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制备方法对魔芋飞粉蛋白质结构及功能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何怀叶 孔令辉 +4 位作者 裴迅 周望庭 吴慕慈 张瑞 何静仁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9-59,共11页
魔芋飞粉是魔芋精粉加工的主要副产物,富含丰富的蛋白质。为提高飞粉蛋白质利用率,本研究采用碱溶酸沉、低共熔溶剂(Deep Eutectic Solvents,DESs)-透析法和DESs-醇沉法制备3种飞粉蛋白质,并利用SDSPAGE电泳、扫描电镜、紫外与红外光谱... 魔芋飞粉是魔芋精粉加工的主要副产物,富含丰富的蛋白质。为提高飞粉蛋白质利用率,本研究采用碱溶酸沉、低共熔溶剂(Deep Eutectic Solvents,DESs)-透析法和DESs-醇沉法制备3种飞粉蛋白质,并利用SDSPAGE电泳、扫描电镜、紫外与红外光谱等方法探究制备方法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方法制备的蛋白质纯度为67.8%~85.3%,且主要由10~55 kDa的低分子量亚基组成。与传统的碱溶酸沉法相比,DESs提取的飞粉蛋白质分子量组成并未发生改变,但二级结构相对含量发生显著变化。热重分析曲线显示3种飞粉蛋白质在300℃左右均发生热降解,其中DESs-透析法的飞粉蛋白质热稳定性最佳(316℃)。此外,DESs提取的蛋白质功能特性均优于碱溶酸沉法,其中DESs-透析的蛋白质具有更好的持水持油性和乳化性能。本研究将为拓展魔芋飞粉蛋白在食品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飞粉 蛋白质 低共熔溶剂(DESs) 结构特征 功能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籽蛋白的弱酸高盐法提取工艺优化及品质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方雪莲 冯子盛 +2 位作者 何静仁 杨尚华 张瑞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59,共6页
旨在揭示弱酸高盐法提取菜籽蛋白的潜力,以脱脂低温压榨菜籽饼为原料,MgCl2溶液为提取液,采用弱酸高盐法提取菜籽蛋白,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提取温度、提取pH、提取时间、提取液浓度及料液比对菜籽蛋白提取率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进行菜籽... 旨在揭示弱酸高盐法提取菜籽蛋白的潜力,以脱脂低温压榨菜籽饼为原料,MgCl2溶液为提取液,采用弱酸高盐法提取菜籽蛋白,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提取温度、提取pH、提取时间、提取液浓度及料液比对菜籽蛋白提取率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进行菜籽蛋白的弱酸高盐法提取工艺优化,并比较弱酸高盐法菜籽蛋白与碱提酸沉法菜籽蛋白在抗营养因子(植酸、硫苷和单宁)含量与感官特性(气味、色泽)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弱酸高盐法提取菜籽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50℃、提取pH 6.5、提取时间150 min、提取液浓度150 mmol/L、料液比1∶3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菜籽蛋白提取率为(48.00±1.12)%,纯度为(73.99±2.87)%;弱酸高盐法菜籽蛋白的单宁含量为(0.90±0.06)%,植酸含量为(0.04±0.01)%,未检测出硫苷,色泽为浅黄色,各指标明显优于碱提酸沉法菜籽蛋白。弱酸高盐法作为一种温和的工艺在菜籽蛋白提取方面具有较好的开发潜力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籽蛋白 弱酸高盐提取 感官特性 抗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喃花色苷类衍生物家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3
作者 何静仁 邝敏杰 +6 位作者 齐敏玉 刘刚 李书艺 吴闹 祝振洲 郭莹 梁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28-234,共7页
吡喃花色苷是近些年发现于果酒(如红葡萄酒)中的新型花色苷衍生物,是酒体最重要的呈色物质之一。吡喃花色苷家族具有第四个吡喃环的基本特征,是在发酵、陈酿过程中由浆果花色苷与葡萄糖发酵代谢的中间产物及(或)浆果中其他酚类成分经环... 吡喃花色苷是近些年发现于果酒(如红葡萄酒)中的新型花色苷衍生物,是酒体最重要的呈色物质之一。吡喃花色苷家族具有第四个吡喃环的基本特征,是在发酵、陈酿过程中由浆果花色苷与葡萄糖发酵代谢的中间产物及(或)浆果中其他酚类成分经环加合反应形成的一系列天然色素物质。本文将系统介绍吡喃花色苷家族及其第二代衍生物家族的种类、分子结构、形成机制、稳定性与色度特征、抗氧化及抗肿瘤等生物活性。多种不同类型的吡喃花色苷家族不仅是重要呈色物质,而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良好的色泽特征及较强的功能活性,本文为进一步开展吡喃花色苷类衍生物的结构与其稳定性、色泽和功能性质关系的研究及其在葡萄酒产业和食品加工业中的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色苷 吡喃花色苷家族 第二代花色苷衍生物 陈酿果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银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杏叶中银杏酚酸(英文) 被引量:2
4
作者 何静仁 谢笔钧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7-210,共4页
建立了反相银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银杏叶中银杏酚酸含量的分析方法。在样品的浸提液中加入少量酸性盐溶液和吸附剂后 ,用一步反萃取法净化样品 ,有机相浓缩后供HPLC分析。流动相 :V(甲醇 )∶V(体积分数为 5 %的乙酸水溶液 ) =90∶10 ,其... 建立了反相银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银杏叶中银杏酚酸含量的分析方法。在样品的浸提液中加入少量酸性盐溶液和吸附剂后 ,用一步反萃取法净化样品 ,有机相浓缩后供HPLC分析。流动相 :V(甲醇 )∶V(体积分数为 5 %的乙酸水溶液 ) =90∶10 ,其中银离子浓度 0 0 3mol·L-1,紫外检测波长 310nm。结果表明 4种银杏酚酸之间达到基线分离 ,该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7 3% ,相对标准偏差 1 6 % ,最低检测量 0 0 2 6 μg ,可有效地用于银杏叶及其提取物中银杏酚酸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银化高效液相色谱法 定量分析 银杏叶 银杏酚酸 植物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蛋、皮蛋、咸蛋的检验
5
作者 何静仁 《肉类研究》 1996年第4期41-42,13,共3页
本文详细介绍了鲜蛋。
关键词 鲜蛋 皮蛋 咸蛋 检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米蛋白-多酚复合物的结构组成及分子形貌 被引量:18
6
作者 梁征 熊思慧 +3 位作者 郭莹 刘刚 黄庆荣 何静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85-90,共6页
为研究紫米中蛋白-多酚复合物的分离纯化及其结构组成与分子形貌,采取Osborne分级提取从紫米中得到紫米蛋白-多酚复合物,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其分子质量,邻苯二甲醛柱后衍生法分析比较紫米蛋白-多酚复合物以及大... 为研究紫米中蛋白-多酚复合物的分离纯化及其结构组成与分子形貌,采取Osborne分级提取从紫米中得到紫米蛋白-多酚复合物,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其分子质量,邻苯二甲醛柱后衍生法分析比较紫米蛋白-多酚复合物以及大米蛋白的氨基酸组成,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鉴定紫米蛋白-多酚复合物中花色苷聚合物的基本单体组成,并利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紫米蛋白-多酚复合物的表面形貌特征。结果表明,紫米蛋白-多酚复合物的蛋白质质量分数为(94.3±2.7)%,多酚含量为(10.1±4.0)mg/g;紫米蛋白-多酚复合物与大米蛋白在37 ku以上分子质量处亚基组成存在明显差异;复合物的氨基酸组成更加丰富,有更优的必需氨基酸组成;复合物中花色苷单体组成为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和芍药素-3-O-葡萄糖苷;紫米蛋白-多酚复合物以不规则球形结构为主,其结合单元的粒径大约为4.7 nm左右。本实验对后续探索有色谷物多酚复合物的功能特性、多酚-蛋白质相互作用与生物活性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米 蛋白-多酚复合物 结构组成 分子形貌 原子力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豆蛋白的分级提取及黑豆花色苷的成分鉴定 被引量:14
7
作者 江甜 何毅 +2 位作者 祝振洲 李书艺 何静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17-222,共6页
以黑豆为原料,添加不同浓度(0、5、10、15、20、25 mmol/L)的不同二价阳离子(Ca^(2+)、Mg^(2+)和Zn^(2+))分级提取黑豆蛋白,经冷冻干燥后用凯氏定氮法测得蛋白质量浓度,并对所得蛋白级分(7S、11S)的纯度和得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豆... 以黑豆为原料,添加不同浓度(0、5、10、15、20、25 mmol/L)的不同二价阳离子(Ca^(2+)、Mg^(2+)和Zn^(2+))分级提取黑豆蛋白,经冷冻干燥后用凯氏定氮法测得蛋白质量浓度,并对所得蛋白级分(7S、11S)的纯度和得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豆提取过程中所加入二价阳离子的类型及浓度显著影响7S和11S球蛋白的得率和纯度。利用综合平衡法,最终选定添加10 mmol/L的Mg2+分级提取黑豆球蛋白,得到7S蛋白纯度和得率分别为(86.29±3.25)%和(2.90±0.14)%,11S蛋白纯度和得率分别为(87.42±3.30)%和(9.11±0.28)%。用乙醇法提取黑豆花色苷,测得黑豆中总花色苷含量为(0.58±0.03)mg/g,总酚含量为(2.22±0.12)mg/g,对黑豆花色苷进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其组成成分为飞燕草色素-3-O-葡萄糖苷、矢车菊色素-3-O-葡萄糖苷、牵牛花色素-3-O-葡萄糖苷和锦葵花色素-3-O-葡萄糖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豆 分级提取 7S球蛋白 11S球蛋白 花色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米营养功能成分及其游离态与结合态组成的HPLC/LC-MS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杨宁 熊思慧 +5 位作者 何静仁 蔡杰 李书艺 何毅 金伟平 祝振洲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7-32,共6页
以墨江紫米为研究对象,采用CIE Lab、HPLC和LCMS等分析技术并结合GB/T 5009.3—2010、5009.4—2010和5009.9—2008标准检测方法,全面地分析了紫米中基本营养成分和功能活性物质,并研究其呈色特征,同时对紫米多酚酸、黄酮和花色苷类物质... 以墨江紫米为研究对象,采用CIE Lab、HPLC和LCMS等分析技术并结合GB/T 5009.3—2010、5009.4—2010和5009.9—2008标准检测方法,全面地分析了紫米中基本营养成分和功能活性物质,并研究其呈色特征,同时对紫米多酚酸、黄酮和花色苷类物质的游离态与结合态组成进行鉴定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基本营养成分方面,紫米与普通白米相比含量差异较大。紫米的蛋白质含量较白米高23%、灰分含量较白米高31%,而淀粉含量低于白米约15%。测色仪的色泽表征表明紫米和白米在色度、透明度等外观品质方面有极大的色差。紫米总花色苷和游离态与结合态总多酚、总黄酮的含量均高于白米,且以游离态的多酚和黄酮为主。HPLC、LC-MS分析结果表明,紫米酚酸黄酮类物质主要包括原儿茶酸、绿原酸、香草酸、咖啡酸、表儿茶素、p-香豆素、芦丁和阿魏酸等;花色苷主要为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锦葵-3-葡萄糖苷和芍药-3-葡萄糖苷。研究结果可为墨江紫米品质评价与鉴定,以及后续营养功能性紫米食品的开发提供方法学参考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米 营养功能成分 多酚 黄酮 花色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清粉凝胶特性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9
9
作者 蔡杰 张倩 +4 位作者 雷苗 陈璟瑶 刘刚 何静仁 汤尚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395-399,共5页
蛋清粉作为一类干燥的蛋制品,既保有了蛋清蛋白优良的功能特性,同时规避了液蛋制品难贮藏、难运输的固有弊端,因而用途十分广泛。为了进一步满足市场对高凝胶性蛋清粉的需求,国内外研究者对此做了大量的工作。本文从蛋清蛋白的组成着手... 蛋清粉作为一类干燥的蛋制品,既保有了蛋清蛋白优良的功能特性,同时规避了液蛋制品难贮藏、难运输的固有弊端,因而用途十分广泛。为了进一步满足市场对高凝胶性蛋清粉的需求,国内外研究者对此做了大量的工作。本文从蛋清蛋白的组成着手,阐述了蛋清蛋白凝胶性能的影响机理,着重对蛋清粉凝胶特性的改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丰富食品蛋白质凝胶化理论研究以及拓展蛋清粉高效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清蛋白 蛋清粉 凝胶性能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纤维素乙酰化改性及其纳米纤维的制备 被引量:11
10
作者 蔡杰 张倩 +3 位作者 雷苗 何静仁 熊汉国 余雁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0-84,共5页
竹纤维经一步碱纯化制得α-纤维素含量高于96%的碱处理竹纤维素,达到了商业合成醋酸纤维素对原料的要求;随后对提纯的竹纤维素进行乙酰化改性,以提高其用于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材料的溶解特性。采用相应的表征手段(SEM和NMR)分析了竹... 竹纤维经一步碱纯化制得α-纤维素含量高于96%的碱处理竹纤维素,达到了商业合成醋酸纤维素对原料的要求;随后对提纯的竹纤维素进行乙酰化改性,以提高其用于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材料的溶解特性。采用相应的表征手段(SEM和NMR)分析了竹纤维纯化和乙酰化反应过程中产物形貌及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经Na OH溶液纯化后样品的纤维形貌得到了保持,粗糙的纤维表面印证了原料中杂质成分的脱除;乙酰反应使得纤维素分子上的羟基被取代转变为醋酸纤维素结构。并基于静电纺丝技术(纺丝工艺条件:电压22 k V,溶液流速为1 m L/h,接收距离15 cm,滚筒转速15.2 m/s)成功制得了形貌均匀、取向可控的竹纤维源纳米纤维。相关研究结论可为我国农业纤维性资源纳米化全新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契合时下充分开发环境友好型可再生生物质资源的研究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纤维素 乙酰化改性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吡喃花色苷的制备优化及HPLC-MS/MS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邝敏杰 吴闹 +4 位作者 齐敏玉 何静仁 李书艺 邓莉 陈轩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257-262,共6页
以葡萄皮红色素提取物为原料,正交实验法研究花色苷在丙酮介质中反应合成甲基吡喃花色苷的最佳条件,探讨了反应物比例、底物浓度、温度、pH等因素对甲基吡喃花色苷生成量的影响,高效液相色谱(HPLC)监测反应过程,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二... 以葡萄皮红色素提取物为原料,正交实验法研究花色苷在丙酮介质中反应合成甲基吡喃花色苷的最佳条件,探讨了反应物比例、底物浓度、温度、pH等因素对甲基吡喃花色苷生成量的影响,高效液相色谱(HPLC)监测反应过程,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串联离子阱多级质谱(HPLC-DAD-EI-MS/MS)法对反应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是:反应物比例(葡萄皮红色素提取物mg∶丙酮mL)15∶1,葡萄皮红色素提取物浓度2.5mg/mL,反应pH3.0、温度45℃。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结合多级质谱裂解分析表明,反应主要产物为甲基吡喃锦葵花色苷,反应第9d其得率为49.4%。经分离纯化后的甲基吡喃花色苷特征吸收峰在478nm,与原花色苷比较明显发生蓝移。实验结果为甲基吡喃花色苷的高效制备、功能与理化性质研究提供了一种经济有效的研究方法和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色苷 甲基吡喃花色苷 正交实验 高效制备 HPLC-MS/MS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外种皮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春美 何静仁 +1 位作者 杜红祥 谢笔钧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70-74,共5页
本文考察了不同浓度的酒精,不同的浸提温度、料液比、浸提时间以及浸提次数对银杏外种皮总黄酮浸出的影响,并将所得粗提物用ADS-17大孔树脂进行初步分离纯化,结果表明银杏外种皮最佳浸提工艺为:用60%乙醇,料液比1∶12,温度为60℃,浸提两... 本文考察了不同浓度的酒精,不同的浸提温度、料液比、浸提时间以及浸提次数对银杏外种皮总黄酮浸出的影响,并将所得粗提物用ADS-17大孔树脂进行初步分离纯化,结果表明银杏外种皮最佳浸提工艺为:用60%乙醇,料液比1∶12,温度为60℃,浸提两次(每次2~3h)。采用ADS-17大孔树脂,用70%洗脱,可将银杏外种皮黄酮进行初步纯化,纯化后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可达22.3%。银杏外种皮提取物在FeSO4-H2O2体系中有很强的清除·OH作用,其IC50值为0.18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外种皮 总黄酮 提取工艺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薯花色苷-蛋白复合物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莹 江甜 +2 位作者 李书艺 祝振洲 何静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109-113,共5页
采用硫酸铵沉淀法制备紫薯花色苷-蛋白复合物,经二乙氨基乙基纤维素52和Sephadex G-75葡聚糖凝胶纯化得紫薯纯蛋白,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紫薯蛋白及紫薯花色苷-蛋白复合物的分子质量,运用紫外、荧光、红外和圆二色谱多种光谱方法... 采用硫酸铵沉淀法制备紫薯花色苷-蛋白复合物,经二乙氨基乙基纤维素52和Sephadex G-75葡聚糖凝胶纯化得紫薯纯蛋白,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紫薯蛋白及紫薯花色苷-蛋白复合物的分子质量,运用紫外、荧光、红外和圆二色谱多种光谱方法对紫薯蛋白及紫薯花色苷-蛋白复合物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紫薯蛋白及花色苷-蛋白复合物的分子质量无明显差异,均存在4种不同的分子质量分布:58、24、18 k D和14 k D。紫薯蛋白紫外最大吸收峰位于200 nm波长处,复合物的紫外光谱略有红移且吸收增强。紫薯蛋白荧光光谱的最大发射波长是340 nm,而复合物的荧光强度几乎完全猝灭。紫薯蛋白的红外光谱图具有酰胺带特征吸收,复合物的红外光谱峰形和吸收强度发生明显变化。圆二色谱图显示紫薯蛋白二级结构以β-折叠(43.6%)和无规卷曲(45.7%)为主,β-转角(10.6%)次之,而复合物以β-折叠(72.2%)为主,无规卷曲(27.8%)含量降低,β-转角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薯 花色苷-蛋白复合物 紫薯蛋白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栀子功能性饮料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蔡小双 段李歌 +4 位作者 李书艺 祝振洲 刘刚 邓莉 何静仁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5年第5期50-54,共5页
目的:以栀子果浸提液为主要原料,在配方优化的基础上,研制出口感均衡、具有抗氧化和清热解毒等综合保健功效作用的栀子饮料。方法:采用感官评价及脂质膜电子舌味觉分析系统,通过风味调配正交试验,确定栀子饮料最佳制备工艺和相关参数。... 目的:以栀子果浸提液为主要原料,在配方优化的基础上,研制出口感均衡、具有抗氧化和清热解毒等综合保健功效作用的栀子饮料。方法:采用感官评价及脂质膜电子舌味觉分析系统,通过风味调配正交试验,确定栀子饮料最佳制备工艺和相关参数。结果:栀子饮料原液制备参数为:栀子果粉碎后经1∶50(g∶m L)比例的纯净水于80℃超声浸提30 min,高速离心收集上清液。栀子原液和辅料对该饮料的感官品质有较大影响,最佳配方为栀子原汁:水=1∶3;糖添加配比为木糖醇6%、蜂蜜1%、甜菊糖0.006%;柠檬酸添加量0.04%。结论:该饮料色泽亮黄、澄清透明、具有栀子特有风味、口感清爽,是一款适合大众口味的栀子功能性饮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 功能性饮料 制备工艺 感官评价 电子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方法提取光皮木瓜籽油及成分分析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瑞 何静仁 +4 位作者 蔡小双 祝振洲 李书艺 吴玉郧 吴伟忠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6-61,共6页
以光皮木瓜籽为主要原料,研究超声波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亚临界流体萃取、低温压榨4种不同提取方法对木瓜籽油得率的影响,利用GC–MS分析了不同提取方法所得木瓜籽油的脂肪酸组成与相对含量,并测定亚临界流体萃取的木瓜籽油理化指... 以光皮木瓜籽为主要原料,研究超声波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亚临界流体萃取、低温压榨4种不同提取方法对木瓜籽油得率的影响,利用GC–MS分析了不同提取方法所得木瓜籽油的脂肪酸组成与相对含量,并测定亚临界流体萃取的木瓜籽油理化指标及营养成分。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方法所得木瓜籽油得率有显著性差异,得率大小依次为:超声波辅助提取(环己烷)>微波辅助提取(乙酸乙酯)>亚临界流体萃取>低温压榨。而且亚临界流体萃取木瓜籽油脂肪酸组成与其它3种方法有较大的差异,亚临界流体萃取的木瓜籽油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46.61%,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为88.75%,明显高于其它3种方法,且油脂中多酚、黄酮、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含量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皮木瓜籽油 亚临界流体萃取 脂肪酸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ω-3脂肪酸强化鸡蛋在不同烹饪方法中的营养损失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瑞 何丽丽 +4 位作者 郭莹 祝振洲 姚道刚 李书艺 何静仁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5年第8期64-68,共5页
目的:以ω-3脂肪酸强化鸡蛋为原料,分析比较不同烹饪方法对鸡蛋黄中EPA、DHA及胆固醇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烹饪方法 (水煮蛋、荷包蛋、煎鸡蛋、鸡蛋糕)加工新鲜鸡蛋,利用气相色谱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鸡蛋黄中DHA、EPA与胆固醇的... 目的:以ω-3脂肪酸强化鸡蛋为原料,分析比较不同烹饪方法对鸡蛋黄中EPA、DHA及胆固醇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烹饪方法 (水煮蛋、荷包蛋、煎鸡蛋、鸡蛋糕)加工新鲜鸡蛋,利用气相色谱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鸡蛋黄中DHA、EPA与胆固醇的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不同烹饪方法处理后鸡蛋黄中EPA、DHA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失,其中煮鸡蛋中二者的损失率最低;水煮蛋和荷包蛋胆固醇含量略微上升、煎鸡蛋和鸡蛋糕胆固醇含量下降。结论:在4种不同的烹饪方法中,水煮蛋的营养损失最小,为鸡蛋最适合的烹饪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3脂肪酸 鸡蛋 不同烹饪方法 EPA DHA 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薯水溶性提取物对发酵乳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倩 雷苗 +5 位作者 吴涛 蔡杰 何静仁 李书艺 舒静 马成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3-149,155,共8页
本研究利用紫薯水溶性提取物和干奶粉为原料研制发酵型紫薯酸奶。实验分别以发酵过程中p H、酸度、黏度及发酵终点的含菌量为指标,研究了紫薯提取物添加量对发酵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物的添加导致发酵乳初始和发酵终点p H均降低、... 本研究利用紫薯水溶性提取物和干奶粉为原料研制发酵型紫薯酸奶。实验分别以发酵过程中p H、酸度、黏度及发酵终点的含菌量为指标,研究了紫薯提取物添加量对发酵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物的添加导致发酵乳初始和发酵终点p H均降低、黏度减小,而酸度均升高、含菌量增加;同时结合紫薯酸奶的特点通过感官评价体系对紫薯酸奶的制作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出最佳工艺方案如下:紫薯提取物的添加量16 mg/m L,白糖的添加量8%,发酵时间4.75 h;并以未添加紫薯提取物的普通酸奶为对照,通过GC/MS检测分析比较了紫薯酸奶中主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及与普通酸奶之间的特性与差异:萜烯类、烃类物质、呋喃类物质和含硫化合物这四类风味物质均只在紫薯酸奶中检测得到。实验研究的相关结论以期为新型紫薯酸奶的制作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薯提取物 发酵乳 性能 工艺优化 挥发性风味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等纯度栀子苷的纯化和制备工艺研究
18
作者 段李歌 蔡小双 +3 位作者 何静仁 刘志伟 邝敏杰 刘刚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2-87,共6页
以树脂法分离富集栀子黄色素后的栀子苷粗提液为研究对象,探讨两步吸附树脂法分离纯化栀子苷的制备工艺。考察栀子苷在12种大孔吸附树脂中的静态吸附和解吸性能,并采用吸附动力学模型和颗粒内扩散模型对吸附过程进行预测性拟合。在此基... 以树脂法分离富集栀子黄色素后的栀子苷粗提液为研究对象,探讨两步吸附树脂法分离纯化栀子苷的制备工艺。考察栀子苷在12种大孔吸附树脂中的静态吸附和解吸性能,并采用吸附动力学模型和颗粒内扩散模型对吸附过程进行预测性拟合。在此基础上选择非极性树脂X-5研究栀子苷的动态纯化,探索不同pH和不同浓度洗脱剂对栀子苷纯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一级吸附动力学Lagergren方程能很好地拟合栀子苷的吸附过程,颗粒扩散是影响栀子苷吸附效果的主要作用因素,饱和吸附量为8.2mg/g(栀子苷/X-5树脂),进一步精制的优化条件为pH 5.5,20%乙醇洗脱。经3次重复性扩大验证实验,洗脱产物中栀子苷纯度可达65.4%,回收率92.3%。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栀子苷的优化工艺对规模化制备中等纯度的栀子苷及重结晶单体生产提供了科学基础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 栀子苷 分离纯化 吸附动力学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化低分子果胶的制备与结构表征及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9
19
作者 陶雯 张瑞 +2 位作者 杨宁 吴慕慈 何静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6-73,共8页
以苹果果胶为原料,经果胶酶酶解、硝酸-亚硒酸钠法超声辅助制备硒化低分子果胶,并以果胶、硒化果胶、低分子果胶作对照,采用体积排阻色谱-示差检测器-激光光散射联用技术、离子色谱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分析、粒径和... 以苹果果胶为原料,经果胶酶酶解、硝酸-亚硒酸钠法超声辅助制备硒化低分子果胶,并以果胶、硒化果胶、低分子果胶作对照,采用体积排阻色谱-示差检测器-激光光散射联用技术、离子色谱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分析、粒径和电位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检测硒含量,咔唑硫酸法检测半乳糖醛酸含量;利用体外实验研究其抗氧化活性以及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硒化低分子果胶的得率为(78.07±1.66)%,硒含量达(148.29±1.97)μg/g,半乳糖醛酸含量为(68.02±3.21)%;相对分子质量集中在8.905×10^(3),在单糖组成上,硒化低分子果胶与果胶、硒化果胶、低分子果胶相同,主要由鼠李糖、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木糖、半乳糖醛酸组成,但含量存在一定差异,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结构中含有Se=O、C—O—Se键,实现了低分子果胶的硒化。紫外光谱在约200 nm波长处具有果胶多糖的吸收峰,经过酶解与硒化处理后,热稳定性降低,分散度变高,体系稳定性增强。果胶、硒化果胶、低分子果胶、硒化低分子果胶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以及α-葡萄糖苷酶活力的抑制作用均较好,呈剂量效应关系,且硒化低分子果胶效果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化低分子果胶 制备 表征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花色苷衍生物oxovitisin A制备条件优化及其体外抑制癌细胞增殖活性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闹 王静祎 +5 位作者 张倩 郭莹 李书艺 何毅 祝振洲 何静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7,共7页
以植物花色苷为原料,通过羧基吡喃花色苷形成及微氧化两步反应法制备出具有非氧鎓离子结构和内酯型吡喃环结构的吡喃酮型花色苷衍生物(oxovitisin A),进行了反应温度、p H值、反应介质乙醇体积分数和反应时间影响oxovitisin A生成量的... 以植物花色苷为原料,通过羧基吡喃花色苷形成及微氧化两步反应法制备出具有非氧鎓离子结构和内酯型吡喃环结构的吡喃酮型花色苷衍生物(oxovitisin A),进行了反应温度、p H值、反应介质乙醇体积分数和反应时间影响oxovitisin A生成量的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优化得到oxovitisin A的最佳制备条件。高效液相色谱监测反应过程,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串联离子阱多级质谱法对反应产物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利用"罗丹明B蛋白染色法"考察了oxovitisin A以及不同结构的吡喃花色苷衍生物(羧基吡喃花色苷、甲基吡喃花色苷)、前体花色苷(锦葵花色苷)的体外抗癌细胞增殖活性。结果表明:以1.0 mg/m L的羧基吡喃花色苷为原料,oxovitisin A的最佳制备条件是p H 3.6、反应温度45?℃、乙醇体积分数20%、反应时间21 d,各因素对oxovitisin A得率影响的大小次序为p 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乙醇体积分数。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结合多级质谱裂解分析表明,反应的主要产物是oxovitisin A,反应第21天得率为26.59%。抗癌细胞活性实验结果表明,oxovitisin A能显著抑制人肠癌细胞(Caco-2)和人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增殖,IC50分别为(238.8±24.6)、(85.7±9)μg/m L,抑制作用明显强于羧基吡喃花色苷和甲基吡喃花色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色苷衍生物 oxovitisin A 正交试验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