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蔗试管苗瓶外生根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何为中 刘红坚 +6 位作者 李松 汪淼 翁梦苓 王天算 韦明珠 苏树权 余坤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9期14191-14194,共4页
[目的]优化甘蔗试管苗瓶外生根的环境条件,提高成活率,降低生产成本。[方法]研究外界环境因素对甘蔗无根试管苗瓶外生根及生长的影响,比较瓶内和瓶外生根试管苗的成活率及株高差异。[结果]高肥力基质(如商品基质)处理的无根试管苗成活率... [目的]优化甘蔗试管苗瓶外生根的环境条件,提高成活率,降低生产成本。[方法]研究外界环境因素对甘蔗无根试管苗瓶外生根及生长的影响,比较瓶内和瓶外生根试管苗的成活率及株高差异。[结果]高肥力基质(如商品基质)处理的无根试管苗成活率低,但成活植株生长快,植株高,而低肥力基质(如新鲜河沙)更有利于无根试管苗生根成活,但植株生长慢;利用遮阳网和盖膜等措施调节温度、湿度和光照可使试管苗的生长环境逐渐过渡到自然环境条件;另外,瓶内生根试管苗的成活率和株高均显著高于瓶外生根试管苗。[结论]试管苗瓶外生根技术的研究成功有利于简化传统甘蔗试管苗生根技术,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甘蔗健康种苗的大面积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无根试管苗 瓶外生根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糖组织培养在甘蔗快繁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淡明 李松 +4 位作者 卢曼曼 余坤兴 刘红坚 刘丽敏 刘俊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9期29-30,共2页
[目的]研究植物无糖组织培养技术在甘蔗快繁中的应用。[方法]选用透明硬质塑料盒为培养容器,以珍珠岩和蛭石为基质,进行甘蔗无糖组织培养。在普通培养条件及高CO_2浓度条件下探讨新型培养容器和基质及CO_2浓度对甘蔗快繁的影响。[结果]... [目的]研究植物无糖组织培养技术在甘蔗快繁中的应用。[方法]选用透明硬质塑料盒为培养容器,以珍珠岩和蛭石为基质,进行甘蔗无糖组织培养。在普通培养条件及高CO_2浓度条件下探讨新型培养容器和基质及CO_2浓度对甘蔗快繁的影响。[结果]无糖培养的甘蔗植株株高比常规培养的植株高1.03 cm,差异不显著;无糖培养的植株鲜重比常规培养的重0.73 g,差异显著;无糖培养的甘蔗生根数和根长分别为3.60根和1.08 cm,与常规培养的差异显著。[结论]用无糖培养方式培养的甘蔗组培苗在株高、鲜重、根数和根长等生长指标上优于传统培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糖培养 甘蔗 快繁 C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密度对甘蔗品种桂辐98-296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刘红坚 李松 +5 位作者 游建华 刘丽敏 淡明 卢曼曼 刘俊仙 余坤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2期7327-7328,共2页
[目的]为了解桂辐98-296在广西蔗区的适宜种植密度,为其在广西蔗区大规模推广种植提供依据.[方法]于2013年在广西蔗区对桂辐98-296进行4种不同种植密度水平(6.75万、8.25万、9.75万、11.25万芽/hm2)比较试验.[结果]随着种植密度从6.7... [目的]为了解桂辐98-296在广西蔗区的适宜种植密度,为其在广西蔗区大规模推广种植提供依据.[方法]于2013年在广西蔗区对桂辐98-296进行4种不同种植密度水平(6.75万、8.25万、9.75万、11.25万芽/hm2)比较试验.[结果]随着种植密度从6.75万芽/hm2增加到11.25万芽/hm2,桂辐98-296出苗率、单位面积有效茎数和蔗茎产量有提高的趋势,分蘖率和茎径则呈下降趋势.其中,种植密度为6.75万~9.75万芽/hm2时,单位面积蔗茎产量为80 520 ~83 610 kg/hm2,没有显著差异;种植密度为6.75万芽/hm2时,单位面积蔗茎产量达到83 610 kg/hm2.[结论]在桂辐98-296实际生产中要因地制宜才可以达到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桂辐98-296 种植密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糖增产剂对糖能型甘蔗品种产量和糖分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松 余坤兴 +6 位作者 杨荣仲 谭芳 刘丽敏 刘红坚 淡明 游建华 戴友铭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438-3440,共3页
[目的]为提高蔗糖分,提前糖能型甘蔗品种开榨时间。[方法]应用甘蔗增糖增产剂对桂糖22号、桂糖26号和桂引5等糖能型甘蔗品种在未成熟前进行叶片喷雾处理。[结果]甘蔗增糖增产剂对甘蔗生长有一定的影响,品种不同影响不同,但对有效茎数、... [目的]为提高蔗糖分,提前糖能型甘蔗品种开榨时间。[方法]应用甘蔗增糖增产剂对桂糖22号、桂糖26号和桂引5等糖能型甘蔗品种在未成熟前进行叶片喷雾处理。[结果]甘蔗增糖增产剂对甘蔗生长有一定的影响,品种不同影响不同,但对有效茎数、宿根蔗发株影响较小。喷施增糖增产剂后,甘蔗仍具有较大的生长量,有较好的增糖效果。同时,各品种处理都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叶片中酸性转化酶活性,提高了中性转化酶活性。[结论]应用甘蔗增糖增产剂,可以提高糖能型甘蔗品种单位面积产糖量,在生产上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增糖增产剂 糖能型甘蔗 产量 糖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皮果蔗花叶病茎尖脱毒技术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唐红琴 淡明 +5 位作者 李松 余坤兴 黄诚华 刘丽敏 刘红坚 卢曼曼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15345-15346,共2页
[目的]利用果蔗热带种(Badila)茎尖培养进行甘蔗花叶病的脱毒研究。[方法]采用黑皮果蔗茎尖作为外植体进行了组织培养,并在生根阶段和假植阶段进行了甘蔗花叶病毒的分子检测。[结果]初代培养基为MS+0.50 mg/L6-BA+0.01 mg/LNAA+30 g/L蔗... [目的]利用果蔗热带种(Badila)茎尖培养进行甘蔗花叶病的脱毒研究。[方法]采用黑皮果蔗茎尖作为外植体进行了组织培养,并在生根阶段和假植阶段进行了甘蔗花叶病毒的分子检测。[结果]初代培养基为MS+0.50 mg/L6-BA+0.01 mg/LNAA+30 g/L蔗糖,继代培养基为MS+0.20 mg/L6-BA+0.01 mg/LNAA+30 g/L蔗糖。甘蔗花叶病毒检测结果为阴性。[结论]利用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能够有效脱除花叶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皮果蔗 甘蔗花叶病 茎尖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茎尖胚状体脱毒苗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松 余坤兴 +6 位作者 刘丽敏 淡明 刘红坚 杨柳 谭芳 游建华 戴友铭 《中国糖料》 2010年第4期1-5,8,共6页
以甘蔗新台糖22号为材料,比较茎尖胚状体、茎尖与腋芽3种分化成苗繁育方法在不同时期接种、不同激素水平下的组培苗增殖速度、苗素质及脱毒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组培苗繁殖速度以茎尖胚状体分化苗最快,增殖5代后扩繁2589倍,茎尖297倍,腋... 以甘蔗新台糖22号为材料,比较茎尖胚状体、茎尖与腋芽3种分化成苗繁育方法在不同时期接种、不同激素水平下的组培苗增殖速度、苗素质及脱毒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组培苗繁殖速度以茎尖胚状体分化苗最快,增殖5代后扩繁2589倍,茎尖297倍,腋芽104倍,培养基以6-BA 1.5mg/L+NAA 0.01-0.1mg/L增殖效果最好;组培苗质量与繁殖速度相反;出现不正常生长的苗类型有白化苗、细弱小苗、玻璃化苗、疯长苗4种,茎尖胚状体苗发生率1.77%,茎尖苗1.56%,腋芽苗0.31%;不同处理间组培苗生根及移栽成活率差异不显著,生根率茎尖胚状体苗75.3%、茎尖苗76.9%、腋芽苗76.6%,移栽成活率茎尖胚状体苗94.8%、茎尖苗95.4%、腋芽苗95.1%,生根培养基以NAA7.5mg/L+ABA 2.5mg/L最好;去除RSD、花叶病方面,以茎尖胚状体苗最好,RSD去除率95%、花叶病去除率100%,茎尖苗RSD去除率70%、花叶病75%,腋芽苗未能去除RSD、花叶病。应用茎尖胚性细胞再生植株,脱毒效果好,繁殖速度快,可克服目前脱毒苗生产中试管苗扩繁量小、成本高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茎尖 胚状体 脱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氯酸钠在甘蔗开放式组培苗繁殖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松 刘欣 +7 位作者 刘红坚 刘俊仙 余坤兴 卢曼曼 淡明 刘丽敏 何毅波 张伟珍 《中国糖料》 2016年第6期3-6,共4页
以常规组培方式获得的新台糖22号无菌继代苗为材料。将不同浓度的次氯酸钠溶液加入到培养基中。研究次氯酸钠在甘蔗开放式组织培养的有效浓度,以及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的最佳浓度。结果表明,次氯酸钠浓度在800mg/L以上可有效抑制培养... 以常规组培方式获得的新台糖22号无菌继代苗为材料。将不同浓度的次氯酸钠溶液加入到培养基中。研究次氯酸钠在甘蔗开放式组织培养的有效浓度,以及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的最佳浓度。结果表明,次氯酸钠浓度在800mg/L以上可有效抑制培养基的污染,组培苗的增殖系数以900~1000mg/L较好.生根效果以1000-1100mg/L为佳。结论:在甘蔗开放式培养中。次氯酸钠的浓度以1000mg/L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次氯酸钠 开放式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释肥对新植蔗生长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李松 刘斌 +2 位作者 余坤兴 江泽普 钟寰 《中国糖料》 2013年第1期14-17,共4页
以蔗农习惯施肥量为对照,科比斯缓释肥设等养分含量、等价值、一次性施肥处理,在广西钦南区、田阳县、隆安县、西江农场、环江县、宁明县、驮卢糖厂(江州区)、宜州市八个蔗区进行试验。试验结果:等养分含量处理,甘蔗667m2平均产量5788.... 以蔗农习惯施肥量为对照,科比斯缓释肥设等养分含量、等价值、一次性施肥处理,在广西钦南区、田阳县、隆安县、西江农场、环江县、宁明县、驮卢糖厂(江州区)、宜州市八个蔗区进行试验。试验结果:等养分含量处理,甘蔗667m2平均产量5788.0kg、纯收入567.91元,分别比对照的5190.3kg、672.48元增产597.7kg、减收104.57元;等价值处理,甘蔗667m2平均产量5372.0kg、纯收入751.61元,分别比对照增产181.7kg、增收79.13元;一次性施肥(等价值)处理,甘蔗667m2平均产量5473.8kg、纯收入989.22元,分别比对照增产283.5kg、增收316.74元。试验结果说明科比斯缓释肥可在甘蔗生产中应用,并可一次性施用,可有效提高甘蔗生产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缓释肥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新品种桂糖48号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刘红坚 李松 +6 位作者 游建华 何为中 余坤兴 刘俊仙 刘丽敏 卢曼曼 刘欣 《甘蔗糖业》 2017年第1期9-13,共5页
甘蔗组织培养技术是加速繁殖新品种和加快新品种大面积推广的主要手段,不同品种的离体培养中其培养基中激素配比存在差异,因此筛选合适培养基是提高品种快繁效率的关键。本文以桂糖48号为材料,以MS基本培养基加外源激素浓度梯度进行试... 甘蔗组织培养技术是加速繁殖新品种和加快新品种大面积推广的主要手段,不同品种的离体培养中其培养基中激素配比存在差异,因此筛选合适培养基是提高品种快繁效率的关键。本文以桂糖48号为材料,以MS基本培养基加外源激素浓度梯度进行试验处理设计,对品种的愈伤组织诱导、愈伤分化、试管苗增殖和生根阶段进行培养基筛选试验,以其筛选出最合适桂糖48号的培养基配方。试验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为MS+2,4-D 3.0 mg/L;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为MS+BA 1.0 mg/L;初代增殖培养基为MS+BA 2.0 mg/L+NAA 0.1 mg/L+GA 0.5 g/L;继代培养基为MS+BA 2.0 mg/L+NAA 0.1mg/L;生根培养基为1/2 MS+NAA 12 mg/L。在该培养基下,生根最好,苗绿,比较高,长势好,对加快甘蔗新品种桂糖48号在广西大面积推广起到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桂糖48号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脱毒健康种苗宿根矮化病的PCR检测 被引量:1
10
作者 淡明 李松 +3 位作者 余坤兴 刘丽敏 刘红坚 戴友铭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308-5309,5514,共3页
[目的]为甘蔗脱毒健康种苗宿根矮化病的检测提供好的方法。[方法]利用PCR技术对甘蔗脱毒健康种苗进行甘蔗宿根矮化病(RSD)病菌的检测研究。[结果]在甘蔗健康种苗生长的前几个不同时期(组培苗增殖、生根、丛苗沙培和单株假植阶段),甘蔗... [目的]为甘蔗脱毒健康种苗宿根矮化病的检测提供好的方法。[方法]利用PCR技术对甘蔗脱毒健康种苗进行甘蔗宿根矮化病(RSD)病菌的检测研究。[结果]在甘蔗健康种苗生长的前几个不同时期(组培苗增殖、生根、丛苗沙培和单株假植阶段),甘蔗宿根矮化病菌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对PCR检测灵敏度的研究表明,PCR能够检测到甘蔗宿根矮化病菌液浓度10-3。[结论]PCR检测特异性好、灵敏度高,适合甘蔗脱毒健康种苗生产中的大批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健康种苗 甘蔗宿根矮化病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皮果蔗拔地拉茎尖杯苗商品蔗的栽培技术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李松 唐红琴 +6 位作者 游建华 余坤兴 刘丽敏 刘红坚 淡明 谭芳 戴友铭 《浙江农业科学》 2010年第6期1226-1228,共3页
以黑皮果蔗茎尖脱毒组培杯苗为材料,比较不同种植密度、主茎苗不同去除时间对生产商品蔗的影响,结果表明,脱毒果蔗组培苗在分蘖盛期拔节初期进行间苗,并去除主茎苗,定苗5.175万株.hm-2,可显著提高产量和商品蔗率;果蔗茎尖脱毒健康组培... 以黑皮果蔗茎尖脱毒组培杯苗为材料,比较不同种植密度、主茎苗不同去除时间对生产商品蔗的影响,结果表明,脱毒果蔗组培苗在分蘖盛期拔节初期进行间苗,并去除主茎苗,定苗5.175万株.hm-2,可显著提高产量和商品蔗率;果蔗茎尖脱毒健康组培杯苗种植密度1.5万~1.8万株.hm-2,在苗间、去除主茎苗、定苗及在相应技术配套条件下进行商品蔗生产,经济效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皮果蔗 组培杯苗 商品蔗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新品种桂糖47号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红坚 李松 +6 位作者 游建华 何为中 刘俊仙 卢曼曼 刘丽敏 余坤兴 刘欣 《中国糖料》 2017年第2期6-8,共3页
以桂糖47号为材料,以MS基本加外源激素浓度梯度进行试验处理设计,对品种的愈伤诱导、愈伤分化、试管苗增殖和生根阶段进行培养基筛选试验,以期筛选出最合适桂糖47号的培养基配方。试验结果表明:优化的桂糖47号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2,... 以桂糖47号为材料,以MS基本加外源激素浓度梯度进行试验处理设计,对品种的愈伤诱导、愈伤分化、试管苗增殖和生根阶段进行培养基筛选试验,以期筛选出最合适桂糖47号的培养基配方。试验结果表明:优化的桂糖47号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2,4-D 2.5mg/L;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为MS+BA 1.0mg/L;增殖培养基为MS+BA 0.8mg/L+NAA 0.05mg/L;生根培养基为1/2 MS+NAA5mg/L,生根最好,苗绿、比较高,长势好,对加快甘蔗新品种桂糖47号在广西蔗区大面积推广种植起到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桂糖47号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效唑浸种对甘蔗分蘖提早萌发及幼苗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俊仙 李松 +9 位作者 谭芳 刘欣 何毅波 吴凯朝 熊发前 刘丽敏 刘红坚 余坤兴 淡明 卢曼曼 《湖南农业科学》 2016年第2期22-25,30,共5页
以甘蔗品种新台糖22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多效唑浸种,在甘蔗2、4、6叶期调查甘蔗幼苗的分蘖数和生长情况,并对各时期叶片内源激素IAA、CTK、ABA和GA_3等含量进行了测定,探讨多效唑浸种处理对甘蔗幼苗分蘖提早发生以及幼苗内源激素含... 以甘蔗品种新台糖22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多效唑浸种,在甘蔗2、4、6叶期调查甘蔗幼苗的分蘖数和生长情况,并对各时期叶片内源激素IAA、CTK、ABA和GA_3等含量进行了测定,探讨多效唑浸种处理对甘蔗幼苗分蘖提早发生以及幼苗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浸种处理可以有效提高并提早甘蔗幼苗分蘖的发生,适宜甘蔗分蘖发生及生长发育的多效唑处理浓度为50 mg/L;多效唑浸种处理显著提高了甘蔗幼苗叶片中的CTK和ABA含量,降低了IAA和GA_3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多效唑 分蘖 内源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和假植期对甘蔗单株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及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松 刘丽敏 +5 位作者 淡明 余坤兴 刘红坚 谭芳 卢曼曼 唐红琴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第12期13-16,共4页
以菜园土和荒山土为基质,对甘蔗新台糖22号脱毒组培苗进行分单株假植,比较不同基质、不同移栽时间对其室外假植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菜园土和荒山土均以生土层处理假植成活率最高,分别达93.95%、94.07%,最低为熟土层处理;同一基质不同... 以菜园土和荒山土为基质,对甘蔗新台糖22号脱毒组培苗进行分单株假植,比较不同基质、不同移栽时间对其室外假植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菜园土和荒山土均以生土层处理假植成活率最高,分别达93.95%、94.07%,最低为熟土层处理;同一基质不同种植时间,随温度光照条件的改善,其成活率逐渐提高,且以熟土层处理尤其明显;在温度光照条件最好的5月,种植成活率最高,达97.45%,不同基质间差异不明显;成活假植苗以熟土处理的生长较好,其次为上层生土下层熟土处理,生土处理最差,但各处理假植苗均符合大田移栽种植标准;组培苗以大苗成活率最高,达97.80%,其次是中苗,成活率最低的是小苗;同一时间移栽,不同基质处理间的假植苗叶绿素a+b含量差别不大。应用菜园土、荒山土等为基质对组培苗进行单株移栽,其成活率较高,可缩短室外育苗时间,提高育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组培苗 基质 假植期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开放式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松 刘红坚 +5 位作者 刘欣 刘俊仙 余坤兴 卢曼曼 刘丽敏 何毅波 《湖南农业科学》 2016年第9期1-3,共3页
以浓度为1000mg/L次氯酸钠为抑菌剂,在甘蔗开放式组织培养条件下,对MS培养基中的无机盐、蔗糖、激素等因素进行调整试验,观察甘蔗腋芽诱导分化芽数、增殖情况等。结果表明:(1)在抑菌剂作用下,污染率高低与无机盐浓度、6-BA浓度... 以浓度为1000mg/L次氯酸钠为抑菌剂,在甘蔗开放式组织培养条件下,对MS培养基中的无机盐、蔗糖、激素等因素进行调整试验,观察甘蔗腋芽诱导分化芽数、增殖情况等。结果表明:(1)在抑菌剂作用下,污染率高低与无机盐浓度、6-BA浓度高低不呈相关性,但污染率随蔗糖浓度的提高而提高;(2)无机盐浓度、蔗糖浓度高低对甘蔗腋芽诱导分化有影响,规律性不明显;甘蔗腋芽诱导分化率随6-BA浓度的提高而提高;(3)无机盐、6-BA、蔗糖等因素随浓度的增加对芽的繁殖有促进作用。可见,在MS+BA1.5-2.0mg/L+NAA0.1mg/L+蔗糖30‰+次氯酸钠1000mg/L的培养基中,腋芽繁殖速度较快,可在甘蔗开放式组织培养中使用;但腋芽增殖速度与组培苗素质仍低于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开放式组培 快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辐98-296在广西桂中蔗区种植的表现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松 游建华 +5 位作者 余坤兴 刘红坚 刘丽敏 淡明 戴友铭 谭芳 《甘蔗糖业》 2010年第4期10-13,5,共5页
对桂辐98-296在广西桂中蔗区进行种植试验。结果表明:桂辐98-296出苗(或发株)率、分蘖率、株高、单位面积有效茎数等分别比对照ROC22高或多5.5%(绝对值)、64.5%(绝对值)、17.0cm、21150条/hm2,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茎径比对照ROC22小0.16... 对桂辐98-296在广西桂中蔗区进行种植试验。结果表明:桂辐98-296出苗(或发株)率、分蘖率、株高、单位面积有效茎数等分别比对照ROC22高或多5.5%(绝对值)、64.5%(绝对值)、17.0cm、21150条/hm2,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茎径比对照ROC22小0.16cm,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蔗糖分与对照相若;单位面积产蔗量、含糖量分别比对照ROC22高22.5t/hm2和2.0t/hm2,且差异达显著水平。桂辐98-296全期生长快,中茎,抗逆性强,宿根性好,可以在桂中推广使用,且具有取代ROC22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辐98-2 96 桂中 种植 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轻甘蔗组织培养中酚污染的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红坚 刘丽敏 +6 位作者 淡明 卢曼曼 刘俊仙 李松 游建华 余坤兴 刘欣 《甘蔗糖业》 2014年第1期8-11,共4页
本文对桂糖32号茎尖芽培养进行了多方面的试验:接种初期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抗坏血酸或柠檬酸,甘蔗嫩梢在水中浸泡不同的时间,茎尖芽接种前适当干旱,培养基中采用不同激素浓度等。试验结果表明:①培养初期加入40~50mg/L的... 本文对桂糖32号茎尖芽培养进行了多方面的试验:接种初期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抗坏血酸或柠檬酸,甘蔗嫩梢在水中浸泡不同的时间,茎尖芽接种前适当干旱,培养基中采用不同激素浓度等。试验结果表明:①培养初期加入40~50mg/L的抗坏血酸能大大减轻甘蔗茎尖芽的酚害;②培养基中加入柠檬酸对减轻茎尖芽的酚害不明显;③在水中切片,浸泡45min,减轻甘蔗嫩梢切片的酚害作用明显,有利于诱导质量好的愈伤组织;④接种前的材料经过3~5天的干旱也能减轻茎尖芽的酚害,提高茎尖芽的成活率;⑤茎尖芽在培养初期,激素浓度越低,酚害越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轻 甘蔗 组织培养 酚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新品种桂糖02-1156均匀设计组培快繁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丽敏 刘红坚 +5 位作者 余坤兴 淡明 刘俊仙 卢曼曼 李松 杨柳 《中国糖料》 2014年第1期8-9,12,共3页
以甘蔗新品种桂糖02—1156为材料,生产甘蔗脱毒苗。为了筛选其最佳培养基配方,在培养基内添加PP333、6-BA和NAA并采用均匀设计法设计试验方案,结果采用二次回归法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PP333取lmg/L,6-BA取2mg/L,其脱毒苗株... 以甘蔗新品种桂糖02—1156为材料,生产甘蔗脱毒苗。为了筛选其最佳培养基配方,在培养基内添加PP333、6-BA和NAA并采用均匀设计法设计试验方案,结果采用二次回归法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PP333取lmg/L,6-BA取2mg/L,其脱毒苗株型好,增殖率高,预测值为5.974,经验证试验其增殖率为6.045,与预测结果基本符合。因此,将均匀设计法应用到甘蔗组培快繁中筛选培养基配方是一种高效,准确率高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组培快繁 均匀设计 桂糖02—115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新品种Q146引种试验的表现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引芝 游建华 +3 位作者 许树宁 梁阗 余坤兴 农定产 《中国糖料》 2009年第1期32-33,39,共3页
2005~2007年对国外引进的甘蔗新品种Q146进行两年新植和两年宿根的品比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平均公顷产蔗量101.96t.比对照种新台糖22号增产16.77t,增幅19.7%,差异显著;甘蔗蔗糖分11月达14.20%,11月~1月平均15.79%,... 2005~2007年对国外引进的甘蔗新品种Q146进行两年新植和两年宿根的品比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平均公顷产蔗量101.96t.比对照种新台糖22号增产16.77t,增幅19.7%,差异显著;甘蔗蔗糖分11月达14.20%,11月~1月平均15.79%,比新台糖22号略高;公顷含糖量平均16.10t,比新台糖22号增2.71t,增幅20.2%。属早熟、高产、高糖品种.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引种试验 产量 蔗糖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滴灌施肥量对果蔗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松 何毅波 +5 位作者 余坤兴 刘俊仙 卢曼曼 刘红坚 刘丽敏 张伟珍 《湖南农业科学》 2019年第3期33-36,共4页
为了探究不同滴灌施肥量对旱地果蔗商品蔗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在广西农业科学院里建试验基地进行试验,以常规土层施肥量为对照(CK),设3个滴灌处理,即CK施肥总量的70%(A)、85%(B)、100%(C);常规土层施肥量分3次施用,滴灌施肥每5天1次,共24... 为了探究不同滴灌施肥量对旱地果蔗商品蔗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在广西农业科学院里建试验基地进行试验,以常规土层施肥量为对照(CK),设3个滴灌处理,即CK施肥总量的70%(A)、85%(B)、100%(C);常规土层施肥量分3次施用,滴灌施肥每5天1次,共24次。结果表明:(1)在农艺性状方面,除处理C的株高比CK矮3.9 cm外,各处理的农艺性状均优于对照,其中处理B与CK节间长度差异达显著水平;(2)单茎重三个处理均高于CK,以处理B最重,达3.32 kg;商品蔗数以处理C条数最多,达2 887条/667m^2;单位面积商品蔗产量以处理C最高,为9 142.8 kg/667m^2,比对照增产6.60%;(3)田间蔗汁锤度,以CK最高,达14.77%,比最低的处理A高0.78个百分点,各处理差异不显著;(4)各处理单位面积产值、纯收入等高于CK,且均是处理C最高,其单位面积产值、纯收入为17 554.18和15 952.18元/667m^2,分别比CK增加产值6.60%和增收7.32%。处理B与处理C结果相近。在具有滴灌条件的旱地可进行果蔗栽培,其大培土后施肥量只有常规施肥量的70%~85%的情况下,仍可获得高于常规施肥的产值和纯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蔗 滴灌 水肥一体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