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4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何峰[国画作品]
1
作者 何峰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61-261,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峰“国画作品”
2
作者 何峰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I0010-I0010,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电信号的任务诱发疲劳监测的关键挑战与展望
3
作者 王韬 何峰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1-231,共11页
随着脑电信号采集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基于脑电的疲劳监测模型在交通运输、外科手术和高危作业等高风险领域已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成为保障安全和提高效率的关键工具。这些模型通过实时监测个体脑电活动特征,能够客观评估疲劳状态并早期预... 随着脑电信号采集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基于脑电的疲劳监测模型在交通运输、外科手术和高危作业等高风险领域已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成为保障安全和提高效率的关键工具。这些模型通过实时监测个体脑电活动特征,能够客观评估疲劳状态并早期预警,有效降低人为错误和事故风险。然而,将此类模型有效应用于实际场景仍存在4个核心挑战。其一,现有脑电采集设备的舒适性和便利性不足,制约了长期佩戴的可行性;其二,运动和肌电伪迹等干扰导致信号失真,严重影响脑电特征提取,导致解码精度下降;其三,脑电信号的个体间和个体内动态变异显著削弱了模型泛化的能力;其四,疲劳数据标注和收集的标准化问题依然突出,缺乏客观金标准,主观评估方法易引入数据偏差和不一致性。面对诸多挑战,综述了已有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可能的创新方案,以期为创新的技术突破带来启发。展望未来,随着脑电信号采集技术、信号处理算法及机器学习模型的持续进步,新一代疲劳监测系统有望在穿戴舒适性、环境鲁棒性、检测精密性和个体适应性方面实现突破,为人机协同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 疲劳监测 特征鲁棒性 解码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岩单轴压缩黏弹塑性分数阶蠕变模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何峰 杨松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99-1305,共7页
为建立参数少、计算简便、蠕变过程描述准确的蠕变模型,基于岩石力学及分数阶理论,引入分数阶软体元件,将其与弹性、塑性、黏性元件相结合,得到了创新的黏弹塑性蠕变模型,推导蠕变模型的本构方程,并对砂岩单轴压缩蠕变试验数据进行参数... 为建立参数少、计算简便、蠕变过程描述准确的蠕变模型,基于岩石力学及分数阶理论,引入分数阶软体元件,将其与弹性、塑性、黏性元件相结合,得到了创新的黏弹塑性蠕变模型,推导蠕变模型的本构方程,并对砂岩单轴压缩蠕变试验数据进行参数辨识、曲线拟合和对比分析,进而对蠕变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引入的分数阶软体元件应变随时间呈幂函数趋势增长,可表征非线性蠕变阶段,详细地分析了弹性元件、塑性元件、黏性元件及分数阶软体元件在蠕变过程中不同阶段发挥的作用;推导得到模型在ε·(t→∞)=0(σ<σ_(s))、ε·(t→∞)>0(σ<σ_(s))、ε·(t→∞)>0(σ≥σ_(s))情况下的本构方程,以及计算简便的参数辨识方法,试验数据拟合曲线的拟合度均在0.9以上,验证了蠕变模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所建立的六参数黏弹塑性分数阶模型能全面地描述蠕变的整个过程,并且与其他模型对比模型参数更少、计算量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阶理论 蠕变模型 参数辨识 非线性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淋巴细胞在胆道闭锁炎症和纤维化发生过程中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何峰 刘卓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75-80,共6页
胆道闭锁是以新生儿肝组织纤维化、汇管区炎症等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围产期病毒感染被认为是致病因素之一,机体免疫调控异常在疾病进程中发挥主要作用。T淋巴细胞在免疫调控紊乱、过强的炎症反应以及自身抗体产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 胆道闭锁是以新生儿肝组织纤维化、汇管区炎症等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围产期病毒感染被认为是致病因素之一,机体免疫调控异常在疾病进程中发挥主要作用。T淋巴细胞在免疫调控紊乱、过强的炎症反应以及自身抗体产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对与胆道闭锁发病相关的T淋巴细胞亚群的种类和特点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闭锁 T淋巴细胞 炎症 纤维化 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流量水力压裂增透技术及致裂效果评价方法研究
6
作者 何峰 王勇 +3 位作者 杜鹏飞 江泽标 张国江 程林 《煤炭科技》 2025年第1期125-131,135,共8页
水力压裂是目前最常用的煤层增透技术,对瓦斯的高效抽采十分重要。为了解决水力压裂技术因装备技术水平不足以及评价方法不完善造成的孔径小、流量小、难评价的问题,提升矿井瓦斯抽采效率,通过多泵并联压裂系统、瞬变电磁法、钻孔验证(... 水力压裂是目前最常用的煤层增透技术,对瓦斯的高效抽采十分重要。为了解决水力压裂技术因装备技术水平不足以及评价方法不完善造成的孔径小、流量小、难评价的问题,提升矿井瓦斯抽采效率,通过多泵并联压裂系统、瞬变电磁法、钻孔验证(盐度检测)等压裂范围检测技术,对大孔径、大流量水力压裂增透技术及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适应煤矿井下实际工作环境与要求,压裂钻孔的影响半径最大达到152.5 m;采用该技术的压裂区域内抽采钻孔平均单孔抽采纯量是普通技术的2.29~3.25倍,部分区域平均单孔抽采纯量可达普通压裂技术的3.70~5.25倍,水力压裂增透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防治 水力压裂 煤层增透 效果评估 瓦斯抽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胞体汽车后防撞吸能器耗能机制研究与结构优化设计
7
作者 田立勇 王泽 +2 位作者 于宁 何峰 孙宏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91-99,122,共10页
为有效提升后防撞系统耐撞性能以满足碰撞冲击载荷作用下的车辆被动安全需求,研发了6种正多边形镶嵌的多胞体薄壁吸能器。基于简化超折叠单元理论分析了截面参数和肋板连接方式对薄壁吸能器的能量耗散途径与影响机制;采用ABAQUS数值仿... 为有效提升后防撞系统耐撞性能以满足碰撞冲击载荷作用下的车辆被动安全需求,研发了6种正多边形镶嵌的多胞体薄壁吸能器。基于简化超折叠单元理论分析了截面参数和肋板连接方式对薄壁吸能器的能量耗散途径与影响机制;采用ABAQUS数值仿真探究了各种吸能器吸能特性,同时揭示了正八边形截面、肋板对边连接的薄壁吸能器吸能特性优异;依托拉丁超立方试验方法和基于Kriging代理模型的NSGA-II遗传算法进行多目标优化,确定了吸能器内薄壁管截面尺寸、管壁和肋板厚度分别为18.073 mm、1.669 mm、1.924 mm。结果分析表明,参数优化后的正八边形多胞体吸能器压溃吸能过程平稳可靠,能够为后防撞系统吸能器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撞系统 多胞体吸能器 耗能耐撞性 拉丁超立方试验 kriging代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腹膜内外不可吸收线结诱导局部早期迟发型超敏反应的组织学研究
8
作者 刘雪来 宋岩彪 +2 位作者 叶茂 李旭 何峰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4年第2期114-119,共6页
目的探索和比较采用两种不可吸收丝线在小鼠腹壁腹膜内、外打结后线结诱导局部早发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差异。方法取7只10~12周BALB/c小鼠,每只腹壁左向右纵向剪开3个腹壁切口(5 mm长),从左向右依次经3个腹壁皮肤切口处采用4-0带针慕斯线... 目的探索和比较采用两种不可吸收丝线在小鼠腹壁腹膜内、外打结后线结诱导局部早发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差异。方法取7只10~12周BALB/c小鼠,每只腹壁左向右纵向剪开3个腹壁切口(5 mm长),从左向右依次经3个腹壁皮肤切口处采用4-0带针慕斯线荷包缝合腹壁肌深面壁层腹膜后打结于腹膜外间隙(慕斯线腹膜外打结组)、打结于壁腹膜(慕斯线腹腔内打结组),经腹壁切口采用4-0 Proline线荷包缝合腹壁后打结于壁腹膜(Proline线腹膜内打结组)。术后7 d取材3组打结部位腹壁标本。结果免疫组织化学和半定量检测显示,Proline线腹膜内打结组线结周围抗原肽-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Ⅰ/Ⅱ类分子复合物、CD4^(+)、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淋巴毒素(lymphotoxinβ,LTβ)表达少于慕斯线腹膜外打结组和慕斯线腹腔内打结组,但慕斯线腹膜外打结组和慕斯线腹腔内打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sson染色结果显示,Proline线腹膜内打结组线结周围可见片状纤维胶原条索,胶原纤维排列相对均一;慕斯线腹膜外打结组和慕斯线腹腔内打结组仅见散在纤维胶原条索,排列松散。结论Proline线较慕斯线诱导小鼠腹壁线结周围早期迟发型超敏反应轻微。腹腔镜监视下闭合内环口时,采用Proline线腹腔内荷包缝合打结较慕斯线腹膜外缝合和腹腔内荷包缝合打结线结超敏反应轻,相对更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慕斯线 Proline线 腹腔内 腹膜外 线结 超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史档案资源价值与利用探讨
9
作者 黎莹 韦坚 何峰 《兰台内外》 2025年第5期90-92,共3页
校史档案作为学校发展历程、文化底蕴与教育硕果的见证,具有不可忽视的学术与社会意义。文章分析了校史档案资源的丰富构成,揭示了档案所承载的厚重意义。同时,直面校史档案利用过程中的多重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新性策略,力求借... 校史档案作为学校发展历程、文化底蕴与教育硕果的见证,具有不可忽视的学术与社会意义。文章分析了校史档案资源的丰富构成,揭示了档案所承载的厚重意义。同时,直面校史档案利用过程中的多重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新性策略,力求借助先进技术与多元手段,推动校史档案的高效利用与广泛传播,进一步彰显其独特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史档案资源 数字化转型 文化传承 教育启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肠Ⅰ型闭锁隔膜组织黏膜层杯状细胞和黏蛋白2 表达的组织学观察
10
作者 叶茂 何峰 +4 位作者 宋岩彪 高鹏 崔钊 王欢 刘雪来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4年第3期199-203,共5页
目的观察先天性空肠Ⅰ型闭锁隔膜组织黏膜层内的杯状细胞分布和黏蛋白2(mucoprotein 2,MUC2)的表达情况。方法选用距离Treitz韧带15 cm以内的空肠Ⅰ型闭锁患儿的隔膜组织(隔膜组),共收集组织标本9例。患儿手术年龄为出生后1~3 d。以同... 目的观察先天性空肠Ⅰ型闭锁隔膜组织黏膜层内的杯状细胞分布和黏蛋白2(mucoprotein 2,MUC2)的表达情况。方法选用距离Treitz韧带15 cm以内的空肠Ⅰ型闭锁患儿的隔膜组织(隔膜组),共收集组织标本9例。患儿手术年龄为出生后1~3 d。以同一患儿术中行肠切除肠吻合过程中钳取收集的正常肠壁组织为对照组。组织标本分别行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过碘酸雪夫(periodic acid-Scheff staining,PAS)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进行半定量比较。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HE染色显示,隔膜组织具备正常肠道的基本结构,绒毛数量减少、排列紊乱,黏膜肌层不规则,黏膜下层胶原纤维增生。隔膜组小肠绒毛间杯状细胞数量(36.6±2.6)个较对照组(72.5±3.7)个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35,P=0.001)。PAS染色显示,杯状细胞内糖蛋白分泌增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隔膜组黏膜层内MUC2光密度值(0.0850±0.0054)较对照组(0.1156±0.0144)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652,P=0.014)。结论先天性空肠Ⅰ型闭锁隔膜与正常肠壁相比,其结构紊乱、绒毛减少,发育具有不完善性;隔膜组织由杯状细胞介导的黏膜防御功能较正常肠壁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 闭锁 隔膜 黏膜层 杯状细胞 黏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和NaHCO_(3)胁迫对冬黑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11
作者 孙墨可 李春花 +11 位作者 李晗 杨保仑 邓宇 李颖慧 马飞跃 王新颖 何峰 郭来春 张啸 加央多拉 吴晗 王春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2期28-33,共6页
[目的]探明冬黑麦的耐盐碱程度。[方法]以冬黑麦品种白BK01为基础材料,采用10个不同梯度浓度(50~500 mmol/L)的中性单盐(NaCl),碱性单盐(NaHCO_(3))和盐碱混合(NaCl∶NaHCO_(3)摩尔比为1∶1)的方法,研究对冬黑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 [目的]探明冬黑麦的耐盐碱程度。[方法]以冬黑麦品种白BK01为基础材料,采用10个不同梯度浓度(50~500 mmol/L)的中性单盐(NaCl),碱性单盐(NaHCO_(3))和盐碱混合(NaCl∶NaHCO_(3)摩尔比为1∶1)的方法,研究对冬黑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重、胚芽重、SOD、POD、CAT的影响。利用线性回归计算3种钠盐胁迫的半致死浓度,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耐盐性。[结果]3种钠盐处理下的累计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重、苗重均随钠盐浓度的升高而降低。SOD活性随钠盐浓度的升高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趋势,POD、CAT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以种子发芽率作为钠盐胁迫适宜浓度指标的筛选并进行线性回归,确定冬黑麦种子对中性单盐(NaCl)、碱性单盐(NaHCO_(3))和盐碱混合(NaCl∶NaHCO_(3)摩尔比为1∶1)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408.69、251.07、298.27 mmol/L。根据隶属函数法综合打分,冬黑麦种子对3种钠盐胁迫的抗性由高到低依次为中性单盐(NaCl)、盐碱混合(NaCl∶NaHCO_(3)摩尔比1∶1)、碱性单盐(NaHCO_(3))。[结论]相同钠盐浓度条件下,NaHCO_(3)溶液对种子的萌发抑制作用比NaCl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黑麦 钠盐胁迫 种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岩蠕变-渗流耦合规律实验研究 被引量:35
12
作者 何峰 王来贵 +1 位作者 王振伟 姚再兴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30-933,共4页
基于煤岩瞬态渗透法,对煤岩试件进行蠕变-渗流耦合试验;对于不同的围压、孔压条件下,通过蠕变破裂过程中的渗透性试验,拟合出相应蠕变-渗透率曲线,揭示渗透率的变化和煤岩试样的蠕变损伤的一致性;据Issac Newton提出的均差法,在蠕变-渗... 基于煤岩瞬态渗透法,对煤岩试件进行蠕变-渗流耦合试验;对于不同的围压、孔压条件下,通过蠕变破裂过程中的渗透性试验,拟合出相应蠕变-渗透率曲线,揭示渗透率的变化和煤岩试样的蠕变损伤的一致性;据Issac Newton提出的均差法,在蠕变-渗透率耦合曲线上给出一定数量的关键点和试验点上进行插值,获得渗透率-蠕变拟合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 蠕变-渗流耦合 耦合曲线及方程 渗透率 蠕变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斯坦奶牛STAT5A基因的SNPs检测及其与产奶性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何峰 孙东晓 +2 位作者 俞英 王雅春 张沅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26-331,共6页
根据GenBank公布的牛STAT5A基因的2个SNPs(AJ237937和AF079568)的引物序列,采用PCR-SS-CP方法对758头中国荷斯坦奶牛进行了STAT5A基因多态性检测,并将其与5个产奶性状进行了关联分析。在SNP1的9501碱基处发现A→G突变;SNP2中发现2个连... 根据GenBank公布的牛STAT5A基因的2个SNPs(AJ237937和AF079568)的引物序列,采用PCR-SS-CP方法对758头中国荷斯坦奶牛进行了STAT5A基因多态性检测,并将其与5个产奶性状进行了关联分析。在SNP1的9501碱基处发现A→G突变;SNP2中发现2个连锁点突变,即12 440位T→C和12 550位的CCT插入/缺失;方差分析结果表明:SNP1对乳蛋白率有显著影响(P<0.05);SNP2对产奶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乳脂量、乳蛋白量有显著影响(P<0.05);单倍型组合对产奶量和乳蛋白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乳脂量有显著影响(P<0.05)。多重比较分析表明SNP2的AB基因型的产奶量、乳脂量和乳蛋白量的最小二乘均数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高于基因型AA;而单倍型组合H1H2的产奶量、乳脂量和乳蛋白量的最小二乘均数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其它4种单倍型组合;H3H4对产奶量和乳蛋白量的效应极显著高于其它4种单倍型组合(P<0.01)。结果提示:STAT5A基因可以作为奶牛产奶性状的候选分子遗传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斯坦奶牛 STAT5A基因 产奶性状 SNPS 单倍型PCR-SS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主产区紫花苜蓿营养状况分析 被引量:33
14
作者 何峰 韩冬梅 +1 位作者 万里强 李向林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03-509,共7页
为探究我国主产区紫花苜蓿营养现状以及生产中肥料使用的科学性,2012年5 6月,对我国紫花苜蓿主产区21个大田样地苜蓿初花期时的土壤养分、植物组织营养以及第一茬产草量和施肥管理情况进行测定和调研,对土壤和植物营养状况进行评价,对... 为探究我国主产区紫花苜蓿营养现状以及生产中肥料使用的科学性,2012年5 6月,对我国紫花苜蓿主产区21个大田样地苜蓿初花期时的土壤养分、植物组织营养以及第一茬产草量和施肥管理情况进行测定和调研,对土壤和植物营养状况进行评价,对土壤和植物养分含量与产草量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紫花苜蓿主产区土壤以砂性为主,有机质含量低。紫花苜蓿组织中氮素营养处于充足水平,磷素(P)和钾素(K)普遍缺乏,微量元素中锌(Zn)、硼(B)、钼(Mo)元素缺乏。土壤中磷素和植物体内硼(B)、钼(Mo)和铁(Fe)含量与第一茬产草量显著正相关。施用氮肥地块有12个,磷肥有5个,钾肥有3个,没有有针对性施用微量元素肥料的地块。建议在紫花苜蓿大田生产上控制氮肥施用,注重P、K肥的施用,有针对性地施用B、Mo等微量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土壤养分 植物组织分析 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采巷道过破碎顶板区钢梁支护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何峰 王振伟 +3 位作者 于洋 张胜云 周玉龙 张小康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5-120,共6页
为了解决复采巷道掘进时频繁过空巷和破碎顶板区巷道支护的难题,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分析"破碎顶板-工字钢梁"相互作用机理,建立2种梯形棚梁力学计算模型,研究了复采残采松软破碎围岩梯形棚被... 为了解决复采巷道掘进时频繁过空巷和破碎顶板区巷道支护的难题,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分析"破碎顶板-工字钢梁"相互作用机理,建立2种梯形棚梁力学计算模型,研究了复采残采松软破碎围岩梯形棚被动支护强度确定问题;并根据梯形巷道几何参数及覆岩力学参数,计算不同棚梁跨长不同棚距下顶板压力值并与工字钢梁最大支护载荷进行比较;对复采巷道过实体煤和破碎顶板区围岩控制平面应变力学模型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将梯形棚立柱和顶梁简化成简支压弯构件模型,更符合实际;当棚梁跨长为3.2m,单梁最大允许棚距为0.7m;巷道顶板压力小于梯形棚梁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可满足复采掘进巷道支护要求。研究为复采矿井破碎顶板工字钢梯形棚支护方案确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采巷道 破碎顶板 工字钢棚梁 围岩控制 围岩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于大斜视角的星载双基地SAR波数域成像算法 被引量:20
16
作者 何峰 梁甸农 董臻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11-1014,共4页
本文提出一种星载双基地SAR(SyntheticApertureRadar)等效平行轨迹距离模型,计算表明该模型误差远远小于直接基于多普勒参数的二阶距离模型.基于该距离模型提出一种星载双基地SAR波数域成像算法,能在大斜视角、高分辨率情况下精确成像.... 本文提出一种星载双基地SAR(SyntheticApertureRadar)等效平行轨迹距离模型,计算表明该模型误差远远小于直接基于多普勒参数的二阶距离模型.基于该距离模型提出一种星载双基地SAR波数域成像算法,能在大斜视角、高分辨率情况下精确成像.最后对仿真点目标双基地回波进行成像处理,结果与基于二阶距离模型的成像算法相比较,证明了本文等效距离模型和成像算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双基地合成孔径雷达 合成孔径雷达 雷达成像 波数域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治疗不同大小肾下盏结石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何峰 满立波 +1 位作者 李贵忠 刘宁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共4页
目的对比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治疗不同大小肾下盏结石的效果。方法 2011年8月-2015年4月选择在该院进行诊治的肾下盏结石140例,其中最大结石直径>2.0 cm的有40例(观察组),最大结石直径≤2.0 cm的有100例(对照组),所有患者都给予输尿... 目的对比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治疗不同大小肾下盏结石的效果。方法 2011年8月-2015年4月选择在该院进行诊治的肾下盏结石140例,其中最大结石直径>2.0 cm的有40例(观察组),最大结石直径≤2.0 cm的有100例(对照组),所有患者都给予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治疗,观察与比较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3天和1个月的碎石成功率为80.0%和97.5%,对照组为95.0%和98.0%,观察组术后3天的碎石成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肺部感染、血尿和尿外渗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天的血肌酐含量明显高于术前(P<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其他时间点的血肌酐含量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小型肾下盏结石,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治疗大型肾下盏结石的碎石成功率有所下降,对于患者也有一定的创伤,肾功能状况也有所波动,术后并发症也比较多,在临床上要慎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软镜 钬激光 肾下盏结石 结石直径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电、磁刺激的神经康复研究进展与应用展望 被引量:14
18
作者 何峰 何蓓蓓 +2 位作者 王仲朋 陈龙 明东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20年第6期513-519,共7页
意外事故或疾病会导致人体运动功能受损甚至丧失,而脑卒中是当前第一致残疾病,严重危害社会健康。近年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作为新型神经调节手段,可实现对颅脑施加神经刺激,改变大脑皮层兴奋性,诱导神经可塑性变化与功能重组。其中经颅... 意外事故或疾病会导致人体运动功能受损甚至丧失,而脑卒中是当前第一致残疾病,严重危害社会健康。近年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作为新型神经调节手段,可实现对颅脑施加神经刺激,改变大脑皮层兴奋性,诱导神经可塑性变化与功能重组。其中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与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已经在运动神经康复治疗中表现出较高的治疗潜力。总结了tDCS和TMS两种无创脑刺激技术在神经康复领域的研究与应用的作用机制、相关研究进展,并展望其技术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直流电刺激 经颅磁刺激 运动神经康复 神经可塑性 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小波变换的织物密度测量 被引量:17
19
作者 何峰 李立轻 徐建明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2-35,共4页
应用自适应小波变换技术以实现机织物密度的自动测量。先运用Wiener2和直方图均衡技术对织物图像进行预处理,增强图像的纹理特征;接着选取自适应小波技术对织物图像进行分解;再对分解得到的子图像进行二值、平滑等后处理;最后通过分析... 应用自适应小波变换技术以实现机织物密度的自动测量。先运用Wiener2和直方图均衡技术对织物图像进行预处理,增强图像的纹理特征;接着选取自适应小波技术对织物图像进行分解;再对分解得到的子图像进行二值、平滑等后处理;最后通过分析后处理图像的经纬纱线信息得到织物密度。试验结果证明,运用该方法能够准确测量3种基本组织的织物密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另外,还简要介绍了自适应小波的构造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自适应小波 图像处理 织物 密度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硬镜联合软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9
20
作者 何峰 满立波 +1 位作者 李贵忠 刘宁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5期141-143,156,共4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硬镜联合软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北京积水潭医院泌尿外科2011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6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3例,治疗组给予输尿管硬镜联合软镜下碎石治... 目的探讨输尿管硬镜联合软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北京积水潭医院泌尿外科2011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6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3例,治疗组给予输尿管硬镜联合软镜下碎石治疗,对照组给予输尿管硬镜下碎石治疗,观察两组围手术指标、并发症与随访复发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治疗组的碎石时间、结石排净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4 d经过观察,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9%,对照组为7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14 d的恶心呕吐、肺部感染、疼痛、输尿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治疗组的复发率为3.0%(1/33),对照组为15.2%(5/33),治疗组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尿管硬镜联合软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很好的微创性,能提高治疗效果,并且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硬镜 输尿管软镜 输尿管上段结石 并发症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