒素 生物学特性 致病机理 防治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口服液抑制NF-κB-NLRP3通路缓解慢性热应激诱导的肉鸡肺脏炎性损伤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逸雷 丁康宁 +6 位作者 侯晓礁 秦俊杰 李伟豪 谢智江 刘玉清 何永明 唐陆平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8-83,共6页
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柴胡口服液作用下5 d和10 d热应激肉鸡血清中炎性因子的表达,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肉鸡肺脏中炎症相关因子(NF-κB p65、NLRP3、IL-1β、IL-6和TNF-α)蛋白表达,并观察肺脏病理切片。发现慢性热应激5 d与10 d显著提高... 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柴胡口服液作用下5 d和10 d热应激肉鸡血清中炎性因子的表达,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肉鸡肺脏中炎症相关因子(NF-κB p65、NLRP3、IL-1β、IL-6和TNF-α)蛋白表达,并观察肺脏病理切片。发现慢性热应激5 d与10 d显著提高了肉鸡血清中促炎因子IL-1β和IL-6、TNF-α的含量,肉鸡出现肺泡结构损伤、充血等病理变化,而柴胡口服液能明显降低第5天血清中促炎因子IL-1β的含量,降低第10天血清中IL-6和TNF-α的水平,改善肺组织病理损伤,并能显著下调肺组织炎性因子NF-κB p65、NLRP3、IL-1β、IL-6和TNF-α的蛋白表达水平。说明慢性热应激可诱导肉鸡肺脏炎性损伤,柴胡口服液可通过下调NF-κB-NLRP3信号通路抑制炎性因子蛋白表达,从而缓解热应激诱导的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口服液 慢性热应激 肉鸡 肺损伤 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多病因支气管堵塞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银龙 严静 +2 位作者 侯晓礁 秦俊杰 许小琴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46-50,共5页
鸡多病因支气管堵塞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鸡临床呼吸障碍综合征,临床症状以呼吸困难、支气管干酪样栓塞为主,常伴有腹膜炎、心包炎、产蛋下降等。研究发现病原微生物及环境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鸡支气管上皮细胞正常生理功能,诱发支气管产... 鸡多病因支气管堵塞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鸡临床呼吸障碍综合征,临床症状以呼吸困难、支气管干酪样栓塞为主,常伴有腹膜炎、心包炎、产蛋下降等。研究发现病原微生物及环境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鸡支气管上皮细胞正常生理功能,诱发支气管产生炎症;支气管壁堵塞物可能是水分在炎症高温下蒸发后,黏附的炎性物质不断积累沉淀所形成。引起鸡支气管堵塞的病原包括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H9亚型禽流感病毒、鸡毒支原体、霉菌及大肠杆菌,有单独感染,也有混合感染。诱因为饲养环境和管理水平的低下。对该病的病因病理、预防进行综述,为鸡支气管堵塞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并进一步为后续的研究方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 堵塞综合征 病因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检测方法对香连溶液抑菌效果评判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俊杰 李福元 +3 位作者 侯晓礁 秦俊杰 王秀敏 陈光玉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9年第2期59-62,共4页
目的:研究两种不同抗菌检测方法对中药制剂香连溶液体外抗菌效果评判的影响。方法:采用试管稀释法检测中药制剂香连溶液对5种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用MTT 法检测中药制剂香连溶液对5种病原菌的抑菌效果,研究不同抗菌检测方法对抗菌效果... 目的:研究两种不同抗菌检测方法对中药制剂香连溶液体外抗菌效果评判的影响。方法:采用试管稀释法检测中药制剂香连溶液对5种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用MTT 法检测中药制剂香连溶液对5种病原菌的抑菌效果,研究不同抗菌检测方法对抗菌效果评判的影响。结果:用试管稀释法,香连溶液对绿脓杆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无乳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是4.20 mg/mL、0.60 mg/mL、0.84 mg/mL、1.40 mg/mL、2.10 mg/mL;而采用MTT 法,香连溶液对绿脓杆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无乳链球菌的有效抗菌浓度分别为0.53 mg/mL、0.53 mg/mL、0.53 mg/mL、0.53 mg/mL、0.70 mg/mL。结论:两种方法评判结果不同,MTT 法检测更适用于对香连溶液的抗菌效果评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连溶液 抗菌 最小抑菌浓度 MTT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