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治疗女性不孕症系统评价的再评价 被引量:4
1
作者 侯廷惠 郑倩华 +3 位作者 封秀梅 石云舟 刘颖 李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780-2789,共10页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女性不孕症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和结局指标的可靠程度。方法通过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库、维普网和万方数据库,收集针刺治疗女性不孕症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采...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女性不孕症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和结局指标的可靠程度。方法通过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库、维普网和万方数据库,收集针刺治疗女性不孕症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采用AMSTAR 2量表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运用GRADE系统评价结局指标的质量分级。结果共纳入13篇系统评价,AMSTAR 2评定结果仅1篇方法学质量为中等级,5篇低等级,7篇极低等级。GRADE评级结果显示,中等质量结局指标5个,低质量15个,极低质量15个。结论目前针刺治疗女性不孕症与空白对照或假/安慰针刺和西药促排相比可提高临床妊娠率,尤其在取卵日前后或ET(Embryo-transfer)日及前后可以增加临床妊娠率,而对其他指标没有体现明显优势,但其方法学质量和结局指标的可靠程度相对较低,期待未来有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提供可靠的临床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女性不孕症 系统评价再评价 AMSTAR 2 GRADE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针法治疗痛症的应用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27
2
作者 高桃 郑倩华 +2 位作者 张树森 侯廷惠 李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1523-1526,共4页
探讨运动针法治疗痛证的应用及机制。运动针法是针刺与运动相结合的一种针法,是临床治疗痛证的重要方法。运动针法是针刺与中医'导引术'的发展,要求在针刺期间运动患处达到'治神'的作用,运动止痛和疼痛感觉的认知转变... 探讨运动针法治疗痛证的应用及机制。运动针法是针刺与运动相结合的一种针法,是临床治疗痛证的重要方法。运动针法是针刺与中医'导引术'的发展,要求在针刺期间运动患处达到'治神'的作用,运动止痛和疼痛感觉的认知转变可能是运动针法的部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针法 痛症 应用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得气与不同机体状态下风池穴压痛阈关系的探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段多喜 郝歆宇 +4 位作者 郑倩华 周思远 侯廷惠 杨羚 李瑛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7期1584-1587,1591,共5页
目的:客观评价针刺得气与不同机体状态下受试者风池穴压痛阈值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和住院纳入的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入受试者60例,其中健康者30例,颈痛患者30例。根据受试者... 目的:客观评价针刺得气与不同机体状态下受试者风池穴压痛阈值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和住院纳入的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入受试者60例,其中健康者30例,颈痛患者30例。根据受试者的入组的先后顺序由同一名针灸医师进行一次针灸治疗,并进行针刺得气感的评价。运用SLY-HFM手持式测痛仪在受试者接受针刺治疗前对受试者的颈部风池穴的压痛阈值进行测量。结果:颈痛患者的风池穴压痛阈值比健康受试者风池穴压痛阈值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受试者风池穴压痛阈存在性别差异,女性压痛阈值更低(P<0.05)。患者得气感痛感存在性别差异,女性更容易出现痛感(P<0.05)。结论:机体不同状态疾病特异性腧穴压痛阈值不同,以患者压痛阈值更低;患者得气感痛感及压痛阈值存在性别差异,两者之间并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得气 颈痛 压痛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