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文山州石漠化治理的生态效益
1
作者 何承刚 李宇方 +2 位作者 杨爱陵 李泽宇 黄晓霞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0期55-60,共6页
基于MODIS数据反演的2005和2020年云南省文山州石漠化程度数据,分析文山州石漠化治理前后不同等级石漠化景观格局的变化以及生态调节服务的综合效益,并利用广义线性模型(GLM)探讨石漠化景观格局的变化对生态系统调节服务的贡献。结果表... 基于MODIS数据反演的2005和2020年云南省文山州石漠化程度数据,分析文山州石漠化治理前后不同等级石漠化景观格局的变化以及生态调节服务的综合效益,并利用广义线性模型(GLM)探讨石漠化景观格局的变化对生态系统调节服务的贡献。结果表明:2005—2020年文山州的重度、极重度石漠化的斑块面积百分比(PLAND)和斑块聚合度指数(AI)明显降低,主要向中度和轻度石漠化转变;轻度石漠化的PLAND虽然升高,但AI下降,转化为潜在石漠化的趋势明显。经过15年治理,文山州生态系统服务集成性指数(MESLI)提升明显,尤其是石漠化分布集中的区域,这主要是与植被固碳量(VSC)、土壤有机碳固存量(SOC)、水源涵养量(WCC)、营养物质循环量(NCC)的增加有关;2005年文山州MESLI主要受到重度、潜在石漠化斑块的PLAND影响(P<0.01);2020年中度石漠化斑块AI(P<0.01)以及轻度石漠化的PLAND和AI(P<0.05)不仅影响了区域的生态综合效益,也控制了各项生态系统调节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生态系统服务集成性指数 广义线性模型 石漠化治理 生态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份野豌豆属牧草花粉粒的形态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爱林 侯燕红 +3 位作者 杨文 何承刚 黄鹤平 姜华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1-148,共8页
【目的】揭示9份野豌豆属(Vicia)牧草花粉粒的形态特征,为该属植物的分类提供重要的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扫描电镜对9份野豌豆属牧草的花粉粒形态进行观察。【结果】9份野豌豆属牧草的花粉均为单粒花粉,形状均为扁球形,赤道面观均... 【目的】揭示9份野豌豆属(Vicia)牧草花粉粒的形态特征,为该属植物的分类提供重要的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扫描电镜对9份野豌豆属牧草的花粉粒形态进行观察。【结果】9份野豌豆属牧草的花粉均为单粒花粉,形状均为扁球形,赤道面观均为扁圆形,极面观呈三裂圆形或三角形,萌发孔均为三孔萌发沟,外壁纹饰为网状纹饰或脑状纹饰。9份野豌豆属牧草花粉粒形态性状的变异系数为0.00%~34.40%,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00~1.68,形态特征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结论】根据花粉粒形态推测:野豌豆、兰花苕子和箭筈豌豆进化程度较原始,而四籽野豌豆、光叶紫花苕和毛叶苕子进化程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豌豆属 花粉粒形态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分析明火熏烤烟叶的代谢差异及形成机制
3
作者 李嘉亮 胡杨 +5 位作者 卢敏 杜晓姣 陈颐 胡彬彬 何承刚 邹聪明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0-90,共11页
【目的】运用代谢组学技术分析明火熏烤烟叶的代谢差异及其形成机制。【方法】以烤烟品种K326为试验材料,进行明火熏烤(X)和常规烘烤(CK)对比试验,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分析2种调制方法的代谢差异,并探讨其形成机制。【结果】KEGG富集结果表... 【目的】运用代谢组学技术分析明火熏烤烟叶的代谢差异及其形成机制。【方法】以烤烟品种K326为试验材料,进行明火熏烤(X)和常规烘烤(CK)对比试验,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分析2种调制方法的代谢差异,并探讨其形成机制。【结果】KEGG富集结果表明:在X-38 vs CK-38比较组中,亚油酸代谢和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是富集最显著的2条通路;在X-42 vs CK-42比较组中,糖酵解/糖异生和氨基酸的生物合成是富集最显著的2条通路;在CK-42 vs CK-38比较组和X-42 vs X-38比较组中,亚油酸代谢和核苷酸代谢是富集最显著的2条通路。在4个比较组中,上调表达的代谢物包括游离脂肪酸、氨基酸及其衍生物、酚酸类、糖类、有机酸、生物碱、核苷酸及其衍生物等。【结论】明火熏烤烟叶的差异代谢物包含大量酸性代谢物。形成差异的原因是明火熏烤使烟叶额外受到烟雾和光热辐射胁迫,促使其形成更多的代谢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明火熏烤 KEGG 差异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UV-B辐射对两个烤烟品种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何承刚 杨志新 +3 位作者 邵建平 綦世飞 周冀衡 苏菲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67-771,共5页
以云南两个烤烟主栽品种"云烟87"和"红花大金元"为试验材料,模拟昆明地区24.65%和39.53%的臭氧衰减时增强的UV-B辐射(分别为T1 5.30 kJ.m 2.d 1和T2 8.50 kJ.m 2.d 1),研究了大田条件下增强UV-B辐射对两个烤烟品种... 以云南两个烤烟主栽品种"云烟87"和"红花大金元"为试验材料,模拟昆明地区24.65%和39.53%的臭氧衰减时增强的UV-B辐射(分别为T1 5.30 kJ.m 2.d 1和T2 8.50 kJ.m 2.d 1),研究了大田条件下增强UV-B辐射对两个烤烟品种烟叶常规化学成分、质体色素和酚类含量的影响,为揭示UV-B辐射对烤烟化学质量特征的影响机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两种UV-B辐射明显降低了两个烤烟品种的水溶性糖和邻苯二酚含量,同时造成两个烤烟品种全氮、全钾、游离氨基酸、质体色素和类黄酮明显增加。增强UV-B辐射对两个烤烟品种烟碱含量的影响不同,增强UV-B辐射使"云烟87"的烟碱含量增加,使"红花大金元"烟碱含量降低。水溶性糖和总氮含量变化对UV-B辐射的响应说明"云烟87"品种对UV-B辐射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UV-B辐射 水溶性糖 总氮 烟碱 游离氨基酸 质体色素 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山烤烟总糖含量与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分布特征及关系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何承刚 张金华 +3 位作者 苏德艳 肖志新 郭大仰 周冀衡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6期832-835,共4页
对保山烟区烤烟总糖与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分布特征及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保山烟区烤烟上、中、下3部位烟叶总糖含量平均值分别为29.22%,30.65%,25.45%,3部位烟叶总糖含量都较高。3个部位总糖含量的变异系数是下部... 对保山烟区烤烟总糖与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分布特征及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保山烟区烤烟上、中、下3部位烟叶总糖含量平均值分别为29.22%,30.65%,25.45%,3部位烟叶总糖含量都较高。3个部位总糖含量的变异系数是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变异系数在14%~25%之间,其中下部叶的变异系数较大。保山各县区烟叶总糖含量的高低顺序是:昌宁县(29.72%)〉施甸县(28.46%)〉隆阳区(27.42%)〉腾冲县(26.68%)〉龙凌县(25.94%)。保山烟区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丰富,平均为(32.43±12.38)g/kg,变幅为1.50~148.10g/kg,存在广泛的变异,其变异系数达33.34%。除腾冲县外土壤有机质含量介于20~25g/kg的土壤样品数量最多,腾冲县土壤有机质含量〉50g/kg的土壤样品数最多,占其样品总数的53.39%。总体来看,保山各县(区)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以施甸县、隆阳区、昌宁县较为适宜。分析保山烟区土壤有机质和烟叶总糖含量之间的关系,表明土壤有机质和中部烟叶总糖含量符合二次曲线关系(Y=-0.0124x^2+0.801x+17.187.R^2=0.65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总糖 土壤有机质 关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素水平对单作和间套作小麦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何承刚 黄高宝 姜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2-34,共3页
以间套作小麦玉米、单作小麦和单作玉米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氮素水平对单作和间套作小麦玉米叶片叶绿素及品质的影响。主要结果为:在同一施氮水平下,间套作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大于相应单作;单作和间套作小麦开花期旗叶叶绿素... 以间套作小麦玉米、单作小麦和单作玉米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氮素水平对单作和间套作小麦玉米叶片叶绿素及品质的影响。主要结果为:在同一施氮水平下,间套作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大于相应单作;单作和间套作小麦开花期旗叶叶绿素含量和蛋白质含量、沉淀值之间都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960*,0.948*,0.968*,0.957*)。在相同施氮水平下,单作玉米叶绿素含量高于相应间套作玉米;单作和间套作玉米孕穗期叶绿素含量与其蛋白质含量之间也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861*和0.8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 单作 间作 套作 小麦 玉米 叶片 叶绿素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素水平对单作和间套作小麦玉米品质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何承刚 黄高宝 姜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0-283,共4页
以间套作小麦玉米、单作小麦和单作玉米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在间套作和单作条件下氮素水平对小麦、玉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间套作小麦和单作小麦相比具有明显的间套作品质优势 ,且间套作小麦表现出明显的边行品质优势。在相同施氮水... 以间套作小麦玉米、单作小麦和单作玉米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在间套作和单作条件下氮素水平对小麦、玉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间套作小麦和单作小麦相比具有明显的间套作品质优势 ,且间套作小麦表现出明显的边行品质优势。在相同施氮水平下 ,间套作小麦的蛋白质含量、沉淀值、干、湿面筋含量等品质指标均明显高于单作小麦 ,施氮水平显著改善单作和间套作小麦的品质指标 ;而间套作玉米和单作玉米相比则表现出明显的间套作品质劣势 ,在相同施氮水平下 ,间套作玉米的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百粒重等品质指标明显低于单作玉米 ,施氮水平显著改善间套作玉米的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百粒重等品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水平 单作 间作 套作 小麦 玉米 品质 影响因素 蛋白质 脂肪 百粒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种子产量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何承刚 毕玉芬 姜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59-362,共4页
为培育高产、优质紫花苜蓿品种提供依据,采用形态标记和RAPD分子标记相结合的方法,对10个紫花苜蓿品种的单位面积单枝数、单枝花序数、花序结荚数、花序种子数、单荚种子数和种子千粒重等种子产量性状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紫... 为培育高产、优质紫花苜蓿品种提供依据,采用形态标记和RAPD分子标记相结合的方法,对10个紫花苜蓿品种的单位面积单枝数、单枝花序数、花序结荚数、花序种子数、单荚种子数和种子千粒重等种子产量性状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品种间种子产量性状的变异为4.43%~51.61%,种子产量变异最大,变幅为92.6~381.9 kg/hm2(P<0.05);种子千粒重的变异最小,且差异不显著(P>0.05);RAPD分析表明,各品种的遗传距离变异范围为0.21~0.35,其中WL323和Shanbei变异最大,而Derby和Prime变异最小,表明紫花苗蓿品种问的种子产量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 紫花苜蓿 种子产量性状 遗传多样性 形态标记 RAPD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用量硝酸钾追肥对烤烟产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9
作者 何承刚 辛培尧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0-72,共3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用量KNO3追肥对烤烟产量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KNO3追肥用量的增加,烟叶的产量、上等烟比例、中上等烟比例、均价、产值都相应地提高,而且总糖、还原糖以及钾含量也相应提高,而烟碱、总氮则相...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用量KNO3追肥对烤烟产量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KNO3追肥用量的增加,烟叶的产量、上等烟比例、中上等烟比例、均价、产值都相应地提高,而且总糖、还原糖以及钾含量也相应提高,而烟碱、总氮则相应减少。但在KNO3追肥用量为300 kg/hm2时,产量质量指标有所下降。本试验条件下,追施KNO3225 kg/hm2对提高烤烟的产量质量性状最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KNO3追肥用量 产量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不同施氮时期对间套作小麦玉米品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何承刚 黄高宝 辛培尧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02-404,共3页
以间套作小麦玉米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间套作条件下小麦不同施氮时期对间套作小麦玉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不同施氮时期对间套作小麦品质有显著的影响,随小麦施氮时期后延,其籽粒蛋白质含量、沉淀值和干、湿面筋含量均有大幅度地... 以间套作小麦玉米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间套作条件下小麦不同施氮时期对间套作小麦玉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不同施氮时期对间套作小麦品质有显著的影响,随小麦施氮时期后延,其籽粒蛋白质含量、沉淀值和干、湿面筋含量均有大幅度地提高。同时,小麦不同施氮时期也改善了间套作玉米的品质指标,以小麦孕穗期追施氮肥间套作玉米的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百粒重和灰分含量最高,但不同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施氮 间作 套作 玉米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素水平对单作和间套作小麦玉米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何承刚 黄高宝 姜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2-25,共4页
以间套作小麦玉米、单作小麦和单作玉米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氮素水平对单作和间套作小麦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获得的主要结果为:在0~450kg/hm^2施氮范围内,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间套作小麦产量一直呈上升趋势,但当施氮水平... 以间套作小麦玉米、单作小麦和单作玉米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氮素水平对单作和间套作小麦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获得的主要结果为:在0~450kg/hm^2施氮范围内,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间套作小麦产量一直呈上升趋势,但当施氮水平超过450kg/hm^2时,其品质指标却开始下降;而单作小麦施氮水平在0~450kg/hm^2范围内,其品质指标一直提高,当施氮水平超过450kg/hm^2时,产量则开始下降;单作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指标的变化和问套作小麦相同,而间套作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指标的变化和单作小麦一致。相关分析表明,单作和间套作小麦玉米的品质指标与其产量之间均呈弱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水平 单作 间套作 小麦 玉米 品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华坝流域非点源污染关键源区识别 被引量:3
12
作者 何承刚 冯彦 李运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8期13768-13771,共4页
使用USLE模型作为识别松华坝流域非点源污染关键源区的方法,利用DEM、土地利用、降雨和土壤类型数据库计算出USLE模型中的各影响因子及年土壤流失量。结果表明,在牧羊河、冷水河和松华坝水库集水区中,非点源污染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牧羊... 使用USLE模型作为识别松华坝流域非点源污染关键源区的方法,利用DEM、土地利用、降雨和土壤类型数据库计算出USLE模型中的各影响因子及年土壤流失量。结果表明,在牧羊河、冷水河和松华坝水库集水区中,非点源污染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牧羊河集水区,占其控制面积的1.61%;而在冷水河与松华坝水库集水区所占比例则较小,分别占其控制面积的0.39%和0.19%。在松华坝流域的水质治理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关键源区制定合理科学的规划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华坝流域 非点源污染 USLE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保山市烤烟氯素含量及施氯量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肖志新 郭应成 +5 位作者 张发明 李永智 杨培钰 杨中义 周冀衡 何承刚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55-658,共4页
采用调查研究和田间试验对保山市烟叶氯含量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调查分析结果,进行了不同施氯量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保山烟叶含氯量很低,平均为0.12%,变幅为0.01%P-0.97%,有91.08%的烟叶样本含氯量低于优质烟叶要求的含氯下限(0... 采用调查研究和田间试验对保山市烟叶氯含量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调查分析结果,进行了不同施氯量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保山烟叶含氯量很低,平均为0.12%,变幅为0.01%P-0.97%,有91.08%的烟叶样本含氯量低于优质烟叶要求的含氯下限(0.3%),缺氯的烤烟样品占8.91%。烟叶含氯量低已成为影响保山烟叶质量的因素之一;在该地区氯含量较低的土壤上,施用氯肥不仅可以提高烟叶的产量、产值、上中等烟比例、均价,而且还可改善烟叶的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主要表现为使烟叶颜色加深、色度增强、油分增加,烟叶中氯、钾、糖含量也随施氯量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产量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期刈割对黑麦草生产性能、蛋白质含量及光合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63
14
作者 姜华 毕玉芬 何承刚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49-152,共4页
对不同生育期连续刈割的多花黑麦草的株高、分蘖数、茎叶比、产草量、根量、粗蛋白质含量、净光合速率进行了研究:开花期刈割处理的蛋白质产量极显著高于另两个处理的蛋白质产量;开花期刈割处理的干草产量略高于孕穗期刈割处理的干草产... 对不同生育期连续刈割的多花黑麦草的株高、分蘖数、茎叶比、产草量、根量、粗蛋白质含量、净光合速率进行了研究:开花期刈割处理的蛋白质产量极显著高于另两个处理的蛋白质产量;开花期刈割处理的干草产量略高于孕穗期刈割处理的干草产量,而孕穗期刈割处理的鲜草产量高于开花期刈割处理的鲜草产量,但差异都不显著;欲获得持续、稳定、高产,黑麦草最佳刈割时期应为孕穗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含量 生产性能 光合效率 黑麦草 产草量 刈割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UV-B辐射对烤烟水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以及施木克值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邵建平 徐洁 +6 位作者 綦世飞 杨志新 周冀衡 刘绍奎 苏菲 杨杰 何承刚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4-69,共6页
在大田栽培和自然光条件下,研究了人工模拟两种强度UV-B辐射(308nm,1.83 kJ/m2,1.06 kJ/m2)增强对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和云烟87叶片中水溶性总糖和蛋白质含量以及施木克值的影响。结果表明:UV-B辐射能显著抑制烟叶中水溶性糖的合成和积累... 在大田栽培和自然光条件下,研究了人工模拟两种强度UV-B辐射(308nm,1.83 kJ/m2,1.06 kJ/m2)增强对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和云烟87叶片中水溶性总糖和蛋白质含量以及施木克值的影响。结果表明:UV-B辐射能显著抑制烟叶中水溶性糖的合成和积累(P<0.05),尤其对云烟87上部叶水溶性糖含量降低极为明显(P<0.01),显著降低烟叶的施木克值(P<0.01);1.83 kJ/m2的UV-B可大幅提高红大上部叶蛋白质的含量,而1.06 kJ/m2的UV-B则会降低红大上部叶蛋白质含量,大幅提高了其下部叶的蛋白质含量,但总体含量明显升高(P<0.05);UV-B也促进云烟87叶片中蛋白质的合成(P<0.01),其上部叶含量增加最为明显(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UV-B辐射 水溶性总糖 蛋白质 施木克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鞭山姜和宽唇山姜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谢小燕 薛咏梅 +2 位作者 徐俊驹 何承刚 杨生超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92-597,共6页
本文报道云南产山姜属植物节鞭山姜(Alpinia conchigera Griffith)和宽唇山姜(A.platychilus K.Schu-mann)的挥发油化学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节鞭山姜和宽唇山姜的根茎中分别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其分别进行分离测定... 本文报道云南产山姜属植物节鞭山姜(Alpinia conchigera Griffith)和宽唇山姜(A.platychilus K.Schu-mann)的挥发油化学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节鞭山姜和宽唇山姜的根茎中分别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其分别进行分离测定,通过HPMSD化学工作站检索,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其中从节鞭山姜中鉴定出29个化学成分,其主要成分为桉叶油醇(19.071%)、3-甲基-1H-吲唑(12.233%)、β-石竹烯(8.902%)、β-蒎烯(5.679%)、(1E,6E,8S)-1-甲基-5-亚甲基-8-异丙基-1,6-环葵二烯(2.624%)、3-(4-乙酸苯酚酯基)-1-丙烯(2.473%)、β-榄香烯(2.399%)、萎叶酚(2.353%)、β-没药烯(1.790%)、(1R)-(+)-α蒎烯(1.406%)、α-人参烯(1.165%)、δ-榄香烯(1.135%);从宽唇山姜中鉴定出了15个化学成分,其主要成分为:肉桂酸甲酯(77.715%)、β-蒎烯(3.494%)、(1R)-(+)-α蒎烯(3.361%)、1-环丙烯基苯(2.666%)、环[3.1.0]-4-甲基-1-异丙基-2-己烯(2.542%)、α-水芹烯(2.442%)、吲哚(1.459%)。并且这两种植物的挥发油成分和质量分数差异显著,仅(1R)-(+)-α蒎烯、β-蒎烯、桉叶油醇、金合欢烯等4种成分为共有成分,分别占节鞭山姜和宽唇山姜花挥发油总量的26.26%和6.97%。这些研究结果将为这两种植物释香机理的阐明和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鞭山姜 宽唇山姜 挥发油 化学成分 气质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单料烤烟主流烟气成分因子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武德传 何承刚 +6 位作者 孙力 张强 徐发华 段凤云 王新中 王德勋 李章海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5-229,共5页
对云南单料烤烟主流烟气成分进行了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总粒相物(TPM),烟气烟碱、焦油和CO平均值分别为19.63,1.69,15.69,13.82 mg/g。TPM与烟气烟碱、焦油、CO,焦油与CO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③单料烤烟主流烟气成分指标可概括为... 对云南单料烤烟主流烟气成分进行了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总粒相物(TPM),烟气烟碱、焦油和CO平均值分别为19.63,1.69,15.69,13.82 mg/g。TPM与烟气烟碱、焦油、CO,焦油与CO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③单料烤烟主流烟气成分指标可概括为2个公因子。因子1由TPM、焦油和CO构成;因子2由烟气烟碱构成。依据因子得分,单料烤烟主流烟气成分烟区之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单料烟主流烟气危害性大小按生态区依次为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红河州和大理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单料烟 主流烟气成分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根瘤菌及其共生系统耐酸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姜华 赵雅丽 +2 位作者 何承刚 毕玉芬 王新海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6-60,共5页
土壤酸碱度是影响根瘤菌形成及固氮的一个主要因素,在南方酸性土壤地区,苜蓿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固氮作用降低,筛选耐酸苜蓿根瘤菌用于接种具有十分重要的生产意义。本研究以9份根瘤菌株为研究对象,在不同的pH条件下培养研究其菌落直径... 土壤酸碱度是影响根瘤菌形成及固氮的一个主要因素,在南方酸性土壤地区,苜蓿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固氮作用降低,筛选耐酸苜蓿根瘤菌用于接种具有十分重要的生产意义。本研究以9份根瘤菌株为研究对象,在不同的pH条件下培养研究其菌落直径,同时在不同的pH条件下分别与紫花苜蓿品种接种研究其结瘤数,结果表明:YNCY006菌株耐酸性最强而YNCY007菌株耐酸性最差,酸性土壤条件下GT13R紫花苜蓿分别与YNCY006或YNCY008接种是最佳结瘤的共生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苜蓿根瘤菌 耐酸性 共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干巴菌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文小玲 何承刚 +3 位作者 翁瑞旋 杨晓琳 徐俊驹 李玉鹏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71-574,共4页
为研究干巴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利用色谱技术从干巴菌中得到7个化合物,其结构用波谱分析方法分别鉴定为(22E,24R)-ergosta-5,7,22-trien-3β-o1(1),stearicacid(2),p-hydroxybenzoicacid(3),5α,8α-epidioxy-(22E,24R)-ergosta... 为研究干巴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利用色谱技术从干巴菌中得到7个化合物,其结构用波谱分析方法分别鉴定为(22E,24R)-ergosta-5,7,22-trien-3β-o1(1),stearicacid(2),p-hydroxybenzoicacid(3),5α,8α-epidioxy-(22E,24R)-ergosta-6,22-dien-3β-o1(4),(22E,24R)-ergosta-4,6,8(14),22-tetraen-3-one(5),β-sitosterol(6),ethyl p-hydroxybenzoate(7);其中,化合物3-7为首次从该真菌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菌属 干巴菌 次生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滇姜花挥发油化学成分 被引量:1
20
作者 谢小燕 史小波 +2 位作者 徐俊驹 何承刚 杨生超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07-610,共4页
为了研究滇姜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本试验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滇姜花的花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其进行分离测定,通过HPMSD化学工作站检索,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鉴... 为了研究滇姜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本试验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滇姜花的花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其进行分离测定,通过HPMSD化学工作站检索,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鉴定出了29个化学成分。其中主要成分为(2E,6E)-3,7,11-三甲基-9-苯磺酰-2,6,10-十二烷基三烯-1-醇、(1R)-(+)-α-蒎烯、莰烯、桧烯、乙酸1,7,7-三甲基二环[2.2.1]-2-庚酯、α-石竹烯、(E)-β-金合欢烯、2-茨醇,其含量分别为20.636%,5.913%,4.128%,3.964%,2.046%,1.786%,1.737%,1.568%。这些成分可能是滇姜花的主要释香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姜花 挥发油 化学成分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