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环境消毒剂全光谱二氧化钛的消毒效果评价
1
作者 莫雪莲 相亦飞 +5 位作者 李子杨 钟雅文 黄璐瑗 赵林艺 宁俊凯 何家康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49-2457,共9页
【目的】对新型全光谱二氧化钛消毒剂进行消毒效果评价,为该消毒剂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实验室消毒试验,首先考察全光谱二氧化钛消毒剂消毒效果,在消毒剂喷涂作用24 h后涂布不同菌液(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 【目的】对新型全光谱二氧化钛消毒剂进行消毒效果评价,为该消毒剂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实验室消毒试验,首先考察全光谱二氧化钛消毒剂消毒效果,在消毒剂喷涂作用24 h后涂布不同菌液(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杆菌)并培养,观察菌株生长状况,评估该消毒剂对常见细菌的预防效果。在培养基上涂布菌液后立即喷涂消毒剂,在不同时间段采样培养并计算杀菌率,考察该消毒剂对细菌的杀灭效果。将金属腐蚀试片浸泡于消毒剂中,评估其对临床生产设备的侵蚀程度。同时考察了光照对消毒剂抑菌效果的影响。另在规模化养殖场开展临床消毒试验,在使用消毒剂前后分别对栋舍内空气及物体表面进行采样并培养,通过统计菌落总数考察消毒剂在临床应用中的杀菌效果,从而全面评价该消毒剂的消毒效果和安全性。【结果】在实验室消毒评价中,预防试验结果显示,受试消毒剂组除铜绿假单胞菌外均无细菌定植。杀菌试验结果显示,受试消毒剂在10 min即可发挥较好灭菌效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杀菌率在99.80%以上;6 h后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杀菌率下降。金属腐蚀性试验结果显示,受试消毒剂原液对304不锈钢作用72 h的腐蚀速率为0.0047 mm/a,基本无腐蚀性。光照试验结果显示,避光组与非避光组均无细菌定植。在临床生产考察中,与消毒剂对照组相比,受试消毒剂组猪舍空气菌落总数极显著降低(P<0.01),物体表面菌落总数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全光谱二氧化钛消毒剂对常见致病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在临床效果评价中表现良好,对空气中细菌的杀菌率高达100%,且使用成本较低,拥有较好的应用发展前景,为规模化养殖场的环境消毒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环境消毒 杀菌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番莲提取物散对BALB/c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2
作者 万冰洁 黄玲 +8 位作者 相亦飞 吴莉芩 覃兰迁 李佳达 钟雅文 莫奕豪 聂婧 何家康 陆荣宝 《广西畜牧兽医》 2025年第3期93-96,共4页
为了探究西番莲(Passiflora edulis)提取物散(PEEP)对BALB/c小鼠的免疫调节功能,本试验使用环磷酰胺诱导小鼠免疫抑制模型,通过给予PEEP考察其在免疫调节方面的药理活性。结果显示:给予PEEP可提高免疫抑制模型小鼠的脾脏和胸腺指数,显... 为了探究西番莲(Passiflora edulis)提取物散(PEEP)对BALB/c小鼠的免疫调节功能,本试验使用环磷酰胺诱导小鼠免疫抑制模型,通过给予PEEP考察其在免疫调节方面的药理活性。结果显示:给予PEEP可提高免疫抑制模型小鼠的脾脏和胸腺指数,显著提升血清中IgA、IgG、IL-6、IFN-γ和TNF-α的表达水平,有效减轻了环磷酰胺引起的免疫器官损伤。本研究结果表明,PEEP对BALB/c小鼠有较好的免疫调节活性,为其新兽药的研发奠定药理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番莲 免疫抑制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芩翘口服液质量标准的建立
3
作者 谢颖 相亦飞 +5 位作者 莫奕豪 刘城志 李佳达 马箐阳 陶卿 何家康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5年第3期69-73,共5页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自研胆芩翘口服液中猪胆粉、黄芩提取物、连翘提取物进行定性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主要成分猪胆粉(猪去氧胆酸与鹅去氧胆酸)和黄芩提取物(黄芩苷)的含量。结果显示,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可见,分离效果良好,阴...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自研胆芩翘口服液中猪胆粉、黄芩提取物、连翘提取物进行定性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主要成分猪胆粉(猪去氧胆酸与鹅去氧胆酸)和黄芩提取物(黄芩苷)的含量。结果显示,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可见,分离效果良好,阴性对照样品无干扰。猪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黄芩苷分别在0.2~0.6 mg/mL、0.2~0.6 mg/mL、0.025~0.125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RSD分别为0.74%、0.61%、0.40%。本试验建立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胆芩翘口服液中猪胆粉、黄芩提取物、连翘提取物的鉴别以及猪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和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芩翘口服液 猪去氧胆酸 鹅去氧胆酸 黄芩苷 连翘提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白头翁中药材的质量控制与评价
4
作者 相亦飞 刘城志 +7 位作者 任凌仪 莫奕豪 李佳达 黄家豪 梁海龙 牛梦楚 杜倩笙 何家康 《广西畜牧兽医》 2025年第2期47-50,53,共5页
中兽药的药理效应与中药材的质量基础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对白头翁中药材进行质控与评价,为中兽药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一种简单高效、专属性好的白头翁中药材质控方法,并对不同产地的10批药材进行鉴别与评价,结... 中兽药的药理效应与中药材的质量基础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对白头翁中药材进行质控与评价,为中兽药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一种简单高效、专属性好的白头翁中药材质控方法,并对不同产地的10批药材进行鉴别与评价,结果10批药材中仅有5批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的最低要求。本研究结果可为中兽药生产的药材选择和质控提供筛选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头翁 质量控制 中药材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教融合视域下思政教育融入动物医学类实践课程的探索——以《动物毒理学试验》为例
5
作者 王秋华 胡庭俊 +5 位作者 曾芸 何家康 陈海兰 韦英益 于美玲 梁正敏 《猪业科学》 2024年第6期48-50,共3页
1引言2022年国务院及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文件要求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 科教融合 思政教育 实践课程 医学类 教学全过程 毒理学试验 思政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黄连药材质量标准的建立
6
作者 黄玲 李佳达 +6 位作者 相亦飞 莫奕豪 万冰洁 徐威 邓招游 聂婧 何家康 《广西畜牧兽医》 2024年第6期231-233,242,共4页
为探索黄连药材质量鉴别的更好方法,本试验以盐酸小檗碱为指标,建立HPLC测定黄连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方法,检测10种不同批次的黄连药材。结果表明:小檗碱含量范围在2.24%~7.71%;采用了TLC对最优药材进行质检,方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 为探索黄连药材质量鉴别的更好方法,本试验以盐酸小檗碱为指标,建立HPLC测定黄连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方法,检测10种不同批次的黄连药材。结果表明:小檗碱含量范围在2.24%~7.71%;采用了TLC对最优药材进行质检,方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可为黄连药材的质量鉴别提供药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盐酸小檗碱 高效液相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迭香酸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彭颖 相亦飞 +4 位作者 易丹丹 刘霞 王梦会 赵林艺 何家康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12-1920,共9页
迷迭香酸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中的天然酚酸类化合物,可以从紫草科、葫芦科、唇形科等植物中分离得到,具有抗炎、抗氧化、抑菌、抗癌和抗病毒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广泛应用于食品、药物和化妆品等领域。在兽医临床中,迷迭香酸及其来源... 迷迭香酸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中的天然酚酸类化合物,可以从紫草科、葫芦科、唇形科等植物中分离得到,具有抗炎、抗氧化、抑菌、抗癌和抗病毒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广泛应用于食品、药物和化妆品等领域。在兽医临床中,迷迭香酸及其来源植物广泛应用于生猪、家禽、反刍动物、水产和兔等多种经济动物的生产中,在调节肠道微生物群落、提高机体免疫力和生产性能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作者围绕迷迭香酸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多种经济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系统综述,旨在为迷迭香酸的基础研究以及在动物生产中的进一步应用与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酸 生物学功能 动物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2nm远紫外线的杀菌作用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相亦飞 马箐阳 +7 位作者 钟雅文 朱树馨 何睿妮 韦华 张海山 刘城志 宁俊凯 何家康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109-3117,共9页
【目的】环境中的病原菌传播是当前疾病防控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传统紫外线(254 nm)是目前环境消毒的主要方式,因其对机体免疫系统、皮肤和眼睛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而受到限制,故探索一种无间断、安全有效的消毒手段是一项有前景的研究。... 【目的】环境中的病原菌传播是当前疾病防控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传统紫外线(254 nm)是目前环境消毒的主要方式,因其对机体免疫系统、皮肤和眼睛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而受到限制,故探索一种无间断、安全有效的消毒手段是一项有前景的研究。【方法】选取恶劣的场地考察222 nm远紫外线无间断照射8 h对环境中病原菌的消杀作用,其中阴性对照组不做处理,阳性对照组敞开放置,远紫外组敞开放置的同时用远紫外线距离30 cm进行照射;对临床常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涂布后连续照射30 min,并设置阴性和阳性对照组,对比远紫外线与传统紫外线灭菌的差异;通过对比照射距离(20、30 cm)和作用时间(15、30、45、60、75、90 s)考察远紫外线对常见致病菌的表面杀菌率并判断其杀菌能力;将常见致病菌接种至液体培养基中,考察远紫外线对液体中细菌的灭菌效果;以222 nm远紫外线无间断照射小鼠8 h后观察其临床状态、血常规和皮肤组织学变化,初步判断远紫外线长时间照射对机体的安全性。【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培养基上观察到多种细菌,而远紫外组培养基上无细菌定植。222 nm远紫外线无间断照射30 min可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照射15 s杀菌率即可高达99.9%。距离20 cm照射222 nm远紫外线的杀菌效果普遍优于距离30 cm照射的杀菌效果。液体杀菌效果评价中,远紫外线的灭菌效果欠佳。小鼠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222 nm远紫外线无间断照射小鼠8 h对其临床症状、内脏器官、血常规及皮肤组织无明显影响,而传统紫外可能会对其造成损伤。【结论】222 nm远紫外线对常见致病菌的表面定植有极强的杀灭作用,杀菌率在15 s即可高达99.9%,且照射距离与杀菌效果成正比,但对液体杀菌效果仍有待改进和提升,且连续照射8 h不会对小鼠的临床状态、血常规和皮肤组织学造成明显影响,有良好的安全性,为环境中疾病防控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2 nm远紫外线 环境消毒 杀菌效果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溴二苯乙烷对小鼠肝脏和肾脏的毒性研究
9
作者 姜玟 冀禹彤 +7 位作者 齐凯歌 周淑馨 李振民 何家康 韦英益 胡庭俊 王蕾 于美玲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5-51,共7页
为探讨作为传统溴系阻燃剂十溴二苯醚(BDE-209)替代品的新型阻燃剂十溴二苯乙烷(DBDPE)暴露对小鼠肝肾功能的影响,将6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天分别给予低、中、高剂量(5、50、500 mg/kg体重)的DBDPE,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玉米油,联... 为探讨作为传统溴系阻燃剂十溴二苯醚(BDE-209)替代品的新型阻燃剂十溴二苯乙烷(DBDPE)暴露对小鼠肝肾功能的影响,将6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天分别给予低、中、高剂量(5、50、500 mg/kg体重)的DBDPE,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玉米油,联合染毒组每天给予50 mg/kg体重的DBDPE和BDE-209,每天灌胃1次,连续暴露60 d。试验期间观察小鼠的一般体征,测量小鼠体质量,末次染毒后测定小鼠血清生化指标、肝脏和肾脏系数,通过苏木素-伊红(HE)、油红O和刚果红染色观察小鼠肝脏和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染毒组小鼠临床体征未见异常,体质量无显著变化;高剂量组小鼠肝脏系数显著升高(P<0.05),中剂量组小鼠肾脏系数极显著降低(P<0.01)。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尿素(UA)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中剂量组小鼠血清中白蛋白(ALB)含量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甘油三酯(TG)含量降低(P<0.05)。组织病理学结果可见,各攻毒组小鼠肝脏细胞均发生不同程度的脂肪变性和坏死,高剂量组小鼠肾脏间质有大量淀粉样物质沉着。结果表明,每天500 mg/kg体重DBDPE暴露导致小鼠肝肾组织结构改变,诱导小鼠肝肾组织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障碍,对肝肾具有毒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溴二苯乙烷 毒性 肝肾功能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绞股蓝多糖对H_(2)O_(2)损伤小鼠卵母细胞及线粒体的保护作用
10
作者 杜倩笙 刘可可 +3 位作者 唐非台 唐小川 何家康 王晓丽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371-5379,共9页
【目的】探究绞股蓝多糖(Gynostemma penttaphyllum polysaccharides,GPP)对过氧化氢(H_(2)O_(2))损伤小鼠卵母细胞及线粒体的保护作用。【方法】用H_(2)O_(2)构建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氧化应激模型,并对GPP添加浓度进行筛选。将收集的... 【目的】探究绞股蓝多糖(Gynostemma penttaphyllum polysaccharides,GPP)对过氧化氢(H_(2)O_(2))损伤小鼠卵母细胞及线粒体的保护作用。【方法】用H_(2)O_(2)构建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氧化应激模型,并对GPP添加浓度进行筛选。将收集的小鼠MⅡ期卵母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H_(2)O_(2)组(在成熟培养液中添加H_(2)O_(2))和H_(2)O_(2)+GPP组(在含H_(2)O_(2)的成熟培养液中添加GPP)。体外受精后统计卵母细胞的卵裂率、4-细胞率、8-细胞率、桑椹胚率和囊胚率;利用线粒体红色荧光探针(Mito Tracker Red CMXRos)检测小鼠卵母细胞线粒体分布及含量,采用Jc-1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利用ATP检测试剂盒检测线粒体ATP含量,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小鼠卵母细胞纺锤体形态和染色体分布。【结果】H_(2)O_(2)+GPP组卵母细胞的卵裂率、4-细胞率、8-细胞率、桑椹胚率、囊胚率、线粒体含量、线粒体膜电位和ATP含量均显著高于H_(2)O_(2)组(P<0.05),纺锤体异常率和染色体异常率均显著低于H_(2)O_(2)组(P<0.05),与对照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GPP可提高H_(2)O_(2)损伤小鼠卵母细胞体外受精的卵裂率和囊胚率,增加卵母细胞内线粒体含量、线粒体正常分布、线粒体膜电位、ATP含量,降低纺锤体形态异常、染色体形态异常和排列紊乱,从而减少线粒体的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多糖(GPP) 过氧化氢(H_(2)O_(2)) 卵母细胞 小鼠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中性粒细胞β防御素5对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小鼠的预防作用
11
作者 朱树馨 黄璟昇 +6 位作者 申心怡 康伟超 张远嘉 邓志杰 黄康萍 何家康 梁正敏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5-40,共6页
为探究牛中性粒细胞β防御素5(bovine neutrophilβ-defensins 5,BNBD5,B5)对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将4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B5处理组,KP感染组和B5预处理后感染KP组,每组10只。HE... 为探究牛中性粒细胞β防御素5(bovine neutrophilβ-defensins 5,BNBD5,B5)对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将4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B5处理组,KP感染组和B5预处理后感染KP组,每组10只。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ELISA检测肺脏TNF-α和IL-1β水平,涂板法检测肺脏和脾脏的细菌载量,流式细胞术检测肺脏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结果表明,鼻内给予B5未引起肺脏病理损伤,未诱导肺脏产生过量TNF-α和IL-1β。B5能减轻KP引起的肺组织病理损伤,显著减少肺脏和脾脏中的细菌载量;增加肺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明显上调肺组织TNF-α水平。表明鼻内给予B5能保护KP感染小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中性粒细胞β防御素5 肺炎克雷伯菌 感染 先天免疫细胞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干扰素在细菌性肺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2
作者 李涵 戴德嘉 +1 位作者 何家康 梁正敏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5-99,共5页
细菌性肺炎是免疫功能受损的人和哺乳动物临床上最常见的感染性肺炎,常表现为肺实质性急性炎症,引起人和动物的高发病率和病死率。Ⅰ型干扰素在细菌感染的反应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在不同的细菌感染中,Ⅰ型干扰素对宿主产生有益或有害的... 细菌性肺炎是免疫功能受损的人和哺乳动物临床上最常见的感染性肺炎,常表现为肺实质性急性炎症,引起人和动物的高发病率和病死率。Ⅰ型干扰素在细菌感染的反应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在不同的细菌感染中,Ⅰ型干扰素对宿主产生有益或有害的作用;在一些细菌感染过程中,Ⅰ型干扰素对宿主产生双重作用。论文综述了Ⅰ型干扰素在细菌性肺炎中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Ⅰ型干扰素在不同细菌性肺炎中发挥的作用及机制,为细菌性肺炎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肺炎 Ⅰ型干扰素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苦玄参口服液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
13
作者 李佳达 相亦飞 +7 位作者 牛梦楚 刘城志 钟雅文 吴春璇 张思媛 聂婧 侯云峰 何家康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120-4131,共12页
【目的】丰富复方苦玄参颗粒剂型,用于防控畜禽细菌性腹泻,研制复方苦玄参口服液并对其进行质量控制,为后期临床试验奠定药理学基础。【方法】基于前期试验基础,评价联合使用0.25%苯甲酸和0.075%山梨酸作为防腐剂的适用性,筛选0.025%~0.... 【目的】丰富复方苦玄参颗粒剂型,用于防控畜禽细菌性腹泻,研制复方苦玄参口服液并对其进行质量控制,为后期临床试验奠定药理学基础。【方法】基于前期试验基础,评价联合使用0.25%苯甲酸和0.075%山梨酸作为防腐剂的适用性,筛选0.025%~0.100%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和抗坏血酸中适宜的抗氧化剂;建立处方中苦玄参、救必应、桃金娘根、南刘寄奴四味药材的薄层色谱(TLC)鉴别分析方法和君药苦玄参指标性成分苦玄参苷IA高效液相色谱(HPLC)含量测定分析方法,并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20版口服液相关规定对口服液进行质量控制。【结果】添加0.25%苯甲酸和0.075%山梨酸作为防腐剂,复方苦玄参口服液中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和白色念珠菌活菌数在第14和28天时均符合抑菌效力标准;与阴性样品相比,添加0.075%焦亚硫酸钠作为抗氧化剂10 d时苦玄参苷IA降解量由7%下降到1.38%,显著增强了复方苦玄参口服液的稳定性;TLC结果显示,复方苦玄参口服液中苦玄参、救必应、桃金娘根、南刘寄奴与对照品或对照药材在相应位置上显示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表明建立的TLC方法专属性良好;HPLC结果显示,苦玄参有效成分苦玄参苷IA在14.063~450μg/mL(R 2=0.9996)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试验、重复性试验、稳定性试验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02%、0.44%和0.60%;苦玄参苷IA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0%,RSD(n=6)为0.56%,表明所建立的复方苦玄参口服液HPLC方法专属性、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等均符合方法学要求。测得3批复方苦玄参口服液中苦玄参苷IA的含量平均值依次为214.97、213.85、214.82μg/mL,RSD为0.38%。其他质控指标,如外观性状呈黄褐色,相对密度为1.039~1.055 g/mL、RSD为0.88%,pH为5.50~5.66、RSD为0.72%,微生物限度等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20版口服液相关规定。【结论】本研究制备的复方苦玄参口服液工艺简单,质量控制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后续中试生产与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苦玄参口服液 苦玄参苷IA 含量测定 制备工艺 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动物组织中阿莫西林与多粘菌素E的残留量 被引量:8
14
作者 毕言锋 汪霞 +3 位作者 何家康 李兰 徐士新 肖希龙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63-867,共5页
建立了动物源性食品中阿莫西林和多粘菌素E残留检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方法。组织样品经三氯乙酸溶液提取,同时用乙酸铅沉淀蛋白,经正己烷除脂后,再用HLB固相萃取柱净化,浓缩后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检测... 建立了动物源性食品中阿莫西林和多粘菌素E残留检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方法。组织样品经三氯乙酸溶液提取,同时用乙酸铅沉淀蛋白,经正己烷除脂后,再用HLB固相萃取柱净化,浓缩后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检测,以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定量。结果表明,阿莫西林和多粘菌素E的检出限(LOD,S/N>3)分别为6、15μg/kg,定量下限(LOQ,S/N>10)分别为20、50μg/kg。以猪肉、猪肝、猪肾和脂肪空白样品进行加标回收实验,阿莫西林、多粘菌素E的回收率分别为76%~96%和74%~92%,批内和批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方法应用于阿莫西林和多粘菌素E复方制剂的残留消除实验,并根据实验结果计算了药物的休药期。结果证明,该法前处理简单易行,稳定性好,适用于大量样品中阿莫西林和多粘菌素E残留的同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莫西林 多粘菌素E 残留量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肿节风溶液抗炎和平喘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梁正敏 张明昕 +4 位作者 彭健波 杨善忠 唐廷崇 赖胜基 何家康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0-125,共6页
为考察复方肿节风溶液的抗炎平喘作用,进行了该药的体外抗炎和体内平喘作用研究。用脂多糖(LPS)诱导RAW 264.7细胞建立体外炎症模型,MTT法检测复方肿节风对RAW 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1和IL-6浓度,Gries... 为考察复方肿节风溶液的抗炎平喘作用,进行了该药的体外抗炎和体内平喘作用研究。用脂多糖(LPS)诱导RAW 264.7细胞建立体外炎症模型,MTT法检测复方肿节风对RAW 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1和IL-6浓度,Griess法检测NO水平。体内试验通过卵清蛋白(OVA)致敏、激发Wistar大鼠建立哮喘模型,并灌服不同剂量(12、6、3g/kg)的复方肿节风溶液。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IL-4、IL-17、IFN-γ及IgE水平;瑞特-吉姆萨染色血涂片,用血细胞计数器计数血液白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数,肺组织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体外抗炎试验结果表明,复方肿节风溶液在10μg/mL^40μg/mL的浓度范围内对RAW 264.7细胞活力无显著影响。10、20、40μg/mL的复方肿节风溶液能不同程度抑制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产生TNF-α、IL-6、IL-1和NO的水平(P<0.05),并存在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体内平喘试验结果表明,与哮喘模型组相比,复方肿节风溶液能明显下调血清中IL-4、IL-17和IgE的高分泌,上调血清中IFN-γ水平(P<0.05)。表明复方肿节风溶液抗炎平喘作可能通过抑制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肿节风溶液 小鼠单核-巨噬细胞 抗炎 平喘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鬼针草不同溶媒提取物对耐药大肠杆菌抑菌效果初探 被引量:7
16
作者 郑艳青 邹知明 +2 位作者 何家康 宋剑武 司红彬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3-236,共4页
采用微量稀释法和中西药联合传代法,比较鬼针草不同溶媒提取液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鬼针草水煮液、乙酸乙酯提取液、丙酮提取液、三氯甲烷提取液与西药联合使用时均具有良好的抑菌效用,且抑菌效果... 采用微量稀释法和中西药联合传代法,比较鬼针草不同溶媒提取液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鬼针草水煮液、乙酸乙酯提取液、丙酮提取液、三氯甲烷提取液与西药联合使用时均具有良好的抑菌效用,且抑菌效果乙酸乙酯提取液>水煮液>丙酮提取液>三氯甲烷提取液,但水煮液与抗生素联合效果更好,能降低更多不同类抗生素最小抑菌浓度(M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针草 溶剂提取物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 抑菌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蟾酥水提取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梁正敏 何家康 +3 位作者 安宝聚 徐杨峰 聂海英 韦英益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17年第1期43-47,共5页
研究新提取的蟾酥水提取中试产品体内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体内实验设蟾酥水提取物的高(2mg/kg)、中(1mg/kg)、低(0.5mg/kg)剂量组、左旋咪唑组和生理盐水组,连续腹腔注射给药3d后分别测定小鼠脾脏和胸腺指数、血液白细胞分类... 研究新提取的蟾酥水提取中试产品体内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体内实验设蟾酥水提取物的高(2mg/kg)、中(1mg/kg)、低(0.5mg/kg)剂量组、左旋咪唑组和生理盐水组,连续腹腔注射给药3d后分别测定小鼠脾脏和胸腺指数、血液白细胞分类计数、血清中IL-2、IL-4、IL-12和IFN-γ浓度和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能力;无菌分离健康小鼠的脾淋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蟾酥水提取物(20、10、5μg/ml),协同LPS或Con A共同孵育48h后,采用MTT法测定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ELISA法测定脾淋巴细胞上清液中的IL-2、IL-12、IL-4和IFN-γ含量。该蟾酥水提取物能协同Con A和LPS促进脾T、B淋巴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P<0.01),促进免疫器官生长。明显提高小鼠血清和脾淋巴细胞上清液中IL-2、IL-4、IL-12和IFN-γ水平(P<0.01)。该蟾酥水提取物中试产品通过促进小鼠免疫细胞的增殖活性和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而发挥其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酥水提取物 小鼠 免疫 器官指数 细胞因子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药控缓释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祝万菊 何家康 +1 位作者 李庆才 刘立国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6年第1期43-47,共5页
抗菌药制成控缓释制剂可减少服药次数和用药剂量,有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可延长有效浓度维持时间,以便更好地发挥抗菌作用。目前上市的抗菌药控缓释制剂类型和品种日渐增多,有经化学结构改造的长效抗生素,还有非胃肠道给药的乳剂,植... 抗菌药制成控缓释制剂可减少服药次数和用药剂量,有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可延长有效浓度维持时间,以便更好地发挥抗菌作用。目前上市的抗菌药控缓释制剂类型和品种日渐增多,有经化学结构改造的长效抗生素,还有非胃肠道给药的乳剂,植入式药弹,缓释片和胶囊,局部药物释放系统,DepoFoam等药物缓释系统,国内外许多医疗领域(如器官移植、五官科、呼吸科、骨科等)均有其研究和应用的报道。文章就抗菌药控缓释制剂的制剂新技术、国内外研究应用概况、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 控释 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节风三清颗粒抗炎和抗哮喘作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梁正敏 李锦辉 +3 位作者 崔玉梅 彭健波 陶卿 何家康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008-2014,共7页
本研究旨在考察肿节风三清颗粒的抗炎和平喘作用。MTT法检测200、400、800、1 600μg/mL肿节风三清颗粒对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用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细胞建立体外炎症模型,并采用400、800、1 600μg/mL肿节风三清颗粒处理,ELIS... 本研究旨在考察肿节风三清颗粒的抗炎和平喘作用。MTT法检测200、400、800、1 600μg/mL肿节风三清颗粒对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用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细胞建立体外炎症模型,并采用400、800、1 600μg/mL肿节风三清颗粒处理,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用卵清蛋白(OVA)致敏、激发雌性BALB/c小鼠建立哮喘模型,并采用100、200、300mg/kg肿节风三清颗粒处理,末次激发24h后,测定哮喘小鼠气道高反应性(AHR),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ELISA法检测BALF中IL-4、IL-5和IL-13浓度及血清中OVA-IgE水平。结果显示,200~16 00μg/mL肿节风三清颗粒对RAW 264.7细胞增殖有显著或极显著促进作用(P<0.05;P<0.01),与LPS组相比,800、1 600μg/mL肿节风三清颗粒能够极显著降低TNF-α和IL-6水平(P<0.01);与哮喘模型组相比,肿节风三清颗粒明显改善了气道高反应性,明显减少了BALF中的炎症细胞数目及IL-4、IL-5和IL-13浓度,极显著降低了血清中OVA-IgE水平(P<0.01)。综上所述,肿节风三清颗粒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对炎症细胞模型和哮喘小鼠模型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节风三清颗粒 抗炎 平喘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蟾酥微丸的急性与亚慢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彭健波 陶卿 +4 位作者 李锦辉 戴和展 郑翀 杨善忠 何家康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08-1517,共10页
试验旨在观察蟾酥微丸对小鼠急性毒性和大鼠长期毒性作用,评价其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急性毒性试验选取昆明小鼠,2次灌服蟾酥微丸,测定蟾酥微丸的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试验选取120只SD大鼠,平均分为低、中、高蟾酥微丸药物... 试验旨在观察蟾酥微丸对小鼠急性毒性和大鼠长期毒性作用,评价其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急性毒性试验选取昆明小鼠,2次灌服蟾酥微丸,测定蟾酥微丸的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试验选取120只SD大鼠,平均分为低、中、高蟾酥微丸药物组和空白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灌胃给药,分别在连续给药28d后和停药2周后称重,随机选取每组20只大鼠(停药后余下10只)心脏采血处死,检测血液学、血液生化指标并做病理组织学检查。急性毒性试验用药死亡时间集中在1~4h,经计算LD_(50)为13.21g/kg。亚慢性毒性试验中,连续给药28d后,高、中剂量组雄性大鼠的体重与空白组差异极显著(P<0.01);高剂量组的谷草转氨酶与碱性磷酸酶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高、中剂量组的肾脏系数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经过2周停药恢复,高剂量组的生化指标恢复不佳,而中、低剂量组则恢复良好。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高、中剂量组大鼠的肝脏、肾脏出现肿胀淤血,高剂量大鼠的肝脏表面有水泡样病灶。结果表明,蟾酥微丸的急性毒性较小,安全性较高;大剂量长期使用可导致肝脏、肾脏损伤,故临床应用要注意剂量和疗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酥 微丸 急性毒性 亚慢性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